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市洪澇災害消防應急通信保障策略研究

2022-05-30 08:53唐斌
中國新通信 2022年12期
關鍵詞:應急通信策略研究消防

摘要:隨著城鎮化進程加快和全球氣候變化影響,我國極端天氣事件增多增強,城市內澇災害頻發,給國民經濟和人民生命財產造成巨大損失。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作為應急救援主力軍和國家隊,承擔著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風險、應對處置各類災害事故的重要職責,而應急通信作為作戰指揮的關鍵支撐,是新時期應急救援指揮體系高效運轉的基礎和前提。本文通過筆者參與2021年河南鄭州跨區域增援抗洪搶險的親身體會,深入分析了在城市洪澇災害處置過程中,消防應急通信保障工作存在的優勢與不足,通過具體的策略方法,進一步提高消防應急通信保障能力。

關鍵詞:消防;洪澇災害;應急通信;策略研究

一、引言

根據2021年末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中國城鎮化率為64.72%。隨著城市規模不斷擴大,結構功能日趨復雜,一旦發生洪澇災害會給人民生命財產造成極大危害,同時也給應急救援工作帶來極大挑戰。2021年7月17日至23日,河南省遭遇極端強降雨天氣,發生嚴重洪澇災害,特別是7月20日鄭州市因特大暴雨遭受重大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當洪澇災害發生時,消防救援隊伍沖鋒在前。此次鄭州、新鄉等地區發生嚴重內澇后,導致城市基礎設施損毀,伴隨出現的電力中斷、通信基站大面積退服,公網、衛星通信手段失效等情況,是近年來救援行動中極為罕見的。通信保障作為應急救援的“生命線”,事關救援效率和成敗,在面對復雜的現場環境、惡劣的作業條件和廣泛的參加力量時暴露出不少問題和短板,因此總結和完善洪澇災害消防應急通信保障處置程序和策略顯得十分必要。

二、城市洪澇災害消防應急通信保障工作主要處置程序

(一)應急響應

城市洪澇災害,往往峰高量大、水位上漲迅猛,在接到洪澇災害警情后,消防各級應急通信隊伍應迅速響應,立即調取洪澇災害應急通信保障預案,啟動直調直報、前突通信、跨區域增援和聯勤聯動“四項機制”,根據災情等級大小,一次性、整建制調派多支應急通信保障力量趕赴災區。充分利用各部門信息發布渠道和社會資源,準確掌握災情信息以及道路、交通、電力和公網損毀等情況,為各級作戰指揮、輔助決策做好重要支撐。

(二)力量調派

各級消防應急通信隊伍根據抗洪搶險任務的需要,依照預案編成,攜帶能夠實現現場組網、遠程指揮、偵查測繪、輔助作戰及自我保障的通信裝備,全面掌握攜行裝備的運行狀況,做好人員、裝備防雨措施,確保完整好用。充分考慮在大面積、長時間“斷網、斷電、斷路”極端條件下,優先選用能夠順利完成各項通信保障任務的裝備。根據洪澇災害事故救援難度大、持續時間長等特點,應一次性調派充足的通信人員和裝備,關鍵通信裝備要做到一主一備,隨時做好人員裝備的輪換和機動應急需要。

(三)遂行出動

出動后,第一時間上報出動人員、車輛和裝備情況,實時上傳途中畫面和定位信息,建立行進車輛編隊通信體系,保持與后方指揮中心的通信聯絡。在前往災區途中,需每隔一段時間或在關鍵節點向后方指揮中心報告位置、距離、預計到達時間及沿途情況,如遇特殊情況隨時進行報告;在信號不穩定時,及時選址停車并進行駐停報告。若因城市內澇造成車輛行進受阻,可使用無人機偵查前方道路情況,視情采用單兵背負乘坐舟艇方式挺近災區腹地。

(四)現場保障

到達災害現場后,結合災害特點和現場實際,綜合運用衛星通信指揮車、衛星便攜站、多鏈路聚合路由、無線自網組等裝備,選擇合適地點搭建前方指揮部,第一時間構建應急指揮通信體系,實現與現場各指揮機構、救援隊伍和后方指揮中心之間的通信聯通,為后續高效傳遞救援指令、掌握現場情況、實時會商研判提供通信基礎。統籌調度現場通信力量和資源,快速組建“縱向貫通、橫向聯動、扁平可視、高效暢通”的應急通信網絡,全面做好災情偵察和各項應急通信保障任務。

(五)輔助決策

提請當地政府將各類音視頻資源和災害救援信息匯聚至前方指揮部,實現“多部門、多力量”聯合指揮通信。通過接入各行業部門平臺系統,匯聚災區基礎信息、災害損失、力量裝備等信息,輔助各級領導科學指揮、精準決策。通過單兵圖傳、布控球、無人機、自組網等手段實時回傳各受災和救援點現場畫面,拍攝并制作災害現場全景圖、二維正射影像圖、三維實景建模,綜合測算災害區域長寬高、面積、體積,標繪災害隱患風險點,為分析災情成因、掌握發展態勢、研判處置對策提供數據支撐。

(六)應急聯動

第一時間啟動與應急、公安、交通、醫療、水利、氣象、地質等相關行業部門和社會單位的應急聯動機制,統籌整合力量和資源;協調供電部門和通信運營商,調派專業力量到場保障,為前方指揮部鋪設有線電纜和專線,優先恢復和增強救災地點基站公網信號,建立穩定可靠的指揮通信網絡;協調各通信設備廠家調派專業人員和裝備到場協助保障;協調地質監測、衛星遙感等部門,及時提供災區位移監測數據和衛星遙感圖像,全面反映災害事故現場態勢和發展趨勢。

三、城市洪澇災害消防應急通信保障特點

(一)響應時間短,通信裝備準備倉促

洪澇災害雖能提前預警,但受災范圍大,且時間、地點不可預知,由于災害的突發性和救援的緊急性對時間要求高,消防救援隊伍從接到出動命令到集結時間一般只有1至4小時,在有限的準備時間內,應急通信保障隊伍所需攜帶的通信裝備種類多、數量多、配件多,且不少未實現模塊化儲存和運輸,出動時東拼西湊,到達現場缺件、少電情況普遍,嚴重影響應急通信保障任務的正常開展。

(二)受災范圍廣,保障任務點多面廣

特大暴雨易短時間內致使城市內澇嚴重、道路積水斷路、基礎設施損毀,由于城市人口集中、建筑密集、地上地下交通結構復雜,在突發洪澇災害時,會造成大量人員來不及疏散和轉移,導致被困人員多,救援任務極其繁重。面對城市內澇,受災面積大,救援點分布廣,致使現場通信保障力量捉襟見肘、疲于應付,通信人員和裝備的數量嚴重不足,無法滿足點多面廣的通信保障需求。

(三)參戰力量多,通信組織難度大

在城市突發重大洪澇災害后,會組織有消防、解放軍、武警官兵、民兵預備役及社會志愿者等大量救援隊伍趕赴災區展開救援,再加上交通、水利、通信、供電等行業部門的專業搶險救災力量的加入,導致參戰力量多、組織協調難度大、通信環境復雜,對消防應急通信隊伍在通信保障和指揮調度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四)作業環境惡劣,通信保障困難多

在抗洪救災過程中,通信人員和通信裝備經常要長時間工作在高溫、暴雨、雷電、大風等惡劣氣候環境下,無論是通信員個人還是通信裝備都很難保證不受影響,而現有的絕大部分通信裝備在耐高溫、防水防潮、長時間續航等方面的性能都比較差,無法適應極端天氣洪澇災害下的應急通信保障任務。

四、城市洪澇災害消防應急通信保障策略存在問題及原因分析

(一)城市消防通信基礎設施容災抗毀能力不強

極端暴雨嚴重危害城市電網和通信基礎設施,洪水所到之處,必然會導致一系列連鎖反應,變電站、環網柜、開關站等基礎電力設施被淹,配電線路停運、變壓器受損、高壓線電桿傾倒,致使機房停電、基站退服、光纜沖毀,最終導致城市電力中斷、公網信號大面積癱瘓。在“7·20”鄭州洪澇災害事故中,身處洪災發生地的河南消防總隊和鄭州消防支隊也未能幸免,總隊、支隊機關大樓地下配電室被淹,網、電俱斷,救援初期指揮中心僅留有接警電話功能,各指揮系統未建立容災備份機制,無法發揮有效作用。

(二)針對“三斷”極端情況下通信保障手段不足

參與增援的消防救援隊伍面對城市大面積“三斷”極端情況準備不足,對抗洪搶險通信保障工作的重要性和艱巨性認識不夠,遂行通信裝備單一且針對性不強,公網設備多、專網設備少,尤其缺乏無線自組網、聚合路由等關鍵裝備,還有部分裝備性能不達標,作用發揮不明顯、效果不理想,解決暴雨、地鐵、隧道等特定環境下的通信需求能力不強。

(三)通信人員配備不足且能力水平有限

多數增援消防救援隊伍未能把握洪澇災害點多面廣、任務并發的特點,投入通信力量普遍不足作戰力量的10%,救援現場難以兼顧多點位通信需求,保障捉襟見肘。有的增援通信力量未集中調配通信業務骨干參與,而是由缺乏實戰經驗的人員臨時拼湊組成,不少未參加過通信專業培訓,到場后出現裝備帶不齊、設備不會用等情況,造成通信聯不上、指令傳不出。

(四)裝備適用性不強,難以滿足嚴重洪澇災害保障需求

通信裝備模塊化程度大多不高,在酷熱、暴雨等極端氣象環境下性能下降或不能使用,無法適應公網癱瘓、長時供電、泡水受潮等惡劣條件;現有的專網通信設備普遍功率較小、覆蓋面積有限,在應對地鐵、隧道等地下復雜空間上,還存在關鍵性通信裝備短板。

(五)通信人員水域自救能力和安全意識不足

由于消防應急通信隊伍中通信人員的素質不同,會游泳的人員數量較少,且在日常訓練中,普遍缺乏關于水域救援和洪澇自救的專門訓練,對水域救援的危險性認識不足,在遇有涉水保障時,常常未按照要求做好個人防護,一旦在救援行動中遇到復雜水情或出現險情時,無法進行自救,極有可能造成人員傷亡。

五、消防隊伍針對城市洪澇災害應急通信保障的改進措施

(一)健全完善應急指揮通信體系建設

全力構建“上下一致、立體協同、銜接緊密、運行有序”的現代化應急指揮通信體系。固化消防救援隊伍融入地方政府防汛抗洪組織指揮機制,落實參與政府防汛指揮部聯合值班制度,建立信息共享機制。推動通信基礎設施災備體系建設,實現關鍵應用、重要數據異地備份。嚴格落實應急通信人員、車輛和裝備配備標準,遇有重特大災害事故救援時,一次性、整建制調派充足通信人員和裝備;加強通信人員值班值守,嚴格落實設備巡檢、網絡巡查、系統測試、主備切換、抽查點名、請示報告等制度。立足“三斷”和72小時自我保障要求,修訂完善應急通信響應預案及編成,定期組織通信測試和實戰演練。優化拓展“一部六組”指揮基本架構,探索高風險地區預置通信保障力量前置備勤做法;加強現場通信組織,統籌力量與資源,采取“衛星應急、專網優先、公?;パa”方式,實現通信網絡全覆蓋,保障指揮通信暢通、指令上傳下達。

(二)切實加強應急通信人才隊伍建設

立足實戰、科學統籌,配齊配強應急通信保障力量,落實專人專責、定人定崗要求。發揮通信骨干引領、輻射作用,搭建成長平臺,激發干事熱情,用“傳幫帶”方式培養更多通信專業人才。多渠道引進人才,優化隊伍結構,積極向社會公開招錄和選調具有計算機、通信等相關專業的專職人員補充到消防通信隊伍中來,著力解決現有通信人員數量不足、素質不高、人才流失、一人多崗等問題。加強與相關高校、企業等合作,形成完善的聯合人才培養機制,構建院校教育、訓練實踐、崗位培訓三位一體的新型消防應急通信人才培養體系,抓實分級輪崗輪訓,強化實兵實裝實地訓練,建設結構合理、業務精通、素質過硬的通信專業化人才隊伍。

(三)不斷推進應急通信裝備建設

堅持“公專結合、融合互補、多元配備”的裝備建設思路,針對洪澇救援通信保障特點,不斷調整優化裝備結構,補齊裝備短板。加強水域救援、水下搜救、地下空間等特種通信裝備配備力度,依托底盤高、涉水性能強的越野前突通信車,配備動中通衛星通信系統、車載衛星電話全向天線、寬窄帶自組網、靜音發電機等裝備,提升裝備通用化、系列化、模塊化水平。加大與科研機構和科技企業合作力度,提高單兵圖傳、無人機、衛星便攜站、移動指揮箱、聚合路由、自組網等關鍵設備的長續航、耐高溫、防水防潮等級和標準。全面清查現有裝備,加快老舊設備升級改造,做好日常維護保養和定期檢查測試,保證性能優越、完整好用。明確不同任務類別和等級的通信保障模式,不斷探索“三斷”極端條件下應急通信保障裝備和手段,有效提升“全災種、全地形、全天候”應急通信保障能力。

(四)全面強化應急通信實戰化訓練演練

按照消防應急通信保障隊伍“服務實戰、支撐實戰、保障實戰”的職能要求,組織開展洪澇災害針對性訓練和實戰化演練,提升專業素養和實戰能力。在強對流、強降雨等惡劣天氣條件下,科學開展衛星便攜站架設、無人機偵查測繪、雨中直調直報、夜間前突通信等科目訓練;模擬“三斷”極端情況,實地開展衛星指揮車、衛星便攜站、衛星電話、寬窄帶自組網等關鍵通信裝備測試性訓練;組織開展“全流程、全要素”通信保障演練,健全強化“四項機制”,按照“一部六組”指揮架構、“掛圖作戰”指揮模式,實地搭建前方指揮部,構建應急通信保障體系,磨合流程、強化養成、固化機制。

(五)持續優化應急通信聯動機制

健全完善與相關行業部門和社會單位的應急聯動機制,強化災情監測,共享預警信息,實施聯勤保障。與應急、氣象、水利、自然資源等部門建立預警聯動機制,及時獲取氣象、洪澇災害監測預警信息;與公安、交警、交通、市政、高速公路管理等部門協作,獲取道路、橋梁、隧道等視頻監控和路況信息,接入并調取國家機關、城市交通樞紐、公眾聚集場所、重點企事業單位等視頻監控圖像資源,全面實時掌握災情情況;與供電、通信運營商及工信部門建立協同保障機制,了解電力和通信運行狀態、影響范圍、恢復時間等信息,調派相關專業力量到場保障;與無人機、衛星通信、視頻會議、自組網等相關設備廠家建立合作機制,確保一旦發生災害事故,能夠迅速響應、協同配合;與地質監測和遙感部門協作,獲取災區監測數據和衛星影像地圖,并與災前影像比對,輔助指揮決策;定期開展聯合通信演練和綜合會商,整合多方通信資源,提升整體保障水平。

參? 考? 文? 獻

[1]河南鄭州“7·20”特大暴雨災害調查報告公布[J].中國防汛抗旱,2022,32(02):5.

[2]劉臻.城市洪澇災害救援策略研究[J].中國應急救援, 2019(05):35-39.

[3]滕波.加強綜合性消防救援應急通信保障能力研究[J].中國減災,2018(22):42-45.

作者單位:唐斌? ? 九江市消防救援支隊

唐斌(1982-),男,江西九江,本科,工程師,研究方向:消防應急通信和信息化應用。

猜你喜歡
應急通信策略研究消防
《消防界》征稿啟事
全國消防日11月9日
漫畫說消防
消防也幽默
應急通信需求分析
突發事件應急通信系統原型設計
電力應急綜合通信系統功能與應用分析
關于提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質量的策略研究
分布式多視點視頻編碼在應急通信中的應用
初中語文略讀課文教學策略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