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宮夜宴》塑造的IP形象分析

2022-05-30 23:03安榮王心旭
藝術科技 2022年8期
關鍵詞:中華傳統文化舞蹈

安榮 王心旭

摘要:2021年,河南衛視春晚節目《唐宮夜宴》引起廣大網友的驚嘆。文章分析河南衛視春晚節目《唐宮夜宴》的舞臺設計、演員妝容、服裝設計、運用到的新媒體技術等,并針對故宮文創這個成功案例進行分析,總結其成功的經驗,從而提出塑造和傳播優秀傳統文化IP形象的方法。

關鍵詞:IP形象;《唐宮夜宴》;中華傳統文化;舞蹈;妝造

中圖分類號:G269.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9436(2022)08-0-03

0 引言

IP形象是小到一個企業、大到一個國家,根據本身風格和調性塑造出的一個人物或者形象,可以凸顯自身風格,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并由此開發一些衍生品,產生一定的社會效益,或是實現對IP自身內涵文化的廣泛傳播。IP的定義很廣泛,可以是一個人物形象,還可以是小說、動漫、電影,如《西游記》中的孫悟空就可以說是一個IP,也可以說《大圣歸來》是一個IP[1]。好的IP形象可以實現對文化的良性傳播,可以提升企業或國家的知名度及大眾對其的好感度。一國的優秀傳統文化經由IP形象的傳播,可使人們進一步了解該IP形象背后的文化,起到傳播本土文化的作用。文章以《唐宮夜宴》這一節目為出發點,分析該節目及一些成功的IP形象,以此引發對未來塑造和傳播優秀傳統文化IP形象的思考。

1 河南衛視春晚節目《唐宮夜宴》

2021年,河南衛視春節聯歡晚會上一個5分鐘的節目——《唐宮夜宴》引起了國人的驚嘆[2],被主流媒體點贊,微博熱搜霸屏,網友紛紛討論、轉發?!短茖m夜宴》之所以會爆火,是因為這個節目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從故事背景、舞臺布景到演員妝造、服飾、舞蹈動作等,無一不是對傳統文化的創新性發展。節目中的少女們也是另一種“活的”文物,這個節目告訴觀眾,傳統文化不應僅僅存在于博物館中,被束之高閣,而要用有創意的方式,將其以更“接地氣”的形式傳達給百姓。

1.1 靈感來源

《唐宮夜宴》舞蹈編排的靈感源于1959年安陽張盛墓出土的隋代樂舞俑,一組13件,包含8件樂俑和5件舞俑[3]。編導之一的陳琳介紹,他們參觀的很多博物館中有一組唐代樂俑給他們留下了深刻印象,當時他們就有了“如果讓樂俑在博物館里面‘活起來,把我們帶到一千多年以前,會是什么場景”的想法。于是,《唐宮夜宴》就誕生了。

1.2 節目分析

1.2.1 演員妝容造型

演員們的妝容完全還原了唐朝盛行的“斜紅”妝,妝容參照了《舞樂屏風》中的圖樣。所謂“斜紅”妝就是在太陽穴處描上兩道工整對稱、像紅色新月的描紅,給眼部增添幾分“戰損傷”的獨特美感。因為唐人更喜歡“櫻桃小嘴”,所以唇妝上采用唐代女子最流行的蝴蝶唇妝,更顯嘴唇小巧,在做嘟嘴的表情時更顯女子嬌憨可愛。發型上則是改良了傳統的驚鴻髻[4]。

服飾上,演員們的服裝都是精心設計的,其靈感源于唐三彩的舞樂人俑,寬大的裙擺配上蝴蝶唇妝和改良版的驚鴻髻,更顯憨態可掬。服裝配色不同于高飽和度的紅綠搭配,而是采用了低飽和度的紅綠配色,不僅沒有“土氣”的感覺,反而有一種復古美。

為了最大限度地展現唐朝女子的豐腴感,演員們嘴里含上了棉花團,身上穿的是塞了海綿的連體衣?!芭_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演員們經過很長時間的訓練,終于將最好的姿態展現了出來?!短茖m夜宴》節目的成功,除了因為優越的腳本設計外,還離不開舞蹈演員們的艱苦訓練。

1.2.2 舞臺布景設計

整個節目的背景中出現了很多歷史文物的身影。例如,圖1的背景就是《簪花仕女圖》,下方是《搗練圖》,左側分別是蓮鶴方壺、賈湖骨笛和婦好鸮尊,右側是唐三彩[5]?!遏⒒ㄊ伺畧D》描繪的是典型的唐代宮廷仕女,也是和本次節目中唐代少女的出場最為契合的畫卷[6];下方露出一半的《搗練圖》,在故事情節上完美銜接《簪花仕女圖》;蓮鶴方壺被譽為“東方最美的青銅器”,賈湖骨笛則是樂器的一大奇跡,婦好鸮尊描繪的是女將軍婦好的英姿。

圖2的背景則以《千里江山圖》為主,在側方懸掛了三幅畫,分別是《備騎出行圖》《樹下美人圖》和《侍馬圖》?!秱潋T出行圖》是隋朝的壁畫,其中四個侍衛姿態、表情各異,足以體現作者用筆的精煉,有其獨特的風采[7];《樹下美人圖》是唐代仕女畫的杰出代表,圖中人物身著赤色長裙,形象雍容高貴;《侍馬圖》具有濃郁的西域風情,可以看出,西域和中原的馬各有特點。

在如此精美的舞臺背景的襯托下,舞蹈演員們猶如畫中的人物“活”了一樣。網友評論稱:“這就像是從傳統畫卷上走出來的人物!”

2 產生的社會效應及影響

2.1 更多民眾對出現的文物產生興趣

“這個是什么?”“這幅畫好好看,它叫什么名字,哪個朝代的?”“這個我認識,是賈湖骨笛!”這樣的話語在微博評論區、B站視頻的彈幕上經??梢?。民眾開始主動搜索文物的資料,在了解到文物背后的故事后更喜歡這些文物。許多家長帶著孩子去河南博物院,近距離參觀出現在《唐宮夜宴》中的歷史文物,傾聽博物館工作人員的講解,對中華文化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2.2 河南博物院的文創盲盒斷銷

自從《唐宮夜宴》播出后,到河南博物院參觀的游客絡繹不絕,游客離開時大多會購買一些紀念品,其中文創盲盒賣得最為火爆,曾一度斷貨。每個盲盒里的文物紀念模型都會配以文字介紹,讓每個買到盲盒的游客都會對自己手中的文物有更進一步的了解[8]。

另外,各個博物館中擁有獨特造型的雪糕也成了“新晉網紅”。河南博物院的雪糕造型就是該館九大鎮館之寶之一的婦好鸮尊。此外,徽章、書簽、明信片、鑰匙扣、本子等周邊應有盡有。

3 中華傳統文化IP形象的再應用

3.1 《唐宮夜宴》塑造的IP形象

《唐宮夜宴》看似是一個舞蹈劇,實際上是河南深厚歷史文化的縮影,是以中華傳統文化為背景支撐的。它不媚俗、不煽情、不迎合,沒有任何宣傳就播出了,其制作團隊甚至做好了無人問津的準備,但事實是節目播出幾天,播放量就高達20億次,微博主題閱讀量4.9億次,引起了全國轟動。這說明了當下民眾強大的文化自信,民眾打心底相信及認可本國文化。只有樹立了文化自信,才能真正建成文化強國。

IP形象的塑造對文化自信的樹立極其重要。從根本上來說,《唐宮夜宴》的靈感主要源于舞樂俑,加上“斜紅”妝、驚鴻髻和唐式服裝,塑造了新型的舞樂俑形象。她們嬌憨如少女,形象親民可人,不高高在上。

IP形象定義廣泛,既可以是某一個單獨的人物形象,也可以是某一泛指的文化。而《唐宮夜宴》塑造的IP形象就可以看作我國傳統文化的縮影。

3.2 未來傳統文化塑造IP形象的要點

選取的IP形象要具有鮮明的代表性。塑造IP形象、選取角色時要格外注意,我國歷史文化中有許多著名的人物形象,例如《西游記》中的師徒四人、《聊齋》里的妖精,或是歷史上的名人,如康熙帝、白居易等。這些人物形象是我國特有的,具有非常鮮明的代表性。

3.3 與現代科技結合

《唐宮夜宴》采用了虛擬技術,將古代畫卷融于舞臺背景,使舞蹈演員如同從畫卷中走出來一般。運用現代科技,有利于規避傳統舞臺上結構感不強、布景沒亮點等劣勢,且能凸顯歷史感、文化感,以更新鮮、年輕的方式呈現,使觀眾有身臨其境的感受?!叭绻麌L試將這場舞蹈中的‘文化密碼一一拆解,那就是技術為先、IP為用、藝術為體、文化為魂?!币虼?,當今時代,若想塑造完美的傳統文化IP形象,就要和新技術結合,使表現方式和傳播形式更加新潮。

4 從成功案例中學習經驗

故宮是明清兩代的皇家宮殿,舊稱紫禁城,是我國宮廷文化與千年歷史文化的集合體。在現代,故宮是我國最大的博物院,承擔著教育大眾、傳承傳統文化的責任。故宮深厚的文化底蘊是故宮文創設計的靈感來源。

近些年來,故宮文創在同期眾多博物館文創中獨樹一幟,無論是產品的數量,還是產品的內涵,都遠遠優于其他博物館。故宮文創之所以能夠取得成功,是因為其背后有數千年的歷史文化作為支撐,其產品特色鮮明,且擁有創新的品牌策略。故宮博物院推出了一系列IP形象,如通過將雍正帝的形象卡通化,使皇帝的形象親民化,宣揚與傳播清代歷史文化。

從產品創意來看,故宮文創緊緊抓住傳統文化這一根本元素,以“創意是舊元素的新組合”為主要理論,實現了舊元素在新時期的創新應用。其傳播理念轉向以受眾為中心,注重“工匠精神”的傳遞。不同于傳統媒介,網絡社交平臺、視頻傳播及虛擬技術等給民眾帶來不一樣的體驗。在傳播方式上更加注重與人的互動,強調雙向互動[9]。

總體而言,故宮文創的成功在于兩點:在產品策略上,堅持文化傳承是核心競爭力,同時注重產品的不斷升級;在傳播策略上,結合新媒體增強互動感、提升品牌影響力。這兩點是未來利用傳統文化塑造IP形象時值得借鑒的經驗。

5 結語

《唐宮夜宴》是一個具有代表性的節目,任何一處細節都是基于對歷史文化的深刻研究而設計的。如背景中每一幅畫作的選擇都經過了深思熟慮,再利用5G和虛擬技術將古董名畫投于舞臺作為背景,節目形式新穎、奪人眼球。

《唐宮夜宴》之所以能在我國爆火,是因為當前已有許多人意識到我國具有長達五千年的歷史文化,這是任何國家都無可比擬的。文化自信這一概念真正扎根于中國人民的心中,只有民眾真正開始為國自豪、真正擁有文化自信,中國才有望成為文化強國。

未來,利用IP形象傳播中華文化是大勢所趨。通過打造良好的IP形象,可以樹立積極向上的國家形象,對我國走上世界舞臺展現自己具有促進作用。應學習IP形象塑造的成功經驗,同時采用新媒體與5G、虛擬技術等,借助互聯網進行傳播,通過生動的IP形象將中華文化傳播到世界各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藝術無國界,優秀的民族文化是能被世界人民接受并喜愛的。因此,除了對IP形象本身的內涵和傳播手段加以研究,還要基于現代的審美意識和觀念進行創新。

參考文獻:

[1] 陳婧薇,郭雅迪.媒介融合背景下IP電影內容生產探析:以《西游記之大圣歸來》為例[J].傳媒,2016(24):42-44.

[2] 劉康帥.河南衛視春晚《唐宮夜宴》的文化創新表達[J].新聞前哨,2021(11):119-120.

[3] 司秀林.隋代墓葬出土彩繪樂伎俑[J].東方收藏,2019(21):53-61.

[4] 左丘萌,末春.中國妝束:大唐女兒行[J].當代美術家,2021(2):95.

[5] 金浩,尤佳悅.古典也流行:從破壁出圈的舞蹈《唐宮夜宴》說起[J].四川戲劇,2021(6):9-13.

[6] 《簪花仕女圖》唐代現實主義風格繪畫的代表作[J].共產黨員,2022(4):2.

[7] 張茜.《備騎出行圖》解析[J].中國審計,2003(12):94.

[8] 宋華,姚星.小盲盒大世界:探析河南博物院考古盲盒成長之路[J].博物院,2021(6):113-119.

[9] 房祥莉.中國傳統文化在故宮文創設計中的應用研究[J].文化產業,2021(35):166-168.

作者簡介:安榮(1999—),女,安徽蕪湖人,碩士在讀,研究方向:視覺傳達設計。

王心旭(1962—),男,浙江寧波人,本科,副教授,研究方向:視覺傳達設計、水彩畫。

猜你喜歡
中華傳統文化舞蹈
你可曾見過父親的舞蹈
冰上舞蹈搭檔
談如何在小學教育中弘揚中國傳統文化
當代中國文化自信的深刻內涵與動力源泉
我和舞蹈
中華傳統文化與資助育人的“四化一體”融合機制研究
讓中華傳統文化在小學思想品德課堂中綻放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