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網絡教學平臺在財務管理專業教學中的應用探索與實踐

2022-05-30 20:01閆柏良
客聯 2022年7期
關鍵詞:財務管理專業網絡教學平臺成果

閆柏良

摘 要:傳統的語言講授、板書、多媒體相結合的教學方法,在高校財務管理專業的教學過程中存在一定不足。本文依據網絡教學平臺在財務管理專業教學中的實踐探索,從課前、課中和課后三個環節,總結網絡教學平臺在豐富課程教學資源,改進課堂教學方法等方面的具體應用。

關鍵詞:網絡教學平臺;財務管理專業;成果

一、前言

我國持續推進高校教育教學改革,教育部發布的《關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學改革 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意見》中提到,要積極發展“互聯網+教育”,探索智能教育新形態。財務管理專業是各高校的熱門報考專業,課程涉及面廣、專業性強,但傳統的課堂教學方法存在師生互動較少,課前、課中和課后脫節,學習資源不足等缺陷。探索新的教學方法來彌補傳統教學方式的不足,是當前財務管理專業教學中急需解決的問題[1]。信息化背景下,各類網絡教學平臺快速興起,為財務管理專業教學方法的創新提供了新的思路。

二、網絡教學平臺在財務管理專業教學中的具體應用

為了保證財務管理專業課程課前、課中和課后的有效銜接,提高學生的學習自主性,豐富教學資源和教學方法,從課前、課中和課后三個環節探索了網絡教學平臺的具體應用[2]。

(一)課前準備環節

傳統授課模式下,教師在備課階段整理的相關資料,學生很少有機會接觸到,同時,學生在課前往往并不清楚教師計劃講授的內容。因此在網絡教學平臺的實踐過程中,教師根據課程前后間隔天數的長短,利用超星、雨課堂等平臺的“資料上傳”、“作業”或“討論”等功能,發放相應的課前預習資源。比如教師的教學計劃、開放性的問題、短視頻、引用的案例等。學生可以根據自身需要,利用平臺提前了解或準備下節課的學習內容,并在平臺上向教師直接提問或回答設置的問題。教師也可以查看平臺數據,了解學生的預習情況,回復學生的提問,進而有針對性地調整下節課的教學安排。

(二)課中學習環節

傳統課堂上師生互動方式受限,學生只是知識的搬運工,難以建立起自己的知識框架。為了解決這些問題,在網絡教學平臺的具體實踐過程中,教師拓展了平臺的用途:1.除了使用“手勢、位置簽到”、“資料上傳”等基礎功能外,教師還利用平臺的“隨堂練習”、“章節測試”等功能,幫助學生建立課程題庫。例如在《審計學》課程教學過程中,教師利用超星等教學軟件根據課堂進度發布章節、知識點測試,隨堂練習,構建了一個學生全程參與,總量大約80個的課程題庫。教師可在學生提交測試后投屏講解,學生也可知曉哪個題目、選項錯誤率最高,數據可視化,這樣既實時檢驗了學生的學習成果,又為學生后期復習提供了資料;2.教師在案例教學或頭腦風暴等環節,利用網絡教學平臺的“選人”等功能,選取學生回答,增加了互動的全面性和刺激感。比如在《財務案例》課程的觀點分享環節,部分學生主動舉手回答后,教師再利用“選人”功能搖取學生互動并投屏,對于性格內向,也沒被選中的學生,可在“討論”區設置的話題下,提交自己的論點和論據。平臺為不同性格的學生,提供了多種表述自己觀點的途徑;3教師指導學生利用軟件或手繪章節思維導圖,并上傳網絡教學平臺,幫助學生構建知識框架。比如在完成《審計學》課程的每章內容后,教師先讓學生們自己繪制一份思維導圖,教師之后會再提供一份作為參考并進行講解,對比前后兩份的側重點,讓學生查漏補缺,梳理出屬于自己的的章節框架。

(三)課后復習環節

在課后,學生除了可利用筆記、思維導圖、課程題庫等資源進行學習外,網絡教學平臺為師生互動溝通,資源共享提供了途徑:1.在超星等平臺上,學生可通過發送消息、撥打網絡電話等方式與教師溝通交流;2.教師可以在平臺上實時查看學生隨堂測試成績、線上資源的學習結果,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差異,教師可對課堂內容進行相應補充或調整,對成績較差的同學予以關注。3.為了避免共享給學生的資源數量過多,但價值不高的現象,在網絡教學平臺實踐應用時,教師對共享資源進行了篩選、歸納,讓資源“少而精”。以《審計學》課程為例,授課教師在線上教學期間,將出版社向師生開放的電子版教材,按課時刪減、拆分為48課時的內容,并逐一進行編輯和總結,將每節課的核心內容都匯總在電子版教材上。但教師將線上教學資源轉移到日常教學時,只是將其中最重要或最難以理解的幾個課時的教材資料進行共享,就是為了避免平臺資源“多而雜”,學生復習時失去重點。

三、網絡教學平臺課程實踐成果

通過對財務管理專業師生的問卷和訪談,網絡教學平臺在課程教學中的實踐取得一定成果:第一,師生間的互動交流次數更多、方式更加多樣化,學生能夠更積極地參與課程學習;第二,網絡教學平臺將課前、課中和課后更加緊密地鏈接,學生能夠嘗試構建自己的知識框架,加深了學生對專業理論的理解,提高了教學質量;第三,網絡教學平臺為學生提供了更加豐富的學習資源,資源總結性較強,重點清晰,學生反饋較好;第四,學生可以通過網絡教學平臺,實時查看自己的成績,教師對分數的增減調整也公開可見,考核標準透明統一,有效激勵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同時教師也可根據平臺數據,實時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和成績差異,為課程的調整提供有力支撐。

四、結語

基于網絡教學平臺的課程建設和教學改革,已逐漸成為各高校課程改革的重點方向。在今后的教學工作中,財務管理專業教師還需根據專業特點,不斷豐富網絡教學平臺的內涵,總結應用經驗,解決網絡教學平臺使用過程中的相關問題。繼續借助網絡教學平臺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探索“互聯網+教育”的課程教學新方法。

參考文獻:

[1]閆龍海,于麗艷,高國付,孫立紅,喬牧.基于網絡教學平臺的工程力學專業教學改革實踐[J].科技風,2022(12):127-129

[2]許麗萍,何劍,朱輝.基于網絡教學平臺的《統計學》課程混合式教學模式應用研究[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20(10):22-24

猜你喜歡
財務管理專業網絡教學平臺成果
工大成果
“走出去”成果斐然
“健康照明”成果聚焦
財務管理專業學生素質提升路徑研究與實踐
試論高校網絡教學平臺建設的研究與實踐
《電子商務網站實務》精品課程建設探討
基于網絡教學平臺的大學計算機教學改革探討
“三醫聯動”擴大醫改成果
財務管理本科專業課程考核與應用型人才培養問題研究
基于CDIO理念的高職財務管理專業改革與建設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