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年賀詞中概念隱喻的翻譯探析

2022-05-30 22:54楊娟張楊宋雨欣
藝術科技 2022年19期
關鍵詞:概念隱喻翻譯策略

楊娟 張楊 宋雨欣

摘要:國家領導人在各種場合愈發傾向于使用概念隱喻,目的是將不可感知的觀念轉化為可感知的實物,將陌生的言辭轉化為熟悉的話題。文章通過人工篩選、分類和統計近五年習近平總書記發表的新年賀詞中的概念隱喻,探析其中的翻譯策略,總結新年賀詞隱喻翻譯傳達的文化內涵和意象,探究翻譯過程中如何準確無誤地傳達意象,以期為政治語篇的翻譯提供幫助,推動中國政治話語的國際傳播。

關鍵詞:新年賀詞;概念隱喻;翻譯策略

中圖分類號:H315.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9436(2022)19-00-03

0 引言

習近平總書記在每年發表的新年賀詞中大量使用概念隱喻,以期將不可感知的觀念轉化為可感知的實物,將陌生的言辭轉化為熟悉的話題。本文探究近五年習近平總書記發表的新年賀詞中概念隱喻的翻譯策略,總結新年賀詞翻譯傳達的文化內涵和意象,旨在為政治語篇的翻譯提供幫助,推動中國政治話語的國際傳播。

1 新年賀詞中的概念隱喻

20世紀80年代,喬治·萊考夫和馬克·約翰遜提出概念隱喻理論,表明隱喻在日常生活中無處不在[1]。隱喻是一種認知思維模式,一般包含源域和目標域。隱喻中人們較為熟悉的、比較具體的和容易理解的域稱為源域,人們不太熟悉的、抽象的、較難理解的域稱為目標域。隱喻是從源域映射到目標域的過程。2004年,查特里斯-布萊克提出批評性隱喻分析,從一個新的視角看待和分析隱喻,揭示政治話語背后的意識形態、信念和態度,著重分析隱喻背后隱藏的意識形態[2]。

在隱喻識別方面,一般按照以下三個標準判斷一個詞或隱喻表達式是否屬于概念隱喻。第一,是否包含隱喻的兩個不同的域,即源域和目標域;第二,兩個不同的域之間是否從源域映射到目標域;第三,判斷與識別該隱喻表達式的隱喻意義[3]。本文選取中國日報網發布的2018—2022年習近平總書記發表的新年賀詞,中文字符8332字,英文字符6303字。依據隱喻識別的三個標準和過程,對所選文本進行篩選隱喻和判斷隱喻,習近平總書記在2018—2022年發表的新年賀詞中共運用了178個隱喻表達式,涉及13種概念隱喻類型(見表1)。

統計表明,在近五年習近平總書記發表的新年賀詞中,隱喻表達式數量較多與出現頻次較高的是四種類型的概念隱喻,分別是戰爭隱喻、身體隱喻、建筑隱喻和旅行隱喻,集中體現了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政治講話中的語言使用特點。在四種主要隱喻類型中,戰爭隱喻的類符數是33個,形符數是43個;身體隱喻的類符數是21個,形符數是26個;建筑隱喻的類符數是18個,形符數是26個;旅行隱喻的類符數是15個,形符數是19個。

2 新年賀詞中概念隱喻翻譯策略

習近平總書記發表的新年賀詞包含對過去的總結、對現在的評價和對未來的期望,探析其官方譯文的隱喻翻譯策略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和現實意義。2001年,彼得·紐馬克提出7種隱喻翻譯策略:在目標語中重現相同的意象(直譯);用目標語中的意象代替源語意象;用明喻代替隱喻,保留源語意象;使用明喻,增加意義解釋;將隱喻轉化為喻底(意譯);省譯;統一隱喻與喻底[4]。下文基于彼得·紐馬克提出的隱喻翻譯策略,總結近五年習近平總書記發表的新年賀詞中5種典型的隱喻翻譯策略。

2.1 保留與譯入相同意象(直譯)

在對外關系的相關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提到對外關系時指出,黨要“同舟共濟揚帆起,乘風破浪萬里航”。而在這里,譯者保留了源語中“船帆”“風浪”的意象,將其譯為“By setting sail together, we could ride the wind, break the waves, and brave the journey of ten thousand miles”,彰顯了世界各國休戚相關,一同抗擊困難的重要性。

2.2 目標語意象代替源語意象

在隱喻翻譯中,為符合源語表達意義又順應目標語語境,根據目標語的語言特征,譯者需要適當調整源語中的喻體意象,或者將原文中的喻體用目標語中近似的喻體意象來替換[5]。習近平總書記在2018年新年賀詞中說道:“我們在朱日和聯合訓練基地舉行沙場點兵,紀念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0周年?!贝司渲械摹吧硤鳇c兵”被譯為“a military parade”?!吧硤觥痹谠凑Z中是死隱喻,其隱喻意義已經消亡,在源域與目標域之間不能再構成意義聯想。譯者激活了目的語的意象,彌補了源語意象的消逝,用“a military parade”(閱兵儀式)代替了“沙場點兵”,非常巧妙地調整了喻體意象,具有特定的意義。

2.3 譯入明喻

譯者首先要考量讀者的認知與思維習慣,可以在翻譯時添加比喻詞,將隱喻轉換成明喻,將源語中的概念隱喻表達出來。例如,在2022年的新年賀詞中,“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絕不是輕輕松松、敲鑼打鼓就能實現的,也絕不是一馬平川、朝夕之間就能到達的”被譯為“To realize the great rejuvena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 will be no easy task like a walk in the park; it will not happen overnight, or through sheer fanfare”。源語中的名詞“一馬平川”并非常見的隱喻詞,但“簡單的路程”的意象可以被源語和目標語雙方的受眾接受?!昂唵蔚穆烦獭闭f明中華人民共和國偉大復興不是一件容易實現的事。譯者選擇保留“簡單的路程”的意象,以彰顯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需要不斷努力。由于目標語中無功能對等的隱喻,考慮目標語讀者的認知思維方式,并且充分尊重他們的語言習慣,翻譯時需要將該隱喻轉換成明喻,將其譯為“no easy task like a walk in the park”。

2.4 意譯隱喻

當找不到源域映射到目標域的內容時,可以采用意譯隱喻的翻譯策略[6]。例如,習近平總書記發表新年賀詞時,提出“新高地”“新臺階”“磨礪始得玉成”,指新中國在新時代會抓住新的機遇,快速發展經濟?!案叩亍薄芭_階”“磨礪”等詞指的是新的發展機會。譯者將這些詞譯為“new heights”“new chances”“only in hard times”。其中,“臺階”意譯為“chance”,清晰明了地傳達了源語的內容。如在2020年的新年賀詞中,有“他們以普通人的平凡書寫了不平凡的人生”一句,其中“書寫”的隱喻內涵指“對待生活的態度”。譯者采用了意譯的隱喻翻譯策略,將其譯為“live life”。意譯隱喻在一定種程度上有利于目標語讀者更好地接受與理解原文中“書寫”的意象,展現了其文化內涵與精髓。

2.5 省略隱喻

隱喻具有鮮明的社會文化特征。當源域中的概念比目標域更陌生、抽象、復雜時,對于意義冗余或沒有意義的隱喻,可以刪除原文中不利于目的語讀者接受的喻體。例如,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敲鑼打鼓”“風雨同舟”等詞,“敲鑼打鼓”這一隱喻在目標域中沒有映射,因此譯者舍棄了原文中的隱喻,譯為“through sheer fanfare”,以便目標語讀者接受。此外,習近平總書記提到了毛澤東與黃炎培的“窯洞對”,在翻譯時省略喻體翻譯,能使譯文更加簡潔,譯為“conversation at his cave-dwelling in Yan'an”,更易于目的語讀者理解。

3 政治隱喻翻譯反向或雙向考量

3.1 保留趨同性內涵

正是因為源域與目標域之間存在趨同性內涵,政治話語的隱喻翻譯才具有可行性。這種趨同性內涵不僅使政治話語中的隱喻翻譯成為可能,而且使兩種語言代表的文化得以溝通和交流[7]。因此,在政治話語的隱喻翻譯過程中,十分有必要保留隱喻的趨同性內涵。例如,2018年新年賀詞中提到了“天道酬勤”,其英文譯文為“fortune favors the diligent”。此處,“favor”有“幫助”和“偏袒”之意,表示幸運會幫助和偏袒勤奮的人,使“天道酬勤”的意象在目標域中被激活。再如,習近平總書記在2020年新年賀詞中提到的“刷屏”用了“flow of information”來表達,這樣更能突出網絡上信息傳播速度之快。

3.2 彌補差異性外延

在政治話語隱喻翻譯中,如何處理差異性外延,一直是隱喻翻譯研究的聚焦點和關注點之一。為彌補源語與目的語不盡相同的隱喻外延,譯者需要在翻譯過程中發揮主體間性。例如,“脊梁”,本意是脊柱,在中文中的比喻意義為支撐事物的中堅力量,譯者將“脊梁”譯為“backbone”,很好地彌補了“脊梁”的引申義。因為“backbone is the most important part of a system, an organization, etc.that gives it support and strength”,也就是“中堅力量”。同一篇賀詞中的“硬骨頭”則用了“hardest nut”,“nut”其中一個釋義是“a small hard fruit with a very hard shell that grow on some trees”,很貼切源語,因此“hardest nut”彌補了“硬骨頭”的含義。

4 結語

文章總結近五年新年賀詞官方英譯文本中使用的五種隱喻翻譯策略,即保留與譯入相同意象(直譯)、目標語意象代替源語意象、譯入明喻、意譯隱喻和省略隱喻。與此同時,政治話語的隱喻翻譯既要保留趨同性內涵,又要彌補差異性外延。研究政治話語的隱喻亦能夠有效幫助挖掘中國語言中的辭藻精華,發揚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研究政治話語隱喻翻譯,不僅有助于世界看清中國的全貌,也有助于中國傳播主流價值觀,展現大國風范,實現中外文化互相交融、中西文化美美與共。

參考文獻:

[1] 喬治·萊考夫,馬克·約翰遜.我們賴以生存的隱喻[M].芝加哥:芝加哥大學出版社,1980:3-13.

[2] 查特里斯-布萊克.批評隱喻分析之語料庫研究方法[M].紐約:帕爾格雷夫麥克米倫出版社,2004:50-100.

[3] 杜思婕,李思琦,楊娟.批評隱喻視角下的政治語篇探析:以2017年政府工作報告為例[J].現代交際,2019(5):79-80.

[4] 彼得·紐馬克.翻譯問題探討[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1:84-96.

[5] 唐藝嘉.政治話語隱喻翻譯分析:以2019年習近平國事訪問的演講和文章為例[J].桂林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20,34(5):81-85.

[6] 王媛媛.習近平主席新年賀詞隱喻英譯研究[J].遼東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21,23(4):76-81.

[7] 梁娜,陳大亮.認知語言學視角下的十九大報告政治隱喻翻譯研究[J].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學報,2020,42(3):48-57.

作者簡介:楊娟(1978—),女,江蘇南通人,碩士,副教授,研究方向:英語語言學、跨文化交際。

張楊(2001—),女,江蘇泰州人,本科在讀,研究方向:英語語言學、英語教育。

宋雨欣(2000—),女,江蘇鹽城人,本科在讀,研究方向:英語語言學、英語教育。

猜你喜歡
概念隱喻翻譯策略
中美政治演講中隱喻對比分析
漢語證券類報道中概念隱喻的認知分析
淺析概念隱喻的運行機制
淺談青島市公共標識語英譯現狀及翻譯策略
概念隱喻在構建語篇連貫中的作用探析
《作者自述》兩個譯本的對比賞析
漢語疊詞及其英譯
國際會展用語特點及口譯策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