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化時代下大學語文教學中德育功能的實現路徑

2022-06-02 11:23侯海燕
中國新通信 2022年6期
關鍵詞:德育功能大學語文

【摘要】? ? 當前,高校大學語文是我國普通高校專門為非文學專業提供的,培育大學生人文素質教育能力的學科之一。尤其是在如今信息化時代下,學生的思想觀念容易受到網絡的影響,高校語文教學開設的主要目的是充分發揮這一專業領域所自帶的人文性、基礎教育和綜合型特點,以更為潤物無聲的教學方式,體現語文中所蘊含的思想品德教育功用,進一步提高人大學生的思想道德修養水平,滿足新時期社會對高等學校思想教育工作。的內在需要,進而滿足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對人才培養目標的新要求。

【關鍵詞】? ? 大學語文? ? 德育功能? ? 路徑

引言:

大學語文的教材改革不僅僅是提高大學生文化素質的需要,同時也是大學生的德育素質的提升的必然。在大學語文的課堂中,老師們不能單純地僅僅傳授學生有關教材上的知識層面的問題,還要學會怎樣在傳授知識的同時把德育內容滲透到大學語文課堂的教學當中,使每一位大學生都能夠語文能力得到的提升的同時把自身的品德素養提高到另一種層面上。在大學語文課堂中,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的方式也有許多,本篇將對在大學語文課堂中品德課堂所滲透的方式和內容加以分析,并詳細介紹其方式和內容。

一、大學語文教學中德育功能實現所存在問題

(一)語文教學中對思想道德教育元素的發掘及重視程度不夠

不同版本的大學語文教材所選用文學作品,大都是經過專家學者的精心篩選、反復研究之后,呈現在教師和學生們面前的。這部分文學作品之所以能夠被列入大學課本,并不僅僅是因為它們本身所具備極高的文化內涵、審美價值和可讀性,更主要的是,由于此類文學中蘊含著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如:愛家愛國、勤勞勇敢、艱苦奮斗等,文學作品中所刻畫的人物角色均具備著較強的思想道德素質和民族愛國情感,所以,既然這部分文學作品被選入大學語文教材,那么它本身的德育功能是無可辯駁的。不過部分教師在授課過程中未能對教材中所富含的德育元素及其教育功能進行充分的挖掘和整理,因此出現偏向于對文學作品的文學性和審美性及情感性這三個方面為側重點的教學設計,以此為重點的教學任務的完成并不能從真正意義上實現大學語文課程的德育教育功能。

(二)大學語文課程德育內容的教學方法單一

大學語文課程是一門及人文性、工具性、基礎性、公共性為一體的人文素質類學科。這就需要任課教師傾注更多的精力,以更為細致和耐心的教學態度,挖掘出課程背后所蘊含的更為深刻的德育元素。這些元素需要教師在講授過程中,通過潛移默化的方法逐漸影響學生的日常行為,引領學生向作品中所刻畫的優秀人物學習,從而培養學生崇高的道德品質。但當前語文課程的德育模式仍然比較單調,教學方法單一學生的聽課興趣難以有效激發和調動,造成學生對教材中高尚人物形象與品質的的深刻探索和反思不足。

二、大學語文中德育功能的實現路徑

(一)以愛國主義教育及三觀教育為大學語文德育功能的中心

愛國主義、民族感情一直是文學作品不可或缺的主題。大學語文的課堂教學能夠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愫,讓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被譽為現實主義詩歌源頭的詩歌總集《詩經》中就有大量愛國主義的偉大詩篇:“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王將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同仇?!痹诖呵飸饑畷r,《曹劌論戰》、《宮之奇諫假道》《馮諼客孟嘗君》《觸龍說趙太后》等講述了一個熱愛國家、熱衷于風險、甘愿自我犧牲的故事。屈原的《離騷》則是通過一股氣勢磅礴的感覺對一代代后人進行鞭策與勉勵。以上文章在平時的教學教材中都有不同程度的呈現,對培養學生的家國情懷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對文章的解讀中,教師可以以英雄們對祖國的崇高感情,對家國的奉獻精神為重點對學生進行價值引領,創設愛國教育情境,幫助學生在通過對相關人物、形象地全面分析與探討,由此能夠獲得更加深刻地價值認知與了解。

(二)以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幫助其形成優良品格并逐步增強社會適應能力

現今,在我國大學畢業中,面臨的就業問題是相當嚴峻的。由于一些專業視野等因素的制約,大學生自身對未來的定位尚待清晰、良好的綜合素養的缺乏,很多學生在剛走出校門時明顯出現適應社會和職場的種種“短板”。綜合素質的提升、優良品格的養成無疑成了學校教育增強核心競爭力的重要任務。大學語文的非功利性正好可以通過彌補學生專業課程所不具備的其他綜合知識,讓學生獲得更多人文素養和積淀,為學生獲得更全面的知識積累、積極向上的心態,由此能夠為提高學生的綜合水平做鋪墊。對此語文教師在課堂中,必須要對文章的思想內涵和人文素質進行深入地發掘、細致地梳理和適當地呈現。利用對相關作品或內容的深入解讀與賞析,有針對性地使學生在獲得精粹文學知識的過程中,積累大量的學科知識,引導學生逐漸成為一個內涵豐富、思想精粹的人,促使其文化軟實力大大提升。并且,廣大教師需要通過提升作品思想、作家品質的影響力來營造學生澄明的心靈,啟發學生生發有意義的人生體驗。例如在陳洪主編的《大學語文》的《梵高的墳塋》的教學中,教師需要向學生提到:盡管梵高的作品在他生前并未受到關注,但是依舊能夠在痛苦的生活考研中堅守著自己的夢想,一直到他不幸去世,他的作品百匯受到后人的追捧。通過這一篇文章的閱讀能夠使學生感受到在奮斗拼搏、夢想追逐等期間,從未有隨隨便便就能夠走向成功的人,只要你不斷努力,并且朝著自己夢想的方向前進,總會看到成功和夢想。這也是當前大學生在未來社會發展中的一個重要指路燈,能夠使大學生意識到,即便是像梵高如此偉大的名人,也有人生低谷期,由此來幫助他們增強不斷努力的信息。

(三)以弘揚中外優秀文化、分析文化差異、提升審美能力等為基點

現今,全球各國的貿易、政治、軍事、文化等各個領域的互動愈發緊密和深入。大學生則是今后推動祖國全面發展的一股核心力量,不能夠完全將自己的視野局限于專業領域,不能夠過于關注自己身邊的一些人與事,一定要擁有和外來文化進行溝通的技能。所以,一定要積極地引導大學生的審美能力提升。在大學語文課堂教學中,需要專門創設一些非中文專業的公共必修課程,其中覆蓋的文學作品樹立是非常多,而且類型也是非常豐富的,特別是覆蓋面是相當廣泛的。不但存在古文,而且也存在現代文;不但包含中國文學,也包括外國文學。中外均有、古今一體,恰好滿足培養大學生審美素養的基本需求。由此來看,在目前地大學語文課堂中,它不但能夠讓廣大學生從中汲取大量的知識,增強其文化素養;而且也能夠讓大學生形成國際性眼光,使其擁有能夠成功駕馭國際優秀文化的實力。語文老師可以結合信息時代的優勢,利用網絡資源,上課時給學生們介紹更加豐富多彩的中華文化,還可以引入外國的一些優秀文化,做到“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

比如:石幼珊的一篇著名譯文的題目是《熱血、辛勞、汗水和眼淚》,其內容非常簡短,大約是數百字,不過語氣非常強悍,而且文字鏗鏘有力,其能夠彰顯出在國家出現危難之際,英國首相丘吉爾對最終能夠取得勝利的自信心。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利用自己對這一篇文章的深刻理解與認識,促使學生能夠深刻地感受到這是一位偉大的為人,并由此能夠感受到丘吉爾在國家危難之際所擁有一種無畏無懼的情懷,這對于大部分學生而言,都屬于一類熏陶,也代表著一類鼓勵和鞭策。并且,學生在對相關作品進行欣賞期間,因為其中的語言、節奏、詞匯等表達技巧造成的一系列影響,必然會掌握賞析國外優秀作品的能力。

(四)以加強教師自身思想政治道德建設為橋梁

教師在學校教學中起著舉足輕重的角色,而老師的個人素養與管理水平也是直接影響學生學習效果的最直接原因。正如孔子所云:“以教人者教己,立己才能立人”,作為一名大學語文老師,不但必須掌握相應的學科基礎知識,更關鍵的是還需要具有相應的思想政治素養和較高的思想道德修養。所以,大學語文老師在不斷提升自身學科實力的同時,也需要不斷加強自己的思想政治品德建設。各院校也將定期地對大學語文老師開展思想政治品德建設的培訓,以不斷提高大學語文任課教師的課程道德意識與德育能力水平,并通過設定具體的考評方法,使得老師在學校任職期間可以進一步提升自己思想政治品德意識與教育管理水平。而且要求語文老師對于信息時代下,學生的心理特點有所了解。唯有如此,我們的學校語文課程才能營造出更為濃郁的道德氣氛,也才能提高廣大青年學子的思想道德素質,宣揚愛國主義精神,培育出社會主義建設事業所需的德才兼備的新時期人才。

(五)以集體主義價值觀的滲透為途徑

集體主義精神教育在當今我們大學生中勢在必行,不可或缺。但是獨來獨往,缺少和別人的交流與互動,做了什么事情也從來都不會求助于別人的學生數量不在少數。由于大學語文課程的人文性,語文課堂就有責任讓學生知道怎樣互相幫助,使他們懂得團隊的意義,集體的精神。另外,許多大學生都是獨生子女,由于受到父母親的寵愛,個性就強烈、永遠以自己為中心,甚至在心理類的課程中也出現了較為對抗的情緒,如果在大學語文課堂中滲透集體主義、團隊精神方面的教育,學生的抵抗情緒便會以一種相對緩和的方式得到稀釋,甚至可能調動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教師在選取講授的側重點時對團隊精神和集體主義精神的篇章進行關注。引入生活實例,通過對比,讓學生體會在實際生活中,團體協作、集體主義精神等優良品德的重要性,以便達到非比尋常的教育效果。

(六)以樹立積極樂觀的心態為己任

人類能夠認識生命、追求生命的價值這是人類與地球上其他生命的不同。當然在這過程中,人類難免會遇到挫折和困難。大學生在自我探尋人生的價值和意義時也會面臨精神的困境,心靈的困頓。在大學語文的教材中選取了大量的典型的人文精神的素材,它們旨在弘揚健康向上的價值理念、開拓進取的精神、健康向上的良好心態。教師也要用自己的自身樂觀向上的態度及文學作品中的人物經歷去感召學生的人文精神,培養他們積極樂觀的精神。比如在很多大學語文的教材中都選擇了蘇軾的作品。蘇軾在“烏臺詩案”所經歷的種種坎坷是我們一般人難以感同身受的,但他始終一直以積極的態度面對生活給予他所有的不幸與不公平,這種曠達在蘇軾的《定風波》中有集中的體現:“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蔽覀円探o學生在面對人生的苦難時要學會自我解脫和心靈的釋放,甚至我們可以用蘇軾超然自適的人生態度,來引導學生對儒家思想中心態的積極、道家的超然物外、儒家的積極用世的初步感知。讓他們明白,真正的樂觀不僅是看他是否能夠在苦難中站起來,更應該是當個人的境遇降至平常以下的時候,依然能夠保持樂觀的人生態度。這種人生智慧的擁有,對學生的成長而言,無疑是一筆受用一生的財富。

(七)以合理設置課程體系為扶梯

要傳播并貫徹“立德樹人”的教育理念,必須按照“立德樹人”的標準來對高?;A語文的教學內容進行再次建構。語文課不會簡單淪為學習者聽、說、讀、寫的學習用具,也并非專業課、思政課的替補,它有其自身使命,主要是“傳播知識”“培養能力”和“提升整體綜合素養”,可以“傳教授業”,也可以“教化與陶冶”。學生在大學階段的重心是以專業課學習為主,公共課的學習時間有限。在有限的學習時間中,為了確保語文教學目標的順利完成,就必須科學整合為“傳授基本知識”“培養能力”“提升綜合素養”三個板塊,三者都要兼顧,不可顧此失彼。在“基礎知識的傳遞”上,是以母語知識為先,這也是語文教學的最基本抓手,除了涉及文、辭、篇章外,還涉及自然科學、社會科學以及人生各方面的基本知識與內涵,學習者只有順利學會了這些知識,方可在今后的教學環節中活學活用。從“核心才能的鍛煉”問題上,需了解到這是學人在日常生活、學習中所必需的一種基本才能,具體分為問題處理能力、自主學習能力、語言理解能力、溝通表達能力、創造社會變革才能等五大方面。在語文課程中,必須通過這些能力的培養目標對課程加以重構,幫助學習者群體建立起終生學習的理想與思維,這也是教育的大勢之趨。在“提升整體綜合文化素養”上,要求以人文素養為重心,凸顯出中國語文教學所獨特的傳統文明禮儀教育、社會政治素養、文化素質、教育哲學等內涵,以完善學習者的性格為目標,有利于學生的身心健康健康發展,使學習者變成一個具有智慧與素質的獨特個人。

(八)以突出語文教育的特色為原則

為進一步落實“立德樹人”的要求,在職業院校中,教師必須突出職業院校中語文教育的基礎性和人文性的結合,以形成獨具特色的大學語文課堂。高職階段的語文教育不僅是培養學生基礎素質的重要課程, 同時也是夯實學生實踐能力的必修課。良好的溝通能力、審美的能力、表達能力、社會交往能力、實用寫作的能力、運用專業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等能力的養成,離不開大學語文教育的培育。語文教育應充分發揮對學生語言能力的訓練。整體來看,一般是利用語文學科的學習,促使學生的“聽”力有所提升,由此能夠對文章中的內涵進行理解與掌握,通過認真地聆聽去感受世界;“說”一般代表著正確應用語言,可以對其中的語言內容進行深刻表達,并且還能夠借助于姿勢、表情、手勢等,促使其語言表現力、渲染力等大大提升;“讀”一般是指通過開展 一系列閱讀活動,幫助學生的理解能力、速讀能力等大大提升;“寫”一般是指通過書面語言進行相關信息傳達,并對其進行情感轉移,由此能夠間接性地體現出相關事物的基本表達能力,促使學生逐步增強聽、說、讀、寫等基本技能,這是語文教育的基本特色。教學中可以嘗試采用“項目驅動法”、“問題探究法”等形式進行教學。

三、結束語

大學語文是人文素質教育的核心課程。教材中蘊含著大量的德育教育的資源,積淀著厚重的歷史文化和思想的經典篇章。這些優秀的中華文化、中國故事、中國英雄、民族精神足以為我們廣大教師在教學中,引領學生進一步增強道路自信、文化自信、培養學生豐富的情懷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供天然助力。開展大學語文德育功能的實現路徑研究與實踐,能夠有效提升高等院校的育人質量,達到全面育人的目的。

作者單位:侯海燕? ? 寧夏建設職業技術學院

參? 考? 文? 獻

[1] 王立軍. 大學語文教學中德育功能的實現路徑[J]. 語文建設, 2016(12Z):2.

[2] 岑澤麗. “課程思政”視域下大學語文教學中德育教育探析[J].? 2021(2019-20):20-22.

[3] 王春. 試論大學語文教學在高校德育工作中的路徑選擇[J]. 花溪:文藝教育, 2020(18):2.

[4] 康春璐. “慕課”時代大學語文德育功能滲透問題研究[J]. 常州工程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19(2):4.

[5] 徐偉. 課程思政視域下大學語文教學中德育教育策略研究[J]. 湖北開放職業學院學報, 2021, 34(16):2.

[6] 丁玉珍. “課程思政”視域下大學語文教學中的德育探析[J]. 散文百家(新語文活頁), 2020.

猜你喜歡
德育功能大學語文
2019年成人高校專升本招生考試模擬試題 大學語文(一)
2019年成人高校專升本招生考試模擬試題 大學語文(二)
山西省2018年專升本選拔考試 大學語文
2018年成人高等學校專升本招生全國統一考試 大學語文
關于高校大學語文學科定位及課程建設的思考
初中思品實踐活動課落實德育功能策略探索
小學籃球運動德育功能初探
發揮思想品德課的德育功能的五個轉變
淺析充分發揮中學黨建的德育功能
淺談大學語文教育現代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