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文化響應教學法”的高中英語閱讀教學課例研究

2022-05-30 10:48代旖旎
校園英語·月末 2022年6期
關鍵詞:高中英語閱讀教學

摘 要:文化響應教學法 (Culturally responsive pedagogy) 由美國華盛頓大學教育學教授吉內娃·蓋伊提出,第一次系統整體全面地論述了在美國少數族裔學校的教育中要重視學生的多元文化背景,強調在體制教育中要引導學生學習和加深對本民族或地域文化的認知和傳承,并和現代社會、科技、文化知識相結合,才能有效地提高少數族裔學生的學習水平,達到不同文化的融合。我國學者劉四平對文化響應教學法作了相關研究,他提出文化響應教學法依據民族相關論,從課程、教學、師資培訓和社區多個方面體現多元文化融合。他指出,文化響應教學法對我國基礎教育中的少數民族教育有一定的借鑒和參照作用?;诖?,本文以2019北師大版高中英語必修第一冊Unit 3Lesson 1“Spring Festival”為例,基于“文化響應教學法”對高中英語閱讀教學課例進行研究。

關鍵詞:文化響應教學法;高中英語;閱讀教學

一、教學預設

(一)教學內容分析

1.課標要求。文化意識指對中外文化的理解和對優秀文化的認同,是學生在全球化背景下表現出的跨文化認知、態度和行為取向?!镀胀ǜ咧杏⒄Z課程標準 (2017年版)》指出,文化意識的目標是幫助學生“獲得文化知識,理解文化內涵,比較文化異同,汲取文化精華, 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堅定文化自信,形成自尊、自信、自強的良好品格,具備一定的跨文化溝通和傳播中華文化的能力”。

2.教材分析。主題語境: 人與社會(不同民族文化習俗與傳統節日);語篇類型:記敘文;授課時長:40 分鐘。

文本分析:本單元圍繞 Celebrations話題展開,通過聽、說、讀、寫、看等多模態語篇呈現了不同的節日、生日、紀念日的慶祝方式和慶?;顒?,以及特殊場合的社交禮儀。本節課教學內容為2019北師大版高中英語必修第一冊Unit3 “Celebrations” Lesson1“Spring Festival”的閱讀語篇第一課時,從What、Why、How三個方面分析如下:

【What】本課圍繞“Spring Festival”主題由三個獨立又互為關聯的記敘文組成。第一篇描述了現居南京的交換生 Tom在中國過年的經歷;第二篇是在上海工作的 28歲工程師徐剛講述春節回家過年的經歷;第三篇是一位退休祖母期待兒女回家,針對家人團聚的敘述和感受。

【Why】以三種不同的情境、三個不同的視角,由三個來自中外不同國家的人圍繞春節進行描述,通過語篇的事實性信息和語言表達方式,將春節的意義、習俗和傳統的敘述有機整合,使讀者對春節有了全面的認識。

【How】作者恰當地運用 first、next、the greatest excitement、then 等詞有條理地敘述了春節的流程和重要習俗。同時通過描述回家前的準備和期待子女團聚的心情,強調了團圓是春節永恒的主題,使學生能夠理解家庭精神,并能運用描述性語言知識和組織信息的語言技能描述個人慶祝春節的經歷。

3.重點與難點。

教學重點:幫助學生從不同的角度了解春節的主要活動、流程以及春節的真正含義;引導學生運用所學語言描述個人慶祝春節的經歷。

教學難點:如何引導學生理解家庭精神,并能運用描述性語言知識和組織信息的語言技能描述個人慶祝春節的經歷。

4.學情分析。本課是合肥市教育科學規劃重點課題“基于‘文化響應教學法的內地西藏班特色英語教學設計研究”指導開設的一節公開課,運用“文化響應教學法”,增強內地西藏班中學生對中華傳統文化的認同,促進少數民族文化的傳播,培養他們對英語國家文化的學習和借鑒意識,促進多元文化融合。

合肥市第三十五中內地西藏班學生英語基礎較弱,但學習態度好,學習積極性也很高,具備在閱讀中獲取簡單細節信息的能力,部分學生能用英語簡單表達自己的觀點,但多數學生在用英語描述完整事件方面仍然有困難。另外,內地西藏班學生對春節的主要活動有初步了解,但對于春節習俗背后意義的理解有待提高。

(二)教學目標分析

基于教材、學情的分析和語篇教學的要求,以及大單元教學整體設計的理念, 筆者設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在本課結束時,學生能夠:

獲取和梳理慶祝春節的主要活動,并能概括三位主人公慶祝春節的經歷;

分析三位主人公慶祝春節的不同方式,總結慶祝春節的意義,理解家庭精神這一傳統文化;

聯系個人生活,描述個人慶祝春節的經歷。

(三)思路、方法和資源

1.教學設計思路。本節課是 Unit 3整體設計的第二課時,在英語學習活動觀的指導下,設計學習理解、應用實踐、遷移創新等學習活動,不斷引導學生閱讀文本,理解文化知識,并創設真實情境引導學生運用文化知識去判斷、推理、比較、思考和對話交流,旨在引導學生學習和理解家庭精神,認同和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具體思路如下:

(1)學習理解類活動。

第一步,圍繞主題創設情境,鋪墊語言。教師創設情境,提出問題:How did you spend Tibetan New Year's Day? 內地西藏班學生思考并討論自己慶祝藏歷新年的相關活動,從而引出話題Spring Festival,并在語境中激活與 Spring Festival相關的詞匯和文化知識。

第二步,概括、梳理、整合信息。學生根據作者注釋、文章插圖以及插圖簡介對文章主人公有基本的了解,快速瀏覽三篇文章,獲取與誰慶祝春節、節前準備以及春節的慶?;顒拥仁聦嵭孕畔?。細讀文章,梳理整合信息,使語篇信息結構化。

(2)應用實踐類活動。

第三步,實踐與內化所獲得的語言知識與文化知識。學生依據所梳理和提煉的結構化知識,運用所學習的固定搭配或語言表達方式,采用兩人對話或輪流復述的形式,描述主人公慶祝春節的經歷并闡釋他們對春節的看法,內化所學知識與相關信息。補充藏歷新年文本及圖片信息,讓學生描述慶祝藏歷新年的經歷。

第四步,基于主題與內容分析,表達個人觀點。學生根據文章內容,分析三個語篇的共性聯系,討論慶祝春節的意義,理解文化內涵,并讓學生比較藏歷新年與春節的共同點與差異性。

(3)遷移創新類活動。

第五步,分析評價語篇的意義與形式。學生討論作者為什么用三個語篇來進行描述春節,分析并討論寫作手法。

第六步,在新的語境中開展想象與創造,運用所學語言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①描述個人慶祝春節的經歷及感受。

②討論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2021年春節前多地提倡“就地過年”,這與我們的傳統家庭精神是否相違背?如果不違背,傳承家庭精神的依托是什么?通過全班交流, 提升對這一問題的批判性思考,加深學生對傳統文化內涵的理解。

2.模式與方法。英語文化意識作為學科核心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融合了文化認知和情感態度價值觀兩個要素的內容,指“對中外文化的理解和優秀文化的認知,是學生在全球化背景下表現出的跨文化認知、態度和行為取向”。

因此,英語文化教學在大單元教學理念和英語學習活動觀的影響下,可以通過以下途徑提升學生的文化意識。

(1)剖析文本內涵,豐富英語教學。文化內涵蘊藏于文本之中,只有深度剖析文本,設計符合學生認知的學習活動,使教學符合學生的生活實際,才能幫助學生體驗文化教學的價值和意義,提高學生對中外文化的鑒賞能力。

(2)設定文化意識目標,提高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學生文化意識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循序漸進,逐步推進。英語課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雙重特點,教師根據文本知識,設定文化意識目標,在理解和尊重優秀文化的基礎上,比較文化差異,提升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

二、精彩實錄(部分)

授課地點:合肥市第三十五中學融禮堂錄播教室

授課時間:2021年 5月 25日

聽課人員:英語組全體老師授課過程:

Stage 1: Learning and Understanding

Step 1: Lead-in Show the picture and elicit the topic

T: Hello,boys and girls.What's the picture about?

S: Tibetan New Year's Day.

T: Good! You've got the point.

T: How did you spend your last Tibetan New Year's Day?

S: Wear new clothes. Greet each other with highland barley wine.

T: What else?

S: Dance Guo Zhuang. Hold tug of war.

T: Wonderful activities.It's significant ,like Spring Festival.Since You have spent Spring Festival several times,do you know any activities about Spring Festival?

S: Make paper-cuts. Eat family reunion dinner.

T: Great! You have listed a variety of activities. At Spring Festival we can also watch lion dance and dragon dance in some areas. It's really important to paste couplets. While eating, we usually propose a toast. (At the same time,show more pictures and related words and expressions about different activities.)

Step 2: Share in useful phrases

Step 3: Read for specific information

Step 4: Structuralization thepassage

T:Then please discuss the main elements while describing Spring Festival.

S: The place, persons, preparations and activities.

T: Terrific. You can refer to the mind map later.

Step 5: Find descriptive sentences

Stage 2: Application and Practice

Step 6: Choose a passage and retell it based on the structure.

Step 7: Analyze the significance of Spring Festival

Stage 3: Transference and Innovation

Step 8: Discuss the writing techniques

Step 9: Describe Spring Festival or Tibetan's New Year

T: Refer to the expressions and descriptive sentences, describe your own Spring Festival or? Tibetan's New Year orally in 4 or 5 sentences .

(5 minutes later)

S: ....

Step 10: Assignment

T: Describe Spring Festival or Tibetan's New Year you experienced in writing form. About 100 words. And think about the question: because of the Covid-2019, many people couldn't go home. So during the special time, how can we spread the spirit of the family? Next time you can share with us. Goodbye!

S: Goodbye!

三、課例評析

(一)學生反響

學生 A:小組活動減輕了任務難度,讓我們組員之間有了更多的互動。

學生 B:老師帶領我們總結了寫春節的主要要點,形成了一個基本的結構,在活動時我們有了參照。

學生 C:我們對藏歷新年有更多的了解,但對春節的慶?;顒硬⒉皇煜?,通過這一課,我對春節的意義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二)自我反思

1.本節課可取之處:

(1)聯系學生生活,理解優秀傳統文化。在語言和結構知識有一定鋪墊情況下,筆者設計教學環節,引導學生口頭描述個人慶祝的春節的經歷,并布置作業,書面表達自己慶祝春節的經歷。內地西藏班學生在描述的過程中, 會將春節和本民族的藏歷新年作比較,從而更加深刻地理解春節背后所反映的家庭精神,并為下一課時對藏歷新年、春節和英美國家圣誕節的文化進行比較做好鋪墊。

(2)逐步挖掘文本,促進深度學習。本節課通過閱讀細節信息—提取文本結構—思考作者寫作手法—描述自己經歷—聯系“就地過年”談如何傳承家庭精神等一系列學習活動,引導學生進行有意義的表達和交流,促進知識的深度挖掘,從而培養學生的思維品質和跨文化意識。

(3)融入持續性評價,踐行大單元理念。評價目標的設定是為了判斷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某一時刻或某一階段達到相應教學目標的程度和質量水平,應重點關注學生的發展與成長,突出學生在評價中的主體地位。

例如,學習完本節課后,可引導學生結合學習目標、學習內容、學習效果等對自己的表現進行如下評價:

①課前設定的學習目標是否達成?②課前關注的重點是否已經解決?課后復習還需要關注哪些方面?③自己在小組課堂活動中的表現是否積極主動?④掌握的語言知識和表達方式是否可以描述個人慶祝春節的經歷?⑤對中國傳統春節文化是否有了全面和深度的認識?

2.本節課不足之處:

在搭建文本結構之后,給學生的口頭表述時間不夠充足,以至于在展示個人慶祝春節經歷時,只有少數學生愿意表達,整節課前松后緊,因此學生的精彩生成有限。

參考文獻:

[1]Gay G. Culturally Response Teaching(2nd ed.)[M]. NY: Teachers College Press, 2010.

[2]劉四平.美國少數民族教育的文化視角[J].民族教育研究,2014(3):82-86.

[3]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作者簡介:代旖旎,合肥市第三十五中學。

基金項目:本文系2020年合肥市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課題“基于‘文化響應教學法的內地西藏班特色英語教學設計研究”(項目編號:HJG20120)的階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猜你喜歡
高中英語閱讀教學
高中英語集體備課的探索
高中英語讀后續寫的教學策略
高中英語詩歌創作教學探索與實踐
高中英語詩歌創作教學探索與實踐
“認知-遷移”教學模式在高年級閱讀教學中的應用
高中英語閱讀教學高效之路的探索
談閱讀教學中的快樂
基于讀寫的高中英語閱讀教學模式探討
談高中研究性閱讀教學
語文閱讀教學中要加強讀與寫的結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