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六味地黃丸,不能想吃就吃

2022-05-30 10:48
家庭醫藥 2022年9期
關鍵詞:八味六味地黃組方

說到六味地黃丸,可謂是家喻戶曉,不少人家中都有常備。它由熟地黃、酒萸肉、牡丹皮、山藥、茯苓、澤瀉共6味藥組成,具有滋陰補腎的功效,可用于腎陰虧損、頭暈耳鳴、腰膝酸軟、骨蒸潮熱、盜汗遺精等。臨床上被廣泛用于多種疾病的治療,如心血管系統疾病中的高血壓、早搏、腦出血后遺癥、精神病、眩暈、失眠等心腦神志性疾??;泌尿生殖系統疾病中的慢性腎炎、男性不育、乳糜尿、血尿、腎病綜合征、尿毒癥、遺精、血精、不射精、淋證、癃閉、遺尿等;消化系統疾病中的慢性萎縮性胃炎、慢性食道炎、便秘等;呼吸系統疾病中的肺氣腫等。

原為小兒專用方

六味地黃丸首載于宋代錢乙的《小兒藥證直訣》??纯催@書名就知道,這本書講的都是小兒疾病的治療,其中收錄的方劑自然都是些小兒疾病專用方。

不過,六味地黃丸并非錢乙首創,而是錢乙在東漢名醫張仲景所創八味腎氣丸的基礎上,減去了附子和桂枝兩味藥而來。為什么要減去附子和桂枝呢?“小兒陽氣甚盛,因去桂附而創立此方,以為幼科補腎專藥”。就是說,減去附子和桂枝的目的,就是為了適合小兒使用?,F代臨床上,六味地黃丸也的確常用于小兒疾病的治療,例如小兒發育遲緩、小兒反復感冒、小兒糖尿病、小兒遺尿等。

所以說六味地黃丸是八味腎氣丸的減方,原本是專門針對小兒疾病所設的補腎方。

去掉“兩味”又何妨

那么,六味地黃丸在八味腎氣丸基礎上,去掉附子、桂枝兩味之后,除了更適合小兒病情,帶來的影響還有哪些呢?

我們知道,中藥組方是在辨證的基礎上,根據病情的需要,利用藥物的七情,規定必要的藥量,配伍組織成方。八味腎氣丸組方為:干地黃、山藥、山茱萸、澤瀉、茯苓、牡丹皮、桂枝、附子。從《方劑學》記載八味腎氣丸的主治證上看,腰痛、少腹拘急、下半身冷、陽痿滑泄、小便不利、消渴、腳氣、痰飲、轉胞等腎陰陽俱虛的臨床表現中,腰痛、陽痿滑泄、小便不利、消渴等類似于腎虛病證的表現,而少腹拘急、腳氣等則類似于腎實病證的表現,似乎兩者都有顧及。但從《傷寒雜病論》原文來看,八味腎氣丸能夠用于“虛勞腰痛,少腹拘急,小便不利”,這是明顯的腎虛病證。所以,我們認為,八味腎氣丸是治療腎虛病證的方劑,也就是補腎方。

從組方用藥的角度來看,八味腎氣丸組方的8味藥中,地黃無論是生還是熟,都是苦味藥,只不過熟地黃的藥性偏溫,生地黃的藥性偏寒?!秱s病論》原文的干地黃,實際上就是現在的生地黃。除了地黃,牡丹皮也是苦味藥,是具有清熱涼血作用的苦味藥。山藥也稱薯蕷,是甘味藥,茯苓也是甘味藥,這是兩種藥食兩用的中藥。山茱萸是一種標準的酸味藥,酸主收斂。澤瀉是一種咸味藥,它也是《輔行訣》二十五味藥精中收錄的品種。附子和桂枝,則都是辛味藥,藥性溫熱。所以,八味腎氣丸的組方配伍結構是“二苦二甘二辛一酸一咸”。

在分析方劑的五味補瀉特點之前,首先要搞清楚,這個方劑的作用“靶位”,是單一臟腑,還是多個臟腑?如果是多個臟腑,以哪個臟腑為主?而八味腎氣丸的作用“靶位”,很可能是兩個臟腑,分別為腎水和肝木。腎水病證的治療,以苦補之,以甘瀉之,以咸潤之。肝木病證的治療,以辛補之,以酸瀉之,以甘緩之。在八味腎氣丸的“二苦二甘二辛一酸一咸”里面,二苦補腎,二甘瀉腎,一咸潤腎,就能滿足腎水病證治療所需。余下的“二辛一酸”,恰好用來治療肝木疾病。所以,八味腎氣丸是補腎水合補肝木為主的治療方,且補瀉兼施。

明確了八味腎氣丸補腎水合補肝木的組方策略,就能明白,去掉附子和桂枝,補肝木的作用其實就沒有了。原因很簡單,辛味才能補肝,八味腎氣丸里面只有2種辛味藥,一個是附子,一個是桂枝,去掉附子和桂枝,也沒有其他的辛味藥可以替代。于是,八味腎氣丸補肝木的作用就缺失了。

不僅補肝木的作用缺失了,對于八味腎氣丸中“二辛一酸一甘”的補肝木組合來說,沒有了辛味藥,酸味藥山茱萸和甘味藥山藥的位置,自然也會發生變化。最可能的變化途徑,甘味藥山藥直接加入腎水的治療組合,構成“二苦二甘一咸”的配伍結構,增強了瀉腎的力量。而酸味藥山茱萸可能就會“單打獨斗”,承擔起一些補肺的作用。畢竟,山茱萸具有收斂的作用,能夠用于頭暈目眩、內熱消渴等病證。

于是,去掉了附子和桂枝的八味腎氣丸,功效特點也由原來的補腎水合補肝木,變為缺失了補肝木,增強了瀉腎水,突出了一點點補肺金。正是這個原因,我們現在通常把含有附子和桂枝的八味腎氣丸,用于補腎陽;而將缺失了附子和桂枝的六味地黃丸,用于補腎陰。

今以“補腎”揚美名

如今,六味地黃丸聲名卓著,卻是因其“補腎”的名號為人們熟知、追捧。而這也許要溯源自國人那久已有之的“補腎情結”。

從古至今,中國人的“補腎”情結始終不見衰減。中醫理論認為,腎為先天之本,是人體重要臟腑之一,對腎的重視原本無可厚非,但如果把握不住腎的生理特性,進行亂補與濫補,無異于南轅北轍,適得其反,結果就是——補腎、補腎,越補越虧。

一是將補腎與壯陽聯系在一起。有些人房事不力,就責以腎虛。但導致陽痿的原因比較多,不完全是腎臟的原因。不良生活習慣、心理因素、身體和精神心理疾病、年齡以及其他因素等,都可以導致陽痿。從中醫角度看,就是同為陽痿也有不同證型,有陽虛,也有肝郁氣滯,又有脾氣不足。補腎不同于壯陽,吃壯陽藥也并不等于補腎。古代很多皇帝寄希望于服用壯陽丹藥來延年益壽,但縱欲過度,反而加重腎虛,使壯陽丹藥成了催命毒藥。當今雖然早已沒人服用丹藥,但濫用“偉哥”等治療勃起功能障礙的藥物,從中醫角度看,也可能會損耗自身原本就虛弱的腎陰腎陽。

補腎的另一個誤區是不辨陰陽,亂補一氣,腎陰虛卻用補陽藥,腎陽虛卻用補陰藥。當前補腎的中成藥非常多,且多是非處方藥,隨時隨地都能購買。有些人一出現腎虛癥狀就吃六味地黃丸,有些人則是一出現腎虛癥狀就吃腎氣丸,從來不管他是陰虛還是陽虛??扇绻緦儆谀I陽虛,服用六味地黃丸后繼續滋陰而不補陽,就會使腎陽虛癥狀加重,這就是為什么有些人吃了六味地黃丸反而病癥加重。并非是藥物不好,而是我們用錯了地方。

有些人認為中藥相對來說比較安全,而六味地黃丸原本是小兒專用方,應該更為安全,所以能隨便吃,這種認識是非常錯誤的。

實際上,六味地黃丸不能夠隨便吃,作為補腎陰的藥物,其主要是針對于腎陰不足所出現的相關癥狀進行治療。如果胡亂吃六味地黃丸,很多疾病會越吃越重,具體來說有以下幾點:第一點,腎陽虛的患者不建議吃六味地黃丸,否則越吃陽越虛,越吃陽痿、早泄癥狀越為明顯。第二點,脾胃虛弱的患者不建議吃六味地黃丸,該藥具有非常滋膩的特點,會導致脾胃虛弱加重,特別是脾胃虛寒加重,而引發腹瀉的情況。第三點,濕氣太重的人(多見于過于肥胖的人)也不建議吃六味地黃丸,因為有助濕的隱患,會使疾病加重。

古人云“用藥如用兵”,稍有差池則性命攸關,專業的大夫在臨床用藥時都得仔細斟酌,只怕藥不對癥釀成大錯。而我們自己怎能視生命如草芥,隨意服用呢?

加減衍生出群芳

六味地黃丸是在八味腎氣丸基礎上衍生出來的經典方劑,經過歷代醫家反復實踐,又在其基礎上逐漸衍生出許多新的方劑。

杞菊地黃丸 出自清代董西園編著《醫級》,在六味地黃丸組方的基礎上增加了枸杞子、菊花,功能滋腎養肝,用于肝腎陰虧的眩暈、耳鳴、目澀畏光、視物昏花?,F代研究認為該藥可用于高血壓、腦血管病、各種眼科疾病、糖尿病等內分泌疾病及干燥綜合征等免疫性疾病的治療,具有雙向調節作用。以該藥加減變化的方劑如今廣泛應用于內科、眼科、骨科、皮科、婦科、兒科等多種疾病,如頭暈、高血壓合并三叉神經痛、中心視網膜炎等。

知柏地黃丸 處方最早源于明代著名醫學家張景岳所著《景岳全書》,原名為滋陰八味丸,到清代董西園編著《醫級》卷十二中更名為知柏地黃丸。是在六味地黃丸組方的基礎上增加了知母、黃柏,功能滋陰降火,用于陰虛火旺、潮熱盜汗、口干咽痛、耳鳴遺精、小便短赤?,F代臨床研究認為,知柏地黃丸加減可以治療糖尿病、更年期綜合征、干燥綜合征、慢性前列腺炎、糖皮質激素副作用、甲狀腺功能亢進癥、血小板減少性紫癜、汗證、反復口腔潰瘍和反復尿路感染等。

麥味地黃丸 同樣出自清代董西園編著《醫級》。是在六味地黃丸組方的基礎上增加了麥冬、五味子,功能滋腎養肺,適用于肺腎陰虧、潮熱盜汗、咽干、眩暈耳鳴、腰膝酸軟?,F代臨床可見用于更年期綜合征、口渴、多汗、老年糖尿病、矽肺、肺炎等。

金匱腎氣丸 與張仲景在《金匱要略》中所述八味腎氣丸(腎氣丸)有所不同。八味腎氣丸的方藥組成為地黃、山藥、山茱萸、茯苓、牡丹皮、澤瀉、桂枝、附子共8味藥;金匱腎氣丸的方藥組成為地黃、山藥、山茱萸(酒炙)、茯苓、牡丹皮、澤瀉、桂枝、附子(炙)、牛膝(去頭)、車前子(鹽炙)共10味藥。金匱腎氣丸功能溫補腎陽,化氣行水,適用于腎虛水腫、腰膝酸軟、小便不利、畏寒肢冷?,F代臨床中,可見用于糖尿病、神經性口渴、甲狀腺機能亢進/減退、老年抑郁、老年便秘、尿崩癥、男子精子異常、女性不孕、前列腺增生、再生障礙性貧血、坐骨神經痛、強直性脊柱炎等。

當然,六味地黃丸的衍生方遠不止這些,在此不一一贅述。需要提醒大家的是,雖然地黃丸類中成藥組方合理,整體藥性較為平和,長期臨床實踐也證明其安全性較高,一般不會出現不良反應。但是,藥品不是食品,錯誤使用還是會造成副作用。所以,用藥最好還是聽醫生或藥師的建議,否則,一是容易被這些“名稱相似而作用相反”的藥品所迷惑,二是不對癥使用可能造成副作用,不利于疾病的診治。

擴展 鏈接

補腎必須先辨證

中醫認為,腎為先天之本,生命之源,負責藏精納氣,若腎精氣不足或腎陰陽虛損,即為腎虛。不過,腎虛也有陰陽之分,要補腎首先就要弄清屬于何種腎虛。

腎陰虛最經典的表現是頭暈耳鳴,腰膝酸軟,骨蒸潮熱,盜汗遺精,其中的重點是潮熱盜汗,可用六味地黃丸、杞菊地黃丸、左歸丸等;腎陽虛最經典的表現是腰膝酸冷,畏寒肢冷,陽痿早泄,夜尿頻數,肢體浮腫,其中的重點是怕冷夜尿多,可用右歸丸、桂附地黃丸、強腎片等。

如果同時有腎陰虛和腎陽虛的表現,有時潮熱盜汗,同時也很怕冷,有時陰虛陽亢,有時陽衰陰盛,那么就可能是腎陰陽兩虛。中醫理論認為,陰陽相生相濟,陰損及陽,陽損及陰,所以無論是腎陰虛還是腎陽虛,最后都有可能發展為腎陰陽兩虛。治療腎陰陽兩虛的中成藥包括龜鹿二仙膏、補脾益腎口服液、佳蓉片等。

所以,六味地黃丸并不適用于所有類型的腎虛,它主要是補腎陰的。

猜你喜歡
八味六味地黃組方
Shunxin decoction (順心組方) improves diastolic function in rats with heart failure with preserved ejection fraction induced by abdominal aorta constriction through cyclic guanosine monophosphatedependent protein kinase Signaling Pathway
蒙醫藥清瘟殺黏類方劑組方的知識發現研究
六味地黃丸、加味逍遙丸您可以服用嗎?
永安“八味湯”臨床驗案分析
清血八味片對自發性高血壓大鼠的降血壓作用
六味地黃丸的現實應用
八味『心藥』助您登上長壽之巔
部頒標準中治療風溫中成藥的組方規律
六味地黃丸(湯)治療腎臟病的研究進展
針灸聯合中藥組方治療風濕性關節炎的探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