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茅以升:立強國之志建強國之橋

2022-05-30 10:48
攝影與攝像 2022年5期
關鍵詞:茅以升建橋錢塘江

立志造橋歸國為民

眾所周知,茅以升聲名鵲起是從設計修建錢塘江大橋開始的,而其建橋的志向早在兒時就已經形成了。幼年經歷的一次橋梁擠塌事故,對茅以升產生了深遠影響,從此他的人生便與橋結下了不解之緣。那是1905年的端午節,位于秦淮河夫子廟的文德橋同往年一樣熱鬧非凡,橋上擠滿了觀看龍舟比賽的大人和孩子。由于年久失修,文德橋一側的欄桿突然倒塌,橋身隨即傾覆,數百人落水,多人溺水而亡。那時年僅9歲的茅以升正在南京求學,他的一個小伙伴不幸在這次事故中喪生。得知噩耗的茅以升趕到河邊,面對慘狀痛心不已,在斷裂的文德橋邊,他說:“我長大后一定要做一個造橋的人,造的大橋結結實實,永遠不會倒塌?!遍L大了一定要造結實的大橋,少年時立下的宏偉誓言成為茅以升一生的座右銘。

為了實現自己的橋梁夢,大學期間,茅以升學習極為勤奮,僅他整理的筆記就多達200余本,近千萬字,這些筆記摞起來有一人多高,正是這種超越常人的勤奮,使得他在校期間一直保持全班第一的優異成績。20世紀初,新民主主義革命風起云涌,此時的茅以升正值熱血沸騰的年華。經歷過中國革命熱潮的洗禮,尤其是在親耳聆聽了孫中山先生“今日之世界,非鐵道無以立國”演說的啟迪后,青年茅以升對于“國家”二字有了更深的領悟,也更加堅定了“鐵路救國”的思想,從此他便在科學救國的道路上一路篤行,再也沒有回頭。

在國內求學期間,茅以升并不是兩耳不聞窗外事,對于身處內憂外患的祖國,他的內心時刻涌動著驚濤駭浪。他在后來的一篇文章中寫道:“一千多年前造的中國石拱橋至今蜚聲全球,可是到了鐵路運輸產生后卻遠遠落后了。國內僅有的幾座像點樣的鐵路大橋都是外國人修的,這是我們學工程的人的最大恥辱?!?/p>

20世紀初,青年茅以升以優異成績被保送至美國康奈爾大學留學。在那里,他用超凡實力打破了教授對他的質疑,僅用一年時間就以優異的成績取得了碩士學位??墒?,他依然沒有滿足。為了盡快掌握造橋的實際本領,進一步學習橋梁力學等方面的理論知識,茅以升甚至想出了半工半讀的主意,白天在橋梁公司實習,晚上去夜校攻讀博士學位,星期天則去圖書館埋頭苦讀。有一次,茅以升在圖書館的一角看書入了神,閉館鐘聲響了他都沒有聽見,也沒被人發現,竟被管理員鎖在了圖書館里。

1919年11月,依靠超乎常人的毅力和爭分奪秒的勤奮,茅以升以優異的成績完成了博士論文答辯,成為卡內基理工學院第一個工科博士。由于在論文《框架結構的次應力》中提出了獨特的創新,茅以升獲得了康奈爾大學頒發的“斐蒂士”金質獎章。該獎章全校每年只發一枚,獎給康奈爾大學研究生中的最優秀者。2006年,卡內基·梅隆大學在校園里專門塑造了茅以升雕像,這是該校建校百余年歷史上第一尊人物紀念雕像,可見該校對這位華人杰出校友的尊崇。

畢業后,面對幾所著名大學和幾家橋梁公司的爭相邀請,茅以升經過深思熟慮,最終決定重返祖國?!翱v然科學沒有國界,科學家是有祖國的。我是中國人,我的祖國更需要我!”茅以升決心要為貧弱的祖國奉獻自己全部的知識和才能,實現兒時的造橋理想,在祖國的江河上架起一座跨越碧波的長虹。

以柱立橋以人立國

1934年,回國后的茅以升出任錢塘江大橋橋工處處長,受命開始主持建造第一座由中國人自己修建的鋼鐵大橋。之前,在中國的大川大河上,雖已有一些大橋,但都是外國人造的:濟南黃河大橋是德國人修的,蚌埠淮河大橋是美國人修的,哈爾濱松花江大橋是俄國人修的……茅以升擔負著一項前所未有的重任,他要用自己的智慧來證明中國人有能力建造現代化大橋。

建橋并非一帆風順,在這座大橋修建的背后,有著難以想象的困難和曲折。1935年,錢塘江大橋工程正在熱火朝天地進行,茅以升卻遇到了一件十分棘手的事情。修建錢塘江大橋需要大量經費支持,浙江省政府之前已經先后向5家國內銀行借款,剩余部分需向英國的中英銀公司籌集。在與中英銀公司簽訂借款合同的前兩天,對方提出要對浙江省向5家銀行借款的合同加以修改,把全橋抵押改為按浙江省負擔經費的比例抵押,否則將無法提供建橋工程借款。英方之所以在這個時候把這個問題提出來,就是想打茅以升一個措手不及,讓他們根本來不及想辦法,這樣英國公司就可以順理成章地不借錢給錢塘江大橋工程,因為英國公司壓根就不相信中國人自己能建成錢塘江大橋。茅以升對此心知肚明,強壓怒火,抱著一線希望匆匆從上海趕回杭州,立刻牽頭與5家銀行接洽,日夜趕辦修改合同的事宜。

在茅以升的奔波之下,僅用兩天時間,一份新的合同簽訂完畢。就這樣,湊齊了建設經費的錢塘江大橋工程終于能繼續進行。

然而,工程很快遭遇到了一場極大的災難。原來錢塘江江面風大浪險,江底泥沙變幻無常,在這種情況下,給橋墩打樁成了最大的難題。一艘特制的打樁船剛駛進杭州灣,就在大風中觸礁沉沒。為了使橋基穩固,需要穿越41米厚的泥沙在9個橋墩位置打入1440根木樁,木樁立于石層之上。沙層又厚又硬,打輕了下不去,打重了斷樁。茅以升發現澆花壺水能把土沖出小洞,于是從中受到啟發,采用抽江水在厚硬泥沙上沖出深洞再打樁的“射水法”,原來一晝夜只打1根樁,現在可以打30根樁,大大加快了工程進度。面對水流湍急、難以施工的困難,茅以升發明了“沉箱法”,將鋼筋混凝土做成的箱子口朝下沉入水中罩在江底,再用高壓氣擠走箱里的水,工人在箱里挖沙作業,使沉箱與木樁逐步結為一體,沉箱上再筑橋墩。放置沉箱很不容易,開始時,一只沉箱一會兒被江水沖向下游,一會兒被潮水頂到上游,上下亂竄。后來把3噸重的鐵錨改為10噸重,沉箱問題才得以解決。茅以升采用了巧妙利用自然力的“浮運法”,潮漲時用船將鋼梁運至兩墩之間,潮落時鋼梁便落在兩墩之上,省工省時,解決了架設橋梁的難題,工程進度大大加快。

建橋后期,抗日戰爭全面爆發。戰火已燒到了錢塘江邊,此時江中的橋墩還有一座未完工,墩上的兩孔鋼梁無法安裝。在此后的40多天里,茅以升和建橋的工人們同仇敵愾,以極大的愛國熱情,冒著敵人炸彈爆炸的塵煙,夜以繼日地加速趕工。

從籌集資金到攻克一個又一個工程難關,再到面對日軍的轟炸襲擾,為了建成大橋,茅以升在巨大的壓力下克服了重重困難。他說:“錢塘江大橋的成敗,不是我一個人的事,而是能不能為中華民族爭氣的大事!”

1937年9月26日,錢塘江大橋建成。清晨4時,一列火車從大橋上隆隆駛過,兩岸一片沸騰。這是中國第一座自行設計和建造的雙層鐵路、公路兩用橋,打破了外國橋梁專家“中國人無法在錢塘江上建橋”的謬論。大橋剛剛建成即承擔了抗戰的重任:運送支援淞滬抗戰物資的列車日夜不停地從橋上通過,撤退百姓熙熙攘攘,川流不息。

保家衛國炸橋立誓

1937年8月13日,淞滬會戰爆發,3個月后上海淪陷,杭州危在旦夕。11月16日下午,南京工兵學校的一位教官在橋工處找到茅以升,向他出示了一份南京政府絕密文件,并簡單地介紹了當前十分嚴峻的形勢后說:“如果杭州不保,錢塘江大橋就等于是給日本人造的了!”南京政府的文件上,要求炸毀錢塘江大橋,這是不得已而為之的事。南京來人還透露,炸橋所需炸藥及爆炸器材已直接由南京運來,就在外邊的汽車上。

日軍已從杭州灣北岸登陸,戰火逼近杭州,一旦日軍占領了錢塘江上唯一的一座大橋,那么他們就可以快速運兵南下。所以,如今只有炸毀橋梁才能為戰略上的撤退和重新布防爭取時間。這座克服了千難萬險,歷時3年剛剛建好通車的大橋,馬上就要炸毀,作為建橋人的茅以升心里自然是十萬分的不舍。但他明白,為了民族的利益,這錢塘江大橋非炸不可。深明大義的茅以升把“致命點”在圖紙上一一標出,并親自看著士兵把100多根引線接好。原來,在2號橋墩上早已預留了以防不測的大洞。

1937年12月23日午后1時,傳來命令,立即炸橋。下午3時,炸橋的準備工作全部就緒。但是此時北岸仍有無數難民潮涌過橋,茅以升為了讓更多百姓順利渡江,關閉大橋的決定一延再延。直到下午5時,日軍騎兵揚起的塵煙已然隱隱可見,茅以升命令關閉大橋,禁止通行,實施爆破。隨著一聲巨響,這條1453米的臥江長龍被從6處截斷。這座歷經了925天夜以繼日緊張施工,耗資160萬美元的現代化大橋,僅僅存在了89天??粗徽〝嗟腻X塘江大橋,心緒難平的茅以升立下誓言:“抗戰必勝,此橋必復”,并寫下了“斗地風云突變色,炸橋揮淚斷通途,五行缺火真來火,不復原橋不丈夫”的詩句。

在后來的戰爭中,即使過著顛沛流離的生活,茅以升還是把當年建橋時拍攝的膠片和其他詳細資料好好地收了起來,無論走到哪兒都隨身帶著。這一套公物共有14箱,包括各種圖表、文卷、電影膠片、照片、刊物等,都是修建錢塘江大橋最重要的資料。茅以升將它們視為科學的珍寶,從杭州到平樂,雖遭遇多次轟炸,幸而能完好無缺地保存下來。

抗戰勝利后的1946年,茅以升帶領橋工處的工作人員,依據精心保護下來的14箱資料,開始了錢塘江大橋的修復工作。此后7年,經多次修復,錢塘江大橋于1953年再次通車,茅以升炸橋時的誓言終得實現。作為通往浙東南的必經要道,錢塘江大橋從復建后到今天一直承擔著繁重的運輸任務,尤其是公路橋,甚至超出了當年設計的最大負載,所以它也被人們稱為“橋堅強”。新中國成立后,茅以升又參與修建了武漢長江大橋。如今,武漢長江大橋雖已超過設計時限,仍然能正常通車,安然無恙。

茅以升在重重困難下親手建橋,而后為了國家和民族利益,不惜親手炸毀自己付出全部心血的大橋,并在艱難的戰爭環境下,拼死保存資料,復建大橋。一座錢塘江大橋的生死存亡,記載著中華民族艱難的抗戰歷史,融入了茅以升珍貴的家國情懷,也是他愛國精神的生動和真實寫照。

懷揣熱忱架橋無形

茅以升先生認為,橋有有形的,也有無形的;有物質的,也有精神的。他一生為祖國架橋,不僅架設有形的、物質的橋,也架設了一座座無形的、精神的橋。

為祖國統一大業“架橋”一直是茅以升先生晚年魂牽夢縈的一樁心事。1981年,中國共產黨向臺灣當局發出了祖國統一的號召,茅以升深受鼓舞。他在《人民日報》上呼吁在祖國和平統一大橋動工之前,海峽兩岸的科技工作者可以先修一座引橋,促進祖國統一大橋早日建成,在海內外產生了積極的影響。

茅以升還致力于在海外華人與祖國之間架橋。1956年,周恩來總理發起成立了一個“留美學生親屬聯誼會”,茅以升被推選為會長。在一次聯誼會組織的晚會上,周恩來總理號召在美國的中國專家學者回祖國服務。他還就此項工作與茅以升做了長談。會后,茅以升做了大量工作,有四五十位在美國的中國學者先后回到了祖國。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后,迎來了科學的春天。1979年,茅以升率中國科協代表團出訪美國,在匹茲堡華人協會歡迎會上發表了熱情洋溢的講話,呼吁在美國的科技界同人為祖國四化建設貢獻力量。他說:“我們準備架起這樣一座橋梁,一頭是中國的科學技術界,一頭是美國科學技術界的中國同胞。我們愿意搭這樣一座橋梁,讓各位在橋上走過?!彼脑捲诿绹A人科技工作者中產生了積極影響。

“人生一征途爾,其長百年,我已走過十之七八,回首前塵,歷歷在目,崎嶇多于平坦,忽深谷,忽洪濤,幸賴橋梁以渡,橋何名歟?日奮斗?!泵┮陨壬圆恍笂^斗,為祖國架設了一座座有形與無形的橋,其一生無不在為國家強盛忘我奉獻,體現了老一輩科學家胸懷國家、學濟天下的高尚愛國精神。

猜你喜歡
茅以升建橋錢塘江
茅以升:立強國之志,建強國之橋
茅以升 立強國之志 建強國這橋
我在錢塘江邊長大
盧溝橋建橋八百年
錢塘江觀潮
蟲兒飛
浙江海寧:錢塘江再現“交叉潮”
橋梁專家茅以升
茅以升設獎敬母
西夏《黑水河建橋敕碑》文體性質初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