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影海報中視覺隱喻的意味及創作策略探析

2022-05-30 22:20田為為
設計 2022年17期
關鍵詞:情感化設計視覺電影

田為為

關鍵詞:電影 海報 視覺 隱喻 情感化設計

中圖分類號:J0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0069(2022)09-0100-03

引言

當代中國電影產業正在蓬勃發展,作為電影的“先行者”,電影海報首當其沖成為傳遞電影信息的“發聲人”,一幅看似簡單的電影海報,不僅僅是對電影演員和電影場景的瞬間捕捉,更是其背后歷史背景,文化意識形態,以及當時思想觀念的融合。隱喻在電影海報中的運用能與觀眾進行更深層次的溝通,勾起觀眾對電影一探究竟的欲望,正如葉芝所言“能夠捕捉某種肉眼難以看見的本質,有如點燃靈性火焰的明燈?!彪娪昂螽a業的發展需要相應的設計理論予以支持引導。然而國內電影海報的相關研究更多關注于海報圖像的搜集整理,以及電影美學和視覺效果呈現,很少從認知層面進行理論探索,因此有必要從理論方面對電影海報的創作提出較有價值的思想和方向。

一、隱喻與視覺隱喻

隱喻metaphor,一詞源于希臘語,意思是轉義。亞里士多德是較為全面地對隱喻形象進行論述的第一人[1]。對于隱喻的定義在他的《修辭學》和《詩學》中解釋為:隱喻通過把屬于別的事物的詞給予另一個事物而構成[2]。他認為“通過隱喻我們能夠更好地了解事物?!边@一解釋開創了人類歷史上的隱喻研究。隱喻被納入認知領域的標志是《我們賴以生存的隱喻》[3],由喬治.萊考夫與馬克.約翰遜所著,于1980年被美國芝加哥大學出版社出版成書,對于隱喻的概念定義書中有著深刻的解讀。一反隱喻理論的傳統觀點,書中認為,隱喻不僅僅是語言修辭手段,而且是一種思維方式,作為人們認知、思維、經歷、語言甚至行為的基礎,隱喻是人類生存主要的和基本的方式[4]。

隨著隱喻理論研究的不斷深入,學者們對于隱喻的定義和實際應用領域也在不斷拓展。視覺隱喻在1927年首次被艾克恩堡提出,他將電影隱喻解釋為語言隱喻的視覺轉換,視覺隱喻與語言隱喻的關聯在于視覺隱喻是語言隱喻在對比和暗示基礎上的視覺化,抽象化。換句話說,視覺隱喻可以進一步理解為使用了視覺表現這種形式將隱喻所包含的文化以及符號意義轉化為可以觀看欣賞的視覺信息,從而使得觀眾對視覺畫面產生新的解讀和聯想。視覺隱喻之所以在海報設計中占有如此重要的地位,是由于視覺是傳達信息和表達創意最快速有效的傳播方式,視覺隱喻蘊藏著電影的精神表達,當它與人們的認知相互碰撞,得以觸發人們的想象空間,這種碰撞具有“瞬間的認同力量”,能夠讓觀眾迅速與電影本身建立情感連接??梢哉f視覺隱喻在電影海報中是引人入勝的絕妙靈丹,是靈感的加速劑。

二、視覺隱喻的可能

什么使得隱喻變為可能?從人類的生理基礎來說,科學證實了大腦對圖像的處理能力遠超過對言語的處理能力,視覺文化在當代社會的廣泛應用也進一步印證了視覺對于其他感覺器官的優越性。這種人類共同擁有的生理基礎顯示了隱喻的運用與視覺思維存在著密切的聯系,同時隱喻思維的抽象性對于視覺藝術的張力、隱喻對視覺藝術的創新和經驗的積淀都具有重要意義[5]。相比較于言語信息,視覺信息更能刺激大腦對知識的提取,在連接不同事物之間更具有可能性。

在認知層面,關于隱喻產生的原因可以追溯到思維貧困假說和語言貧困假說,在人類思維能力水平發展初期,大腦對于世界和周圍事物還只是模糊的理解,所以人類在認識世界的初始階段是通過片刻的言語和模糊的字詞來表達概念,對于陌生的事物和概念,通過借代和連接熟悉的事物,漸漸將模糊的,無意義的單獨詞句變成復雜清晰的,有意義的指代,這種認識世界的方式也注定了隱喻思維的產生。

關于隱喻的認知機制,也就是本體和喻體之間的映射,萊考夫和約翰遜提出了的源域、目標域二者之間的映射以及意象圖式等概念[6]。目標域的產生實質上是人類思維面對形象的客觀世界存在從現象把握本質、從形象中獲得抽象的規律,對于不確定的主觀觀念需要一個明確的觀點,源域則代表著信息的記憶和存儲,二者之間進行映射。以上幾個方面表明了視覺隱喻的科學性和可能性,為之后的設計策略做出了理論鋪墊。

三、視覺隱喻設計的語意層次

唐納德.A.諾曼的代表作《情感化設計》以本能層、行為層和反思層這三個維度為基礎,深入淺出地闡述了情感在設計中的重要地位以及情感如何介入設計當中。情感與設計這種一一對應的關系在一定概念上也表征了情感認知與視覺隱喻的三個層次[7]。

(一)本能層的視覺隱喻通過感官直覺進行直接反應,即從眼睛看到電影海報這一刻起,觀者憑本能捕獲各種視覺印象,能快速判斷海報是否具有吸引力。在這一層面的觀者對于外界刺激所產生的生理或心理反饋在海報設計中可以總結為三個方面:對圖形形態特征的視覺感知,對畫面中材質色彩的感知,對構圖視角的情緒感知。正如人們在看到尖銳的物體會感覺緊張,看到圓潤的物體會感覺放松,對于明亮的顏色會感覺輕快,對于沉悶的顏色會感覺壓抑。在黃海為《龍貓》設計的中國版電影海報中,龍貓巨大的身體被當成草坪,圓圓的肚子和柔軟的草坪,一種輕松愉悅的氣息撲面而來,如圖1。

《紐約大逃亡》這部風格獨特的B級科幻片,海報中充斥著斜線和三角形,給人極不穩定的感覺,很符合電影的逃亡主題?!蛾柟庑∶琅返碾娪昂笫巧蔬\用的典范,大面積的黃色,露營車的黃色,圣丹斯電影節的黃色,設計師將黃色運用到了極致,這些一大片向日葵般陽光美好的黃色,仿佛是影片中的主人公一家在說“就算生活沒有那么成功,但我們依然精彩快樂”?!对鹿饽泻ⅰ返暮笤O計中用月光作為分割線分隔開三張男主的臉,從稚嫩的孩童時期到沖動的青春期再到冷靜的成年期,配上不同的顏色,隱喻了男主在這三個時期完全不同的成長故事和心路歷程。從構圖和情緒渲染來看,《2001:太空漫步》這張電影海報曾激勵著無數人渴望獻身于探索宇宙事業。太空船正在緩慢飛出太空站,海報下方大面積的黑色將宇宙太空的神秘壯闊以及人類向宇宙探索行進的場面描繪的極其迷人,充滿留白的構圖以及空間的處理讓人一瞬間感受到宇宙的孤寂和美妙。類似的《月球》電影海報中男主站在很多個線條構成的同心圓中,這種大幅漩渦狀的白色圓圈構成了海報的背景,讓人感到遠離家園的孤寂和無助感,如圖2。

(二)不同于本能層面的直接刺激產生的生理性反應,行為層面的視覺隱喻是外在刺激與內在加工(基于觀眾已有的經驗和認知模式來關聯得到)的反應綜合體。巧妙運用視覺隱喻的電影海報能夠激發觀眾記憶中的相似信息,即本體A與喻體B之間的相似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消除觀者與電影之間的認知鴻溝,繼而產生良好的情感體驗。這一層面的電影海報通常使用文化中的符號和意象,或者電影中的標志性物件作為視覺隱喻的載體?!短映鼋^命鎮》用茶杯和勺子暗示了兩個種族之間的斗爭,茶杯中主人公恐懼的雙眼充滿了豐富的情緒潛臺詞,絕對是第一眼就能讓人感到無限恐懼的海報,如圖3。

《黃金時代》用一支鋼筆隱喻了在民國大背景下一群意氣風發的文藝青年對于文學和自由理想的憧憬,如圖4。

同樣的《一直游到海水變藍》里面的筆,作為海報的核心意象,在夜晚波瀾起伏的大海上照射的金色光芒指引著前方的道路。這里既有過去是照亮今天的燈塔的隱喻,也暗含用“筆”表達對各時代作家們的敬意?!栋l條橙》的海報設計也充滿了視覺隱喻,數年以來,這部被列為禁片的電影海報成為了大眾唯一能“觀看”這部影片的地方,其中頗具有符號意味的金屬發條成為影片質問何為主流機制的發言途徑?!冻聊母嵫颉氛麄€畫面特寫了女主的面部:蒼白的臉,猩紅的瞳。加上占據畫幅構圖與色彩比重中心的骷髏頭飛蛾,這幅由七位女性裸背組成的“骷髏頭”圖案,給人一種還未看到電影就先顫栗的感覺。骷髏飛蛾在這里是片中被漢尼拔提到的“改變,轉變”,或者說是一種蛻變,對于漢尼拔自己,是想要擺脫身份對自己的救贖,對于克里斯則是在尋找比爾,解救凱瑟琳的過程中的自我救贖,如圖5。

(三)反思是人類的高級情感之一,反思層的視覺隱喻不僅能夠體現抽象的文化概念,傳達文化精髓,更能讓人在文化內涵基礎之上進行更加深入的思考,這種思考不僅僅局限于對電影內容本身或個人生活,而在更加宏大的社會或哲學層面有著超乎日常生活經驗的思考。區別于行為層面的A與B的相似性“聯想”,反思層的視覺隱喻反而有一種“錯位”,這種“錯位”的產生在于隱喻的本體與喻體之間不是生活中大家能立馬聯想起來的一一對應的關系,A和B之間產生了間隙,這種間隙創造了一個使人思考的空間?!妒澜绲┫χg》這部科幻電影除了用眼睛這個符號構建出的兩個對立的空間,即自由真實世界和專制的世界。海報上的兩個圓圈環環相扣,而一個男人在兩個世界之間交界處努力奔跑,卻永遠離不開這個圈,這種奔跑——達到終點——勝利的線索像是突然被剪斷,錯位成奔跑——永遠跑不到終點,除了給人一種窒息危險的感覺,也讓人不禁思考奔跑的意義以及世界與個體之間的關系,如圖6。

《我在故宮修文物》的系列海報中每一件文物的破損之處都有一個小小的修復師,這種文物與人在真實空間中的大小關系被反轉,變成了大大的文物與小小的人物,結合“小人物,大歷史”的概念,讓觀者從簡單的“修補”中走出來,感受到在喧囂的世界還有這么一群堅守匠心的匠人們在默默守護我們的千年文脈,從而讓觀者更好地思考自己的人生目標和方向。在電影《第九區》的海報中,設計師將大蝦的外形設計成射擊的靶子,從行為層來看,大蝦——靶子——被擊打,形成一個強關聯的視覺隱喻,而在海報的右上角一行小字,寫著“非人類目標”,讓觀者一心想“射擊”的心突然落空,這種落空使得海報產生了濃濃的諷刺意味,也使得觀者不禁思考人類與非人類的敵我關系,如圖7。

四、隱喻在電影海報中的創作策略

如何利用視覺隱喻設計一個讓人印象深刻的海報?首先,設計師需要具備隱喻設計思維,擁有視覺隱喻的設計意識,由于隱喻思維的運用總是涉及社會背景,價值觀念,風俗習慣等各方面,也涉及心理學,認知學,語言學等不同學科門類,所以設計師需要長年累月的積累和刻意練習,從而指導更好的創作和思考。上一節分析了視覺隱喻設計的語意層次,并從觀者的視角對于電影海報的視覺隱喻設計進行分層總結,對于設計師而言,同樣可以從這三個層次得到啟發。

(一)從本能層的視覺隱喻來看,更多是關于海報的圖像性。設計師對于形狀,構圖,色彩等的設計需要建立在人類心理和生理感知基礎之上,具體來說因為人是自然的產物,所以人會本能地將海報中的圖像看作是現實世界的延伸,產生的感受放佛是大自然在人一出生就設定了的反應程式。比如光滑平坦的水平線給我們穩定和平靜的感覺,因為我們會把水平形狀與地平線,地板,草原,海平面聯系起來;垂直形狀更令人興奮,因為反抗了地球重力,暗示著能量和到達天空的能力,是動能和勢能的別樣表達。傾斜的形狀是活力的,意味著運動和張力,自然界中傾斜的物體不是正在運動就是正處于緊張狀態中,例如滑梯,海浪,倒下的柱子或屋頂的梁。尖銳的形狀讓人們感到害怕,大多數武器,刀劍,剪刀,鋸條等都是尖銳的,由于我們的皮膚很薄,尖銳的東西很容易刺殺我們。反之圓形曲線像連綿起伏的山丘,河流,母親的身體,使人感覺很安全和放松。構圖可以說是不同形狀,線條,元素等按照不同大小,節奏,放置在海報的不同位置,不同形式的構圖會給人不同的情緒感受。對稱構圖具有穩定平衡的特點,會使畫面顯得沉穩莊重。S形構圖是跳躍的,活波的,會使得畫面像流水一樣靈動。人們在色彩方面的感知也是建立在大自然之中的。比如白色或淺色背景對我們來說比深色背景更安全,因為我們在白天看得很清楚,在晚上就很難看清東西,由于在黑暗中看不見東西,所以黑暗常常象征著未知,而我們所有的恐懼都與未知有關,而白色象征著光明和希望。

(二)從行為層面的視覺隱喻來看,象征性和聯想是這一層面的心理基礎。觀者與電影海報之間的溝通過程可以總結為這樣一個過程:觀眾以“視知覺生產”為核心,經過外界刺激(色彩,明度,形狀,運動等)與內在加工(基于已有的經驗和認知模式來想象得到)得到對于電影海報的反應和意識。這里已有的經驗很大程度來源于自然界的生存經驗以及人類交流中產生的文化。人類發軔以來,便一直在溝通,除了通過語言以外,也受到大自然的啟發,自然界的一草一木,花鳥魚蟲,以大自然為基礎的符號象征已經深深刻在人類的腦海中,在人類漫長的發展歷程中,提取的自然符號漸漸變成約定俗成的有特殊意義的符號圖像。電影海報正是通過視覺符號的組合運用,系統地架構著電影的文化意義系統。所以在進行海報設計時應充分利用符號和文化的二重思考,選擇特殊象征物作為的喻體。這里的象征物可以分為兩大類,涉及精神文化層面的符號,以及電影內容中的道具符號。比如五角星讓人聯想到黨的領導,十字架讓人聯想到基督教以及耶穌,鴿子讓人聯想到和平或戰爭,而由于不同的文化背景中對于不同的符號形式有著不同甚至相反的解釋,比如西方的龍代表著邪惡,而東方的龍則代表著神圣和尊貴;西方葬禮穿著黑色,而中國的葬禮大多是白色的孝服,正是因為這些文化差異,電影海報才會根據不同國家設計不同的版本,這也提醒著設計師應在深入了解不同文化之后,選取合適的喻體,從表征過程中融入文化內涵。

(三)對于在反思層面如何讓觀眾進一步思考,可以從上一節分析的“錯位”中深入,使得關乎如何設計讓人反思的電影海報問題具體到了如何設計海報中的“錯位”。這里的錯位描繪的是本體與喻體之間的關系,是基于聯想的從A到B再往前走一步變成從A到C,又或者直接相反變成從A到負A。這種“錯位”帶來的情感體驗觀者也可以從圖形創意和超現實主義的繪畫中獲得?!板e位”打破了觀者的慣性思維和生活經驗,開辟出更加廣闊的想象空間,但這里的想象不是沒有理由的憑空捏造,也不是天馬行空地選取喻體,而是基于一定邏輯背后的深度思考。比如在福田繁雄《勝利》海報中描述了一個向著槍桿的子彈頭,給人一種戰爭不僅傷害他人,最終也會傷害自己,我們應該熱愛和平的思考,如圖8。

福田繁雄本可以描述從槍口飛出一只和平鴿這種不平常的場景,也可以表達出相同的感覺,但是他仍選擇了槍口和子彈這種本身有邏輯關聯的物象,因為更加真實,所以讓人更加動容。同樣設計師可以嘗試使用相反的意向,或者反轉本體和喻體之間的關系。比如在描述“白天是多么溫暖”的時候反而描述“黑夜的孤寂”,設計一些在現實生活中看起來是相悖的事物,如超現實主義畫家馬格利特的《這不是一只煙斗》如圖9。

畫面中的“煙斗”和文字描述明顯相悖,與《第九區》海報“非人類目標”有著異曲同工之妙。設計師由此可以從更多繪畫門類中得到靈感和啟發,創造一個錯位的想象空間,引發觀眾在海報之外的更多思考。

結語

總的來說,設計師和觀眾處于信息的兩端,其中設計師是電影信息的傳遞者,用戶是信息的接收者。設計師的職責就像是對于海量的電影信息進行編碼和翻譯,觀者的任務則是有效解讀和認知這些編碼的含義。然而電影海報中的視覺隱喻并不是設計師的獨角戲,設計師在設計過程中根據電影內容和文化背景確定海報中的隱喻形象,而觀者的個人生活經驗,知識背景和文化環境等都會對隱喻的理解產生一定影響,因此隱喻是設計師與觀者共同創造的,如何讓觀眾經歷一場特殊的情感經歷,在進行電影海報設計中需要設計師進行更為仔細的審視和斟酌。在太直白和太隱晦中取得良好的平衡,使得電影海報傳達更為準確。

猜你喜歡
情感化設計視覺電影
基于用戶體驗的情感化設計研究
關于家居紡織品設計的情感化研究
淺談產品設計中的情感化設計
淺析油畫色彩表現的理性化方式
亨利摩爾雕塑的外在視覺意義
由救生系統出發看水域救生新思路
湯姆?提克威影片的審美特征
解讀張藝謀影片的視覺審美
后現代視域下香港電影的解構與建構
國產“現象級”影片的跨文化癥候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