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麻杏石甘湯治療小兒肺系疾病的研究進展

2022-05-30 11:07范海婷楊一民
中國民族民間醫藥·下半月 2022年6期
關鍵詞:臨床研究

范海婷 楊一民

【摘 要】 麻黃杏仁石膏甘草湯為治療小兒肺系疾病常用方之一,文章借助維普、CNKI等資源數據庫,通過直接法查閱及整理近十年相關文獻資料,介紹了麻杏石甘湯方證研究、藥理研究及臨床應用,提出今后應加強對麻杏石甘湯組方藥理研究、配合相關實驗室、影像檢查以提供客觀數據,擴大臨床病例納入人數,進一步闡明麻杏石甘湯作用機制及療效,以期為臨床辨證論治提供參考。

【關鍵詞】 麻杏石甘湯;方證研究;藥理研究;臨床研究

【中圖分類號】R725.6??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1007-8517(2022)12-0063-04

麻杏石甘湯臨證加減后常應用于小兒感冒,肺炎喘嗽,小兒哮喘等肺系疾病的治療[1]。在兒科臨床診療中,小兒肺系疾病較為常見,其就診量和住院人數均占60%以上[2],因此,此方在兒科應用十分常見。本文通過文獻檢索,論述了近十年來麻杏石甘湯在小兒肺系疾病治療中的應用情況及研究進展,以期為臨床辨證論治提供參考。

1 麻杏石甘湯方證研究

1.1 文獻考證 麻杏石甘湯全稱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出自張仲景《傷寒論》:“發汗后……汗出而喘,無大熱者,可與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薄跋潞蟆艉钩龆?,無大熱者,可與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币陨蠗l文均提及在證候方面,汗出、喘、無大熱為麻杏石甘湯的三大臨床癥狀。此無大熱是指病患表熱不顯,而里熱壅塞,李晨輝等[3]通過對病案的檢索與整理也證實了這一觀點。在病因病機方面,因醫者對外感風寒表證的誤治,導致風寒之邪失于及時疏散而漸次入里化熱,邪熱郁肺,肺主宣肅功能失常,肺氣上逆而出現汗出而喘、發熱。徐艷玲等[4]也認為,原文提及的癥狀相似,但病因不同,均為誤汗、誤下之后寒邪入里化熱,阻礙肺臟宣降致喘、致熱。方有執言:“……汗與下雖殊,其為反誤……唯其喘一,所以歸同一治也?!敝苯又赋稣`治的方法雖不同,但導致的結局均為喘,故均用麻杏石甘湯治療。以上條文明確了麻杏石甘湯的臨床主癥及病因病機,后世醫家大都在此基礎上加以辨證施治,現代臨床應用也不離其宗。

1.2 麻杏石甘湯的方解 麻杏石甘湯為仲景經方,方中炙麻黃為君藥,味辛歸肺,性溫散寒。麻黃形態中空有節,因此具有解表散寒平喘之效;臣藥石膏,屬肺、胃兩經,味辛且寒,石膏入肺胃經,屬金土之精,風熱者,風熱為陽邪,金土可克風,故可用于中風之寒熱者[5]。佐藥杏仁,苦溫,微毒,杏仁具有質潤下氣之效,使氣升散無過,令氣機恢復。甘草為使,調和諸藥。全方具有宣肺發表、清肺平喘之效。鄧維海[6]指出麻杏石甘湯中,麻黃與石膏相配,辛溫辛寒共用,相反相成,使宣肺而不助熱,清肺而不傷正,二者相伍,能清肺熱定喘逆。杏仁收斂下氣,甘草性平和脾胃。如尤氏所言,肺臟疾患,麻黃與杏仁相須則肺氣才可發散;石膏去除寒郁之熱;甘草既能補肺,又可抑制石膏含量之性。結合麻杏石甘湯病因病機、癥候及組方配伍,歷代醫家對于麻杏石甘湯的組方配伍均有一致的觀點,在臨床中應用此方醫治肺系疾病更不在少數。

2 藥理研究

2.1 抗炎作用 景璇等[7]研究發現麻杏石甘湯聯合穴位貼敷可降低慢阻肺患者血清TNF-α、PCT、IL-8炎癥因子水平;邊紅恩等[8]探討麻杏石甘湯在治療兒童支原體肺炎所發揮的藥理作用時發現,患者血清中IL-2含量顯著上升,IL-4,IL-10,IL-6,TNF-α與IFN-γ水平明顯降低;胡潔等[9]實驗發現麻杏石甘湯加減方可以有效地提高慢阻肺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細胞、肥大細胞、巨噬細胞TLR1、TLR2、TLR4表達。綜上可知,麻杏石甘湯可通過抑制炎癥細胞和炎性因子的釋放,發揮其抗炎作用,從而廣泛應用于肺系疾病的治療。

2.2 抗病毒作用 李玲等[10]實驗發現,麻杏石甘湯可抑制A型流感病毒誘導的細胞自噬,最終調控A型流感病毒的致病效能;鄒莉等[11]認為麻杏石甘湯經調節MCP-1蛋白表達水平而實現抗流感病毒作用;張波等[12]探討麻杏石甘湯抗流感病毒及作用中發現,其可抑制神經氨酸酶活性,阻止病毒增殖;通過以上研究可知,麻杏石甘湯具有抑制相關蛋白及酶學的表達,有抗病毒作用。葛資宇等[13]還發現麻杏石甘湯不同的煎煮方式所產生抑制神經氨酸酶活性的效果不同;李玲等[14]認為麻杏石甘湯的不同配比對其抗流感病毒效應也有影響。這可能與其藥物有效成分量的不同有關,這提示在臨床應用中藥治療肺系疾病時,需注意組方配伍的科學性以及煎煮方法的有效性,以達到最優的治療效果。

2.3 鎮咳平喘作用 經鑫愛等[15]認為麻杏石甘湯的平喘作用可能與其下調血漿水平以及合成釋放肺組織NO、ET-1有關;周斌等[16]認為麻杏石甘湯可與β2受體相結合,受體活性增強,致支氣管平滑肌松弛,減輕了上皮組織水腫,進而發揮其平喘鎮咳的作用。黃麗萍等[17]對麻杏石甘湯主要有效成進行分析得出,其有效化學成分如麻黃堿等在特定的濃度范疇里均能使氣道張力的明顯下調,并可舒張支氣管平滑肌。綜上研究均證實麻杏石甘湯可舒張支氣管,降低氣道高反應性,從而起到鎮咳平喘的藥理作用。

2.4 其他作用 周曉娜[18]實驗發現麻杏石甘湯可防治Ⅲ期NSCLC患者放化療后的放射性肺損傷;屈飛等[19]實驗發現麻杏石甘湯對發熱大鼠具有較優的退熱作用,并對其劑量有依賴性。黃豐等[20]研究證實麻杏石甘湯可降低肥大細胞脫顆粒,從而發揮抗過敏作用。當然麻杏石甘湯的治病機制不局限于本文所提及,還包括抗菌、介導免疫應答等,隨著科技的進步與發展,麻杏石甘湯的藥理機制將逐漸趨于完善。

3 臨床應用

麻杏石甘湯為仲景名方,當辨證為熱入肺臟,肺失宣肅之時,即可遣方使用[21]。筆者通過收集查閱麻杏石甘湯的臨床療效觀察的有關數據,總結出麻杏石甘湯適用的最常見的3個證型:風熱閉肺型、痰熱壅肺型、邪熱壅肺型,由此可知麻杏石甘湯主治癥中必有熱象。以下對小兒肺系疾病應用麻杏石甘湯的治療皆以上3個證型為基礎展開論述。

3.1 小兒感冒 小兒感冒是兒科臨床診療中常見疾病,麻杏石甘湯加減方在調節流感病毒感染過程中,從多靶標、多途徑對病毒的侵襲過程進行截斷,以調控宿主免疫進行抗感染[22]。李娜[23]治療120例疑似甲流兒童時,采用加味麻杏石甘湯聯合熱毒寧,結果其總有效率達95.83%,療效顯著?,F醫家研究麻杏石甘湯治療成人流感較多,如鄭慧敏等[24]研究麻杏石甘湯治療流行性感冒,在西醫處理的基礎上予此方治療的患者的有效率明顯優于單一采用西醫治療的患者。周文韜[25]治療感冒后發熱不退患者時,投以麻杏石甘湯,結果顯示病人體溫可基本降至正常。以上學者研究的臨床病例,均說明麻杏石甘湯對于感冒中出現的熱證療效明確,臨床中可在診對病、辨對證的基石上,加以借鑒應用。

3.2 小兒咳嗽 支氣管炎是兒童?;嫉暮粑到y炎癥性疾病,大多是由于病毒、細菌、支原體感染導致的[26]。此病在中醫學中隸屬于“咳嗽”范疇。當患兒辨證屬風熱咳嗽或痰熱咳嗽時,即可應用麻杏石甘湯進行治療。劉相朝等[27]治療小兒外感咳嗽時,予麻杏石甘湯及穴位貼敷,咳嗽及發熱癥狀消失時間明顯少于單純應用西醫治療。顧克勇[28]采用麻杏石甘湯加味配合西醫治療支氣管炎患兒,總有效率高達96.67%。楊平等[29]觀察麻杏石甘湯治療小兒咳嗽的療效,研究表明中西醫結合治療更優。上述研究雖未明確說明患兒臨床辨證的證型,但根據其使用麻杏石甘湯進行醫治,由方測證,可得出入組患兒均有熱象存在,且咳嗽癥狀較重。均證實了麻杏石甘湯在治療小兒咳嗽時有十分明確的療效,值得在臨床中推行。

3.3 肺炎喘嗽 麻杏石甘湯在肺炎喘嗽中的應用也較為常見,中醫認為肺炎喘嗽因邪氣經皮膚腠理及口鼻進入,肺衛受侵,令肺臟宣降失司,壅肺化熱,煉津液為痰,搏于氣道,故發病。此方具有宣肺平喘之能??镥a菲等[30]治療痰熱閉肺型支氣管肺炎患兒時在西醫治療基礎上予麻杏石甘湯加減合穴位貼敷處理。治療有效率高于單純西藥治療。王文學等[31]發現在西醫治療基礎上配合麻杏石甘湯治療痰熱閉肺型肺炎患兒時,在能更有效降低患兒在院時長、發熱時間、體征減輕時間。此次的新冠肺炎中,麻杏石甘湯也充當著重要的輔助治療角色,這可能是由于麻杏石甘湯中可篩選出的活性化合物主要有抗病毒、抗炎、免疫調節等作用,在新型冠狀病毒(SARS- CoV-2)引發的炎癥反應中有一定的干預效應[32-33]。

3.4 小兒哮喘 2013年國內城市兒童哮喘流行病學調查資料[34]表明,我國城市兒童哮喘平均得病率為3.02%。中醫對哮喘病機的認識為夙痰伏于肺,痰上行壅肺,氣機受痰郁而不暢,互相影響,致使氣道不暢。小兒稟賦純陽,生機蓬勃,故小兒熱哮多屬痰熱閉肺。吳志強[35]治療熱性哮喘患兒在常規西藥治療的基礎上予麻杏石甘湯治療,療效頗佳。韓曉慧[36]采用麻杏石甘湯聯合西藥治療熱哮患兒,總有效率滿意。葉龍[37]通過觀察麻杏石甘湯加味離子導入聯合西藥治療小兒熱性哮喘輕度發作的臨床效果,得出中西醫聯合治療比單一治療顯效率更高。以上相關的臨床研究,均采用中西醫結合的方法進行診療,其相較于單一的中醫或西醫的治療手段,臨床療效更優,提示在臨床上應根據病情采用多元化的治療,能更快地取得較好的療效。

4 結語

麻杏石甘湯四藥配伍嚴謹,囊括清法、降法、宣法。小兒肺臟清虛嬌嫩,肺氣稚嫩、熱易壅肺的生理病理特點使得麻杏石甘湯治療小兒肺炎喘嗽具有獨特的臨床優勢。臨床上筆者在兒科的跟師學習中,發現麻杏石甘湯廣泛應用于小兒肺系疾病,肺熱是其辨證關鍵之處,在臨床應用過程中,應師古而不泥古,若辨證為邪熱壅肺,使之氣機宣降失常,皆可以本方加減治療,靈活應用。

現代學者對于麻杏石甘湯的研究仍在繼續,但同時也存在著以下幾方面的問題:①檢索近十年文獻,發現有關麻杏石甘湯整方的藥理研究較少,研究單味中藥較多,無法闡明整方的配伍機理,建議今后可擴大組方藥理研究;②各臨床研究病例總數較少,數據較少,說服力低;③研究多來自于臨床觀察,患者主觀性較強,缺乏客觀性數據檢測支撐,對此所得出的療效機理不具備科學評價,建議今后可以結合影像學及實驗室檢查等設計相關實驗。

參考文獻

[1]吳丹敏.麻杏石甘湯在兒科中的運用體會[J].中國社區醫師,2019,35(20):102-105.

[2]王衛平.兒科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8:238.

[3]李晨輝,傅延齡.麻杏石甘湯原方醫案分析[J].北京中醫藥大學學報,2014,37(10):661-663.

[4]王則棟,徐艷玲.徐艷玲應用麻杏甘石湯治療肺系疾病經驗[J].中醫藥臨床雜志,2015,27(5):638-639.

[5]張志聰.本草崇原[M].北京:學苑出版社,2011:162-163.

[6]鄧維海.麻杏石甘湯的臨床應用分析[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3,6(16):180-181.

[7]景璇,郭潔,錢金花,等.加味麻杏石甘湯配合穴位貼敷對AECOPD肺功能、炎癥因子和生活質量的影響[J].遼寧中醫雜志,2017,44(4):764-766.

[8]邊紅恩,陳團營,單海軍.麻杏石甘湯聯合阿奇霉素對小兒支原體肺炎患者抗炎、促炎因子及免疫功能的影響[J].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2017,23(22):177-181.

[9]胡潔,史素麗,楊家麗,等.麻杏石甘湯加減方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炎性細胞TLRs表達變化的影響[J].四川中醫,2015,33(3):58-60.

[10]李玲,張波,盧芳國,等.A型流感病毒對肺巨噬細胞自噬的影響及麻杏石甘湯含藥血清的干預作用[J].中國藥理學通報,2019,35(6):878-884.

[11]鄒莉,何谷良,盧芳國,等.麻杏石甘湯對流感病毒肺部感染模型肺、結腸組織MCP-1蛋白表達水平的影響[J].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2018,24(5):100-106.

[12]張波,李玲,盧芳國,等.麻杏石甘湯對流感病毒感染小鼠肺部炎癥與神經氨酸酶活性影響的研究[J].中華中醫藥雜志,2013,28(4):1094-1099.

[13]葛資宇,童驕,那婧婧,等.不同煎煮方法的麻杏石甘湯及其含藥血清對A型流感病毒神經氨酸酶活性的影響[J].中國中西醫結合雜志,2016,36(9):1119-1123.

[14]李玲,戴冰,盧芳國,等.麻杏石甘湯不同比例配伍對流感病毒感染小鼠影響的研究[J].中華中醫藥雜志,2017,32(1):309-313.

[15]經鑫愛,孫桂芳.加味麻杏石甘湯對哮喘大鼠平喘作用的實驗研究[J].包頭醫學院學報,2010,26(2):12-13.

[16]周斌,劉可越,常軍.麻杏石甘湯的拆方和抗平喘之間相關性研究[J].時珍國醫國藥,2011,22(1):136-137.

[17]黃麗萍,王條敏,楊華永,等.均勻設計在篩選麻杏石甘湯有效成分及其配比研究中的應用[J].遼寧中醫雜志,2015,42(1):151-153.

[18]周曉娜. 復方麻杏石甘湯防治Ⅲ期NSCLC同步放化療所致放射性肺損傷的臨床研究[D].杭州:浙江中醫藥大學,2016.

[19]屈飛,徐鏡,崔艷茹,等.麻杏石甘湯對LPS誘導的大鼠發熱模型的影響[J].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2012,18(18):178-181.

[20]黃豐,童曉云,張榮華,等.麻杏石甘湯對肥大細胞脫顆粒的影響[J].中成藥,2008(11):1582-1584.

[21]常婧舒,石楊.李秋貴應用麻杏石甘湯驗案[J].世界中西醫結合雜志,2013,8(2):116-117.

[22]白辰,劉鐵鋼,徐競男,等.基于網絡藥理學的銀翹散合桑菊飲加減方、麻杏石甘湯加減方與抗病毒西藥作用機制比較——以2018初冬流行性感冒輕癥為例[J].中醫雜志,2019,60(11):928-934.

[23]李娜.加味麻杏石甘湯加熱毒寧注射液治療兒童疑似甲型H1N1流感的臨床療效觀察[D].哈爾濱:黑龍江中醫藥大學,2011.

[24]鄭慧敏,曹桂平.加味麻杏石甘湯治療流行性感冒的療效分析[J].實用中西醫結合臨床,2013,13(9):17-18.

[25]周文韜.麻杏石甘湯加味治療感冒發熱不退30例[J].包頭醫學,2012,36(1):41-42.

[26]江載芳,申昆玲,沈穎.諸福棠實用兒科學[M].8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5:1247-1253.

[27]劉相朝,姜攀,莫大,等.麻杏石甘湯(農本方)合穴位貼敷治療小兒外感咳嗽的臨床研究[J].中國中醫急癥,2016,25(7):1392-1394.

[28]顧克勇.觀察麻杏石甘湯配合西藥治療小兒支氣管炎的療效[J].當代醫學,2017,23(14):63-64.

[29]楊平,邵啟峰.麻杏石甘湯聯合西藥治療小兒咳嗽臨床研究[J].中醫學報,2013,28(8):1123-1124.

[30]匡錫菲,劉殿玉.麻杏石甘湯聯合穴位敷貼治療小兒痰熱閉肺型支氣管肺炎的臨床療效研究[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9,19(66):183-184.

[31]王文學,唐寶莉,李小雪.加味麻杏石甘湯治療痰熱郁肺型小兒肺炎157例[J].西部中醫藥,2019,32(8):82-84.

[32]王哲義,孫懌澤,曲稔棟,等.基于網絡藥理學的麻杏石甘湯治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作用機制探討[J].中草藥,2020,51(8):1996-2003.

[33]張宏亮,黃振光,蔣霞,等.基于網絡藥理學研究加減麻杏石甘湯治療重型新冠肺炎的作用機制[J/OL].中藥材,2020(07):1777-1783[2021-04-26].https://doi.org/10.13863/j.issn1001-4454.2020.07.045.

[34]全國兒科哮喘協作組,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環境于健康相關產品安全所.第三次中國城市兒童哮喘流行病學調查[J].中華兒科雜志,2013,51(10):797-735.

[35]吳志強.麻杏石甘湯加味輔助治療小兒哮喘發作期45例臨床觀察[J].中醫兒科雜志,2018,14(4):32-35.

[36]韓曉慧.麻杏石甘湯加減與西醫治療兒童急性發作期熱性哮喘效果的臨床觀察[J].中國醫藥指南,2012,10(2):229-230.

[37]葉龍.麻杏石甘湯加味離子導入聯合西藥治療小兒熱性哮喘輕度急性發作50例臨床觀察[J].中醫兒科雜志,2019,15(5):19-22.

(收稿日期:2021-10-13 編輯:陶希睿)

猜你喜歡
臨床研究
口干是否類風濕關節炎中醫陰虛證候關鍵指標的臨床研究
黃芝通腦絡膠囊治療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臨床觀察
小兒院前急救及急診心肺復蘇的臨床研究
血漿置換聯合血漿吸附治療慢性重型肝炎的臨床研究
復方硼酸含漱液的藥理毒理學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