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雙減”背景下學校作業優化探索

2022-05-30 10:48劉莉王小榮
中小學班主任 2022年14期
關鍵詞:作業優化學習任務群作業管理

劉莉 王小榮

[摘要] 長期以來我們習慣于重視課堂主陣地的作用,忽視了作業的應有價值,作業的設計應立足于“教什么”,成為“怎么教”中的重要環節。學校要統一作業內容,在單元學習任務群的指引下明晰作業設計的路徑,科學合理地設計作業內容。

[關鍵詞] 作業優化;學習任務群;作業管理

“雙減”背景下的學校作業強調減負、提質、增效等基本要求。句容市華陽中心小學堅持在課程視域下優化作業的研制與設計,堅持立德樹人培養目標,在2022年新課標的指導下,觀照學科素養的形成。在單元目標的指引下,科學設計預習作業、當堂作業、課后作業,以少而精的高質量作業取代傳統作業,實現減負增效和全面育人的教育目標。

一、整體規劃,統一作業內容

在課程視域下,作業的研制與設計要去除簡單的形式化,予以理性重構,讓學生在完成作業的同時,不斷提升學習力,在課程化學習中夯實其核心素養。學校組建團隊,合作研究,以學科組長及骨干教師為領銜人,學科組成員通力協作,共同研討,進行科學、有效的高質量作業設計。

(一)作業設計的基礎

學科教學往往以單元劃分教學內容,單元內安排一定數量的課文或章節,使之成為有機整體,從而落實教學目標和任務。小學語文教材以語文要素作為單元訓練的主線、明線,呈現為讀寫融合的形式。在單元內容的組織上,以雙線組織單元內容,強化語文學習的綜合性和實踐性。雙線組元的結構設計,表現為每個單元都貫穿寬泛的人文主題和具體的語文要素兩大主線,均衡遞進。在作業設計中要對單元學習任務加以梳理,明確單元總任務和分任務,建立單元學習任務群,在此基礎上設計單元學習任務作業設計表,整體規劃單元作業。

例如,小學語文五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的語文閱讀要素是“學習描寫人物的基本方法”,寫作要素是“初步運用描寫人物的基本方法具體地表現一個人的特點”。這個單元以培養寫作能力為核心,整個單元以“學習描寫人物的基本方法”為主線,直接指向表達,強調在閱讀中學表達。單元學習任務具體包括了學習表現人物特點的基本方法,嘗試運用寫人方法,在習作中具體表現人物特點。

圍繞單元“學習描寫人物的基本內容”這一核心任務,梳理單元分任務,依次為讀懂人物故事、探究描寫人物的方法、感受典型事例中人物的特點、運用描寫人物方法賞讀《俗世奇人》《儒林外史》。在分任務指導下,從“字詞積累”“梳理與探究”“表達與交流”“閱讀與鑒賞”四個維度考慮作業設計,形成單元任務群的作業設計總表,統領作業設計,讓作業設計避免盲目、重復和機械,使之有章可循、有的放矢。

(二)作業內容的優化

作業是學生每天都要進行的、操作較簡單的、自己動手分析和理解問題的實踐活動。作業能夠增強記憶,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和運用。作業內容的設計要在單元任務群的基礎之上,發現單元內單篇教材間的內在聯系,尋找隱藏的語言密碼,才能做到精準施策,才能設計出切實可行的作業內容,避免低效甚至無效的作業。

例如,三年級上冊第六單元的語文要素,從閱讀的角度看,是“借助關鍵語句理解一段話的意思”?!陡火埖奈魃橙簫u》在文中以泡泡的形式提示學生關注關鍵語句,這是最典型的一段表達。本單元的語文要素,從寫作的角度看,是“習作的時候,試著圍繞一個意思寫”。這是“借助關鍵語句理解一段話的意思”閱讀方法在習作中的運用,形成了由讀到寫的有機聯系。而且,《富饒的西沙群島》課后小練筆是落實習作要素的典型練習,《美麗的小興安嶺》課后選做題也是習作要素的實踐訓練,可見本單元的習作與閱讀教學關聯非常緊密。因此,要在課文教學的過程中幫助學生領悟表達方法,相機設計口頭表達、小練筆這類作業,在課文教學中進行有層次且有梯度的訓練。這樣,在習作教學過程中,學生的習作才能有章可循、有例可依,降低習作教學的難度。

(三)作業數量的精簡

教材一般以主題、內容或者要素作為標準劃分單元,編排教學內容。單篇教材既是整體中的局部,同時作為獨立的教材,還兼顧著自身的獨特性。作業的精簡、高效,最終落腳點要放在單個教學內容的作業設計上。我們知道,作業量的減負是減去學生過重的學業負擔,但知識的學習卻需要一定量反復訓練才能牢固掌握,技能的熟練亦是如此,非智力因素的培養并非幾次作業便能養成。所以,作業的精簡不是簡單的數量減少,而是在保證一定數量基礎上的作業提質。我們要科學設計課前、課后作業,尤其是課中作業。課堂應該是聽說讀寫的課堂,精心設計作業,尤其重視課堂作業研究,打造研學課堂,在教學過程中拿出時間給學生自學、交流、練習。這就要求我們在任務群的指引之下,充分發掘教材價值,設計學生易于操作的各類作業,在課堂中通過研學單等形式,實現當堂訓練,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記憶和運用。例如,在教學《富饒的西沙群島》課文中第五自然段時,教師可以根據段落學習內容,設計如下作業研學單:

西沙群島也是鳥的天下。島上有一片片茂密的樹林,樹林里棲息著各種海鳥。遍地都是鳥蛋。樹下堆積著一層厚厚的鳥糞,這是非常寶貴的肥料。

1.這段話是圍繞哪句話來寫的?請用“ ”畫出來。

2.之所以說西沙群島是“鳥的天下”,是因為這里有三多:多;多;多。

3.因為島上有一片片( )。所以各種海鳥在樹林里( )。因為有各種海鳥,所以( )都是鳥蛋。因為各種海鳥棲息在樹林里,所以樹下堆積著一層( )的鳥糞。因為鳥糞都是( )的肥料,所以島上有一片片茂密的樹林。

4.這段話的結構是(在正確的括號中打勾):總分總( ) 分總( ) 總分( )

這樣的作業設計緊扣單元的教學重點“借助關鍵語句理解一段話的意思”,幫助學生逐步了解關鍵語句在段落中所起的作用,同時也引導學生把握段落內容,了解內部語句之間的邏輯關系。這樣的課中作業設計,讓學生在課堂中靜思默想,自主體悟,把握課文內容,更習得了言語表達的方式,讓學生對構段方式有了清晰的認識。課堂中的精講與勤練,避免了課后大量的低效且重復的訓練,為學生課余發展愛好、培養興趣騰出了時間與空間。

二、小步慢走,開展作業研究

課程視域下的作業研究與設計不是簡單的“控量”,要想在有限的作業時間之內,最大限度地發揮作業的全面育人功能,就必須系統設計符合學生年齡特點和學習規律,以及關注素質教育導向的作業內容和形式。這項工作需要沉心靜氣、扎扎實實地實踐與探索。

(一)作業設計的原則

作業設計的原則很多,各學科要針對自身特點,科學設計。我們力求“兩個覆蓋”:單元內的知識、能力、素養要全覆蓋;不同層次學生的分層個性作業全覆蓋,讓學生可選、會選。例如,五年級下冊第五單元《刷子李》課后作業設計的三道題目:

1.《刷子李》這篇課文告訴我們真本事是精益求精、勤學苦練得來的。很多名言和詩句也說明了這個道理,你能寫出幾個這樣的名言或詩句嗎?

2.閱讀《俗世奇人》,思考討論“泥人張”“快手劉”的人物特點作者是如何具體表現的?

3.(選做題)小練筆:他(她)真。

三個作業緊扣單元語文要素。第一個關注人文精神,通過名言、詩句收集讓學生進一步與人物精神產生共鳴,濡染學生心靈;第二個作業是對“學習描寫人物的基本方法”這一單元目標的強化訓練,通過群文的閱讀,在比較與發現中進一步培養學生的閱讀素養;第三個作業小練筆是一個人物速寫,旨在讓學生嘗試將閱讀的方法運用到習作之中,為單元習作“形形色色的人”做好準備。三道題目指向單元學習任務的不同方面,彼此之間體現出階梯式的層次,學生從有感到知再到行,形成進階式的學習。特別是第三題作為選做題,兼顧到學生的學習差異,給學有余力的學生提供一次有挑戰的學習機會。

(二)作業設計的路徑

優秀的作業設計要求教師具備主動學習的精神,廣泛收集各類資料,為作業設計做好理論和操作層面的充分準備。以語文閱讀教學的作業設計為例,教師一般借助眾多內容作為設計依據。第一,結合本單元語文要素,這是單元教學的核心任務,重要性不言而喻。第二,結合課后習題,作為單元中的單篇內容,課后習題緊扣單元的語文要素、教學的重難點,教師可以借助習題設計有梯度且有層次的課堂作業,提升作業實效。第三,依據課程年段特點,為作業設計提供宏觀支持,尤其是2022年新課標的頒布,其針對內容要求提出學業要求與教學提示,細化了評價與考試命題建議,注重實現教、學、考的一致性,不僅明確為什么教、教什么、教到什么程度,而且強化了怎么教的具體指導,這對我們的作業設計更具指導性。第四,課文文體特點也能為作業設計提供幫助,不同問題表達技巧各有不同,記敘性文體重記敘、描寫、抒情等表達方法,說明性文章重說明、議論等表達方法,側重點不同,具體的作業內容就會體現出文體差異。第五,結合“語文園地”中的交流平臺所提供的單元訓練重點,把握作業設計方向。當然,教師還可以利用配套的補充習題、練習冊及其他教學資料,精心選擇適合學情、教材的作業內容和形式。

作業設計是一項系統性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時間的積淀,實踐的探索,并不斷修正、不斷完善。統籌作業管理,控制作業總量,優化作業設計,減負提質增效,我們仍將繼續實踐和探索。

猜你喜歡
作業優化學習任務群作業管理
“雙減”背景下初中生作業管理的實踐探究
“減負增質”理念下作業管理的創新策略
落實各方責任 加強特種作業管理
客車調車作業管理的探討
基于語文學科核心素養的高中作文教學初探
表述與實現:從“語文課程目標”到“語文課堂目標”
基于“學習任務群”的群文閱讀教學
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發揮作業的價值
從學情認知“思辨”教學內容
優化小學語文作業 提高語文教學質量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