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促進鄉村振興的支持政策研究

2022-05-30 21:52曹群張恩英劉增凡
商業研究 2022年4期
關鍵詞:系統動力學產業融合產業政策

曹群 張恩英 劉增凡

內容提要: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政策與實踐為農業農村現代化和農村居民持續增收提供了有利契機,促進并引導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等新業態快速發展、因地制宜培育壯大鄉村特色產業并構建現代鄉村產業體系。本文運用系統動力學方法仿真模擬不同支持政策的作用效果,研究發現: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農村電子商務、農業保險保費和農林牧漁服務業固定資產投資的增長對產業融合促進鄉村振興的作用顯著,農村電子商務和農業保險保費增長速度應保持在合理區間。因此,應因地制宜制定支持鄉村旅游發展政策,大力發展農業生產性服務業,以優化結構為主導促進農村電子商務發展、拓展政策性農業保險范圍。

關鍵詞:產業融合;鄉村振興;產業政策;系統動力學

中圖分類號:F323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1-148X(2022)04-0132-08

收稿日期:2021-12-24

作者簡介:曹群(1971-),女,黑龍江依蘭人,哈爾濱商業大學經濟學院教授,管理學博士,研究方向:農村經濟;張恩英(1967-),本文通訊作者,女,黑龍江省賓縣人,哈爾濱商業大學經濟學院教授,經濟學博士,研究方向:經濟統計分析;劉增凡(1979-),女,黑龍江七臺河人,哈爾濱商業大學經濟學院副教授,哈爾濱商業大學經濟學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產業組織理論與政策。

基金項目:黑龍江省哲學社會科學專項,項目編號:20JLD230;2021年哈爾濱商業大學教師“創新”項目支持計劃。

一、引言

鄉村振興戰略實施是一個復雜系統工程,實現“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蹦繕丝傄?,基礎在產業興旺[1],前提是因地制宜培育壯大鄉村特色產業并構建起現代鄉村產業體系。當前,我國農業產業發展面臨著全要素生產率仍需提升、農產品供給結構不合理、流通體系效率不高以及現代農業全產業鏈標準體系不健全等問題,制約了鄉村產業和農業現代化發展。自2015年中央一號文件首次從國家政策層面提出推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以來,相關指導意見、發展規劃和工作方案等支持政策陸續頒布,較好地促進了我國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為農業現代化和鄉村振興提供了有力支撐[2-3]。特別是,農村電子商務、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等新業態的快速發展,為推進鄉村振興戰略提供了有利契機。根據《中國鄉村旅游發展報告》統計,2012-2018年,我國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接待人次由72億增加至282億,年均增長256%,占國內旅游的比重由243%提高至509%;2013-2018年,我國農村網絡零售額從1350億元增加至13700億元,年均增長590%,占農村零售額的比重由42%增加到248%,占全國網上零售額的比重由73%增加至152%,農村產業融合新業態表現出較好發展態勢。在政策激勵、產業演變和基層實踐等多因素作用下,農村產業融合發展起步較快,如何以此為契機,進一步優化政策供給,引領發揮多因素作用促進鄉村振興,是需要深入探究的問題。當前國內學者關于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與鄉村振興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兩者關系的探討,更多的是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對鄉村振興的作用路徑[4-6]、作用機制[7-9]及促進措施[10-11],分析方法以理論分析、案例分析、定量測度及因素分析等為主,在深入分析作用機理、拓展研究方法等方面還需要做更多的研究工作。本文從政策有效性和優先選擇視角,聚焦如何通過推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加快促進鄉村振興,運用系統動力學方法仿真模擬不同支持政策的作用效果,得出當前促進鄉村振興應采取的產業融合政策和關鍵策略。

二、理論分析

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促進鄉村振興,主要源于且不限于由農村產業融合帶來的正外部性效應、農業規模經濟和范圍經濟。

第一,農村產業融合發展使農業生產具有正外部性。農業生產的外部性作用主要表現為農業的多功能性——既可以通過組織農業生產提供農產品,又可以形成農業景觀;既有利于保持生物的多樣性,也有利于保護水土和自然環境。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以農業為基礎,以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對農業的“反哺”為支撐,因而在很大程度上能夠保留并發揮農業的外部性作用。充分發揮農業外部性對鄉村振興的作用,需要運用市場營銷等理論和方法對農產品銷售、農業景觀經濟價值、農業多功能的市場價值等進行挖掘和開發。

第二,農業規模經濟。由于勞動和資本邊際報酬遞減規律作用,保持技術水平不變的條件下,農戶持續提高生產經營效益較難實現;在長期內,受邊際技術替代率遞減規律的影響,同樣產量的農產品生產,勞動和資本相互替代的作用是不斷減小的,即增加資本投入能夠替代勞動的數量是遞減的(勞動對資本的替代也相同),這不利于資本的投入。對于農業而言,改善這一狀況就要適當擴大農業的生產經營規模,實現規模經濟。推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有助于農業生產企業等融合主體通過優化生產要素組合和擴大規模來實現規模經濟。一方面,有助于實現內部規模經濟,即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帶來技術進步,可以改變農業生產要素之間組合的比例,有利于促進企業或融合主體有效地擴展農業經營規模,如農業先進機械的采用改變勞動和土地的配比,使得企業或融合主體擴大土地經營規模獲益增加。另一方面,有助于實現外部規模經濟,即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促進了整個行業的規模擴大,降低了企業或融合主體獲取生產服務的成本費用,如融合發展加速了耕作、灌溉等農業生產性服務業的發展,促使服務價格整體下降,進而節約企業或農戶等主體的生產成本。除農業規模經濟以外,融合發展還有助于帶來資源配置、技術進步和管理創新等經濟效益。

第三,農業范圍經濟。企業同時生產兩種產品的費用低于分別生產每種產品所需成本的總和時,即存在范圍經濟。與規模經濟不同,范圍經濟不是因為擴大生產規模而獲益,而是因為增加生產產品的品種而獲益。當一個地區集中了一個產業發展所需的生產要素、生產服務等供應者,就會使本地區本產業具備比較競爭優勢,形成范圍經濟。有學者將范圍經濟區分為內部范圍經濟和外部范圍經濟,前者是指企業因生產產品品種的增加而帶來長期平均成本下降,后者是指同一區域內由單個企業生產活動專業化和多個企業分工協作組成了區域生產系統,企業在這一系統內通過分工協作、有效溝通而節約了成本。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過程,其實也是生產要素和生產服務向農村區域或農業經濟集中的過程,有助于形成農村區域內的范圍經濟,為農戶、企業以及其他融合主體創造良好的生產經營外部環境,有助于提高生產經營效益,實現收益或收入增加[12]。

三、研究設計

運用“實驗經濟學”思想,依托系統動力學理論構建仿真模型,模擬不同政策因素變動對鄉村振興的影響差異。系統動力學主要研究系統反饋結構與行為,構建系統動力學模型,可作為經濟、社會等復雜系統的“實驗室”,通過定性與定量分析相結合、系統綜合推理等方法,進行學習與政策分析,其優勢是基于非線性動力學理論分析復雜非線性系統的動態變化[13-14]。系統動力學模型由變量、參數和函數關系三要素構成,構建模型第一步要明確問題并確定系統邊界;第二步要依據相關理論提出動態假說,據此繪制因果回路圖和存量流量圖等;第三步是建立方程,依據決策規則確定參數、行為關系和初始條件等;第四步是測試,包括量綱一致性測試、靈敏度測試及系統改進測試等;第五步是政策設計與評估。為保障系統動力學模型科學構建與有效運行,需要借助計算機語言或專業軟件來實現,目前應用相對較多的是Vensim軟件,它能夠有效地模擬一個系統的運行并進行優化。

(一)系統界定

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與農村居民生產生活、區域經濟發展密切相關,在政策驅動下,有利于促進農業生產和農村發展的要素逐步向農業農村聚集,對提升農業產業競爭力、提高農業經營效益、促進農民增收和鄉村振興產生積極影響,形成相互作用、相互依靠的經濟發展系統。參考國內學者[15-17]相關研究思路,本文構建開放式的農村產業發展系統動力學模型,重點考察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對鄉村振興的作用。對系統進行界定,一方面,要考察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農村電子商務、農林牧漁服務業、綠色食品產業、農業保險和農林牧漁業發展等對促進農村一二三融合發展的影響;另一方面,在考察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對促進鄉村振興影響的同時,還要考察鄉村振興將通過增加投資等原因助力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兩者形成增強型反饋。

(二)因果關系圖及流圖構建

通過界定農村產業融合系統,梳理系統內部因果關系,形成如下因果關系圖1。

圖1?系統因果關系圖

圖2?系統流圖

進一步,運用系統動力學思想,構建開放式政策仿真模型。第一,對系統變量進行分類。一般而言,系統動力學模型的變量由狀態變量、速率變量、輔助變量和常量等類型構成,狀態變量是系統從初始時刻到特定時刻物質流動或信息流入積累的結果,速率變量是系統變化的速度或決策幅度,輔助變量是狀態變量與速率變量間信息傳遞和轉化的紐帶,常量是固定不變的量。結合研究問題實際和模型構建目標,盡可能簡化系統模型,將農林牧漁業產值、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農戶固定資產投資、農村總人口、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農業保險保費、農村電子商務產值、綠色食品產業產值和農林牧漁業固定資產投資等9個因素作為狀態變量,將農林牧漁業增加值等9個指標作為速率變量,其余變量相應為輔助變量和常量。第二,依據因果關系圖和系統變量的類型構建系統流圖(見圖2)。

(三)模型的方程式設定

方程式設定是系統動力學模型構建的核心,是確保系統模型能夠運行的基礎;變量類型不同,方程式的設定規則也不同。通常,狀態變量方程以積分形式表達,速率變量方程是某時刻狀態變量、輔助變量和常量等的函數,輔助變量方程與速率變量方程類似,T方程(表函數)是以圖形形式表示非線性函數,C方程是對常量的賦值。根據實際可得數據,時間跨度選擇為2011-2018年,同時,為進行模擬、預測、仿真、比較,將模型時間跨度延長至2030年。依據系統動力學建模理論和方法,把農村產業融合系統模型的方程式設定如下:

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產值=INTEG(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產值增加值,2160);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產值增加值=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產值*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增長率;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增長率=03;農業保險作用因子=農業保險保費/農林牧漁業產值;農業保險保費=INTEG(農業保險保費增加量,17403);農業保險保費增加量=農業保險保費*農業保險保費增長率;農業保險保費增長率=01855;農業新業態發展因子=農村電子商務產值/農林牧漁業產值;農業生產性服務業發展因子=農林牧漁服務業固定資產投資/農林牧漁業產值;農產品品牌發展因子=綠色食品產業產值/農林牧漁業產值;農戶人均投資額=農戶固定資產投資額/農村總人口;農戶固定資產投資增加量=農戶固定資產投資增長率*農戶固定資產投資額;農戶固定資產投資增長率=00143;農戶固定資產投資額=INTEG(農戶固定資產投資增加量,908907);農戶投資因子=農戶人均投資額/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因子=(農業保險作用因子+農業生產性服務業發展因子+農戶投資因子+多功能農業發展因子+農業新業態發展因子+農產品品牌發展因子)/6;農村人口變動率=-00215;農村人口變動量=農村人口變動率*農村總人口;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INTEG(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量,73939);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量=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率;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率=01+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因子*005(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因子對農民增收的影響系數通過回歸分析得出);農村總人口=INTEG(農村人口變動量,65656);農村電子商務產值=INTEG(農村電子商務增加值,1000);農村電子商務產值增長率=025;農村電子商務增加值=農村電子商務產值*農村電子商務產值增長率;農林牧漁業產值=INTEG(農林牧漁業產值增加值,461226);農林牧漁業產值增加值=農林牧漁業產值*農林牧漁業產值增長率;農林牧漁業產值增長率=0056+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因子*004(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因子對農林牧漁業產值的影響系數通過回歸分析得出);農林牧漁服務業固定資產投資=INTEG(農林牧漁服務業固定資產投資增加值,14656);農林牧漁服務業固定資產投資增加值=農林牧漁服務業固定資產投資*農林牧漁服務業固定資產投資增長率;農林牧漁服務業固定資產投資增長率=014;多功能農業發展因子=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產值/農林牧漁業產值;綠色食品產業產值=INTEG(綠色食品產業增加值,31345);綠色食品產業增加值=綠色食品產業增長率*綠色食品產業產值;綠色食品產業增長率=0055。其中,INTEG表示積分。

(四)模型檢驗

系統動力學模型是否有效,關鍵在于模型要盡可能地反映系統的實際,把握系統演化發展一般規律,能夠對相關指標進行合理預測。為此,需要對模型的有效性進行檢驗。系統動力學模型的檢驗一般包括量綱一致性檢驗、合理性檢驗、有效性檢驗和穩定性檢驗。

第一,量綱一致性檢驗和模型合理性檢驗。Vensim?PLE軟件自身帶有這兩項檢驗的功能,通過選擇Model>Check?Model,系統將對模型的結構、反饋回路等進行檢測,對存在的問題將給予提示,直到系統顯示“Model?is?OK”時,才能完成模型合理性檢驗(也稱為模型語法檢驗);通過選擇Model>Units?Check,系統將對模型內各指標的單位進行檢驗,特別是對具有因果關系的指標,要確保所有量綱都能做到前后一致。

第二,模型有效性檢驗。通過比較歷史數據和模型模擬數據,來判斷模型有效性。一般認為,模擬值與實際值的偏誤在±5%以內時,模型是有效的。為此,本文主要選取農林牧漁業產值作為考察指標,比較這兩個指標的歷史數據與模型的模擬數據,具體結果見表1。通過比較發現,農林牧漁業產值2013年和2014年預測值的偏誤超過-5%,但都在-6%以內,整體預測結果相對可信,模型也是有效的。

第三,模型的穩定性檢驗。系統動力學模型具有靈敏度測試功能,包括數值、行為和政策等方面的靈敏度,結合下一步政策仿真需要,選取農林牧漁業產值指標作為考察對象,通過調整相關指標的變動,觀察其相應的變動情況,以此判斷模型靈敏度,即模型的穩定性。具體結果可參見圖3,根據圖形可知,在其他條件不變時,按5%和10%的幅度,單獨調整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農戶投資、農業生產性服務業等指標的增長率,農林牧漁業產值有不同幅度變化。由此,也可判斷模型具有一定靈敏度,是穩定的。

(五)仿真及結果分析

為探究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促進鄉村振興(以農林牧漁業產值表示)的相對有效策略,運用系統動力學模型進行政策模擬,即通過調整相關指標的變動,考察農林牧漁業產值如何在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因子的影響下而變動。在進行模擬時,保持其他指標不變,分別按5%和10%兩個幅度,單獨調整某一指標,從而觀察農林牧漁業產值的變動趨勢。模擬結果可見圖3和表2。

四、研究結論與政策建議

(一)研究結論

根據以上理論與實證分析結果,研究結論如下:

(1)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農村電子商務、農業保險保費和農林牧漁服務業固定資產投資4個指標的增長對發揮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促進鄉村振興的作用有較顯著影響。根據系統模擬,在同等條件下,這4個指標的增長給農林牧漁業產值帶來的增長量要高于綠色食品產業、農戶投資和農民可支配收入等指標。

(2)農林牧漁服務業固定資產投資隨著增長幅度的提升,對發揮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促進鄉村振興的作用效果提升更顯著。在5%的增長幅度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增長帶來的影響最顯著,其次是農村電子商務、農業保險保費和農林牧漁服務業固定資產投資;在10%的增長幅度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增長帶來的影響仍最顯著,其次是農林牧漁服務業固定資產投資、農村電子商務和農業保險保費??梢?,隨著增長幅度的提升,農林牧漁服務業固定資產投資給農林牧漁業產值增長帶來的影響增強更顯著。

(3)農村電子商務和農業保險保費要發揮對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促進作用并帶動鄉村振興,其增長速度應保持在合理區間。根據系統模擬,當增長率增加了5%-10%時,這兩個指標的增長盡管也促進了農林牧漁業產值的增長(與系統模擬值相比),但是增幅卻出現了下降趨勢。農業保險保費雖然能夠在一定程度上保障農業穩定發展,但是過多增長將給農業經營主體帶來經營負擔,不利于產業經營效率的提升。農村電子商務發展速度過快,之所以導致農林牧漁業產值增長量下降,一方面是因為模擬系統未將農村居民消費等因素納入其中,另一方面是因為當前農村電子商務發展存在結構單一等問題,服務農業生產和經營的作用還需要進一步挖掘。

(二)政策建議

(1)因地制宜制定支持鄉村旅游發展政策。鄉村旅游助推多功能農業發展有較大潛力,協同推進“產城融合”發展,應依托資源優勢,把發展鄉村旅游作為優先策略。一是堅持“因地制宜”原則。鄉村旅游的特點是依靠獨特的田園風光、農業文化、村落文化以及農家生活等吸引消費者,而不同地區具有不同特色,對滿足消費者的多樣化需求各有所長,所以發展鄉村旅游必須堅持“因地制宜”。二是堅持區域聯動。發展鄉村旅游不僅要堅持“因地制宜”,還要堅持區域聯動,地方政府在制定鄉村旅游業發展規劃時,應加強同區域內臨近地區的聯動,共同規劃開發農村旅游資源,避免重復建設、特色缺失。三是支持產業鏈延伸。鄉村旅游消費是集休閑、觀光、體驗、文化以及教育等功能于一體的,要在加強鄉村旅游環境建設的同時,配套建設農家樂、鄉村民宿等支撐條件,還要注重開發鄉村旅游產品,以此延伸鄉村旅游產業鏈,提高多重經濟效益。四是積極開展鄉村旅游網絡營銷。充分利用平臺經濟,依托APP開發和推廣,開展鄉村旅游線上營銷,實現與線下營銷相結合,拓寬旅游產品銷售渠道。五是健全鄉村旅游發展服務支撐體系。大力培養鄉村旅游服務專業人才,對相關人員進行技術技能培訓,掌握先進旅游產業管理經驗,完善鄉村旅游服務內容,滿足消費者多樣化旅游需求。

(2)大力發展農業生產性服務業。大力發展農業生產性服務業既是世界現代農業發展的基本規律,也是解決我國小農生產與農業現代化矛盾的關鍵。近年來,我國農業生產托管服務快速發展,體現了當前農業發展對農業生產性服務的旺盛需求。根據我國農業農村部統計數據,2018年全國農業生產托管面積為1384億畝次,提供相應服務的組織有37萬個,服務對象463017萬個,其中小農戶419437萬戶,占比91%。發展農業生產性服務業要堅持市場化導向,通過規?;?、信息化、標準化發展提升專業化水平。一是遵循因地制宜、主體多元、服務多樣、規范競爭的原則,堅持以產值占比明顯提升、服務結構合理優化、全產業鏈覆蓋等為目標,形成要素集聚、機制高效、體系完整的農業農村新業態發展格局。二是鼓勵多主體開展農業生產性服務,我國當前具備加快發展農業生產性服務業的基礎條件,包括已培育了大量的農業新型經營主體,農業機械和農產品加工、倉儲設備完善,有大量從事農業科技推廣服務的專業人員等,要在此基礎上整合優化資源配置,鼓勵引導農民合作社、龍頭企業、農業產業化聯合體等主體積極開展農業生產性服務經營。三是不斷完善農業生產性服務供給結構,形成覆蓋耕、種、防、收、烘干、加工、銷售、流通等環節和全產業鏈的服務,滿足不同主體的不同需求。四是完善優惠政策,在信貸和稅費減免等方面給予農業生產性服務主體傾向性、激勵性、差異性的優惠措施,引導社會資本進入農業生產性服務領域,特別是加大對農業物聯網、農業大數據以及農業智能制造等領域的投資,引領我國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引領新時代農業發展新潮流。

(3)以優化結構為主導促進農村電子商務發展。電子商務正在逐漸改變農村居民的生產生活習慣,影響消費行為和生產行為,對激發農村經濟體潛在的消費需求、激活農業生產經營活力具有重要作用,據統計,2014-2018年,我國農村網絡零售額由1800億元增加到13700億元,年均增長661%,充分體現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的巨大潛力。更好發揮農村電子商務發展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作用,并推動鄉村振興,要以服務農業生產經營為導向,持續優化農村電子商務產業結構。一是大力支持發展平臺經濟。完善政策支持體系,引入國內知名電子商務平臺入駐鄉村,開展農業農村電子商務業務;支持以農業龍頭企業為主導,依托農產品區域公共品牌,建立網上商城,聯合開展網絡營銷。二是創新網絡營銷方式。鼓勵引導融合主體自主加強對現代新型電商微商營銷手段應用,加強農產品營銷。重視并運用好自媒體平臺,借助抖音、快手等平臺,通過制作短視頻、網絡直播等方式開展農副產品和鄉村旅游等營銷。三是健全配送服務、質量安全監管和技能培訓等支持。鼓勵農戶積極采用網絡直銷模式,鼓勵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與專業配送公司合作,開展農產品直銷。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鼓勵基層多主體提供農產品質量追溯服務,探索推廣農產品“一品一碼”等技術。重點面向農戶、家庭農場等主體,開展農產品電子商務相關技能培訓。

(4)拓展政策性農業保險范圍。農業保險是農業生產和農民增收的“助推器”“穩定器”,推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促進鄉村振興,大力發展農業生產性服務業,需要充分發揮政策性農業保險的“保駕護航”作用。雖然近年來我國農業保險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主要農作物保險保障水平已基本覆蓋直接物化成本,各地也積極探索,創新農業保險形式,形成了包括收入型、價格型、“保險+期貨”“互聯網+農業保險”等形式的農業保險,但是我國政策性農業保險還存在品種單一等問題。需要進一步加大農業保險產品開發力度,更好地支農惠農。一是完善農業保險政策,擴大農業大災保險和“保險+期貨”,對優勢特色農產品保險實施以獎代補等支持政策,探索對農民部分收入損失進行賠償的險種,在保障物化成本的基礎上向農民提供多種保障額度選擇。二是加大對農業保險的技術支持并優化服務,針對理賠定損難等問題,加強技術支持,提升農業損失鑒定能力,為拓展政策性保險險種創造有利條件,要注重運用大數據、云計算等新技術優化農業保險服務和銷售渠道創新,鼓勵為農村產業融合定制農業保險險種、提供個性化服務。三是引導農業經營主體加強農業保險損失控制功能,合理規避道德風險與逆向選擇,預防農業風險的純粹風險等。

參考文獻:

[1]?陳文勝.怎樣理解“鄉村振興戰略”[J].農村工作通訊,2017(21):16-17.

[2]?汪恭禮.鄉村振興戰略視角下的農村三次產業融合發展探析[J].河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8,43(6):118-127.

[3]?陳兆清,徐昕.鄉村振興背景下發展農村經濟的探索與建議——基于產業融合視角的分析[J].安徽農學通報,2019,25(5):1-4,19.

[4]?李國祥.?產業融合發展是鄉村振興的重要路徑[N].上海證券報,2017-11-28(12).

[5]?臧學英,王坤巖.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加快農村“三產”融合[J].產業創新研究,2018(10):26-30.

[6]?姜長云.關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若干重大戰略問題探討[J].經濟縱橫,2019(1):10-18.

[7]?羅必良.明確發展思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J].南方經濟,2017(10):8-11.

[8]?胡石其,熊磊.價值鏈視角下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的路徑找尋[J].湘潭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8,42(5):71-75,86.

[9]?劉國斌,李博.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研究:理論基礎、現實依據、作用機制及實現路徑[J].治理現代化研究,2019(4):39-46.

[10]程莉,周芳雅,王琴.農業與服務業融合發展及其農戶增收效應研究——以長江上游地區為例[J].西安財經大學學報,2021,34(3):81-91.

[11]馮勇,劉志頤,吳瑞成.鄉村振興國際經驗比較與啟示——以日本、韓國、歐盟為例[J].世界農業,2019(1):80-85,98.

[12]曾博,毛瑞男.農民專業合作社普通成員利益實現及保障機制研究[J].上海經濟研究,2021(4):43-54.

[13]王其藩.系統動力學[M].上海: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有限公司,2009:34-46.

[14]鐘永光,賈曉菁,錢穎.系統動力學[M].北京:科學出版社,2021:87-102.

[15]魏勇.農村居民消費行為變動及其制度成因研究——以重慶市為例[D].重慶:西南大學,2012:125-134.

[16]黃麗娟,趙文德,竇子欣,等.?基于系統動力學的農村電商生態系統構建及仿真研究[J].?廣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16(8):33-42.

[17]孫繼國,孫茂林.金融服務鄉村振興的系統動力學仿真研究[J].經濟與管理評論,2020,36(2):104-112.

Research?on?Policies?of?Rural?Industrial?Integration?for?Rural?Revitalization

CAO?Qun,ZHANG?En-ying,LIU?Zeng-fan

(School?of?Economics,?Harbin?University?of?Commerce,Harbin?150028,China)

Abstract:?The?policy?and?practice?of?integrated?development?of?rural?primary,?secondary?and?tertiary?industries?provide?favorable?opportunities?for?agricultural?and?rural?modernization?and?sustained?income?growth?of?rural?residents,?promote?and?guide?the?rapid?development?of?new?business?forms?such?as?leisure?agriculture?and?rural?tourism,?and?strengthen?rural?characteristic?industries?and?build?modern?rural?industrial?systems?according?to?local?conditions.?This?paper?uses?the?method?of?system?dynamics?to?simulate?the?effects?of?the?different?support?policies.?The?research?finds?that?leisure?agriculture?and?rural?tourism,?rural?e-commerce,?agricultural?insurance?premiums?and?the?growth?of?fixed?asset?investment?in?service?industries?of?agriculture,?forestry,?animal?husbandry?and?side?fisheries?play?a?significant?role?in?promoting?rural?revitalization?through?industrial?integration.?The?growth?rate?of?rural?e-commerce?and?agricultural?insurance?premiums?should?be?kept?within?a?reasonable?range.?Therefore,?we?should?formulate?policies?to?support?the?development?of?rural?tourism?according?to?local?conditions,?vigorously?develop?agricultural?producer?services,?promote?the?development?of?rural?e-commerce?and?expand?the?scope?of?agricultural?policy?insurance?with?the?optimization?of?structure?as?the?leading?factor.

Key?words:industrial?convergence;?rural?revitalization;?industrial?policy;?system?dynamics

(責任編輯:李江)

猜你喜歡
系統動力學產業融合產業政策
我國衛星應用產業政策及分析
中國制造,產業政策引導產業健康發展
爭議產業政策
產業政策:在前進中反思,在反思中前進
基于隨機函數Petri網的系統動力學關聯分析模型
大數據時代廣告產業融合發展的模式與機制分析
大學生網游成癮的系統動力學研究
基于貿易轉型背景下的大連服務貿易發展對策研究、
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路徑選擇
基于SD模型的文化產業發展科技需求仿真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