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隔藥臍灸法治療血瘀型痛經的療效觀察

2022-05-30 10:48董芹陳孔莉李準黎志遠
現代養生·上半月 2022年10期
關鍵詞:中醫證候積分治療療效

董芹 陳孔莉 李準 黎志遠

【摘要】? 目的? 分析血瘀型痛經患者接受隔藥臍灸法治療的效果。方法? 以醫院2020年6月- 2021年12月收治的100例痛經患者為研究對象,保證兩組患者在年齡和病程具有可比性的基礎上分為西藥組(口服布洛芬緩釋膠囊治療,30例)、臍灸組(單純臍灸治療,35例)與隔藥臍灸組(隔藥臍灸法治療,35例),比較不同治療方法的中醫證候積分、疼痛評分、臨床療效及不良反應發生情況。結果? 隔藥臍灸組總有效率高于臍灸組、西藥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隔藥臍灸組中醫證候積分和疼痛評分最低、臍灸組次之、西藥組最高,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三組均無嚴重不良反應發生。結論? 隔藥臍灸法的治療效果最佳,可有效改善患者病情,緩解疼痛,且無不良反應。

【關鍵詞】? 隔藥臍灸法;治療;布洛芬緩釋片;血瘀型痛經;療效;中醫證候積分

中圖分類號? R246.3? 文獻標識碼? A? ? 文章編號? 1671-0223(2022)19--03

痛經主要是指婦女在經期或經期前后出現的小腹疼痛、墜脹不適癥狀,是臨床常見的婦科疾病,亦有部分患者伴有頭痛、腰痛等不適,甚至因劇烈疼痛而昏厥,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臨床痛經患者多為原發性痛經,西醫治療以前列腺素合成酶抑制劑等藥物為主,雖具有起效快的優勢,但不良反應較多,臨床應用效果并不理想[1]。中醫學認為痛經是因邪氣內伏而致的氣血運行不暢,故有“不通則痛”的情況。而隔藥臍灸法是結合灸法、穴位及中藥聯合治療的一種中醫外治療法,具有操作簡單、療效顯著特點[2]。本研究分別采用口服布洛芬緩釋膠囊治療、單純臍灸治療及隔藥臍灸法治療,觀察隔藥臍灸法治療血瘀型痛經的臨床效果,現報告如下。

1? 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選取醫院2020年6月- 2021年12月收治的血瘀型痛經患者100例。納入標準:①均為原發性痛經;②符合《婦產科學》與《中醫婦科學》中的血瘀型原發性痛經診斷標準;③年齡、相關檢查等病歷資料完善。排除標準:①近期有妊娠需求者;②經診斷為生殖系統器質性病變者;③近期曾接受其他藥物治療者;④對本次使用藥物過敏者;⑤合并重大疾病、皮膚破損等情況,無法配合完成艾灸治療者;⑥依從性不佳,中途退出試驗者;⑦合并嚴重肝腎等臟器功能缺損者;⑧臨床資料缺損者。在保證兩組患者年齡和病程具有可比性的基礎上分為三組,其中西藥組30例,年齡18~40歲,平均25.62±3.26歲,病程1~10年,平均5.26±2.31年;臍灸組35例,年齡18~29歲,平均25.46±3.22歲,病程1~11年,平均5.22±2.13年;隔藥臍灸組35例,年齡19~40歲,平均25.86±3.32歲,病程2~10年,平均5.28±2.21年。三組間上述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本研究經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進行,患者自愿參與研究,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治療方法

1.2.1? 西藥組? 采用布洛芬緩釋膠囊治療(華北制藥河北華諾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93365;0.3g×30粒),口服,0.3g/次,2次/天。連續治療3個月。

1.2.2? 臍灸組? 采用單純臍灸治療。①面碗制作:取適量面粉與溫水混合,揉成面團,制作底部直徑約4cm,厚度2cm,沿高1.5cm,沿厚1cm的面碗;②艾柱制作:以艾絨制作直徑2cm,高2cm的艾柱;③用法:將碗中央對準臍孔,于面碗上施灸,1h/次,1次/天,經期前7天至經期第3天治療,10次為1個療程。連續治療3個月。

1.2.3? 隔藥臍灸組? 采用隔藥臍灸法治療。取我科協定處方打粉,偏于氣滯者用食醋調糊,寒凝者用姜汁調糊,將藥物填于臍孔上,①方藥選擇:蒲黃、五靈脂、烏藥、香附、當歸、延胡索、肉桂、白芍、吳茱萸、益母草、艾葉、血竭,經藥物混合超微粉碎,密封保存。②面碗制作:與臍灸組一致,碗底中間留直徑1.5cm小孔。③艾柱制作:與臍灸組一致。④操作過程:患者保持仰臥位,使神闕穴充分暴露,醫用酒精常規消毒,將面碗內徑中央對準臍孔位置于臍上,于臍孔、面碗碗底中央孔處填滿藥末,艾柱點燃放置藥末上,1h后取下面餅,以敷貼固定剩余臍部藥物,6~8h后取下,于經期前7天至經期第3天治療,1次/天,10次為1個療程。連續治療3個月。

1.3? 觀察指標

(1)臨床療效:分為痊愈、有效、無效。經治療,腹痛、墜脹不適等癥狀消失,隨訪3個月經周期無復發,疼痛評分為“0”,中醫證候積分降低≥90%為痊愈;經治療各癥狀顯著改善,疼痛評分恢復至“0”,中醫證候積分降低在30%~89%為有效;治療后癥狀無明顯改善,甚至疼痛感增強為無效??傆行?(痊愈例數+有效例數)/觀察例數。

(2)中醫證候積分:于治療前、治療后3個月經周期參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評估,包含:小腹脹痛、月經量少、經血紫暗、畏寒肢冷、面色青白5項,依據無、輕、中、重計為0、1、2、3分,滿分15分,分數越高代表癥狀越嚴重。

(3)疼痛評分:采用視覺模擬評分(VAS)評估疼痛評分,“0”分為無痛,“10”分為劇烈疼痛,分數與疼痛程度成正比。

(4)不良反應發生率:隨訪3個月,觀察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

1.4? 統計學方法

利用統計學軟件SPSS 22.0分析數據,計量資料用“±s”表示,三組間均數比較采用方差分析;計數資料計算百分率,組間率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三組患者的臨床療效比較

三組間臨床總有效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其中隔藥臍灸組的總有效率最高,其次是臍灸組,相對西藥組的總有效率最低,見表1。

2.2? 三組患者的中醫證候積分比較

治療前,三組患者中醫證候積分組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三組中醫證候積分均降低,其中隔藥臍灸組最低、臍灸組次之、西藥組最高,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三組患者的VAS評分比較

治療前,三組患者的VAS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三組VAS評分均降低,其中隔藥臍灸組最低、臍灸組次之、西藥組最高,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2.4? 三組患者的不良反應比較

經隨訪調查,僅西藥組患者出現了1例腸胃不適癥狀,經及時處理痊愈,三組均無嚴重不良反應發生。

3? 討論

痛經是臨床常見的婦科疾病,多在行經期或行經期前后出現明顯的小腹疼痛等癥狀,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西醫治療以服用緩解疼痛藥物為主,如布洛芬緩釋膠囊,雖具有顯著的止痛效果,但長期療效并不理想,且伴有多種不良反應,臨床應用效果不佳[3]。隨著對中醫學的深入研究,證實痛經主要是因患者邪氣內伏所致,與患者經期、產后感受到寒邪與氣虛等關系密切,常伴有明顯的腹部疼痛,而遵循“陽證宜針、陰證宜灸”原則的隔藥臍灸法治療可有效改善患者病情[4]。因神闕穴位于患者臍部,且與胞宮直接相連,有利于藥物滲透與吸收,通過艾灸干預,可達到調理沖任、調和胞宮氣血的功效,有效緩解患者痛經癥狀[5]。灸法以艾葉為原料,經點燃可發揮溫經止血、散寒止痛的作用,采用艾灸療法可有效發揮溫通氣血、扶正祛邪等功效。且經現代藥理學證實,艾葉可有效改善患者盆腔微循環,抑制子宮平滑肌收縮,發揮顯著的止痛效果[6]。隔藥臍灸法所用藥物為荊門市中醫醫院婦科協定處方,選用了治療經行腹痛的經典方“溫經湯”及治血瘀疼痛的“失笑散”合并加減,蒲黃、五靈脂可活血祛瘀、散結止痛,烏藥可散寒止痛,香附可調經止痛,當歸可補血活血、調經止痛,延胡索可活血化瘀、行氣止痛,肉桂可散寒止痛、溫通經脈,白芍可養血調經,吳茱萸可散寒止痛,益母草可活血調經,艾葉可散寒止痛、溫經止血,血竭可止血定痛,諸藥均以溫、補、通為主,可有效改善血瘀型痛經患者病情[7]。

本研究結果證實,隔藥臍灸法治療的總有效率最高,中醫證候積分及VAS評分最低,且無不良反應發生,表明該方法的治療效果顯著,可有效達到補氣活血、溫經止痛的目的,改善患者病情,提高治療效果。分析原因為:隔藥臍灸法是借助辨證施藥與傳統灸法的相互作用,以艾灸的溫和力與滲透力將藥物藥效作用于神闕穴,通過穴位、經絡及臟腑的作用途徑,以艾絨的溫熱效應促使藥物發揮藥效,經皮膚滲透吸收,更好地發揮理氣活血、溫經止痛的治療效果,是一種結合灸法、藥物及穴位功效為一體的中醫外治方法,可彌補口服中藥的不良口感及煎煮費時費力等不足,也可避免西藥對消化道的刺激,且安全可靠[8]。

綜上所述,隔藥臍灸法治療血瘀型痛經的臨床效果顯著,可有效緩解疼痛,促進患者康復,且無不良反應。

4? 參考文獻

[1]? 喬林靜,趙娜,張颯,等.灌耳療法聯合穴位貼敷治療寒凝血瘀型原發性痛經療效觀察[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21,30(26):2911-2914.

[2]? 王婉桐,王昕.隔藥灸治療寒凝血瘀證原發性痛經患者焦慮和抑郁的療效觀察[J].廣州中醫藥大學學報,2020,37(4):680-685.

[3]? 萬穎,孟凡穎.馬氏溫灸法治療寒凝血瘀型原發性痛經的臨床效果[J].中國當代醫藥,2021,28(25):198-200.

[4]? 王雪蓮,劉海洋,張興霞.艾灸刮痧罐聯合溫經湯治療寒凝血瘀型原發性痛經的臨床觀察[J].寧夏醫學雜志,2021,43(2):179-180.

[5]? 姚雪,楊春,栗曉艷.中藥穴位貼敷聯合熱敏灸治療寒凝血瘀型原發性痛經的臨床效果觀察[J].黑龍江醫藥科學,2021,44(5):166-168.

[6]? 李一婷,王昕.痛經湯聯合隔藥灸治療寒凝血瘀型原發性痛經療效觀察[J].山西中醫,2021,37(1):15-17.

[7]? 張素芳,馮曉星,羅來,等.灸臍治療寒凝血瘀型原發性痛經的臨床療效觀察[J].云南中醫中藥雜志,2020,41(2):56-59.

[8]? 鄭偉,李蔚,郝霞,等.隔藥灸臍治療寒凝血瘀型原發性痛經療效觀察[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21,30(35): 3884-3888,3895.

[2022-04-08收稿]

基金項目:2020年荊門市一般科技計劃項目(編號:2020YFYB131)

作者單位:448000? 湖北省荊門市中醫醫院

*通訊作者

猜你喜歡
中醫證候積分治療療效
止眩湯改良方治療痰瘀阻竅型眩暈的臨床療效觀察
冷噴聯合濕敷甘芩液治療日曬瘡的短期療效觀察
補肝除痹湯治療頸椎病100例臨床研究
胃痛消方治療老年慢性淺表性胃炎的臨床觀察
中醫內科治療特發性間質性肺炎患者的效果
補腦熄風止痙湯治療帕金森病的臨床療效觀察
中西醫結合治療慢性盆腔炎的療效觀察
62例破傷風的診斷、預防及治療
1例急性腎盂腎炎伴有胡桃夾綜合征保守治療和護理
新生兒驚厥的臨床診斷及治療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