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層建筑火災特點及防控措施淺析

2022-05-30 06:43金風順
消防界 2022年13期
關鍵詞:防控技術高層建筑

金風順

摘要: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高層建筑層出不窮,其快速發展有效解決了市場需求大、土地面積有限的問題,高層建筑將成為未來城市建筑主流。高層建筑具有樓層高、人員密集和內部功能復雜等特點,火災隱患也比較多,而且一旦發生火災,極易造成巨大的生命財產損失和負面的社會影響。近年來,高層建筑火災事故頻繁發生,高層建筑消防安全問題開始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高層建筑的復雜特征使其呈現出的火災特點與普通建筑有一定區別,文章便以此為核心展開分析,探討高層建筑的火災特點及火災防控現狀,提出有效的火災防控方法以供參考。

關鍵詞:高層建筑;火災特點;防控技術

高層建筑的樓層更高,建筑面積更大,容納人數更多,且空調、電梯等設備數量也多于普通住宅,使其比普通建筑火災負荷更大,更容易引發火災事故。并且一旦火災發生,人員的疏散和救援都面臨重重的困難。因此,采取有效的火災防控措施,減少和避免火災發生,對保障人們生命財產安全和維護社會和諧發展至關重要。

一、高層建筑火災的主要特點

(一)火勢蔓延快

與普通住宅相比,高層建筑的垂直距離更高,整體空間更大,火災發生后容易引發“煙囪效應”。建筑內設置了許多電梯井、電纜井、通風管道等,成為空氣快速流通的通道,并成為導致火勢迅速擴散的原因之一。如果建筑物內的可燃物體數量較多,則更能加快火勢迅速蔓延。大量實踐結果證明,當高層建筑火災發生后,煙氣水平方向流動速度為0.8m/s,垂直方向擴散速度為3~4m/s,當煙氣流動無阻擋時,只需1min左右就可以擴散到幾十層高的大樓[1]。

(二)撲救難度大

按照現行《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50016-2014規定,建筑高度24m以上的非單層公共建筑和建筑高度超過27m的住宅建筑均為高層建筑,建筑高度大于100m的民用建筑為超高層建筑。一旦這些建筑發生火災后,撲救難度非常大。一方面,由于高層建筑內的電氣設備數量較多,可在短時間內加快火勢蔓延速度與涉及面。另一方面,要想在室外撲滅火勢并不現實,必須消防員進入建筑物內進行火災撲救。在火災期間普通電梯設備無法使用,消防員只能徒步登樓救火,通常徒步救火的極限為十樓左右。如果樓層大于10層,就需要使用消防電梯開展滅火救援工作。但是,在實際中高層建筑的管理單位或者物業服務企業等相關部門仍存在對消防電梯缺乏必要的維護等問題,導致一些消防電梯在火災發生后,不能正常使用。另外,在火災撲救過程中,必須要保證水源充足,如果對高層建筑內的消防水泵、消火栓等固定消防設施的維護保養不到位,火災發生時,往往會產生供水不足的問題。多起火災案例表明,在高層建筑火災撲救時每秒所需的供水量高于上百升,只有幾十升的供水量遠遠無法滿足救火需要,甚至產生供水中斷等,嚴重影響滅火效率,導致火災持續時間長,造成更大的危害和影響。

(三)人員疏散困難

人員疏散困難是高層建筑火災救援難度大的主要特征之一,為了方便內部人員出入,高層建筑均設置多部電梯,電梯成為高層建筑內的主要交通工具。但是,當建筑內發生火災時,為了火災撲救需要和保障人員疏散安全,必須切斷非消防電源。普通電梯無法正常運行,被困人員只能選擇樓梯疏散逃生,而高層建筑的疏散樓梯由于平時極少有人行走,個別業主將紙箱、廢家具等物品堆放在樓梯間內,會嚴重阻礙被困人員的疏散進度。還可能因為高層建筑內的樓梯間防火門老舊破損和缺乏維護保養等,閉合不嚴,煙氣進入樓梯間,造成人員心理恐慌,從而容易出現摔倒、摔傷等情況。建筑發生火災時,煙氣擴散蔓延主要呈水平流動和垂直流動。被困人員的疏散時間越長,可能受到火勢和煙氣傷害的可能性就越大[2]。情況嚴重時,疏散人員可能會因為在樓梯間內吸入過量有毒煙氣而出現傷亡。

二、高層建筑火災防控現狀

(一)火災荷載較大

部分購買高層建筑的業主在裝修房屋時,一味追求美觀而忽視了消防安全,采用了很多可燃材料和裝飾品。隨著智能家居的出現,居民家庭普遍使用大量電器,在享受智能便利的同時,住房用電負荷也隨之加大,火災隱患增多,火災發生的概率大大增加。部分業主違規占用電梯前室、公共走道等公共空間放置鞋柜、衣柜等家具,造成建筑內火災荷載進一步加大。更有個別業主違規將電動車或電動車電池帶到家中充電,而電動車或電池等使用的材料多為塑料、泡沫、海綿等易燃物品,一旦在充電過程中發生火災,短時間內有毒煙氣會在樓層蔓延,甚至進入電梯間、樓梯間等。

(二)居民消防安全意識淡薄和自救能力不高

通過走訪調研,了解到我國高層建筑居住群體的消防安全意識和火場自救能力普遍較弱,尤其是一些老年群體,對消防的認識僅僅限于知道消防隊的存在,而對于身邊需要注意的消防安全方面的要求,知之甚少。多數居民在認知上知道應當注意家庭防火的基本常識,但是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往往并未嚴格按照規范落實火災防范的要求,在火災發生時不能逃生自救。部分居民在平時工作和生活中,往往存在僥幸心理,不注意用火用電安全,認為火災距離自己很遙遠,從而麻痹大意,導致火災事故發生。另外還存在一個普遍現象,有的居民雖然擁有防火意識,但卻沒有掌握正確的自救能力,甚至不懂得如何在火災發生后自救,只能等待消防員到來,從而增加了其受到人身傷害的風險[3]。在居民小區組織的消防安全演練和培訓活動中,小區業主參與率低,或者在活動過程中走過場,沒有真正入腦入心,起到演練和培訓的效果。

三、高層建筑火災防控的有效方法

(一)建立緊急避難場所

緊急避難場所的建設非常必要,在室內發生火災且無法從大門逃生的情況下,居民只能選擇從陽臺逃生。但目前很多居民住房都安裝了防盜窗,這意味著居民只能被困于火災場所,造成極大的生命安全威脅,在建筑物內設置緊急避難場所,可以給居民提供生機。將建筑原有部分空間改造為緊急避難場所,如衛生間,相較于其他空間,衛生間中并沒有太多可燃物體,且靠近水源,能夠為居民自救提供更多條件。在建立避難場所時應從防火、防煙、報警等多方面綜合考慮。對于高層建筑而言,可以將火災情況分為居民室內火災和室外火災,考慮到防火情況應選購防火等級較高的門窗產品[4],如將所有入室門全部強制安裝為防火門,建筑樓板位置使用耐火性較強的產品作為隔斷,避免火勢過大燃燒樓板將火勢蔓延至上下層。在考慮防煙的情況下,若一個建筑物內擁有多個衛生間,最好選擇帶窗戶的衛生間作為避難場所,有利于及時排出火災產生的煙氣,也可從窗戶逃生或對外呼救。

(二)廣泛推廣安裝自動滅火系統

我國現行的《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50016-2014等技術標準,要求一類、二類高層公共建筑和建筑超過100米的住宅建筑安裝自動噴水滅火系統,但是,有相當一部分的高層住宅僅僅只有室內消火栓系統,而室內消火栓不具備自動滅火和防火的功能。為了防止火災發生后,有毒煙氣在建筑內蔓延,除規范規定安裝場所外,可以在高層住宅普遍安裝自動噴水滅火系統,噴頭選型選用大流量、快速響應的噴頭,確?;馂陌l生的第一時間就進行滅火。在樓梯間、電梯間等安裝細水霧、水幕噴水系統,有效地防止有毒煙氣向室內蔓延和在樓道、電梯間等公共區域蔓延,從而將火災隔離在一定空間內。

(三)加強建筑消防設計審核和驗收

按照現行的工作模式,落實“放管服”工作要求,加強事中事后監管,僅有部分高層建筑為必審必驗項目,大部分建筑尤其是居住建筑僅僅是備案抽查,如果備案不能抽中,就不再進行審核、驗收,而且不同地區的建設項目抽中的比例是不一樣的,部分地區高層建筑抽中的比例較低,大部分高層建筑沒有經過審核驗收就投入了使用。而且建筑一旦完工,再進行整改的難度非常大,整改過程費時費力,甚至部分建筑管理單位虛假整改。因此,應結合高層建筑的使用特點,在建筑開始設計、建設過程中,消防有關部門提前介入,嚴把質量關,將所有高層建筑全部納入必審必驗項目,全部進行消防設計審核和消防驗收,在根源上提高消防安全保障,避免形成先天性隱患。在室內新裝修時,尤其是公共建筑裝修時,消防部門提前介入、干預,對裝修材料、電氣線路等質量嚴格把關,進一步減少火災隱患,避免火災發生。

(四)提高居民火災防范意識

引發高層建筑火災發生的原因較多,但是,造成人員傷亡的主要原因是居民在火場中不懂如何保護自己,不知道如何逃生自救,因此,解決高層建筑火災頻發和人員傷亡問題的主要途徑就是加強消防宣傳,普及消防安全常識,使居民了解并掌握更多的日?;馂姆婪冻WR和逃生自救方法。消防工作不是消防一個部門的工作,而是各級政府、各部門都應當加強消防宣傳,通過移動、聯動、電信三大通信運營商針對目標人員廣泛發送消防安全提示信息,通過微信公眾號、抖音、快手等新媒體推送消防安全提示信息,在高層建筑樓宇電視、電子屏等播放火災警示案例,從而全面提升居民的消防安全意識。

四、結語

綜上所述,由于高層建筑結構、設備較為復雜容易引發火災風險,其火災具有火勢蔓延較快、滅火救援難度大、人員疏散困難等特點。當前,我國高層建筑中的火災荷載較大,且大部分居民防火意識和自救能力不高,消防管理不到位,這導致火災風險的發生概率大大增加。為避免火災發生,需在高層建筑內建立緊急避難場所,普遍推廣安裝自動滅火系統,加強高層建筑消防設計審核、驗收等,增強居民火災防范意識,從而提高居民生活安全感、幸福度,維護社會安全和諧進步。

參考文獻:

[1]曲輝光.高層建筑火災特點與防火設計分析[J].經濟技術協作信息,2020(03):86.

[2]馮海.高層建筑火災風險評價模式及應用研究[D].蘭州交通大學,2020.

[3]陳韶暉.高層建筑防火監管存在問題及完善措施探討[J].建材與裝飾,2020(05):151-152.

[4]李國強.高層建筑消防安全難點及防控措施分析[J].中國房地產業,2020(11):293.

[5]李成文.淺談高層建筑火災特點及撲救措施[J].中國室內裝飾裝修天地,2020(05):61.

猜你喜歡
防控技術高層建筑
茶樹炭疽病的研究進展
蘋果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分析
高層建筑施工的關鍵技術
淺談高層建筑沉降監測關鍵環節控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