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細節德育:為培養學生優秀品質賦能

2022-05-30 05:50陸春紅
中小學班主任 2022年13期
關鍵詞:優秀品質

陸春紅

[摘要] 當前,中小學德育工作形式和內容都在不斷地改進和創新,但往往忽視細節教育,影響了整體育人效果。本文從依托細節德育譜寫“嚴慈相濟”的師愛情懷、創設“潤心潤行”的教育情境、喚醒“向上向善”的道德自覺三個方面,闡述如何實施細節德育,促進學生道德認知和道德建構,形成優秀的道德品質。

[關鍵詞] 德育細節;道德內化;優秀品質

陶行知先生說:“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壞,縱然你有一些學問,也無甚用處?!碑斍?,中小學德育工作在形式和內容上都在不斷地改進和創新,但往往在細節教育方面仍舊比較忽視,影響了整體育人效果?!凹毠澋闹匾q如測量,常常差之毫厘,謬以千里;恰似百里之行,損傷往往在于鞋內的一粒沙子?!睕]有完美的教育細節,就沒有宏偉的教育大廈。因為人的行為在細節上最少雕琢,常常帶有無意識性,是內心世界的真實流露,人正是在這些細節中接受教育,也是在細節中展示自己。

小學生還是未成年的孩子,他們行為中的無意識表現更明顯。教師要善于在關注學生無意識的細節中捕捉教育契機,在學習生活中捕捉學生的德育細節,從細節入手,循循善誘,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優秀的道德品質。

一、依托細節德育,譜寫嚴慈相濟的師愛情懷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焙芏鄷r候,教師的一絲微笑,一句鼓勵,一次及時的幫助,都可能改變一個學生。師德的靈魂是師愛,教師對學生的關愛不能停留在口頭上,應體現在無數個細節之中。

1.見微知著,用細節關愛學生

教師工作的突出特點就是每天與學生打交道,對待學生的情感、態度稍有不公正,都被學生看在眼里,記在心里。對待不同學生的每一個細節,都會對學生的思想、品德、行為,甚至價值取向有很深的影響。因此,教師應隨時關注學生細微的行為、情感的變化,關愛每一位學生,讓濃濃的師愛在細節教育中滲透。

(1)尊重關愛生活貧困的學生。貧困學生往往比較自卑,通常不會把自己內心的想法告訴別人,內心又特別渴望得到關愛。教師應用心留意、及時捕捉他們生活中的各種細節表現,找到合適的機會及時介入,這種影響對學生來說可能終生難忘。

(2)鼓勵關愛精神貧困的學生。那些單親家庭學生、父母外出打工的留守兒童和常年患病的學生,生活中往往缺少關愛,內心比較孤獨。他們渴望得到更多的關愛,有的還會通過打架罵人、故意搗亂等行為引起老師的注意。因此,老師必須從細節出發,找到問題的癥結,用自己的細心、愛心,多關心他們的生活和精神世界,鼓勵他們多參與班集體活動,在精神上多給予肯定和信任。同時還要多與家長溝通,提醒家長多關愛孩子,使他們在老師、家人和同學的關愛中找到自信,從而找到努力的方向。

2.言傳身教,用細節影響學生

學高為師,身正為范。教育的本質是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教師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對學生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為使學生的人格得到健康發展,教師必須致力于塑造自己的高尚人格,不斷完善自己,關注自身言行細節,處處為人師表。

(1)以良好的儀表影響學生。教師的穿著打扮是其內在文明修養的外在表現,對于學生而言是一種美的教育,會影響學生的審美觀和價值觀。小學生處在熱衷模仿的年齡階段,他們常常會模仿老師。因此,教師要注意以大方得體的穿著打扮、良好的儀表形象向學生傳播真善美的文明種子。

(2)以良好的言行影響學生。升旗儀式時,老師要和學生一起安靜肅立、高唱國歌;地上紙屑,教師要主動撿起扔進垃圾桶里;公開課聽課時,教師要專心聽講而不能交頭接耳……要求學生做到的,教師自己首先要做到,只有通過這樣的優秀師德細節言傳身教,學生耳聞目睹,學習模仿,才能逐漸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3.與子同行,用細節感染學生

德育是一種生命的關懷。最好的德育、最有效的德育就是面對學生真實的生活,面對學生真實生活中所存在的諸多問題,關懷學生當下需要的教育。因此,教師要以生為本,通過對學生個體自然生命的關照,對學生個體精神生命的引領,來指引學生的成長和完善。在生活細節中讓學生感受到被尊重的快樂,就一定會感染學生,從而“親其師、信其道”。

魏書生曾講過這樣一個故事:學校里一次晚會后看電影,由于座位緊張,老師們就站在過道上看,多余的座位留下來給學生坐??墒?,一個又一個學生拽著老師們坐了下來。原來,是老師們對學生的尊重和愛護感染了學生,讓學生感受到了溫暖和親情,也喚起了他們感恩和回報的心理。學生們個子小,兩個兩個地擠著坐了。由此可見,德育是潤物細無聲的,是于無聲處沐心靈般的感染。

二、依托細節德育,創設潤心潤行的教育情境

學生主體道德學習的過程,常常和特定的情境相關聯,與具體的細節相鏈接,沒有了情境,離開了細節,學生主體的道德學習也就難以順利完成。 因此,在實施細節德育過程中,將學生置于一定的道德學習情境中,讓學生獨立思考、親身體驗,必然會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1.“溫馨提示園”,防患于未然,德育細節的前置和預防

教室的黑板角落設置“溫馨提示園”,公布每周的行為規范養成要點等信息,提醒學生嚴格遵守、互相監督。教師細心觀察學生的一切美好言行,及時給予表揚,激勵他們天天向上;及時發現學生學習生活中的生成性細節,把教育工作做在前面,防患于未然。比如,當看到學生午餐剩飯剩菜較多,浪費糧食時,及時發出“節約糧食、反對浪費”的提示,開展“光盤行動”,就能及時糾正學生的不良行為。

2.“知心姐姐信箱”,心心交流,德育信息的搜集和解決

走進學生內心,獲取學生信任,是實現交流的前提。我們在班級里設置“知心姐姐信箱”,可以讓一些性格內向、害羞靦腆的學生隨時隨地把心里話寫出來投入信箱,很好地解決了面對面交流的尷尬,既能得到許多有價值的“信息情報”,也有利于我們的教育過程真正因人制宜,對癥下藥。

3.“情境沙龍活動”,寓教于樂,德育元素的融入和整合

活動是學校重要的育人途徑之一,學生在活動中不僅可以受到道德的浸潤,還能得到各種能力和品質的培養。我們通過創設多種有趣的“情境沙龍”,以同伴討論、角色模擬、體驗感悟等形式,把道德的內涵和目標鑲嵌在每一個細節活動中,學生在活動中不知不覺地接受并逐漸內化。

(1)創編小品劇。讓學生自由組合,從生活中、書本上選取素材,編排細節小品進行表演,揭示不講細節的各種陋習,讓學生在笑聲中體悟文明舉止的重要性,在情趣盎然中感受細節的魅力。

(2)吟唱細節童謠。童謠對學生成長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傳播蔓延的速度和廣度是很多信息媒介不可替代的。我們開展“道德童謠”征集活動,引導學生觀察分析生活中的一些道德現象,并學習用簡明有趣的文字創編成瑯瑯上口的童謠,用童謠來約束自己的言行,通過在學生課余玩耍時的吟詠傳唱,用童謠來呼喚文明,用童謠來宣傳規范。

(3)主題辯論賽。開展“小學生上網利大于弊還是弊大于利”等主題辯論賽,不僅能增強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還能潛移默化地培養學生多角度看問題的哲學意識,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

(4)小小故事會。小學生喜歡聽讀故事,故事里有真善美,有人生的哲理和做人的真諦。經常用一些美麗動人的故事情節向學生傳遞正能量,不僅能使學生明其理、動其情,更能煉其志、恒其行。

(5)小記者采風。組建小記者社團,讓學生更多地走向社會,走向大自然,參觀博物館、科技館、紀念館,采集有益的宣傳畫、文明標語,欣賞街邊精美雕塑、景觀綠化,還可以奔向美麗新農村采訪鄉鎮企業家和農民伯伯,親身感受祖國的繁榮昌盛,從而激發愛黨、愛國、愛家鄉的美好情感。

三、依托細節德育,喚醒向上向善的道德自覺

道德細節是生活中看得見、摸得著、真實存在的。教師要善于從點滴處入手,從細微處著眼,關注學生身上細小的事情、細小的行為、細小的變化,把握好德育過程中的每一個細節,使學生的道德品質得到感悟和

升華。

1.善用“第三只眼睛”,點亮問題學生心靈

細節德育必須關注每一個學生,溫暖每一個心靈。尤其在教育后進生方面,須有“第三只眼睛”。用“第三只眼睛”去發掘閃光點,多一些鼓勵和鞭策,讓他們切實感覺到老師的眼里有我,這種方式成為激發“后進生”變成“上進生”的內驅力。

小明經常擾亂上課秩序,多次談話仍屢教不改。我反思教育效果不佳的原因是沒有對癥下藥,于是努力尋找其閃光點,發現他勞動很積極,掃地、擦黑板都搶著做。我就利用他愛勞動的優點經常表揚他,讓他得到尊重和認可,產生榮譽感,再用這種榮譽感督促他改正擾亂課堂秩序的缺點。一段時間以后,他的行為有了明顯的改變。

由此可見,只要教師善于用“第三只眼睛”,從細微處尋找教育點,用“下毛毛雨”“說悄悄話”等友愛的方式與學生真誠相處,就能激發學生積極向上的正

能量。

2.巧妙“微服私訪”,細心傾聽學生心聲

在學校教育中,細節散落在草叢中,它隨時等待著教師點石成金。教師要時刻體察學情,用“蹲點觀察”“解剖麻雀”“結交朋友”等“微服私訪”的方式,深入學生了解民意,細心傾聽學生的心聲,及時發現班級管理中的細節問題。

從小燕寫的周記《我班的綽號》中了解到,班里學生在互相取綽號,于是決定召開“綽號的煩惱”主題班會,全班學生人人發表自己的觀點。給別人取綽號的學生懂得了換位思考,體會到了他人的懊惱,認識到自己不文明的言行,表示再也不取綽號了,促進了良好班風的形成。

3.抓住“憤悱時刻”,廣開言路激活熱情

任何人換了一個新環境,都有一種希望重新再來的強烈動機,這就是常說的“憤悱時刻”。新學期伊始,學生都有非常強烈的愿望和積極的行動想變得更好。班主任應善于抓住學生想要創立一個新環境的良好時機,發揚民主,廣開言路,共同探討班級目標、班級公約,建立良好的班級輿論導向,從而賦予班級新的生命活力。

新學期拔河比賽,我班是最后一名,學生個個垂頭喪氣??吹竭@一情形,我趁熱打鐵地說:“勝敗乃兵家常事,這次比賽我們輸了,但以后的比賽我們怎么擺脫落后呢?請大家積極獻計獻策?!钡诙?,每個同學寫了妙計,全班每一顆心靈都被激活了,強烈的集體榮譽感躍然紙上。

4.細化“德育目標”,貼近學生循序漸進

德育實效性不高是一個不爭的事實,一大主因是德育目標“假大空”,脫離學生實際。只有將德育宏大的目標、籠統的要求具體細化為學生看得見、想得到、做得到的內容,層次分明、循序漸進地開展一些富有意義的教育,才能真正提高德育實效。

以“懂感恩”德育目標為例,我們根據學生的年齡和身心發展特點,分年級確定了“感謝家人、感謝老師、感謝伙伴、感謝集體、感謝社會、感謝國家”等不同層次的德育目標內容,層層遞進,螺旋上升。同時再由近及遠、由淺入深地細化每個年級德育主題的具體要求,比如,三年級“感謝伙伴”的要求是:(1)對伙伴的幫助要表示感謝,學會說“謝謝”;(2)感謝幫助過自己的人,以后也要主動幫助他人;(3)伙伴有很多優點,我會真誠地贊美他。有了這樣具體化、可視化的目標要求,學生就能非常清楚自己應該做什么、怎么做、能做到什么程度,在看得見、摸得著、行得了的道德學習實踐過程中,實現良好道德品質的形成與發展。

細節德育實施以來,學生的道德素質和精神面貌有了明顯的提升和飛躍:和同學發生矛盾打架罵人的不見了,主動認錯、言歸于好的增多了;上下樓梯右行禮讓、不擠不鬧的增多了;隨意踐踏草坪、摘花折枝的消失了;亂扔垃圾、隨地吐痰的不見了,主動撿拾垃圾、愛護環境的增多了……教室里物品擺放井然有序,同學之間和睦相處,整個班級學習環境煥然一新。一位家長在給學校的家校聯系卡上動情地寫道:“我的孩子真的長大了,不再亂發脾氣了,懂得孝敬我們了,能主動做家務活了,我累的時候還會給我敲背按摩,母親節還收到了孩子的禮物,太讓我感動了!”

老子曰:“天下大事,必作于細;天下難事,必成于易?!奔毠澋掠龑⒓毣牡掠繕撕蛯嵤┎僮髡下鋵嵲诹藢W生道德品質形成與發展過程的每一個細節之中,正是這些點點滴滴道德細節的日積月累,幫助學生不斷地進行道德認知和道德建構,積小德成大德,真正成為一個大寫的人。

[參考文獻]

[1]郝軍燕.談德育的生命關懷[J].教育探索,2012(10).

[2]魏書生.如何當好班主任[M].北京大學音像出版社,2005.

[3]高德勝.道德教育的20個細節[M].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

[4]李建鈞.撥動心弦的細節德育[M].蘇州大學出版社,2011.

猜你喜歡
優秀品質
卓有成就的他們
用奉獻締造服務 展現共產黨員優秀品質——訪鞏義市住建局辦公室主任張磊
如何在勞技課上融入德育教育
淺析初中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性
淺析如何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
施工企業管理中的道德力量
幼兒優秀品質的培養
淺談游戲在幼兒園教育教學中的作用
語文教學中的思想道德教育探討
寫給那些抄襲作業的孩子們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