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聯網環境下大學生理財方式的調查分析

2022-05-30 10:31李純譚敏夫張圣熒羅冠樂許燕妮曾俊博
客聯 2022年8期
關鍵詞:高校大學生調查分析互聯網時代

李純 譚敏夫 張圣熒 羅冠樂 許燕妮 曾俊博

摘 要:伴隨著互聯網的發展,信息化進程得到進一步推進,當代大學生也可以借助網絡信息獲取更多的理財知識,在當代理財大軍中逐漸出現了大學生額的身影。在特殊的時代背景下,大數據的迅猛發展使高校大學生更頻繁、更高效的利用理財工具,豐富自己的生活。但大學生在使用理財工具時也存在一些問題,例如理財觀念薄弱、理財方式單一等。本文通過問卷調查的方式對當代大學生的理財投資方式及其現況進行調查分析,分別從理財環境、理財資金、理財目標等多角度出發,從而得出本文的調查分析結論。本文在分析當代大學生理財投資行為現況的基礎上,對大學生在理財投資方面存在的問題進行深刻分析研究并提出相關建議。

關鍵詞:高校大學生;互聯網時代;理財方式;調查分析

一、引言

步入新時代,中國金融市場逐漸開放起來,這也使得社會經濟快速發展,消費水平不斷提升,理財投資途徑不斷增多。大學生是理財投資活動的主力軍,大學期間是學習理財知識、完善理財結構、提高理財能力的關鍵時期。作為新時代發展的青年力量,當代大學生的理財方式和理財觀念都發生了明顯的改變,然而大學生還不完全掌握必備的理財投資知識,不能很好的制定合理的理財投資計劃,理財意識薄弱、資金匱乏,無法有效的利用現有資金進行理財投資。在未來的發展過程中,大學生所養成的理財習慣將會對未來的金融市場產生一定的影響。在互聯網時代的逐步推進下,大學生對理財投資知識不斷了解,理財投資行為不斷增加,其也將影響大學生未來的理財投資方向。

因此,在大數據時代發展進程中,引導當代大學生樹立正確的理財意識,制定合理的理財計劃,學會勤儉節約、理性消費、在結合自身條件下,儲存一定的理財資金,為提升理財能力進行理財投資提供條件。為此,對大學生積極開展理財投資專業指導具有重要意義。

二、本文的創新點

(一)本文主體研究對象具有創新性

本文以廣東省的大學生為主要研究對象,主要年級分布有大一、大二、大三、大四,但本文調查分析更多以大一新生為主要群體,于此而言,大學生所在的院校以及所學的專業具有多樣性,便使本文分析研究對象具有豐富性和創新性。

(二)本文主體研究方向具有創新性

本文的研究方向以引導大學生理性消費、樹立正確的理財意識為主,使大學生對理財投資有更進一步的認識,樹立大學生的金錢觀。與此同時,本文有利于大學生理財技能的提升,為大學生理財投資市場的開拓奠定基礎。

三、大學生理財現況及其調查分析

(一)大學生基本情況

1.性別

參與本次調查的大學生中,男女人數各占調查對象的23.15%和76.85%,出現該現象的緣由主要是大學院校男女比例較為懸殊,各類專業的影響程度不一致,以本院校為例財經類專業女生比例明顯高于男生,而工科類專業男生比例則恰恰相反。由于上述原因,本次問卷調查分析中男女比例產生了一定程度上的差異。

2.大學生可支配的資金分布

大學生可支配的生活費大部分以1000-2000為主,占資金總體比例的75%;還有一部分大學生可支配的生活費在1000以下,占總體比例的12.96%;少數群體的生活費在2000-3000之間,占總體比例的9.26%;極個別大學生資金較為充足,占總體比例的2.78%。該數據反映了所調查對象的家庭經濟狀況,為大學生接觸理財投資的提供了一定的經濟基礎。

3.大學生閑置的資金分布

大學生每月都有一定的閑置資金,但大部分學生閑置金額在200-500之間,占總體比例的46.3%;緊隨其后的是閑置金額在200以下,其占總體比例的37.96%;具有少部分的大學生閑置金額在500-1000之間,占總體比例15.74%。這些數據完全反映了大學生在大學生活的消費狀況,同時也反映了大學生理財方式的不同,良好的消費狀況可以為大學生提供一定的資金支持,豐富大學生的理財方式。

(二)大學生理財投資現狀

1.大學生個人理財經驗

對所有大學生而言,記賬是控制個人避免超前消費的基礎,對此數據分析表明,有過普通記賬經驗的大學生占比66.67%,而對于使用專用理財軟件的大學生占比12.04%,遠遠少于前者,由此可以看出,大部分大學生缺乏理財投資經驗,理財投資意識較為薄弱,對理財投資的認識不夠充分,無法利用個人的理財經驗進行理財活動。

2.具有理財投資經驗的大學生的理財方式

在調查群體中,所選最多的理財產品是余額寶,占總體比例的61.11%;其次是銀行儲蓄占調查人數的44.44%;緊隨其后的是微信“理財通”,占比43.52%;接著是隨手記這款理財產品,其占總體的23.15%;然后是基金、股票、國債類的理財產品,分別占總體的20.37%、11.11%、9.26%;最后是其他產品占比12.96%。在這些現狀中可以發現,大學生普遍具有理財意識,現如今互聯網理財產品逐漸多樣化,大學生利用網絡進行理財投資的方式逐漸增多,但是大部分理財產品在大學生群體中不能被普遍接受,導致大學生理財方式現狀仍較為局限。

(三)大學生理財目標

1.大學生理財投資目的的分布

大部分學生群體為了規劃自己的開支而進行記賬的占比為37.96%;其次有部分大學生為了提醒自己不要亂花錢而進行記賬所占人數的總體比例為27.78%;少數大學生為了豐富自己的課余生活且滿足自身額外的消費需求做出的省錢計劃而進行記賬,其占調查人數總體的19.44%;為了培養良好的消費習慣而進行記賬的同學人數較少,占比為14.81%。由此可見,當代大學生的理財目的較多的體現在為了更合理規劃自身開支情況,而非真正關注理財目標的發展。因此,在真正進行理財的過程中大學生避免不了會出現盲目跟風的現象。

2.大學生普遍具有理財意識

在問題“理財是否能夠幫助你合理消費”中,有86.11%的大學生認為理財是能夠幫助合理消費,這很大程度表明了當代大學生基本上持有理財觀念,愿意使用理財產品,有一定的理財能力。據數據統計分析,大學生在月銷的資金分配中除基本花銷外,大部分調查群體會將閑置資金用于理財投資方面的投入較多。就此現象可發現,大學生對自己本身的理財規劃相對完善。

四、大學生在理財投資中存在的問題

(一)理財投資知識淡薄,存在盲目從眾現象

通過調查問卷表明,有48.15%的大學生不懂理財知識,盲目投資當下火爆的理財產品,并未根據自身實際情況以及理財產品日后發展趨向。對于大部分未經過專業指導的大學生而言,理財思維和理財接受度較為局限,對自身理財投資的行為較為慎重,對國債、基金、股票等理財投資產品的了解程度幾乎沒有,對于新型理財產品更加不敢接觸。

(二)理財投資承受風險程度較低,種類繁雜

在收集的有效問卷調查結果中,對于投資風險大、不敢投資以及理財產品種類繁雜、難以選擇的兩種理財App分別所占比重為51.85%、52.78%;從中可以看出,大學生由于資金來源于生活費,可支配資金較少,導致大學生理財投資謹慎性增高,相對應的理財投資金額不充足、風險承受程度降低。因此,理財能力在一定程度上也會隨之降低。

(三)理財投資功能單一,難以滿足大學生理財需求

根據調查數據顯示,由于理財APP功能的單一,難以滿足大學生多樣化需求占總體數量比例的31.48%;受所在環境以及社會趨勢相關影響下,當代大學生會相對較多關注金融類理財投資產品,在了解過程中對于理財投資功能的判斷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由于現今大多數理財產品功能較為單一,普及程度較低。因此,很難滿足當代大學生需求。

(四)理財投資認知不足,理財能力低

通過調查得知,大多數學生對理財風險的認知十分缺乏,能真正了解理財有存在風險的學生占總體調查人數比例的12.96%,而完全不懂理財存在風險的學生卻也占比達到12.04%。由此可見在許多同學的生活中,非常不重視理財能力的培養,導致錢財只出不進,理財資金匱乏,不能合理規劃自己的收支。因此,當代大學生在日常學習生活中應該逐漸培養自己的理財觀,增加自身對理財投資風險的認知。

五、為大學生理財投資提供建議

(一)注重培養大學生的理財投資意識

理財投資具有一定的風險,但對于大學生而言,一旦有了理財投資的意向,就需要對理財投資有一個正確的認知。培養個人理財投資的意識是大學生學會理財過程的關鍵一步,管理好個人閑置資金是培養自身理財能力提升的重要工作。大學生不僅要樹立正確的理財觀、金錢觀,勇于嘗試、敢于突破,才能井井有條并正確地學好理財投資,而且要培養良好的消費觀,合理控制日常開支,做到理性消費,杜絕盲目消費,從而指引大學生優化消費結構。

(二)積極學習理財投資的相關知識

對大學生來說,轉變個人理財投資觀念是合理制定理財規劃的實際要求。大學生在校期間有多個渠道能接觸理財投資的專業知識,也可以通過學校舉行的各項理財投資活動比賽,去學習并了解專業的理財內容,提高自身的理財素養;另外,可以根據一些金融軟件的理財風險測試,讓大學生了解自己的理財風險偏好,并根據自身所具備的理財投資專業知識進行理財規劃。

(三)積極主動尋找理財投資的資金

在校期間,大學生除去日常生活所需的資金外,可閑置的資金不多,但是可以充分利用自身的條件和具體實際方法,來增加自己的經濟收入。例如,可以通過不懈努力取得獎學金、參加各種比賽獲得獎金、申請國家助學貸款等等,這樣既可以充足自己的理財儲備,又可以減輕家庭負擔,從而積累原始資金,以便更加合理的進行理財投資。但是大學生可以不用學會一些復雜專業的理財產品,首先學會簡單的理財投資即可。

(四)增強理財觀念,做好投資心理建設

當代大學生絕大部分有較強的學習能力、思想活躍且獨立,同時,對自身的要求較高,也擁有一定的資金基礎和管理錢財的意識,所以大學生應該提高自身管理財務的意識,調動自己的理財熱情,積極了解各種理財產品,建立正確的財富概念。

六、結論

綜上所述,通過本次調查問卷的分析研究可以得出,在現如今大數據迅猛發展的時代,大學生理財投資的能力并沒有理想中發展的那么完善,但是理財投資能力卻逐漸成為大學生個人能力培養的關鍵,對大學生的個人發展會產生深遠影響。因此高校應積極做好理財指導,拓展學生的理財投資能力,提高學生的理財投資參與度,引導學生平衡好理財投資與學習生活之間的關系;同時,大學生應提高自身的理財素養,豐富自己的理財知識,培養規避理財風險的意識,養成良好的理財投資習慣。大學生在進行理財投資的活動中會受到各種因素的干擾,所以國家機構要構建一個優質的理財投資環境,為大學生提高理財投資能力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馮琪.互聯網金融背景下大學生的理財現狀研究[J].中國場.2022(25):46-48

[2]牛犇,劉闖.基于大數據背景下大學生投資理財方式的實證研究[J].現代商貿工業.2018(20):67-69

[3]汪峻竹.大學生互聯網“財商”教育現狀研究和建議——基于某高職院校大學生投資理財的問卷調查分析[J].現代營銷(經營版).2019(09):232-233

[4]羅汝婷,周奕彤,朱靜.基于超前消費背景下大學生理財意識與規劃研究[J]中國商論.2021(01):47-48

猜你喜歡
高校大學生調查分析互聯網時代
淺析媒體融合下的“正和博弈”
高校大學生創新型人才培養模式初探
新媒體時代高校大學生網絡安全教育研究
大學生網絡參政的現狀、問題及對策分析
互聯網時代下的會計信息化教育變革探索
華東地區高校園林專業校外實習基地現狀調查與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