?

語文作業本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的運用

2022-05-30 10:48葛麗娜
名師在線·下旬刊 2022年9期
關鍵詞:作業本實踐應用初中語文

摘 要: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得到了全新的改版后,當前初中語文教材充分考慮到了教師、學生和作者等多方關系,作業本的教學內容發生了質的改變。比起簡單的同步練習,當前的語文作業本向核心素養靠攏。文章指出,教師在不同課型的閱讀教學過程中應充分尊重學生的思維發展規律,堅持“以生為本”的思想,深度挖掘作業本的教學意義,在教學過程中探究如何恰當運用語文作業本,強化學生的練習,更加有效地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

關鍵詞: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作業本;實踐應用

中圖分類號:G427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7-1737(2022)27-0016-03

引 ?言

學生語言運用能力的有效提升僅靠教師課堂上的硬性灌輸傳授并不能實現。在學生獲得淺層知識后,教師還要積極挖掘語文作業本的內涵,將其巧妙轉化成課堂上的“生產力”,通過助推、助教、助學的形式幫助學生有效內化語文知識,有效幫助語文課程改革朝著縱深的方向發展。

一、語文作業本的教學價值

首先,教師借助作業本的形式能夠更好地確立教學目標。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研讀教材,分析學情,確定教學重點和難點,然后深入研讀教材作業系統的形式,對其使用方法與路徑有新的認識,結合作業本的調整,促使教學工作方向更明確[1]。

其次,教師通過作業本的形式能夠拓展教學范圍,實現師生間的有效互動,幫助學生獲得更深層次的知識,最終在寓教于樂中拓寬學生知識面。

最后,教師可以應用作業本促使學生更加主動參與語文活動。高效率的作業本使用方法能夠讓學生利用掌握的知識解決不同問題,獲得學習成就感,在無形中激發學生的思維潛力,使其在有效的驅動下積極地投入此后的學習過程[2]。

二、語文作業本在自讀課文中的應用

(一)明確學習任務,重視自讀預習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結合課本資源科學設計作業本,能夠讓學生在自讀預習中提升自主學習能力。針對當前語文教學中,很多教師存在的資源利用不足的情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研讀教材內容,通過分析自讀課文的內容明確教學任務,引導學生通過旁批的方式自主進行閱讀學習,使其在品味文本句子的過程中切實把握課文中心思想[3]。例如,在教學《臺階》一課時,教師可以在課前以預學的方式組織班級學生進行自主閱讀。在課前,教師可設計兩個微任務鼓勵學生自主預習,如可以讓學生提前完成語文作業本任務1的內容,借此引導學生初步了解課文內容,同時讓學生在自讀課文的基礎上思考“臺階”與父親之間的關系,繼而完成作業本任務2的第四個小題,對“臺階”的內涵有更深的認識。最后,教師讓一位學生總結陳述學習成果,其他學生再針對其不足進行補充修改。

(二)組織小組合作,梳理批注課文

小組合作探究始終是新課程改革倡導的重要學習方式,教師在《臺階》這篇自讀課文的學習過程中,可以應用語文作業本的形式給學生的對話提供平臺,通過關注學生的學習情況,恰當組織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使學生在任務導學的過程中獲得能力成長。例如,教師可以讓學生細讀課文,從多角度及不同層次對其中出現的話題進行反復分析,讓學生在不同任務中任意選擇一個話題去明晰細節描寫的方法,并在旁進行批注。有的學生選擇父親的坐姿和笑容,有的學生選擇父親的草鞋和腳,還有的學生著眼于“青石板”的反復出現……在小組討論的過程中,學生積極交流,最終展示不同的學習成果,有效掌握了語文知識。

三、語文作業本在教讀課文中的應用

(一)關注作業難度,實施分層教學

當前部編教材的有效應用,使語文作業本得到不斷完善,作業本作為語文教學的拓展和延伸,能夠給教師教和學生學指明新的方向。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在明確教材重難點的基礎上分析作業難度,通過分析不難發現,作業本的練習題數量和難度都比較適當,且一般都是從易到難、由表及里。為了發展學生的語文素養,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因材施教,采用分層教學的方式為教學提供便利[4]。以七年級的《春》為例,在這篇經典散文的教學過程中,為了讓學生在語言基礎上想象文章描繪的情景,積極感悟春天之美,教師可以結合作業本內容進行分層教學。在作業本第一層學習任務中,教師可以讓學生思考文中描繪了哪些景物;第二層學習任務則要求學生品析語言,體會語言的表達效果;第三層學習任務則讓學生以課文為切入點,結合所學知識在景物描寫方法有所體會的基礎上進行寫作實踐。作業兼顧閱讀、表達及寫作等多個方面,有利于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自主學習,能夠讓不同能力的學生得到共同發展。

(二)結合學情實際,整合重難點

教材是語文學習的載體,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始終要尊重教材,在此基礎上結合學生的學情從不同方面整合教材內容,把握教材編選的真實意圖,始終圍繞當前語文核心素養的內容,以語言建構和運用為根本,引導學生更好地把握語文知識,在語言的有效運用過程中培養學生的語文審美意識,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情感價值觀,在重難點知識的引領下得到學習能力的提升。例如,在教學《昆明的雨》這篇散文時,教師如果讓學生展開自主閱讀,很難使學生從眾多繁雜的景物中抽絲剝繭找到重點。為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沒有讓學生通過誦讀全文梳理思路,而是借助作業本的思維導圖的形式將重難點進行圖表的整合歸納,通過清晰明了的圖表形式讓學生將雜亂的景物和人事一條條線索串聯起來,讓學生極其輕松地完成對課本結構的把握。又如,在教學《蟬》時,教師就可以利用作業本的表格讓學生進行比較閱讀,通過比較的形式突出蟬與其他昆蟲的不同特點及表達效果,讓學生在比較閱讀中獲得知識水平的有效提升。而針對《蘇州園林》的教學,教師可以結合學情,在作業本的要求中設置“蘇州園林朋友圈”,通過附圖的形式讓學生思考作者是從哪些方面具體說明蘇州園林的整體特征的。這種與實際生活相互連接的作業要求,不僅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幫助學生整理歸納課文重難點,還能夠有力提升學生的語文能力,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獲得綜合能力的有效提升。

(三)貫徹“學為中心”,提升思維能力

在完成作業的過程中,很多學生的思維常常處于內隱狀態,不易察覺,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采用作業本的形式能夠讓作業將思維的過程充分顯性化,由此促進學生自主閱讀能力的提升,使其在討論交流中積極反思,最終實現深度學習目標。在實踐教學過程中,思維的培養有其必然性,教師在實踐教學過程中設計作業本內容時,要將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放在重要位置,通過有價值的教學引領實現該學科對學生思維的有力培養[5]。例如,在教學《小石潭記》這一課時,教師可以將作業題貫穿于課堂教學的始終,首先給出表格,讓學生完善表格內容,說一說作者寫了石頭,是如何體現的,分析“魚的動靜”,探析文章的寫作順序,說一說作者的心情發生了哪些變化,通過表格歸納的形式讓學生巧妙將知識點融入學習過程中,通過提問的方式給學生提供支架,讓學生由淺入深地進行思考,在由表及里地探究知識的過程中對作者情感有所體悟,最終在層層遞進的問題指引中關注作者情感變化。這樣的教學方式更加符合學生的思維梯度,在學為中心的問題引導和思考回答的過程中促使學生的語文思維能力得以提升。

四、語文作業本在教學過程中的體現

(一)字詞先行,以學定教

語文是一門語言類學科,其字詞的學習與掌握是提升學生語言水平的關鍵所在。對此,教師應合理運用語文作業本,從字詞入手,引導學生對文章中的關鍵字詞進行預習和研讀,一方面可以使學生了解整體內容,熟知語言架構,便于下一步學習活動的開展,另一方面可以幫助教師充分了解實際情況,掌握具體學情,并根據學生的認知特點和層次需求設置相應的作業內容,從而保證教學活動的有序性和有效性。例如,在《黃河頌》的教學中,為加深學生對整體文章的理解,使其體會詩歌中強烈的情感思想,教師可以在語文作業本上設計圈劃重點字詞的任務,如“望”“奔”“掀”“劈”“啊”“黃河”等,引導學生感悟字詞之間的情感與氣魄。同時,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還可以根據語文作業本的完成情況和學情特點,科學制訂相應的教學策略和學習方案,如在《紫藤蘿瀑布》的學習中,教師可以采取情境教學、朗讀感悟、揣摩文本、小組討論等方法,進一步加深學生對紫藤蘿瀑布“細”“美”等特點的理解和感受,從而有效發揮語文作業本輔助教學的作用。

(二)多措并舉,巧增奇效

課堂教學不是一成不變的,教師應從學情、教情等方面進行動態化設計,有效融合語文作業本的獨特優勢和教育作用,從而保證教學活動的多樣性及有效性。其一,明確預學任務?!抖Y記·中庸》云:“凡事豫(預)則立,不豫(預)則廢?!鳖A學在課堂教學中扮演著重要角色,也是保證語文作業本模式有效實施的關鍵所在。因此,在具體教學中,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和語言水平,合理設計預學內容,充分調動學生的參與積極性,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力,使學生在語文作業本中有效梳理和掌握學習目標,強化自我認知。其二,把握教學切入點。語文作業本作為一個教學工具,其切入時機和使用節點是教學過程中的重點。例如,在《老王》的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語文作業本,引導學生對老王的人生簡歷進行完善,并從中了解老王的苦與善,進一步幫助學生了解文章主旨和思想情感。其三,重難點突破。受認知水平和語言意識的影響,學生在文章閱讀與理解方面難免存在疑難問題,無法有效掌握核心知識。對此,教師可以借助語文作業本的解疑功能,將不易理解的知識點進行細化和分解,使學生在層層深入、步步解疑的過程中,了解重點,掌握方法,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語言認知能力。

(三)巧妙穿插,有效融合

語文作業本作為與課本教材同步練習的學習工具,既可以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自主學習的能力,又可以提高學生對文本語言的理解力和探究力,為學生語言發展打下堅實基礎。對此,在語文課堂教學實施過程中,教師應充分發揮語文作業本的積極作用,靈活運用,巧妙穿插,使作業本與課堂活動形成有效連接,進一步提升學生的語言水平。其一,學起于思,思起于疑。學與思是學生認知發展的關鍵品質,也是文本探究的重要行為,教師可以利用語文作業本,將其穿插于學生學思之處,如難點、困惑、情感等,使學生提高理解能力。其二,字斟句酌,深入淺出。相較于小學階段,初中語文課本上的課文大多選自名家之手,語言精練,寓意深遠,但學生在語言學習方面存在一定難度。因此,運用語文作業本可以使學生對文中字詞、語句及中心情感進行批注,一方面可以降低學生理解的難度,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另一方面可以鍛煉學生的語言思維,使學生在詞語運用、記憶理解等方面的能力得到培養,進一步提高學生內化遷移和語言表達的能力。例如,在《驛路梨花》的教學中,文章以小茅屋為線索,生動表現了以梨花為代表的青年所具有的雷鋒精神,為使學生了解各族人民助人為樂的高尚品格,教師可以引入“圍繞小茅屋的主人設置了幾次懸念,發生了幾次誤會”“梨花在文中起到怎樣的作用”等,幫助學生理清敘述順序,把握文本特點,并結合“驛路梨花處處開”的詩句達到育人目標。

結 ?語

綜上所述,語文作業本強調更多的是作業的功能,教師可以此為著力點,通過構建與課堂學習相匹配的作業系統,將作業融入整個學習過程,使其成為整個學習設計的重要部分。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要不斷采用作業本的形式推動學生學習方式的變革,促使語文知識朝著結構化的方式不斷遷移應用,在文本的拓展中達到幫助學生深度學習目標。

[參考文獻]

章新其.激活區域性教學改革的三個抓手:統編初中語文教材使用的浙江經驗[J].基礎教育課程,2018

(17):24-28.

張鳳華.如何有效設計初中語文作業[J].教育現代化,2018(33):369-370.

闕銀杏,吳積興.指向助學功能的初中語文作業設計[J].上海教育科研,2016(02):73-75.

吳泓.靈活使用《語文作業本》,讓語文課堂更有生命化[J].語文課內外,2020(14):100.

周侗艷.突破“三層次”掌握“三要訣”:基于學生立場的初中語文《作業本》實踐應用[J].教學月刊:中學版(語文教學),2020(04):13-16.

作者簡介:葛麗娜(1992.8-),女,浙江杭州人,

任教于浙江省杭州市蕭山區義橋鎮義橋實驗學校,中學二級教師。

猜你喜歡
作業本實踐應用初中語文
如何打造初中語文高效課堂
例談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微寫作”
初中語文閱讀理解解題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語文高效課堂的幾點做法
作業本
作業本里的故事
換作業本
搞笑作業本
游戲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
稅務籌劃在財務管理中的實踐應用探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