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借景”的鄉村民俗文化圖形應用方法研究

2022-05-30 10:48楊雅雯萬萱
設計 2022年17期
關鍵詞:借景鄉村振興

楊雅雯 萬萱

關鍵詞:鄉村民俗文化 圖形應用 借景 鄉村振興 農村空間

中圖分類號:J52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0069(2022)09-0041-03

引言

“借景”一詞最早出現于明末著名園家計成所著《園冶》一書中并形成具體理論,為使視覺空間中景觀更具意境和統一性,借用地之宜和人文之宜來創造情景交融的園林之景[1],是中國傳統園林藝術的表達。從視覺圖形藝術的角度來看,農村公共空間中的視覺圖形應用通過一定的物質載體呈現,與鄉村面貌形成一個空間整體,其視覺表現離不開與之交融的鄉村整體風貌與內涵文化,其“借景”手法在鄉村民俗文化圖形應用探究具有創新意義。當前政府“自上而下”的鄉村民俗文化圖形視覺應用,由于缺乏對鄉村民俗文化的調研與探究,圖形應用的載體與鄉村建筑、環境以及鄉村底蘊的共生關系無法整合。作者在歸納研究的基礎上,調研了鄉村民俗文化圖形的應用問題,通過“借景”理論的探究以及鄉村民俗內涵的挖掘,總結基于“借景”的鄉村民俗圖形的創新應用方法,使視覺圖形在藝術打造與鄉村融合的過程中良性建設鄉村。

一、當下鄉村民俗文化圖形應用調研現狀

近年來,黨中央和政府愈加重視鄉村振興,十九大更是作出重大戰略決策部署發布多個政治文件為鄉村發展助力[2]?;趪亦l村戰略的實施,視覺藝術驅動鄉村振興的方式,則通過點狀的鄉村圖形應用營造鄉村的氛圍,復興鄉村精神以及帶動人文振興。

在鄉村體系中,村民通過在鄉村公共空間開展日常交往、參與公共事務等社會生活,外來人員通過在鄉村空間的探訪了解鄉村面貌和風土人情,感受鄉村帶來的獨特氛圍[3]?,F有的鄉村民俗文化圖形一般通過墻面圖形藝術、宣傳欄圖形、標識牌圖形等來表現出鄉村特色、傳播鄉村文化如表1。調研大量農村空間中鄉村民俗圖形表現,發現鄉村文化建設中民俗圖形應用缺乏對鄉村意境及鄉村統一的思考。

(一)圖形表現模式化缺乏鄉村韻味

如今,較多農村中鄉村民俗的圖形應用上只注重傳達內容,圖形沒有留意在鄉村整體環境空間的表現形式,造成其應用效果模式化,表現形式乏味。例如在貴州省威寧畢節市板底村鄉村民俗圖形應用中,意圖通過在墻面打造穿著彝族服飾特色的民風民俗圖形,傳遞少數民族鄉村相關文化。從視覺上不難看出,圖形運用只注重服飾,沒有深入探究該少數民族鄉村的民俗文化表現,多個圖形的排列以及模式化的邊框較為局限地封住圖畫里面的內容見圖1,應用上缺乏對周邊建筑與景色所處的整體鄉村的考量,導致鄉村意境丟失,在整體的空間中產生乏味的視覺體驗,削弱了少數民族鄉村韻味的表達。

(二)圖形色彩“突?!睌_亂村落環境

鄉村空間區別于城市豐富、雜亂的視覺感受,總體上更具有簡約、寧靜的氛圍。許多的鄉村意在通過圖形等元素為鄉村注入新的活力、傳播鄉村文化時,卻易忽視鄉村統一的視覺色彩,隨意的色彩模式從而造成突兀的視覺。在浙江省寧波市沿山村,以民俗文化等墻面圖形積極推進三美鄉村建設中見圖2,雖然圖形極具特色,但是整體的圖形色彩亮麗且面積過大,未能注意到其周邊鄉村風貌與其圖形的相互影響關系,未能巧妙對鄉村整體氛圍進行色彩延用,在鄉村傳統建筑中的表現較為突兀,其圖形藝術無法與自然環境相統一,反而降低了鄉村的獨特氛圍。

(三)圖形材料與鄉村風貌不協調

鄉村風貌因為地域環境不同,通過木頭、磚、瓦搭建的鄉村建筑各有風格。但當下鄉村圖形的應用缺乏對與之共生的建筑、環境風貌特色的注重,造成圖形運用的材料與鄉村風貌產生不融洽的視覺感受。例如在河北磁縣陳莊村以宣傳欄展現村民村約的精神文化,見圖3采用的塑料材料是普遍的城市化物體打造的手法,而鄉村建筑墻面、窗格及院落的質感是組成鄉村肌理的主要載體,其塑料材料沒有進行新與舊的嫁接,缺乏對鄉村的傳統肌理面貌的借用,從而產生不協調的質感,在整個鄉村風貌中反而造成破壞導致視覺不佳。

(四)小結

藝術鄉建的形式本意是使鄉村更有情懷與活力,但當下很多農村在民俗文化圖形應用上未尊重鄉村特性,出現圖形模式化、視覺色彩“突?!?、材料使用不講究等問題。鄉村與鄉村內部的組織是一個整體空間,鄉村文化圖形應用應該是鄉村記憶符號和鄉村空間的有機融合,而不是簡單的片面化表達。從“借景”的理論思路來看,通過整體鄉村文化內涵中所傳遞的“情”與鄉村空間表現的“景”的探究可以理出其空間中的民俗圖形與鄉村空間融合的創新方法。

三、“借景”手法下的鄉村民俗文化圖形表現釋義及意義

(一)“借景”釋義與啟示

“借景”是指在視力所及的范圍內,有意識地將好的景色組織到園林視線范圍內,形成整體空間和景觀的有機組成部分。計成在《園冶》一書中卷三“借景”篇幅中記錄了遠借、鄰借、仰借、俯借、應時五種“借景”形式,并提出“構園無格,借景有因”,即建造園林雖然沒有固定的規則,但借景卻需要遵循一定的依據[5]。狹義的借景是借園內外的景物,而廣義的借景不分遠近,凡是能用來造景、組景的東西都可以為之所用,包括意境、遐想這些非物質[6]。通過“借景”手法的歷史理論和更多實踐的可能性,可以理出“借”不僅是簡單的構景手法,而是來自一種大環境的整體設計思想,它揭示了人文與自然的關系[7]。在借景理論實踐中不局限于物質景物的借用,還擴展到文化內涵的情感傳遞,兩者互為依托、相得益彰。

(三)“借景”手法下的鄉村民俗文化圖形表現意義

“民俗”一詞在我國古代有表示民間風俗的含義,孔德元認為民俗文化就是以民間文化和民俗風情為主體的民族民間物質、精神和制度的傳統[8],鄉村民俗文化則是在鄉村這一區域中的民俗文化探究。鄉村文化作為鄉村的靈魂,在農村公共空間中,基于鄉村民俗文化的圖形應用不是一種藝術形式的直接介入,而是與鄉村建筑、環境渾然一體的“鄉村記憶”。將“借景”引用到視覺設計中,利用“借景”手法探究鄉村民俗圖形與空間的整合,在鄉村民俗文化圖形表現為借景傳情層面的提升,是自然和人文的統一表達。其“借景”手法的創新應用不僅充裕傳統的美學理論,更為鄉村中視覺圖形應用提供了創新思考。

四、“借景”的鄉村民俗文化圖形表現方法

在鄉村民俗文化圖形表現的“借景”中,是將物質上的“借景”延伸至文化情感層面的“借景抒情”,通過對鄉村輪廓、鄉村環境色彩與鄉村風貌質感等形態的借用,來傳遞具有鄉村意境的視覺表現,改善雜亂的鄉村民俗文化圖形應用,創造鄉村獨特符號,營造具有鄉村氛圍的視覺藝術。

(一)“借”鄉村輪廓體現趣味性

“輪廓”在詞典中解釋為構成圖形或物體的外緣的線條,引證為物體的外周或物形的外框、概貌。鄉村的建筑、植被等與城市有著不一致的輪廓特征,在鄉村文化圖形表現中,利用“借景”理論中空間借景手法對鄉村輪廓借用表現圖形,通過對場所借景、留白借景、為“境”造景三種手法可以在鄉村民俗圖形趣味的打造上增加鄉村視覺整體性。

1.場所借景:鄉村整體空間中,由民居、河流、植被以及生畜等構成要素。在鄉村場所中,圖形的應用想要融入整體鄉村中,可通過借助周圍空間元素的位置、距離、形態產生“互借”的效果,正是對“借景”方法的運用,兩種元素之間彼此互相茲借[9],表現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趣味視覺與整體感。例如在河南澠池縣城關鎮班村,利用“鍋蓋饃”“饸饹面”等生產生活方式的墻面圖形應用來打造具有歷史文化內涵和濃厚生活氣息的特色鄉村底蘊。見圖4在其圖形表現中,挖掘地域鄉土文化本質與內涵,結合村落現狀可以注意到,圖形無意中“借”道路旁的植物輪廓、距離感與光照產生的斑駁,使繪畫的陰影與建筑與植物陰影融為一體。景與畫相互作用,營造出比獨立的圖形表現更有趣的鄉村民俗文化視覺,在此基礎上使圖形與鄉村場所愈加整體。

2. 留白借景:“留白”源于老子的哲學思想,也是中國藝術作品創作中常見的一種手法,意為使作品的整體畫面和構圖表現更加協調和韻律,刻意留下相應的空白和想象空間[10]。從鄉村空間來看,鄉村建筑等具有獨特輪廓,與周圍環境相互影響,如圖形在表現載體中布滿,不留一點空隙,大面積的色彩、肌理運用容易在整個鄉村背景中造成視覺疲勞,也易使圖形與整個鄉村空間不契合。而通過空間的借景手法依據,可以借用整個建筑輪廓的形態,考量圖形應用的排版形式,利用留白意向,通過留白空間過渡與鄉村整體環境融合,可以使整個畫面產生“虛實相生”的意境美感。通過對載體的合理留白,在鄉村視覺統一的基礎上可以創造更加巧妙的藝術氛圍。

3. 為“境”造景:《園冶》中提出如“借”不到景,則可以“造景”。鄉村民俗文化圖形應用中,不是每一部分都可以剛好借到有趣的景,鄉村文化為營造某種鄉村情感氛圍,則可以利用本身圖形文化內涵創造場景,增加鄉村的整體意境。例如通過畫面的內容需要營造情景交融的立體效果,也可鏤空畫面的某一部分,使畫面的前后景觀與圖形融為一體,增加意境與趣味。在日本白川鄉合掌村保持著村落本真、自然的風格,沿襲日本傳統美學“侘寂”文化。見圖5在表現鄉村特有的“濁酒節”民俗文化時,視覺圖形根據本身在墻面運用半立體造型表現鄉村文化習俗,借用半立體的圖形應用場景使文化表現更有氛圍,增加了鄉村文化與鄉村空間的契合度。

(二)“借”鄉村環境色表現整體性

人們利用色彩的記憶性表達進行識別、感知 [11]。鄉村的氛圍相較于城市鱗次櫛比的熱鬧有著較為統一、獨特的色彩屬性,鄉村民俗文化使鄉村特點變得鮮明,但在圖形運用中不可忽視與之相互影響的鄉村空間色彩。色彩心理學指出,人會從不同的色彩表現感受到不同的心理情緒[12],見圖6以Y黃色為例,在角度對比為30°- 60°的兩種或三種顏色的視覺感官是比較統一、雅致、含蓄和穩重。處于120°-180°的對比色彩呈現則表現較強的視覺沖擊力,具有相反的情感與性質。在三維空間中色彩呈立體分布就形成色立體見圖7,色彩具有明度和純度變化的多維感受,不同純度及明度的色彩組合,給人營造不同的視覺效果。通過色彩心理啟示,色彩的表現影響著人們心理情緒的變化,在鄉村民俗文化圖形表現中,色彩的運用需要根據鄉村實際氛圍進行考量,可以借用鄉村中的色彩表現組合打造整體、統一的視覺情感表現,通過“借”鄉村風貌的特有色轉換到圖形的色彩中,使之與鄉村空間達到相互交融,互為一體的畫面。

韓國釜山市沙下區的甘川文化村曾被外國媒體稱為“亞洲最藝術的村落”見圖8-9。它的村落并非傳統村落,而是上世紀五十年代太極道信徒和6·25避難人民共同聚居形成的,藝術家們和當地居民共同打造鄉村藝術,使之成為國際知名的“文化村”。在該村的墻面圖形色彩表現中,充分“借助”村落整體具有藝術氛圍的色彩,使其發揮極致,表現出屬于該村特有的文化符號。通過該鄉村視覺藝術的整體表現激發了鄉村活力,也給當下鄉村復興帶來很大的啟示。

(三)“借”鄉村風貌質感展現獨特性

在鄉村民俗文化圖形應用的載體材質上,其材質不止是單個二維圖形的視覺表現,不同的材料在肌理、色彩、質感方面會給受眾帶來更為豐富的感官互動體驗,其鄉村圖形的載體應用需要考慮鄉村風貌特色,并巧妙的運用在其中。中國幅員遼闊,地理研究通過數據分析將中國地域進行了區分[13],這些區域因為自然及人文條件等不同,鄉村風貌也有著不同的表現。在鄉村民俗文化圖形表現的載體中“借”其鄰近的建筑、生態質感,與圖形所表現的載體材料相結合,是對傳統借景手法中鄰借的延伸運用,可以使觀者產生沉浸式的多維民俗文化感官體驗,不會因為材質突兀打斷感觸,有利于提升整體鄉村民俗圖形的立體質感,也為外來人員增加鄉村民俗文化的獨特體驗。

例如早期在日本越后妻有地區鄉村具有老齡化嚴重、缺乏生機等問題,2000年后北川富朗與藝術家們通過城市與鄉村共生的探索,打造了許多鄉村公共藝術,使該地區重新獲得繁榮。在該鄉村圖形視覺藝術中見圖10,其圖形符號不是單純地運用現代化材料,而是巧妙地借用了鄉村中的植被質感作為圖形的載體表現,通過地貌的凹凸呈現出圖形的邊緣,圖形符號一方面概括性的展現文化內容,另一方面又與鄉村自然環境融為一體,對于當下鄉村文化圖形的質感的特殊表現有著重要的參考作用。

結語

中國園林設計的“借景”方法是建筑空間表達意境及統一的重要方式,對鄉村空間的視覺藝術打造有著重要的參考作用。在鄉村建設中,鄉村民俗文化圖形的應用具有展現鄉村獨特內涵與教化鄉民的作用,也是激活鄉村本土文化發展以及文化創意產業開發的方式。文章針對于當下鄉村民俗圖形應用問題,通過對“借景”理論的探究,找出共性將其方法與鄉村民俗文化圖形應用創新結合,使其方法在鄉村民俗文化圖形應用中有效提升鄉村藝術的表現形式。通過不斷探究可以在前行中促進鄉村圖形藝術與鄉村環境的有機融合,也為鄉村振興帶來新啟示。

猜你喜歡
借景鄉村振興
托物言志借景寓廉 寓廉于景廉景交融——探索鄭州市人民公園內的廉潔文化元素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幾個抓手
激發“鄉村振興”內生動力破題尋路
民建貴州省委攜手中天金融集團推進“鄉村振興”貴州赫章縣結構鄉“扶志扶心扶智”項目開工
這半江月誰家之物——借景抒懷類
風景園林設計中的“借景”理法分析
借景在現代風景園林設計中的運用探討
園林美學對小住宅空間設計的啟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