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歷史與現實”

2022-05-30 21:22張雨馨鐘婉婷
今古文創 2022年45期
關鍵詞:明長城靖邊縣

張雨馨 鐘婉婷

【摘要】 長城是中華民族的重要文化象征,也是我國重要的歷史文化遺產資源。靖邊長城作為明長城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較高的歷史意義與研究價值。然而,現實生活中的靖邊明長城遺址卻處于“失落”狀態。這樣的落差來自歷史與人民的選擇,更存在于中國萬千歷史遺址之中。21世紀的今天,大家將如何處理“歷史”與“現實”之間的關系,又將如何講述心目中的“歷史”,是值得大家關注的重要命題。

【關鍵詞】明長城;靖邊縣;文化遺產保護;長城文化解讀

【中圖分類號】K878?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2096-8264(2022)45-0083-03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2.45.026

基金項目:本文為2021年陜西省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項目“歷史與現實:長城與周邊居民互動研究——以靖邊明長城為例”的階段性研究成果(項目編號:S202110697443)。

一、靖邊明長城歷史沿革及其地位

伴隨著蒙古帝國勢力的退卻和舊秩序的瓦解,明朝作為繼承者,在統治疆域和政治理念上整體呈現向內收縮的態勢。盡管明初統治者還保有所謂“王者無疆”的幻想,但在蒙古和女真逐步逼近的威脅之下,明長城的修建變得十分必要①。

明長城的修筑自1448年始,至1566年結束,共歷時118年②。延綏段長城主要在延綏巡撫都御史余子俊率領下筑成。明憲宗成化七年(1471),余子俊受命修筑邊城,“由黃甫川西至定邊營干二百余里,墩堡相望,橫截套口;內復塹山堙谷,曰夾道,東抵偏頭,西終寧固?!雹圻@條長城的修建因襲隋開皇五年崔仲方所筑靈、綏長城的西段舊基,至成化十年竣工。④隆慶年間,巡撫王遘重建大邊長城;東起榆溪河西岸,西至保寧堡(今榆林市西南30余里);五年(1571)郜光先又督造榆溪河紅石峽以東至常樂堡(榆林市東北40余里)、保寧堡西南至波羅堡大川口無定河北岸的兩段長城;萬歷初,張守中殫力營建黃甫川至建安堡(今榆林市李家峁村南)及波羅堡西南至鎮靖堡的數百里大邊長城。后“因邊為墩,因墩置院,因地筑寨,補修改移,重新配置”,計修墩堠104處,墩院484處,寨城59處,使榆林鎮北邊長城最終定型,屹為巨障。萬歷三十五年(1607)榆林長城在榆林城北15里紅山市口創建高7丈的鎮北臺,是明代萬里長城沿線最大的一座城臺。

在對明代長城的研究當中,學界普遍把榆林地區的長城,即延綏鎮長城看作是明代長城的開端。⑤而在延綏鎮的長城遺址當中,又以靖邊境內的長城保存較為完好。而從社會學意義來講,以鎮靖堡為例,作為位于現代城鎮內的歷史遺存,鎮靖堡在當代依然與當地居民存在著較為緊密的互動關系,促進大家對歷史文化遺產與周邊社群互動關系的進一步探討。幾十年來,國內學者對陜北地區明長城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文獻記載、修筑時間及分布狀況的考察上,個別學者的研究還涉及長城路線及保存狀況,并進行了初步的實地調查。⑥另一方面,如今的長城在失去原本的防御功能之后,其作為文化遺產和歷史記憶的價值便逐漸得到強化??疾炀高吤鏖L城保護開發的現狀,也因此成為一個重要的課題。

二、靖邊明長城的保護現狀

(一)前期線上調查

榆林地處陜西省北部,屬于傳統的老少邊窮地區。由于資金與保護意識的缺乏,榆林地區的長城遺址保護處于缺位的狀態,缺乏對外宣傳與推廣,城墻遺存不足80%⑦。近年以來,這樣的“缺位”有所改善:靖邊縣人民政府的網站建設較為先進,資料較為齊全,此外,靖邊縣政府的官方網站公示了分管各項工作的微信公眾平臺,其中文旅宣傳官方微信公眾號近期發布了《榆林長城紀事》系列宣傳短片,往期推送中還曾發布過《長城保護條例》《城保護管理辦法》⑧等等??傮w來說,靖邊在信息公開渠道方面的建設已較為完善。

對于靖邊長城遺址本體而言,確實存在一定問題。首先,對于靖邊明長城的認識程度不足,在靖邊縣的推廣中對靖邊明長城遺址介紹較為簡單。其次,有關靖邊長城文化宣傳以及閱讀點擊量較少。最后,學術研究的推進與保護開發工作的落實之間存在一定的不對稱。

(二)實地調查

本次調查主要采取走訪和訪談相結合的調查模式。項目組成員走訪了靖邊縣博物館及鎮靖堡遺址,并在靖邊縣內進行了隨機抽樣的談話性采訪,對當地有關長城的文保工作進行深入探訪,了解靖邊縣政府所采取的文化發掘與研究情況。

通過采訪當地居民了解到,有關于明長城遺址的歷史記憶并不在當地居民的心目中占據主要地位。同時,當地居民對鎮靖堡、鎮羅堡等明長城遺址的歷史沿革、官方保護與開發措施等基本信息也缺乏了解。

在靖邊縣博物館的布展序列當中,有關于明長城的歷史敘述較少,只有幾張圖片與幾塊墓志石碑。相關介紹只有對靖邊縣轄內各堡的簡介,而對其歷史沿革與歷史故事的發掘與敘述較少。而位于鎮靖鎮的鎮靖堡展覽館,其主要的敘事對象也集中在近代革命歷史、根據地建設史,對其作為明代邊城的地位認識較少。

結合實地調查結果,可以看出靖邊明長城現今的處境:保護力度有限,民族記憶缺失。從文化資源開發的角度來講,目前對靖邊縣境內明長城遺址的開發、討論與利用不足。

在靖邊故事當中,長城正在逐漸隱去它的身形。然而,今天大家口中所稱的“靖邊”這個名字,恰恰來自這里的明長城歷史。靖邊由于長城而得名,如果在現代靖邊的城市精神與城市認同當中,卻沒有了長城的蹤影,將會是靖邊歷史和長城歷史的遺憾。

三、“失落”與“聚焦”——為何“選擇”忽視靖邊

明長城?

歷史是“人”的歷史,也是“人為”的歷史。靖邊明長城遺址的“失落”現狀是歷史的選擇,也是人民的選擇。對于靖邊長城“失落”背后的原因,需要結合實地調查成果進行現象分析。

(一)分配給靖邊長城的保護資源有限

靖邊縣自身的經濟實力有限,因此在物質支持上能夠給予歷史文化遺址的資源并不充裕。有限的資源條件之下,必然出現不同遺址之間的競爭關系,從而造成政府政策的傾斜程度不同,最終導致分配不均、保護開發程度參差不齊的情況。

下面以靖邊縣歷史文化遺產為例,分析影響資源分配的因素。

1.是否具有更好的投資前景

這一項的具體指標表現為在國家旅游資源評定中具有較高星級/層級的優先;具有更高經濟收益、產業帶動作用的優先。具體形式表現為在歷史節點中與重大事件、關鍵人物等相關的重點遺址,又或是具有地理優勢、便于聯動建設和整體產業帶動的系列遺址群等。

2.是否更符合國家大政方針的推動

這一項指標更多體現在具有思政教育意義的紅色歷史文化遺址之上。在國家提倡全民深入學習中國共產黨黨史、新中國史、社會主義建設史、改革開放史的關鍵期,更多的紅色革命基地、根據地遺址等得到了發掘與強調。

(二)有關靖邊長城的民族記憶缺失

通過調查可以發現,當地民眾對于靖邊長城的認同感較低。靖邊長城的保護開發現狀僅僅是作為單一景點對外開放,雖置身于與自然景觀相結合的環境之中,具有人文與自然的雙重觀賞性,但自然類景觀缺乏統籌管理與合理開發,長城主體這一人文遺跡亦缺乏內涵性、意義性的強調??梢哉f,靖邊長城的現狀體現出其并未找到更契合自身的保護與開發模式。另一方面,民眾并未與靖邊長城形成穩定的互動關系,僅以傳統觀念、習慣性思維認識和評價靖邊長城,并未表現出對于長城足夠的熱切。長城在現代化沖擊中“再生”新的人文記憶,有關這一段遺跡的歷史必然在歷史更迭中“失落”,進而被淘汰。

(三)靖邊明長城個體形象“模糊”

幾十年來,全國性的長城學會、論壇等井噴式出現。然而繁榮的背后映襯出的則是地方長城資源開發無人問津的“慘淡”。在物質資源分配不均、政策傾斜程度不同的前提下,民族記憶相對空白——靖邊長城的形象特征從屬于“長城”這一宏觀主體之下。另一方面, “長城”形象以及其象征意義的逐漸固化、統一化,也是造成各地方段長城形象“模糊”在原因。誠然,“長城”已經成為中華民族精神中的文化符號,但對于靖邊長城而言,從屬的地位意味著內涵的刻板性統一,更導致了同類型遺址的內耗型競爭。在這樣的競爭中,諸如靖邊明長城這樣地理位置偏遠、旅游資源整合力度較差、知名度較低、基礎設施配套程度低下的遺址,在核心景點面前是毫無優勢的。

(四)學術研究與成果轉化的斷裂

通過學術視角對歷史文化遺址開展追根溯源式的研究,尋找潛藏在歷史深處的文化基因,是近年來國家大力提倡的保護開發模式。然而,在現實之中,經常出現學術與成果轉化的斷裂情況。一方面,學術認知與現實認知存在偏差,在學者眼中具有較高研究價值與歷史意義的文化遺產,在普通民眾之間并未產生共鳴。同時,學術研究本身具有認知門檻,因此現實中始終存在學者與民眾對于同一文化遺址“雙軌制”的評價體系。另一方面,“產學研”一體的發展模式還在探索之中,導致學術落點與現實關切之間仍然存在差距。對地方段長城資源的獨特價值發掘和意義解讀的缺乏,和原本應當進行的“創造性保護”“創新性發展”的引導工作的缺位,使得現當代的長城遺產始終缺少與當地群眾的情感互動,長城在群眾心目中的形象逐漸疏遠而消解,漸漸變得冷硬、變成單純的物質遺存。

其實,不論是學術研究還是現實的保護開發,其目的都是一致的——幫助大家更好地認識歷史、與“歷史”相處。沒有文化內涵與情感聯系的物體是疏離于歷史之外的,這樣的長城存在被歷史遺棄的危險,因此提出了長城遺址的保護性開發需要對長城本身進行社會文化意義的“再發現”。

四、結語:“歷史”與“現實”——長城向何處去?

曾經抵御過千軍萬馬的靖邊長城漸漸退出了人們的視野,數年以來寄寓在其中的、無數的民族記憶也已模糊。21世紀的中原大地上不乏像這樣“失落”的遺址。它們或許因為形貌與歷史內涵的孤立與單一,缺乏自身獨有的“名片”;或許因為在當地不同遺址的“選擇性”競爭中,使得大家將所謂“更具有記憶價值的”遺址妥善保留并大力開發,相應地,也會主觀的造成部分遺址的“邊緣化”。

大家如今所見的歷史,不只是經歷時間的“自然選擇”后的歷史,更是人為的歷史。出于有限的物質條件,以及中華民族核心精神的塑造,人們選擇性地對遺跡進行“資源”分配。其中,諸如統萬城這樣契合歷史敘述中的主線、靖邊革命根據地這樣更適應當下愛國主義情懷教育的部分在“歷史”中得到強化;而如靖邊長城這樣的“素材”僅僅給予了有限的保護。

遺址“失落”的背后是歷史與人民的“選擇”,而二者造成的落差,實際上卻是現實導向的結果。對靖邊明長城的持續關注,也是對有關歷史與現實的持續追問。歸根究底,核心問題其實是一種追問:我們應該如何“講述”歷史?曾經因種種人為選擇而導致“失落”的遺址,就真的不能匯入當今講述的“歷史”了嗎?如果能,又應該怎樣引導這份歷史去“適應”現實,從而找到自己在中華民族光輝歲月中的坐標?

歷史遺存由實用性主體向文化遺產的轉型從來都不是自然流變的結果,其中必然要經歷功能性意義的下降、歷史文化內涵意義的上升,進而促成性質的變化。而文化遺產中所蘊含的文化意義與精神價值,依賴于與遺產存在著互動關系的“人”的發掘與建構。對于靖邊明長城遺址而言,正是一代又一代人的“解讀”而賦予其愈發豐厚的歷史文化價值。因此,歷史文化遺存于現當代的重新發現就成了文化遺產研究中相當重要的一個方面。以學術研究基礎為背景,結合文化遺產與當地居民的“互動關系”,從歷史與現實互動的視角發掘出有當代價值的文化內涵與精神導引,有利于大家針對每一個具有獨特歷史記憶的文化遺產做出有長遠意義、前瞻性的發展意見。進一步推動文化遺產的保護性開發,讓原本凝固的“歷史”在人民的心理之中得到“流動”。

作為明長城中的一部分,靖邊長城的歷史內涵與象征意義從屬于“長城”的整體性形象之下,這一特征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其個性的模糊。然而,從另一角度而言,“長城”作為一個極具特色和價值的宏大主體,其核心特征與象征意義是每一段長城的共性。因此,鼓勵“個性化”的表達并不是對原有話語體系的超越,而是在長城整體形象的表現形式上做出改變,以“眾星捧月”式替代之前統一“發聲”但匱乏個體生命力的形式。通過這樣的發展構想與地方的實際努力,或許能為這條沉睡的巨龍帶來新的生命力,在傳統長城歷史的戰爭視角之外,能夠以長城社會史的全新視角,將目光投向這段長城腳下,探討戰爭之外的長城與社會生活之間的關系,以及生長在長城遺址腳下的人們,應當如何建構長城與自己的聯結。

注釋:

①李大偉:《“華夷之辨”與“守中治邊” ——論明長城修建的內在驅動力與實際作用》,《西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7年第4期。

②明長城的修筑主要經歷三個階段:初創階段(洪武至正統)、形成階段(景泰至隆慶)、完善階段(萬歷至崇禎),延綏段長城的修筑是在第三階段。

③《明史》卷九十一兵志·邊防,中華書局1974年版。本文引用史料皆出于《明史》。

④成化中年,總兵和巡撫衙署自綏德州城遷至榆林衛城后,延綏鎮亦稱榆林鎮。

⑤趙現海:《明長城時代的開啟——長城社會史視野下榆林長城修筑研究》,蘭州大學出版社2014年版,第105頁。

⑥艾沖:《明代陜西四鎮長城》,陜西師范大學出版社1990年版;袁占釗:《陜北長城沿線明代古城堡考》,《延安大學學報》2000年第4期;薛原:《資源、經濟角度下明代長城沿線軍事聚落變遷研究——以晉陜地區為例》,天津大學2007年論文;趙現海:《榆林明長城考察記》,《中國長城博物館》2010年第1期;趙現海:《明長城時代的開啟——長城社會史視野下榆林長城修筑研究》,蘭州大學出版社2014年版,第105頁。

⑦趙現海:《榆林明長城考察記》,《中國長城博物館》2010年第1期。

⑧《長城保護條例》于2021年4月20日首次發布,《靖邊縣長城保護管理辦法》于2021年4月16日首次發布。

作者簡介:

張雨馨,女,漢族,陜西渭南人,西北大學歷史學院本科生,研究方向:民族史。

鐘婉婷,女,畬族,福建泉州人,西北大學歷史學院本科生,研究方向:近現代史。

猜你喜歡
明長城靖邊縣
放眼明長城
土地整理項目綜合效益評價研究
靖邊縣武術協會到登封開展武術游學活動
天津市明長城防御體系研究
試論陜北地區明長城周邊環境整治對策
我縣馬鈴薯栽培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靖邊縣農作物病蟲害統防統治發展現狀與對策
我縣馬鈴薯栽培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靖邊縣農作物病蟲害統防統治發展現狀與對策
高速公路以隧道形式下穿明長城的保護方案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