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追求理解: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逆向設計

2022-05-30 12:02鄒莉
江蘇教育研究 2022年22期
關鍵詞:逆向設計單元教學小學語文

鄒莉

摘要:為落實語文核心素養的培養,可在語文教學中構建以理解為先的逆向設計模式。采用語文教學探索目標導向、評價先行、教學載體有效等教學策略,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實現教學目標素養化、意義理解深度化、教學評一體化,給學生語文素養提升提供新思路。

關鍵詞:逆向設計;素養目標;單元教學;小學語文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9094(2022)07A-0080-05

傳統的語文課堂教學中存在著學生通過灌輸式學習來機械記憶大量知識點的現象,即使有的課堂活動豐富有趣,但無法促使學生利用這些知識或從這些看似熱鬧的教學活動中重新生成新的知識結構。換言之,學生只是參與其中,而沒有真正從學習中獲得對學習結果的理解和持續思考??偨Y已有設計的不足,美國學者家格蘭特·威金斯和杰伊·麥克泰格提出了“逆向設計”(Backward Design)理念,逆向設計是一種“追求理解”的教學,該設計將評價置于設計之前,強調理解,重視思維可視性。

一、逆向教學設計的內涵與特征

逆向設計作為一種課程與教學的設計方法,能夠使學生參與探討活動,提升學習遷移能力,并在課程評價中為實現質量控制提供設計標準。其內涵是打破原來根據教材確定教學目標進行教學設計的傳統模式,強調教學從想要達到的學習結果出發,制定相應的評價證據,逆向進行教學設計活動。

逆向教學設計的重要特征是追求“理解”,有以下三個特征:

一是將“理解”作為學習目標。逆向設計強調教學不應“為教材而教”,而應“為理解而教”。作為學習目標的“理解”使語文核心素養深度融合,是學生語用能力、思維品質、審美品位和文化情趣的綜合體現。由此可見,追求理解的教學,就是追求核心素養的教學,二者在目標上是統一的。

二是強調逆向設計是對大概念的“理解”。我們將學生的理解分為六個側面:能解釋、能詮釋、能應用、能洞察、能神入、能自知[1]41。學生能充分解釋語文學習中的大概念,在真實環境或現實問題中運用此大概念,發展高階思維,準確表達自己的看法,并能合理地進行自我反思。

三是強調教學目標、過程和評價的一致性。逆向教學設計中“教、學、評”等各個要素緊密聯系,相互銜接,相互契合,共同構成學習結果的質量體系,提升了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

二、逆向教學設計的流程

逆向設計建立了“設定學習目標—確定教學評價—設計教學活動”的基本流程。在這個流程中,學習目標是教學設計全過程的邏輯起點,教學評價作為階段性診斷和提高目標達成度的工具,最后依據目標選擇形成具體的學習活動的設計(如圖1)。

在逆向設計的第一階段,教師要思考學生應該知道什么,理解什么,能夠做什么?什么內容值得理解?什么是期望的持久理解?在本階段,教師要依據課程標準,從三個層次設計預期結果,確立知識技能層面的目標外,要從縱向挖掘更深層次的目標,概念理解和能力遷移。一個清晰的目標能夠幫助教師在教學設計時有所聚焦,并能夠指導教學有目的地朝預期結果發展。

在逆向設計的第二階段,教師要思考:如何判斷學生已經達到了預期結果?可以用哪些證據證明學生的理解和掌握的程度?怎么樣能持續跟蹤學生的核心素養發展?因此,我們要根據不同維度的學習預期,制定不同維度的評價證據,保證教師既能及時掌握“學生理解了什么”,又能及時掌握“學生是如何理解的”,讓評價在學習活動中發揮指引作用。因此,教師可以從三個維度進行設計,即表現性評價、第三方評價、自我評價。

在逆向設計的第三階段,教師進行單元學習活動設計時,要根據明確教學目標,激發學習意愿,逐步探索主題,反思學習流程,展評學習所得,組織教學活動等步驟組織教學活動,同時對教學活動按照WHERETO元素進行編碼,這是逆向設計確保教學活動科學有效的必要保障。W代表學生了解語文學習的目標和意義;H代表創設有吸引力的語文情境、語文活動激發并保持學生注意力;E代表學生在語文學習中充分探索、體驗,并在過程中為學生提供得力的支架;R代表引導學生適時反思語文學習進展,并能主動進行調節;E代表支持學生自我評價;T代表語文學習設計要尊重學生學習水平差異以及個體需求;O代表教學活動組織合理、有序。

三、逆向設計的語文教學策略

(一)目標導向:以始為終的學習設計

教師在設計之初首先要明確學生達到的學習目標,而學習目標以單元核心素養為主要制定依據,因此單元的核心素養目標就成為整個單元設計的指導思想。教師在實際操作時,不僅要恰當把握教材中顯性的語文知識和語文能力,還要關注蘊含在單元中的隱性語文素養,如辯證的思維能力、文化認同意識、語文探究能力、合作溝通態度、語文審美觀念等。例如在“民間故事”單元,創造性復述作為顯性語文要素貫穿單元教學,同時要將文化自信、創造思維、審美情趣等語文素養作為隱性主線貫穿于單元學習中,一顯一隱兩條主線相輔相成。

(二)評價先行:指向素養的多維評價

評價先行是逆向設計顯著的特征之一。在學習開始之前,教師以單元核心素養作為學習目標,設計多維度的評價,可以有效保障學習活動設計的有效性、科學性,為單元核心素養的落地提供了清晰的路徑。值得注意的是,單元核心素養的綜合性,決定了評價不能只是停留在紙筆測試、課堂問答等方面,還要求用表現性評價對學生的理解進行顯性化的表達。逆向設計的評價先行讓學習評價貫穿整個學習過程,為及時跟蹤學生學習的動態發展、實現學生個性化學習成為可能。因此,單元核心素養的綜合性決定了評價的多樣性,同時多維度的評價也促進了學生核心素養的持續發展。

(三)載體有效:設計科學的學習活動

真實、科學的學習活動是語文核心素養發展的實踐載體,而逆向設計可以為學生的學習活動提供這樣的實施路徑,主要有以下兩個方面:其一,逆向設計旨在意義理解,能為學生提供更有意義的學習體驗。逆向設計過程中,教師在設計學習活動時,要根據學生已有的認知水平和現實需求,設計適切的、能夠指向素養目標進行評估的學習活動。這樣的設計為語文核心素養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其二,逆向設計是一種單元設計,各個環節的學習活動緊緊相扣,又層層遞進,學生在明確目標指引下進行有層次、有梯度的學習體驗。這樣會有效避免學習內容的零散化。學生在有次序的學習體驗中,掌握體系化的語文知識,獲得漸進式的語文能力,從而逐步促進語文素養的可持續發展。

四、追求理解的語文逆向設計實踐

在一線語文教學中,教師多以單篇教學為主,教學形式相對固化,教學主線意識不強[2]。如果把單篇的教學要點比作零散的珍珠,貫穿單元的核心概念就是串線。以往語文教學更在乎如何把所有零散的珍珠撿起來,卻疏于建立語文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造成知識的零散化、碎片化現象嚴重,缺乏對語文要素的認知和對核心素養的培養,導致學生理解不深入,難以在真實的情境中遷移運用。筆者試以統編教材五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為例,簡述語文教學中逆向設計的實施,優化上述教學薄弱環節

(一)立足重要內容,進行單元設計

“復述”作為語文課程標準中的重要內容,它是學生需要理解的大概念,又是學生在語文實踐中需要掌握的語文能力。同時,課標對于“復述”在不同年級提出了不同要求,“創造性復述”是在中年級“詳細復述”“簡要復述”的基礎上提出的。加之“創造性復述”作為貫穿本單元的語文要素,在是統編教材對學生提出的要求?;诖?,我們提煉出本單元應讓學生理解的大概念是“創造性復述”。

在單元設計時,我們立足“創造性復述”對單元學習內容進行篩選。以學生理解“創造性復述”必須掌握的知識與技能為依據,篩選單元學習內容并進行單元設計。首先,根據學生已有的語文基礎和語文思維能力,回顧“詳細復述”“簡要復述”的特點及方法,歸納出“復述”的基本要素。其次,立足“創造性復述”,以民間故事《獵人海力布》為例,提煉“創造性復述”的特點以及方法,即“抓住高潮,詳細講”“添油加醋,補白講”“轉換角色,變著講”“動作表情,動情講”,并將這些方法遷移、運用到更多的民間故事中。讓學生在語文實踐中不僅能創造性地講好民間故事,還能體會到傳播民間故事的價值。最后,比較不同復述類型的異同,并能根據不同情境選擇適合的復述方式,理解“創造性復述”的現實意義及文化價值。

(二)立足單元統籌,設計學習目標

根據上述提煉出的單元大概念,制定預期學生的學習目標,具體呈現以下幾個方面:能熟練掌握本課生字新詞,理解詞語意思,準確掌握課文主要內容;理解和分析民間故事中人物形象,掌握不同人物的個性特點,深入理解人物形象在故事關鍵情節發展中的決定作用。能夠辨識、分析、比較、歸納故事情節之間的關系,能有條理地抓住重要情節具體講,對次要情節弱化處理,培養學生的綜合分析能力。理解并掌握創造性復述的要點,并根據要點對某一民間故事創造性復述,感受民間故事作為優秀傳統文化生活中的魅力及語言藝術價值和文化傳承價值。

(三)立足真實情境,設計評價證據

逆向設計中的表現性評價是針對學生在真實任務或問題中的相應表現進行評價,也是對語文核心素養的綜合評判。為此,在本次設計(見表1)中筆者引入GRASPS六個要素(G目標、R角色、A對象、S情境、P表現或成果、S標準要素)來架構學生的真實性任務,確保真實性任務設計具有科學性[3]44。同時,對核心概念的理解作為語文核心素養的綜合體現,在該環節我們利用威金斯提出的理解六側面設計對真實性任務的評估,促使評價環節成為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發展的重要途徑。

(四)立足任務,設計學習活動

在給定了預期結果和表現目標,為了達到這些目標,我們需要怎樣的教學方法、資源和經驗?本單元的學習活動我們共設計了5個學時,有課堂教學內容,也包含課外實踐內容。我們對每個學時的活動設計進行WHERETO編碼,確保學習活動更切合學生的需求。表2展示了本單元第三學時的學習活動設計。

追求理解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逆向設計是對當前語文教學困境做進行的有意義的探索,是語文課堂教學從知識本位走向素養本位,突出學生主體地位,強調學生深入理解學習內容、學習遷移的能力的積極實踐。逆向設計理念下的課堂教學特征是以學生為中心,教學目標素養化、教學評價可視化、教學內容融合化的課堂,其優勢是對學生語文素養的全面回應,是教師、學生、文本之間關系的調整,是學生、教師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要求,是教學評一致性的提升。

參考文獻:

[1]托尼·瓦格納.教育大未來[M].余燕,譯.??冢耗虾3霭嫔?,2013:27.

[2]尼爾·布朗,斯圖爾特·基利.學會提問[M].吳禮敬,譯.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13:11.

[3]丹·羅斯坦,魯茲·桑塔納.老師怎么教,學生才會提問[M].李晨,譯.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2013.

[4]韓立福.如何創建問題導學型學本課堂[J].人民教育,2014(16 ):7.

責任編輯:丁偉紅

猜你喜歡
逆向設計單元教學小學語文
核心置換
運用分析、比較策略設計單元語言實踐活動
初中語文單元教學現狀與對策初探
基于逆向工程的農用電動汽車殼體造型設計
優化朗讀技巧,提升語文實效
淺談如何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
讓多媒體課件為閱讀教學助力
撥動情感之弦,讓語文課堂綻放精彩
“學講方式”在語文單元教學中的運用研究
數學整體感知策略在單元教學中的運用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