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群島型海島旅游建設發展探索

2022-06-01 22:37閆紅麗
旅游縱覽 2022年5期
關鍵詞:發展模式

閆紅麗

摘 要:本文聚焦群島型海島這一特定類型,歸納出群島型海島發展模式主要為網絡模式、群星模式、集聚模式?;诖?,本文分析南麂列島旅游發展現狀并提出以暖島為特色,打造群島暖居主題;加強南麂島與陸地港口、群島內部的功能和交通聯系;“點、線、面”提升南麂島本島重點區域的景觀風貌;結合鄉村振興開展海島小鎮建設的發展思路。最后,本文總結了群島型海島發展的特征和思路,希望能夠促進我國群島型海島建設開發。

關鍵詞:群島型海島;發展模式;南麂列島

中圖分類號:F592.7 文獻標識碼:A

海島旅游,是指在自然資源和人文資源富饒的海島及周圍水域中開展和旅游相關的活動,這些活動能滿足游客度假、休閑、觀光以及游覽的需求[1]。攜程發布的《2021暑期旅游大數據報告》顯示,海島游為2021年夏天親子游客的首選,24%的親子游客暑期首選三亞、青島、大連、舟山等海島城市。海島旅游業的持續發展已成為推動國內旅游業發展的重要力量。原國家海洋局發布的《2015年海島統計調查公報》顯示,我國共有海島11 000余個,海島總面積約占我國陸地面積的0.8%,浙江、福建和廣東海島數量位居前三,海島分布不均,呈現南方多、北方少,近岸多、遠岸少的特點。海島的分布形態多呈鏈狀或群狀分布,大多數以列島或群島的形式出現[2]。本文通過國外群島型海島案例的研究總結其發展模式,以南麂列島為例借鑒案例模式提出發展策略,嘗試探討群島型海島旅游的發展思路。

群島,即群集的島嶼類型,通常是指集合的島嶼群體,是彼此距離較近的許多島嶼的合稱,目前世界上主要的群島有50多個,分布在4個大洋中[3]。本文將群島型海島旅游發展模式總結為以下3種(見圖1)。

(一)網絡模式

群島型海島旅游的網絡模式的特點在于各個海島有各自的分工,海島之間交通聯系便利,多個海島以及腹地港口聯動發展,點線成網,突出海島群的整體特色和功能。在20世紀八九十年代迅速崛起的日本瀨戶內海群島呈現出較為突出的網絡模式的特點,近十幾年每三年舉辦一次的藝術季更強化了網絡模式的發展特點。群島中直島承擔美術館加海島高端住宿功能,豐島承擔美術館加農業觀光的功能,小豆島承擔綜合住宿功能,犬島承擔的戶外藝術拓展功能,所有海島均沒有大規模的開發,圍繞工業遺存、藝術等主題,各自發展較少量精品旅游項目,通過彼此之間的功能共頻和互補形成了網絡體系。

(二)群星模式

群星模式的特征是各個小島自成體系,游客一般以其中一到兩個作為旅游目的地,海島之間的內容重疊度較高,彼此功能依賴程度較低,單個小島可獨立承擔旅游服務共功能。位于印度南部的馬爾代夫群島是典型的群星發展模式,群島由26組自然環礁、1 192個珊瑚島組成,每個小島以度假休閑為內容,提供主題化度假酒店,一島一酒店,配套功能完整的娛樂觀光、休閑體驗、后勤服務等設施。

(三)集聚模式

集聚模式表現出以群島中一個或兩個主要島嶼為核心對象,綜合開展各類旅游項目。以夏威夷群島為例,群島由8個大島和124個小島組成,其中主要島嶼包括夏威夷島、茂宜島、歐胡島和可愛島。海島以本土文化為特色抓手,策劃強有力的項目體系,一年四季有豐富的旅游體驗,同時打造高品質的旅游服務體系,從旅游交通網絡到餐飲、住宿、購物服務等都均衡發展。集聚模式中的主要島嶼功能較為復合,提供多樣化度假和旅游服務選擇,帶動群島整體旅游發展。

(一)南麂列島旅游發展現狀

1.海島概況

南麂列島位于浙江沿海,區域總面積約200 km2,海岸線總長75 km,由52個島嶼組成。

海島自然景觀資源包括大沙岙貝殼沙灘、火焜岙岸灘和后隆岸灘水域風光資源,銅藻實驗場、柴嶼野生水仙花等生物景觀資源,馬祖岙日落觀賞點、三盤尾日出觀賞點等天景與氣候景觀資源,飛來石、望夫石、前隆嘴、后隆嘴、虎嶼等地文景觀。其中最有特色的是大沙岙貝殼沙灘,沙灘由貝殼堆積而成。人文景觀資源包括美齡居、鄭成功水師操練場等遺史遺跡,國姓澳等摩崖石刻,全境解放碑、戰壕等工程構筑。位于三盤尾戰壕碉堡保存較為完整,觀感性強,水師操練場雖歷史記載清楚,但已無跡可尋。南麂列島目前已經形成了三盤尾、大沙岙、馬祖岙、司令部、國姓岙五大旅游景點,五大節點集中在主島南麂島,另外在竹嶼、柴嶼有露營地和垂釣等少量旅游項目。

2.問題與挑戰

《浙江省海島大花園建設規劃(2019-2025)》中南麂島被納入海島大花園建設規劃范圍內,是未來重點建設十大海島公園之一,但海島目前仍存在不少問題[4]。陸島連接不便利,每日來往于鰲江碼頭與瑞安碼頭的船只較少,對上島游客數量有一定的限制,海島之間缺乏往來交通。海島獨特的景觀資源未能得到開發延展,目前島上旅游項目較為普通,游客多以走馬觀花為主,未能發掘海島潛力。南麂島內基礎設施不完善,島上交通單一,主要景點往來不便,交通指示信息模糊,旅客不僅等待時間長,且欠缺舒適的等候空間(站點等)。餐飲住宿接待能力較差,僅有少量酒店民宿具有品質保障,且在淡季多數住宿餐飲停業,無法顧及淡季出游旅客的需求。

(二)發展思路與策略

1.以暖島為特色,打造群島暖居主題

群島地處亞熱帶海域,氣候溫和濕潤,冬暖夏涼,雨水充沛,屬于典型的亞熱帶海洋季風氣候,一年中近半時間受北太平洋西部暖流的影響,海島可強化“暖”的特色,打造以暖居為概念的項目體系,借鑒馬爾代夫群星模式中多個海島圍繞統一主題而構建的酒店體系,形成獨特的有吸引力的住宿體驗[5]。

2.加強南麂島與陸地港口、群島內部的功能和交通聯系

要增加鰲江碼頭、瑞安港碼頭與南麂島新碼頭的來往客船,提升3個碼頭的形象,豐富和健全碼頭的游客服務功能。同時,提高鰲江與瑞安的旅游服務和接待能力,將海島旅游服務的功能延伸到港口腹地,海陸聯動發展。要加強南麂島本島與竹嶼、柴嶼、大檑山嶼的碼頭交通聯系,將多個海島的生態體驗功能聯合起來,強化群島的特色。要優化南麂島本島內部公共交通線路和設施,使主要路線閉合成環,連接本島內各個重要的景點,對站點空間進行人性化設計建設,體現海島文化主題元素??傮w交通系統要實現智慧化、網絡化、可視化。

3.“點、線、面”提升南麂島本島重點區域的景觀風貌

“四點”——打造新碼頭、懸挑觀景臺、日出和日落的最佳觀賞點四處最重要的“點”空間,加入藝術元素塑造重要的標志節點?!叭€”——新碼頭至馬祖岙打造落日風光觀景線,三盤利用三嶼、三盤的起伏空間打造人生旅程感悟的日出風光觀景線,利用已建的山頂綠道結合夜景打造星空漫步道線性空間?!皟善薄麓a頭與國姓岙之間環抱形成可以“看與被看”的海灣面域空間,大沙岙與三角寮之間利用山海關系形成可延展的面域空間,可以以大沙岙為紐,利用一南一北兩個面域空間塑造海島風貌。

4.結合鄉村振興開展海島小鎮建設

南麂列島村落集中在碼頭片區、火焜岙片區、后隆民俗村片區、國姓岙片區以及司令部片區?;馃j岙、后隆與國姓岙3個村落建筑群與山海環境交融各具特色,稍加整治可更具韻味。碼頭片區與司令部片區承擔了較多的海島旅游服務的功能,居民與游客動線交織。結合鄉村振興的戰略,加強海島小鎮的規劃建設將有利于海島景觀品質的提升,同時也更加完善旅游服務體系。在小鎮建設中可借鑒夏威夷集聚模式中政府、市場和非政府組織、當地居民的角色和職能,探索海島可持續發展道路。

(一)聯動發展:整體統籌、模式創新

群島型海島應強化群島特色,確定群島總體定位和發展目標,尋求適宜的發展模式,將總體目標細化到單個島嶼發展中,明確島嶼之間的功能關系,統籌發展。海島的管理建設范圍應擴展至相關港口城市,至少擴展到港口碼頭所在區域,陸地與海島一體化發展,讓海島文化通過港口城市延伸,營造海島旅游文化氛圍。由于海島生態敏感度較高,海島旅游開發建設應遵循最小干預的原則,整體統籌之下,可將旅游開發中的功能和內容分散至多個海島,可實現島嶼旅游功能輪作輪休,生態與產業協同增效。

(二)導向清晰:目的確實、線路可達

群島型海島不同于單個海島,海島內容各異,景點分布分散,因此從到達路線的選擇到目的島嶼的選擇都具有一定的隨機性,這使得游客在旅程前期花大量的時間研究旅游攻略和路線,在旅程中仍然可能會在等待上浪費時間。海島旅游應考慮構建導向清晰的線路系統,線路系統應盡量閉合成環,直接連接海島主要景點,景點內容豐富的島嶼可根據不同的旅游線路安排匹配的公共交通服務,保證游客以最高效的方式可以抵達目的地。在主要的交通樞紐中心、游客服務中心提供包括海島內容特色和精確的客運船、游客大巴時刻表的宣傳圖冊,建設景區節點的智慧平臺等都是有效的措施手段。

(三)綠色永續:構建可持續發展的項目體系

群島旅游的開發建設應循序漸進,不可一蹴而就。海島旅游規劃應更加考慮近遠期關系,深入研究分析海島的生態承載力、海島空間功能用途、不同海島的開發建設要求和限制,制定可持續發展的項目體系,項目定期評估、分期實施,避免在建設初期就四處開花,盲目追求經濟效益而帶來的“一陣風”效應。

我國海島旅游資源豐富,海島旅游開發具有巨大的潛力,海島旅游應規劃先行,加強生態、文化、旅游、社會等多學科的交流與協作。本文通過群島案例的模式研究,以南麂島旅游發展思路的初步探索,發現群島旅游首先注重“破題”,提出發展路徑。首先,要找準海島的“位置”,不可單純地復制別處的成功案例,項目的策劃和建設應圍繞主題、突出主題,塑造海島形象與名片;其次,應建設“有序”,發展不可操之過急,資金的投入應慎之又慎,在項目的聯動中注重近遠期的關系,同時也應充分協調游客量與生態承載力之間的關系,實現人與自然均衡共贏;最后,應同時抓已有項目的品質提升與新建項目的品質保障,提煉精品節點與路線,利用文化與媒體精細化宣傳與服務。

[1] 展鑫.海島地區特色旅游小鎮打造策略研究[D].舟山:浙江海洋大學,2018:6.

[2] 陳詩言.世界海島旅游研究及對我國海島旅游發展的啟示[D].大連:遼寧師范大學,2019:22.

[3] 梁若冰.溫帶群島旅游發展模式及路徑研究[D].大連:大連外國語大學,2019:17.

[4] 劉敏.海島大花園建設暢想[J].浙江經濟,2019(21):26.

[5] 劉峰,梁艷,方曉明,等.溫州南麂島旅游季節氣候舒適度分析[J].亞熱帶農業研究,2012(3):205-211.

猜你喜歡
發展模式
美國與中國智能電網的發展模式比較與分析
江西省動漫產業發展模式研究
中國社區銀行發展模式探析
我國微型金融發展中的問題與思路
基于山東生態農業的綠色供應鏈管理研究分析
高職院校創客文化的發展模式
韓國高校校企合作模式新發展
贛南生態旅游競爭力及發展模式研究
對江西省長期護理保險制度設計的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