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臨床特點及藥物治療分析

2022-05-30 10:48徐倩
醫學食療與健康 2022年12期
關鍵詞:老年慢性心力衰竭臨床特點

徐倩

【關鍵詞】老年慢性心力衰竭;臨床特點;心功能指標;常用制劑;藥物治療效果

慢性心力衰竭是一種常見心血管疾病,且受多種因素影響,該病發病率持續升高[1]。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現象的加重,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數量逐步增多。從調查研究[2]可發現,相較于中青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疾病治療難度更大,疾病臨床特點更不典型,死亡率更高,造成的社會壓力與家庭壓力更高。為改善這一情況,明確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臨床特點與用藥特點,為臨床提供診斷、治療老年患者的依據,是非常有必要的,甚至可提升老年患者的患病后生存率[3]。本文主要分析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臨床特點及藥物治療,報道如下。

1對象與方法

1.1研究對象

抽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本院收治的100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為臨床研究對象,并根據患者的年齡(年齡60~80歲,80歲及以上)將其分為普通老年組與高齡老年組,兩組患者分別有51例、49例。

納入標準:(1)患者分別滿足《中國心力衰竭診斷和治療指南(2014)》[4]以及《歐洲急慢性心力衰竭診治指南(2016)》中的診斷標準;(2)患者均存在明確的慢性心力衰竭癥狀及體征,左心室射血分數下降或正常,N末端B型鈉尿肽前體大于300ng/L,存在舒張功能不全或是結構性心臟病;(3)患者均在本院確診、治療慢性心力衰竭;(4)患者均對本研究知情同意,授權家屬簽署相應文件,并定時前往醫院復查疾病。

排除標準:(1)確診慢性心力衰竭后不久死亡患者;(2)合并肝腎功能嚴重障礙患者;(3)慢性心力衰竭的超聲證據或是臨床證據不足患者;(4)存在瓣膜置換手術史以及冠心病手術史患者;(5)合并惡性腫瘤,且預計生存時間不超過6個月患者。

1.2方法

在患者入院后,確定患者年齡在60歲及以上后,通過病歷資料、身份證以及醫??ㄓ涗浀仁占颊叩男詣e、年齡、患病時間、既往病史、基礎疾病病史、疾病誘發原因、超聲心動圖檢測結果、心電圖檢測結果、心功能分級、心衰類型。心功能分級標準(NYHA)如下。(1)Ⅰ級,輕微體力活動不受限制,可從事一般家庭活動或是進行爬樓梯等活動,不會誘發氣喘、胸悶以及呼吸困難等不適癥狀。(2)Ⅱ級,輕微體力活動受到一定限制,但進行充分休息后癥狀基本會消失,進一般家庭活動、散步以及爬樓梯等活動也會出現氣喘、胸悶、呼吸困難以及心絞痛等癥狀。(3)Ⅲ級,體力活動受到明顯限制,即便進行輕度活動也可誘發氣喘、胸悶、呼吸困難以及心絞痛等癥狀。(4)Ⅳ級,在休息狀態下也會出現氣喘、胸悶、呼吸困難以及心絞痛等癥狀。心衰類型評估標準如下。①HFrEF,有明顯的慢性心力衰竭癥狀及體征,左室射血分數小于40%。②射血分數減低的心力衰竭(HFrEF),有明顯的慢性心力衰竭癥狀,左室射血分數40%~49%,血利鈉肽水平有明顯升高,并包含以下任何一項(存在左心室肥厚和/或左心房擴張、左室舒張功能不全)。③HFrEF,有明顯的慢性心力衰竭癥狀及體征,左室射血分數在50%及以上,血利鈉肽水平有明顯升高,并包含以下任何一項[(存在左心室肥厚和/或左心房擴張、左室舒張功能不全)]。

1.3觀察指標

兩組患者入院且確診疾病后,均需結合患者病情,提供相應的藥物治療,在兩組患者治療8周后評估治療效果。療效評估標準[5]:顯效為患者的癥狀、體征基本消失,心功能改善2級及以上;有效為患者的癥狀體征有所改善,心功能改善1級;無效為患者的癥狀體征以及心功能無明顯改善。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計數資料和計量資料分別應用[n(%)]和(x—±s)表示,采用χ2和t檢驗。P<0.05時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患者的臨床特點比較

兩組患者的性別、心功能分級、心衰類型、左心房直徑、QRS持續時間比較無差異(P>0.05);高齡老年組的平均年齡、平均住院時間、病因、平均病因數量、平均合并癥數量、左心室射血分數、左心室舒張末期內徑、PR期間、常用制劑與對照組比較,有顯著差異(P<0.05),見表1。

2.2兩組藥物治療效果比較

普通老年組用藥有效率96.08%,高齡老年組用藥有效率81.64%,有顯著差異(P<0.05),見表2。

3討論

蔣桂珍等[5]的研究以1493例慢性心力衰竭住院患者為研究對象,結合患者的年齡將其分為老老年組與普通老年組,該研究指出兩組患者的性別、心功能分級比較未見統計學意義,但老老年組患者的射血分數保留性心衰發生率10.8%大于普通老年組5.3%,射血分數降低性心衰發生率30.9%小于普通老年組37.2%,老老年組患者的非心血管系統合并癥數量(1.89±0.89)個、病因數量(1.95±0.71)個均高于普通老年組(1.55±0.71)個、(1.70±0.58)個,老老年組患者的ACEI/ARB/ARNI、ACEI/ARB、β受體阻滯劑、醛固酮拮抗劑藥物使用率65.9%、57.8%、51.0%、62.7%均小于普通老年組76.7%、70.2%、70.8%、69.4%,本研究結果與上述存在部分重合。從本研究結果可看出,普通老年患者和高齡老年患者的性別比較無差異。這與疾病并無性別差異,男女都有較高發病率相關。而隨著老齡化現象的加重,人們的壽命顯著延長,90歲已經不是夢想。隨著醫療技術的不斷進步,老年人的疾病治療有效率逐步提升,存活率不斷提升,這是導致普通老年患者數量與高齡老齡患者數量及性別比無差異的主要原因。所以本文納入100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其中普通老年患者占51%,高齡老年患者占49%,性別比(31/20比30/19)顯示無差異。

本文結果顯示,兩組患者的病因數量(1.68±0.51)個比(1.97±0.53)個與合并癥數量(1.51±0.73)個比(1.89±0.75)個比較有差異。這與老年人身體機能下降,且伴隨著年齡的增長機體功能衰弱程度越嚴重,發病率更高相關。且有大量研究[6-7]指出,老年人存在較高的共病率,共病的存在導致人體心功能受損,繼而增加慢性心力衰竭的發生率,危害患者的生命安全與身心健康。其中冠心病與高血壓是最常見的慢性心血管疾病,疾病會直接損傷患者的心功能,且兩種疾病往往同時存在,這是導致患者慢性心力衰竭的主要原因[7]。但兩種疾病同時存在,會增加惡心心律失常、慢性心力衰竭等嚴重并發癥的發生率,還會增加已經并發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死亡率,所以臨床治療難度更大。心房顫動也屬于慢性心力衰竭常見合并癥,有調查研究指出,心房顫動屬于慢性心力衰竭的常見合并癥,但因為心房顫動發病隱匿,患者往往無法及時發現,多數患者是在發生慢性心力衰竭后,經臨床診斷發現兩種疾病同時存在。但心房顫動已經給患者心臟組織造成了一定損傷,合并慢性心力衰竭后,兩種疾病互相作用,疾病危害性進一步升高。再者,心房顫動存在一定的年齡特點,患者的年齡越大,發生心房顫動的概率越高。本研究贊成這一觀點,本研究中普通老年患者中僅有5例發生心房顫動,但高齡老年患者中有18例發生心房顫動,兩組比較存在顯著差異。

但本文結果顯示,兩組患者的心衰類型比較無差異,這與本文納入患者數量過少,兩組患者的例數和僅有100例相關。為進一步明確普通老年組與高齡老年組患者的心衰類型差異,臨床還需增加患者例數,擴大研究范圍,進一步分析老年心衰患者的心衰類型差異。本文結果顯示,普通老年組患者的洋地黃/硝酸酯制劑/β受體阻滯劑/醛固酮受體拮抗劑應用率12/26/39/26與高齡老年組患者的藥物應用率11/25/30/25存在顯著差異。藥物是臨床治療疾病的主要方案,其中洋地黃、硝酸酯制劑、β受體阻滯劑、醛固酮受體拮抗劑等藥物均是臨床常用藥物,但是不同藥物的藥理作用與藥物效果也不一樣,但這些藥物均可改善患者的心衰癥狀,促進患者心功能改善[8]。但從結果可發現,高齡老年組患者的β受體阻滯劑的應用率更小,這與該藥具有一定降壓作用,部分主治醫師擔心高齡老年患者用藥后出現血壓過低以及腦灌注不足現象,所以減少該類藥物的應用率;高齡老年患者的合并癥數量更多,所以藥物禁忌癥更多,臨床用藥需更謹慎,才能保證用藥效果,預防藥物和藥物、藥物與其他疾病發生相互作用,保障用藥安全性。但從本研究用藥效果可以看出,普通老年患者的用藥效果96.08%明顯高于高齡老年患者81.63%。高齡老年患者的年齡更大,機體功能更差,藥物耐受性更低,合并癥數量更多,疾病治療難度更高,治療依從性更差,所以臨床用藥效果更低[9];部分高齡老年患者存在常年用藥現象,已經喪失治療信心,或發生老年帕金森病,認知功能與記憶功能更差,所以治療依從性更低,疾病治療效果更差;伴隨著年齡的升高,高齡老年患者的藥物耐受性與藥物效果逐步下降,藥物難以達到預期效果,所以實際用藥效果更差;高齡老年患者的藥物耐受性更差,更容易發生毒副作用,主治醫師為保障患者的治療效果及治療安全性,用藥更為謹慎,所以短期用藥效果往往不夠理想。

由上可知,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具有年齡大、治療難度高以及合并癥多等特點,臨床應基于患者特點治療科學用藥方案,提升治療效果。

猜你喜歡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臨床特點
美托洛爾治療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臨床研究
優質護理對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影響分析
優質護理對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影響分析
萬啟南教授治療老年慢性心衰經驗
頑固性高血壓臨床診療分析
64例兒童學??植腊Y患兒的臨床特點及心理護理干預
大量輸血后的纖維蛋白原與血小板的臨床觀察
優質護理用于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療效分析
運動康復護理對老年慢性心衰患者的影響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