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侘寂”(WABI-SABI)美學在男裝設計的表現

2022-05-30 10:48陳含燁張康夫
設計 2022年15期
關鍵詞:審美心理互動美學

陳含燁 張康夫

關鍵詞:“侘寂”美學 男裝設計 不完美 審美心理 互動

中圖分類號:J0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0069(2022)08-0008-03

引言

隨著時代的發展,服裝不再只是單純表達一種形式結構,或一種視覺及心理的審美感受,而是在服裝表現上進一步追求服裝與著裝者心靈上的互動,“侘寂”美學在服裝中的盛行就是這種心靈互動的反映之一。

“侘寂”,分為侘(wabi)和寂(sabi)兩部分。其中,“侘”是一種生活方式,表達事物最本真的自然狀態;“寂”是一種美學的理想典范,表達時間給事物帶來的歲月美[1],反映因一種時光歲月的孤寂之感而引起立對深邃和靜謐美的向往,是一種非永存和未完成之美?!皝骷拧泵缹W(wabi-sabi)整體表示不完美、無常、不完整等美學現象,與中國禪宗及道學的某些觀念相關。在審美表現方面,“侘寂”美學重視內在,自然的心理感受,忽略外在裝飾,追求一種樸實、自然、未經任何修飾的美。有一些日本學者將“侘寂”之美比擬為生活中最平淡而又最靜謐的時光,反映了日本學者對“侘寂”之美的理解和感悟。

一、“侘寂”(wabi-sabi)美學的不完美理念

“侘寂”美學強調事物自身的發展,而非人為設計,不求刻意完滿。從自然物象看,其本身就是不完美的;從另一個角度分析,如果一個事物的形式太完美,很容易讓人們迷戀外表而忽略事物的內在含義。缺憾之所以能夠成為美的形式之一,是因為其自身帶有時間或歲月的痕跡,這種痕跡能夠觸動消費者的心弦,帶來某些啟示,正如“侘寂”之美的緣起,這種美更多的是來自于正在流逝的、破碎的和謙遜的東西的感悟和尊重,認為帶有年齡和個性印記的事物更加具有審美性,因為每個經過磨損或者剛剛修補過的痕跡都是值得欣賞的。

“侘寂”的不完美有時表現為一種隱秘、短暫的審美感覺,即體現一種轉瞬即逝與殘缺合一的美,有時表現為一些細節里,如瑕疵?!皝骷拧泵缹W注重物象的內涵,看淡外在的修飾,善于捕捉一種自然狀態下的、不矯揉造作的不完美感,一種自然物象本真的美,或者一種歸于平淡的悠然意境。這些理念會潛移默化影響設計師的實踐。因此,受“侘寂”美學的影響,在日本的設計作品中,有一些不完美、或者缺憾存在是正常的,無論是設計師,還是消費者都覺得這很符合自然的審美規律。

二、“侘寂”(wabi-sabi)美學在男裝設計中的表現

“侘寂”美學現象在日本男裝設計中普遍存在,無論是基于本國的設計,還是面向世界的作品,都或多或少受到“侘寂”的影響,這種影響分別在服裝材質、款式及色彩的設計中露出端倪。

(一)服裝材質的不完美表現

“侘寂”美學的不完美理念引導設計師保持原材料的自然性,充分運用自然材料特有的紋理、質感與色彩等凸顯服裝材質的本色之美。有時也利用做舊、破損等技法表現人類對時光流逝的緬懷。

1.三宅一生:保持面料褶皺的自然性。設計師三宅一生以褶皺著名,在每件設計作品中,都會將面料自身的屬性發揮到極致,在男裝設計中,如圖1,三宅一生認為服裝應該順應自然,包括褶皺設計,主張利用布料自身的懸垂性產生的自然褶皺,這些不完美的褶皺與服裝設計一起構成了獨特的的造型語言,既突出了面料的原本特征,維持了服裝的舒適自然,又創造了別致的服裝形式,營造了人體與服裝之間在不完美狀態下的神秘感,豐富了著裝者的空間想象。

從設計創意分析,三宅一生的靈感常常來源于周圍的不完美狀態下的自然元素,將服裝設計的無限遐想與獨特的自然形式語言結合、與侘寂美學融合,提煉上升到一個新的境界。在三宅一生的設計作品中,可以充分感受到設計師尊重自然的設計思路,其設計作品盡力使人體擺脫服裝的束縛,注重服裝本身的整體造型,創新性的將面料褶皺及裁片設計成活動的元素,可以根據人體動態而調整,使服裝不僅具有充分的服用功能,便于活動,而且可以根據需要動態調整,隨意折疊,這便是打破傳統觀念中的完美模式,詮釋了一種看似隨性、不完美的,卻更加容易觸動人類心弦的美。因為這種美具有一種動態的、變化的、帶有人生體味的審美形式。

2.BORO衣衫襤褸:舊時光下的本色美。BORO藝術是由日本品牌所提出的,其推崇的理念便是:最好的凌亂,可愛的粗糙。在物資匱乏的年代,大多數農民用便宜的舊碎布制作,這些都是經過50年自然磨損后形成的古布,如圖2、3,BORO的復古、不完美、本真的特征引起了世界設計師的關注。

在男裝設計中,BORO設計師擅于把多色塊的破爛碎布編制拼接起來,再利用藍色扎染、作舊等設計元素升華作品。雖然其成品服裝呈現的是不完美或復古的破舊感,但是設計師能夠巧妙地把破損、陳舊等元素與人生感懷結合在一起,并在日本傳統工藝的運用下,將著裝者的心靈與“侘寂”美學糅合在一起,不斷塑造“舊衣服”的新新形象,拓展懷舊情緒的新境界,這種反潮流的,擁有自然、質樸、松散特征的服裝形式,裹挾舊時光的氣息,夾雜著古樸的時尚,在充滿喧囂的環境下,帶給消費者一種平淡的舒適感,一種可以讓心靈暫時安放的空間。

根據以上案例分析,在“侘寂”美學的影響下,設計師通常會以人為本,利用服裝面料的特殊屬性,保留面料原始的、自然狀態下的不完美形式。結合扎染、藍染、刺繡染等傳統工藝,創造出獨特、帶有時光印跡的獨特面料。進一步在“侘寂”美學的啟發下,精心塑造一種帶有時間、歲月流淌痕跡的男裝形式,在這種理念下產生的服裝作品常常一種淡淡的感傷氣息,而這種感傷氣氛常常更容易引起消費者情感的共鳴。

(二)服裝廓形結構的不完美表現

“侘寂”美學影響下的造型設計傾向于采用殘缺、錯位、扭曲等形式改變服裝語言,以此迎合或激發消費者的類似情感。

1.川久保玲:缺憾里的不完美。川久保玲將東方制衣理念完美地融匯到其設計實踐中,其在男裝廓形設計中,常選用H形結構保持男裝的硬朗,又最大限度地保護了服裝的內部空間。如川久保玲的“乞丐裝”,該服裝形式創造出了舉世無雙的破洞裝,將服裝處于一種未完成或者故意撕壞的狀態,這些作品與當時的社會時尚大相徑庭,除了受方解構主義的影響外,更多是受了日本民族審美及“侘寂”美學的影響。川久保玲經常采用錯位的設計手法,在不改變其造型的前提下,將正常的服裝局部移動到服裝的其他位置,帶來一種殘缺、不完整的特殊視覺效果。在2017年春夏男裝發布中,川久保玲將不和諧、不對稱、不規則融入男裝中,如圖4,把黑白印染的圖案和塑料材質的褶皺搭配,制成寬闊的衣擺和雕塑性的H型,這種特殊的搭配創造了一種獨特的不和諧感,形成了一種強烈的新穎感,是其對“侘寂”美的又一次新體驗。

川久保玲喜歡在不同的維度與空間不斷探索人體和服裝的關系,使得其設計作品需要我們透過厚重的布料疊堆和奇異的外形來進行反復考量才能識別,其獨特的造型加上不收邊的、破損的服裝邊緣、松垮的廓形、布片的錯位或缺失等都與“侘寂”美學有一定的關聯。從秀場效果看,這種看似不經意、不完美的作品似乎更有震撼力,更能給我們帶來思考和探索。

“不完整的形式和有缺陷的事物都更能表達精神”,這是鈴木大拙所說的[2]。當下,人們不斷追求完美的目標也在發生轉變,設計師在重視外觀的同時,開始注重對內在的真實,以及人對著裝境界的表現,尋找讓設計作品能夠闡述自己的情感的方法,逐步實現產品與人類自身的共鳴。除了維護物品的自然屬性、營造“時間流失”的感覺外,會極力營造消費者的想象空間。在構圖理論中,“對于‘滿來說,往往‘空才能更給人遐想和探索”[3]。對于服裝設計也是一樣,如設計師常常利用材料自身的不完整,或者運用設計手法使造型產生缺失、破損,其目的是為了通過物象的缺憾表達自己對自然的尊重,或通過釋放服裝的內部空間,以消減服裝形式美來實現人體的自由,釋放人們的緊繃的神經。

“侘寂”美學讓服裝廓形的表現有了更多可能性,促使設計師打破常規,減少繁復不實用的設計,敢于保留不完美的形式。如川久保玲將不對稱的左右結構、服裝各部位的錯位設計、可拆卸的局部細節等充分運用在服裝結構設計中,創造了一種極具震撼力的錯位美或殘缺美,引起消費者對殘缺美或個性美的反思。

(三)服裝色彩的不完美表現

“侘寂”美學影響下的不完美表現在色彩方面擺脫對傳統的優美、甜美、華美的束縛,打破已有的色彩禁忌,根據某些自然的痕跡,或某段時光的記憶,或者某種偶發的可能去創造色彩,形成獨特的色彩印象。

1.山本耀司:靜謐的黑色主義者。黑色是山本耀司服裝設計的獨特標準之一,黑色同時也出現在靜謐的“侘寂”風格里,在2018年男裝的春夏秀場中,如圖5,山本耀司和藝術家 Suzume Uchida 合作,在寬大的廓形的服裝中,印上藝術家的畫,再加上不規則的文字和充滿意境的涂鴉,為黑色增添了新的豐富魅力色彩。山本耀司的色彩和圖案設計變得不再具象,注重挖掘創意的無限延伸,他設計的黑色面料飽含詩意,顯示一種抽象的美感。2021春夏男裝秀場系列服裝,如圖6,山本耀司(Yohji Yamamoto)在色彩設計中,除了永恒的標志性黑色外,還運用了紅色印染和藍色印花的點綴,加上亞麻和扎染元素的烘托,貼合了自然狀態下的不完美。他在大部分的設計中減少了復雜的元素,利用看似不規則的剪裁、混亂的結構和自然形成的材料,充分展現了東方美學的特征,這種風格有一些反時尚的特征。這既是山本耀司對不完美設計的展現,也是他對“人生和時裝”的哲學思考及歸納演繹。

在很早之前,日本禪宗的文化就熏陶著山本耀司,他的設計中融合了強烈的“侘寂”美學風格,他將黑色發揮到了極致,極力表現孤寂美的樣態,通過采用抽象與寫意的方式來展現靜謐的色彩,并通過色彩語言表現其內心中靜態的自由主義。

2.茶服:自然色下的茶文化精神。日本茶服之美不僅僅只體現在視覺上的美感,更有幽靜空寂的“無一物”禪意。這種審美心理是對日本文化核心精神的反映,也是日本設計師刻意追求的精神境界。

在“侘寂”美學的影響下,日本男士茶服追求的不是華麗色彩,而是選擇樸素古雅的自然色,偶爾用少量的明色作為點綴。去除多余的刺繡、配飾裝飾,以清晰直線條的輪廓傳遞簡潔、質樸、素凈的茶文化精神,傳達一種深沉而寧靜的美。

大自然的色彩在日本的傳統觀念里是最為典雅和樸實的,因此,日本服裝色彩在“侘寂”美學的影響下,敢于打破傳統審美法的禁忌,以自然的、質樸、本真、破敗之色作為創意源,以古色、水墨色、復古色、自然狀態下產生暗色或陳舊之色等創意服裝,追尋一種寂寥和孤獨美,表達在不完美的色彩空間里呈現的意境美,表現“侘寂”美學帶來的不完美、低調、雅致與灑脫的人生態度。

三、“侘寂”(wabi-sabi)對男裝設計的影響

“侘寂”美學突出物質世界三種基本樣態:沒有什么是永恒的、沒有什么是完結的、沒有什么是完美的。因此,理解“侘寂”美學只需用一顆足夠安靜的心去欣賞靜謐的美,接受沒有裝飾的事物,善于發現生活中的單純、樸實的美。

大自然在生長、退化的循環中經常會出現一些自然的痕跡,如磨損的邊緣、銹跡、斑駁的痕跡等,這些痕跡正是具有“侘寂”美學意識設計師所關注的現象,他們通過深入觀察、思考、設計等賦予這些自然痕跡以全新的生命。

(一)對男裝設計理念的影響

對于服裝設計來說,“侘寂”美學主張設計凸顯人與服裝的自然融合,恰到好處的不完美是設計師追求的終極目標。在服裝上,往往那些不完美的藝術品更引人注目,破損磨邊的棉衣、有幾個破洞補丁的衣褲,甚至有些不能做成服裝的面料,它們的不完美是經過歷史的沖刷或是時間的磨痕,表現一種寂然獨立、恬淡安靜、自由瀟灑的人生狀態和不偏執、不癡迷、不焦灼的人生態度。

無論是有意識還是無意識,不完美的服裝設計作品都有著都在傳達對自然美的尊崇和對反時尚的向往,其遵循了自然的形式和尊重了男性內心的情感,將設計作品和著重者的心靈產生共鳴,從而追求著裝者真正所需求的內在生活以及精神世界。

(二)對男裝審美的影響

1.敢于呈現不完美?!皝骷拧泵缹W追求的一直都是不完美的狀態,并在追求過程中發現其帶來的新體驗,體會從不完美事物的質樸和舒適,改善自身生活中“侘寂”意境。

“侘寂”美學里一直蘊藏著東方神韻中獨有的哲學思想,沒有過多的華麗外表,也沒有繽紛的色彩,保持“侘寂”美學所傳達不完美理念,擺脫追求完美的浮躁和繁雜,冷靜思考,回歸最本真的設計初心。

2.保持樸素的自然美感。莊子一直以來都提倡:“素樸而天下莫能與之爭美”,任何事物都不應該增添任何其他的繁文縟節,而是只需保持其本身的不完美,并且在此中獲得提升,使不完美超越一切具象的美,這便與“侘寂”美學的特征相輔相成。

在很多服裝作品里,真正能夠吸引人們的并不是過于繁復的服裝造型,而是服裝所傳遞的整體意蘊和內涵。正如一些日本設計師的作品,一件富有感染力的服裝,需要能夠通過不同的元素抓住自身的本真美和整體美,傳達設計師的獨特的情感特征。

3.展開“空”的思考方式。將男裝的審美設計定位于“虛無”的核心理念,呈現看似空無卻充滿海納的空間,其代表了某種特殊的含義,在繁復的設計過后,打造極簡主義的設計理念,在空與簡約的服裝中,將體驗感和傳統審美理念相融合,探索創意設計的無限空間。如三宅一生所傳達的理念:保留內部空間的最大限度,從緊繃、連接到松弛,留意周圍的其他事物,把握微妙的空間關系,讓服裝和人體在追尋空理念下帶來恰到好處的著裝感,和蘊含一種平衡狀態下的留白心境感受。

(三)大膽突出“侘寂”美的創意特征

隨著生活理念的不斷改變,設計師更多表達的是自身的內心,提升心靈的修為?!皝骷拧泵缹W的創新改變了服裝設計中對“美”的認識,它突破了西方的設計思想,尋找新的時裝生命力,作品具有別出心裁的創意特征。

1. 以自然為靈感,追求自然而又樸素的“不完美”。不完美在一定意義上真實反映了一種自然規律,如圖7,設計師馬可會將衣服的面料埋入土中,在多年后取出,感受面料在土壤下,時間帶來的沉寂歲月的美感;如圖8,設計師Sigalit Landau曾將一身黑禮服浸泡在死海里,經過三個月海水浸泡和觀察,才打造了獨一無二的“Salt Bride”;如圖9,HusseinChalayan從生命衰敗的靈感來源出發,將做好的衣服埋入地下,經過時間的流逝,使服裝浸染泥土的氣息和時間流逝過后的不完美。

或選用以純自然元素作為面料和服飾品,帶有與生俱來的天然氣息,保留添加經歲月積淀后留下的面料質感,感受本真的不完美韻味,讓服裝展現出自然帶來的氣息美,從而達到“侘寂”美感的藝術境界。

2.以解構為啟發,通過元素重組追求“侘寂”意象。打破服裝結構的固有模式,以自然、樸素的審美理念重組設計元素,通過不斷拆分、重組,將服裝的造型超脫一切其他的秩序,運用反時尚、反理性的設計手法,從無結構的角度進行創意散發,使服裝表現一直處于自然、自由的狀態?;蛱氐乇A粢恍┳匀淮嬖谙碌姆b線頭、布料毛邊,回到最初的簡單設計,把所有的不完美的元素都運用的恰到好處。使破損感、不完美感與男裝審美實現統一,形成具有獨特藝術風格的男裝作品。

3.舊材料的UPCYCLE設計。不經意間的破壞或是創造都會給視覺帶來前所未有的沖擊,在越不完整的作品里,帶給人們是更多的遐想和無限的意境美。

日本刺子繡“Sashiko”就是將面料進行再創造的過程,現也把其的工藝技法被移植到絎縫及刺繡,單獨作為服裝的一直特殊裝飾功能,它是用白色的面線在靛染藍布上進行的一種連綴,表面會有小起伏的觸感,這種小的觸感便是一種美的形式,打造了樸實、靜謐和不完美的風格特征。

設計師會有意無意的將不完美作為靈感來源,蘊含著“侘寂”美學的思想理念,以有意味的形式美、自然美創作,再將這些舊的材料通過“UPCYCLE”的設計方式進行創作,達到服裝因其獨特的不完美而存在的表現效果。

對于服裝表現來說,只有獨特的面料、廓形、色彩以及巧妙組合才能帶來震撼的力量,正如“侘寂”美學影響下的男裝作品,雖然有各種不完美,但是因為設計師表現了自身真實的情感,包括對自然的、人生,或者某些偶發事件的獨特記憶,賦予作品細膩的情感符號和獨特的形式特征,作品由內而外的流露出一種返璞歸真的美感,從審美互動的角度分析,這種自然、不刻意的藝術作品雖然不完美,卻能真正喚起消費者內心的情感。

結語

“侘寂”美學以不完美的模式呈現自然,表達最原始、最質樸的自然本身。這是人類在生活閱歷中獲得的寶貴經驗,是大自然為人類留下的啟示。這種啟示不僅能為設計師提供了豐富的創造靈感,而且能夠喚醒人生中的某些執念,改變消費者的人生態度。

服裝是人類展示內心世界的手段,也是設計師或著裝者閱歷、思想及審美的物化表現?!皝骷拧泵缹W源于自然,完善于人類的認知和情感,是人類內在的真實訴求,“侘寂”服裝只是這種需求的表現之一。因此,男裝設計中的“侘寂”之風是對自然震撼力量的汲取,更是順從設計師或著裝者的本心與需求所體現出來的服裝語言,這種語言因為不完美而別致,因為磨損的痕跡讓人難忘,使人凝視,產生頓悟及放松感。因為質樸、自然而讓人心安。

猜你喜歡
審美心理互動美學
仝仺美學館
盤中的意式美學
純白美學
解讀設計中的兒童審美心理
兒童劇《馬蘭花》的藝術審美魅力
觀眾學視閾下的國產公路電影
1980—1983年電影中的審美體驗
淺談粉絲經濟與網絡造星的互動關系
基于快樂教學的投擲課教學研究
關注生成,激活學生認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