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業外匯風險管理探析

2022-06-01 12:32李清雯
企業科技與發展 2022年3期
關鍵詞:匯率波動外匯風險表現形式

李清雯

【摘 要】隨著國內市場與國外市場的進一步融合,我國企業的進出口總額不斷增長,外幣結算業務越來越多,外匯風險是外貿企業面臨的風險中最常見的一種,近年來成為中小外貿企業發展中面臨的最大威脅之一。文章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為例,分析了外匯風險的含義及種類、外匯波動趨勢、外匯風險的表現形式及外匯風險防范中存在的問題,探討外匯風險管理原則,并針對如何防范外匯波動給企業帶來的風險、更好地規避外匯波動給企業帶來的損失、減少匯率波動對企業盈利和凈資產的影響提出建議,希望能對外貿企業規避外匯風險有所幫助。

【關鍵詞】外匯風險;匯率波動;表現形式;問題;管理原則;建議

【中圖分類號】F832.6;F426.4;F752.6【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0688(2022)03-0173-03

1 外匯風險的含義及種類

隨著我國國際化進程的不斷推進,進出口貿易業務也持續增長?;乜?010—2020年我國的進出口總額(見表1)不難發現,進出口貿易額不斷增長,近10年漲幅達59.7%。隨著外貿業務的不斷增長,外匯匯率波動帶來的風險也更加顯著。

外匯風險是指國際經濟交易當中,以外幣計價的資產與負債,由匯率的波動給企業帶來收益或損失的不確定性。本研究所指的風險是外匯波動給企業帶來的損失。外匯風險的種類主要為交易風險、會計風險和經濟風險。交易風險也稱交易結算風險,是指運用外幣進行計價收付交易中,企業因外匯匯率變動而蒙受損失的可能性。會計風險也稱折算風險,也指企業將非記賬本位幣財務報表轉化為等值記賬本位幣而帶來的匯率風險。經營風險也稱經濟風險,是指意料之外的匯率波動引起企業未來一定時期的收益或現金流量變化的不確定性。本研究的外匯風險主要指交易風險,也指美元匯率波動帶來的風險。

2 匯率波動趨勢

回顧我國的人民幣匯率制度改革過程:1979—1984年,人民幣經歷了從單一匯率到雙重匯率再到單一匯率的變遷。1985—1993年,人民幣對外幣官方牌價與外匯調劑價格并存,向雙匯率回歸。1994年,中國實行以市場供求為基礎的、單一的、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實行銀行結售匯制,取消外匯留成和上繳,建立銀行之間的外匯交易市場,改進匯率形成機制。2005年7月21日,實行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2015年8月11日,央行宣布調整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中間價報價機制,做市商參考上日銀行間外匯市場收盤匯率,向中國外匯交易中心提供中間報價。這一調整使得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中間價機制進一步市場化,更加真實地反映了市場的供求關系。

“811”匯改前,人民幣對美元處于單向升值的狀態[1]?!?11”匯改后,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中間價更能反映外匯市場供求力量變化,參照“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提高了中間價報價的合理性,也促使人民幣對美元匯率進入雙向波動階段。2017年5月下旬,人民銀行宣布引入逆周期調節因子,把“收盤價+一籃子”的中間價定價機制轉變為“收盤價+一籃子+逆周期調節因子”的定價機制緩解外匯市場可能存在的“羊群效應”。2018年,央行宣布取消逆周期因子,人民幣對美元匯率雙向波動更顯著。

2020年,人民幣兌美元匯率是先貶值后升值,從2019年底的6.976 2到2020年底的6.524 9,升值了6.5%,其中最大漲幅為8.5%(2020年5月美元兌人民幣匯率為7.131 6,2020年12月為6.524 9)。

2021年1~6月,每月底的中間價匯率依次為6.470 9、6.471 3、6.571 3、6.467 2、6.368 2、6.460 1,匯率的雙向波動已經是常態化。

3 外匯風險的主要表現形式

(1)自營出口業務(僅有出口業務)。某企業與客戶于6月15日簽訂合同,規定7月31日交付貨物,貨款8月31日收回,貨款為45萬美元。7月實現收入,應收客戶45萬美元。此時形成應收外幣資產敞口[2]。8月31日收回45萬美元貨款,此時形成銀行存款45萬美元的風險敞口。如果企業選擇9月10日結匯,45萬美元結匯成人民幣,此時該筆風險敞口消失,真正形成匯兌收益或損失。如果結匯時美元兌人民幣匯率比出口時匯率高,那對于企業來說就會形成匯兌收益,反之則是匯兌損失,即結匯形成的金額是企業該筆業務的真正收入,形成銷售時的金額與真正收回金額的差額就是該筆外幣業務的損失或收益。

(2)自營進口業務(僅有進口業務)。某企業與供應商6月15日簽訂購買鐵礦石合同,使用6個月期限的信用證支付該貨款45萬美金,6個月后需購匯支付該筆貨款,此時形成45萬美元負債的風險敞口。6個月后需要購匯支付該筆貨款,購匯時的匯買匯率就非常關鍵,直接形成此筆采購的真正成本。

(3)某企業向銀行貸款45萬美元,期限為1年,直接用于國內業務,此時構成45萬美元的負債敞口,1年后需要購匯償還該筆銀行貸款,此時購匯的匯率非常關鍵,直接影響企業真正需要還款的金額。

(4)經營進出口業務。某企業于6月15日簽訂銷售和進口貨物合同,合同規定7月15日將會收到出口銷售貨款45萬美元,7月16日需要支付50萬美元的進口礦石貨款,此時尚有5萬美元負債的風險敞口。

(5)經營進出口業務。某企業于6月15日簽訂銷售和進口貨物合同,合同規定7月15日將會收到出口銷售貨款45萬美元,10月16日需要支付45萬美元的進口礦石貨款,此時收到與支付的時間間隔比較長,如果想使用7月15日的回款支付10月16日的進口礦石款項,也會造成資金沉淀,加大企業的運營壓力。如果7月15日收到45萬美元貨款及時結匯,10月16日再購匯支付,此時購匯匯率高于結匯匯率就會造成企業的損失,即購匯和結匯時點的匯率波動給企業帶來了風險。

(6)其他類型的風險可能因為匯率波動造成企業資產和利潤減少。

外匯風險的表現形式不是單一存在的,企業要能準確識別并做好分析,準確計算外匯風險的凈敞口[3]。

4 外匯風險防范存在的問題

4.1 外匯風險防范意識不足

很多進出口業務的制造企業仍然將關注點聚焦在產品的生產、質量、銷售方面,沒有重視匯率風險。一部分企業缺少對外匯風險的認知,認為匯率波動跟企業沒有太大關系,沒有針對如何應對外匯風險形成專門的管理機制。

4.2 外匯風險防范管理制度不完善

目前,企業外匯風險防范管理制度不夠完善,整體防范內容和防范方式沒有統一標準規范,很多風險分析不夠科學,防范方式相對落后,存在很多風險漏洞和盲點,嚴重影響外匯風險防范水平,并且受制度因素影響導致很多時候不能有效抵御匯率變動造成的影響,而且企業自身風險預知能力和處理能力較低。

4.3 外匯風險凈敞口統計存在難度

外匯風險存在的形式具有多樣化特征,例如已確定的資產或負債(在報表體現)、尚未確認的確定承諾及極有可能發生的預期交易等。要想準確辨別、分析并統計某個時間點企業的外匯風險凈敞口,需要企業能做到信息充分傳達,所有已存在和即將存在的外匯風險敞口全部歸集報送給具體負責人員,工作人員再通過專業的判斷、分析,采用專業方法統計企業外匯風險的凈敞口。有些外貿企業外匯業務復雜、外匯收付發生頻繁且業務發生的時間期間不同,還要充分考慮外匯積壓帶來的資金成本等因素,想要準確統計企業外匯風險凈敞口存在一定的難度[4]。

5 外匯風險管理原則

5.1 樹立風險中性理念,理性應對匯率波動

國際市場的不確定性因素較多,影響匯率波動的因素也較為復雜,人民幣匯率以市場供求為主,匯率雙向波動增強,很難對匯率做出準確的預判,因此要堅持“保值”而非“增值”的匯率管理理念,企業不能偏離主業涉足自己不擅長的領域,更不能存在投機心理[5]。

5.2 低風險管理偏好

企業應樹立對匯率風險的整體偏好為低風險接受程度,并結合企業實際情況確定適合的風險容忍度,采用有效的避險方法降低經營成果對匯率波動的敏感性。

5.3 低交易成本

企業在選擇不同的外匯風險應對措施時,要準確預估每種應對措施需要付出的成本,要在確保實現風險管理預期目標的前提下,盡量降低成本,并且控制風險的成本要小于可能發生的經濟損失。

6 建議

6.1 牢固樹立風險意識,確定風險管理目標

現階段,很多國際貿易企業都將目光集于生產銷售環節,忽視了外匯風險防范的重要性,并且一部分企業的領導層對外匯風險防范不夠重視,對外匯風險認知不全,認為加強生產管理和提升產品質量、生產效率就能實現穩定健康發展,導致企業的外匯風險防范工作未落到實處,引發很多不必要的風險,對其發展造成阻力[6]。因此,企業領導層必須深刻認識到匯率風險是企業風險的重要組成部分,重點防范匯率波動給企業帶來的風險和損失。

6.2 構建完善的外匯風險防范管理制度

企業需要制定完善的外匯風險防范管理制度,在制定制度的過程中要結合企業的實際情況和外部環境進行科學的分析,保證制定的制度具有較強的針對性和側重性。同時,要保證管理機制具有較高的適配性,制定科學合理的反饋機制,加強與各部門員工的溝通和交流,結合管理質量和風險防范效果,科學地對管理制度進行優化,保證整體外匯風險防范操作規范且科學。此外,可以結合企業的ERP系統,通過系統監控外匯風險數據效果會更好。

6.3 加強人才隊伍建設,與金融機構保持良好的溝通

企業可以聘請金融機構的專業人士給企業的業務人員和財務人員開展相關培訓,通過培訓不斷提升其外匯風險管理能力。平時,業務人員與財務人員應積極參加金融機構舉辦的各類講座,不斷汲取國際貿易知識和了解各種外匯風險防范的工具,并讓金融機構專業人士給予企業專業的分析與處理風險敞口的先進方法。同時,可以積極借鑒先進企業的做法,組織工作人員到其他外貿公司交流,學習它們先進的管理經驗,取長補短,不斷提高自身的外匯風險防范水平。

6.4 大力推行跨境人民幣結算

跨境人民幣結算是指將人民幣直接使用于國際交易,以人民幣辦理結算??缇橙嗣駧沤Y算從2009年開始試點并穩步推進,目前已擴大到全國范圍實行。2021年2月,國家發布《關于進一步優化跨境人民幣政策、支持穩外貿穩外資的通知》,標志著人民幣跨境結算更加便利,更有利于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業務的開展。目前,越來越多國家愿意以人民幣作為結算貨幣,企業應該積極聯合金融機構,推行使用人民幣作為進出口業務的結算貨幣,減少匯率波動給企業造成的影響??鐕究梢圆捎每缇迟Y金集中運營模式,設立境內和境外資金池,打通國外與國內的資金通道,靈活支配集團內資金,減少企業融資成本和外匯風險敞口。

6.5 做好外匯風險的日常管理

(1)對匯率風險進行評估,準確預測風險凈敞口,根據相關數據進行綜合分析,以期提高預判結果的科學性和準確性。企業通過ERP系統,利用大數據技術和云計算技術對各項數據進行梳理和整合,并對一些特殊信息數據進行篩選和趨勢預測,進而準確地對風險系數進行評價,這樣更有利于開展外匯風險管理。

(2)建立臺賬。建立外幣收、支、結匯臺賬,應收外幣等與外匯風險相關的資產與負債臺賬;記錄目前持有、即將持有和需要支出的外幣金額。記錄風險凈敞口規模,記錄風險對沖情況,記錄運用金融工具情況和凈敞口情況等。企業可以通過ERP系統建立臺賬,使得臺賬更清晰與明確。

(3)確定風險應對策略,經過綜合分析與測評后,選擇最適合企業實際的風險應對策略(包括完全對沖策略、部分對沖策略技完全不對沖策略),降低企業外匯風險。

(4)業務人員在進行業務報價時應綜合考慮匯率的影響,結合風險評估數據,在報價中考慮匯率波動的影響,轉移部分匯率波動造成的損失到報價中。此外,要選擇最合適的結算方式,并縮短出口貨款的賬期,延長進口貨物的支付時間。

(5)控制外幣持有量。企業要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清楚地計算出業務活動需要使用的外幣,使持有的外幣金額在合理的范圍內,盡量不留敞口。

(6)關注匯率相關信息。每天關注匯率的走向,及時收集國內外經濟情況和政治局勢,與銀行專業人士多交流,以期獲取更多的匯率信息。

(7)擇時結匯,綜合考慮成本效益原則,并結合科學的金融工具,減少匯率波動給企業帶來的影響。

7 結束語

近年來,受各種因素的影響,人民幣匯率雙向波動頻繁,外貿企業要時刻關注匯率波動,提高外匯風險防范意識,確立匯率風險管理原則,采取有效措施盡可能降低匯率波動給企業帶來的損失。

參 考 文 獻

[1]趙曄.國有鋼鐵企業外匯風險管理[J].冶金財會,2021(4):46-49.

[2]夏旭升.大型商貿企業外匯風險管理實務探討[J].全國流通經濟,2020(11):51-53.

[3]余海輝,謝培君.外匯風險對沖策略分析[J].中國注冊會計師,202(3):116-119.

[4]陳志軍,王洋.匯率風險敞口的分類與統計[J].中國外匯,2021(1):22-24.

[5]馬玲.企業匯率風險管理須恪守風險中性理念[EB/OL].

[2021-05-06].http://jrj.wuhan.gov.cn/ztzl_57/gzjj/jrfxfk/202105/t20210506_1680095.shtml.

[6]杜去凡.國際經濟貿易中外匯風險及防范措施探究[J].時代金融,2020(23):8-9.

猜你喜歡
匯率波動外匯風險表現形式
淺談導演與小品的表現形式
跨國企業如何應對外匯風險
以A企業為例淺析外匯風險及防范方法
人民幣匯率與上證指數互動的實證研究
國際經濟貿易中對外匯風險的有效預防措施
變化中的“生產率悖論”
編輯動態
透射光之炫麗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