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學音樂教學中學生節奏感的培養策略

2022-06-03 11:34張有蓮
速讀·上旬 2022年3期
關鍵詞:音樂教學中學生

張有蓮

◆摘? 要:節奏是音樂作品中最鮮活的部分,富有較強節奏感的音樂旋律往往更加引人注目,節奏感能使人增強對音樂的理解和感知,進而提升人的音樂藝術素養。本文基于目前新課程改革的環境下探究中學音樂教學里,如何更有效的培養學生的音樂節奏感,帶領學生深入體驗音樂藝術的韻律美。

◆關鍵詞:中學生;音樂教學;節奏感培養

有些人天生就對節奏感知十分敏銳,但更多的人經過后天培養才能更好的把握音樂節奏,在中學音樂教育里培養出學生節奏感對教學效果是事半功倍的,而優秀的音樂教學不止能為學生帶來更佳的審美體驗,還能舒緩學生學習時的壓力,幫助學生放松身心以實現心理上的健康發育。

一、培養中學生音樂節奏感的意義

傳統的教育形勢中,無論是哪個階段的教育都不會重視關注音樂教育,在小學里還出現過一位教師教授整個年級音樂課程的現象。由于音樂教學作為藝術性學科沒有較大的應試壓力,因此很多人都不會看重音樂素養的培養,甚至音樂教師自身都不注重提高自身的教學能力。過往的中學音樂教師沒有教學壓力,自然不會精心備課教學環節,更何論提升學生對音樂節奏的感知能力。而如今新課程改革下素質教育的大力推廣,讓教育工作者關注到學校里的藝術素質教育,新課改背景下不再只重視學生的基礎學科知識教育,其藝術素質的培養方案更是被劃入教學重點,只有整體性提升學生綜合素質才能實現素質教育要求下的學生全面發展。

這就要求中學音樂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時依照培養目標進行合理規劃,以音樂節奏感的培養為教學目標來提升學生音樂素質,不僅可以增加學生對音樂作品內涵的理解,還可以在潛移默化中逐漸提升學生對音樂品質的審美水平,尤其是對于有天賦的學生來將就是促使其個性化發展,激發其內心潛在的音樂創造能力。音樂節奏感的有效培養能鍛煉學生的感官感知能力,促進學生活躍腦部思維,陶冶音樂藝術情操。學習音樂也是一種藝術享受,當中學生經過忙碌的學習生活之后聆聽優美的音樂來放松身心,音樂教師構建一個輕松的音樂學習場景帶領學生伴隨著音樂節奏歌唱、舞動,使學生充分體會音樂藝術帶來的幸福和愉悅感,最終提升音樂學科的核心素養。

二、現階段中學音樂教育中存在的問題原因分析

(一)教師沒有重視培養學生的音樂節奏感

在此主要探討的是初中學生的音樂教育教學,音樂學科是初中學生必學的藝術課程,但很多初中學校都存在著忽視音樂教育的思想偏向,這樣的思想放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就不會太重視培養學生的音樂節奏感,其教學備案中的教學目標設計也過于單一,教學活動過程也多是以教導學生音樂基礎知識和教授學生基本演唱技巧為主,沒有實質性發揮音樂課堂的教育作用。特別是一些教師自身并不具備良好的教學技能,無法很好的引導學生提升對音樂藝術的鑒賞能力,這樣一來就會弱化學生的節奏感知培養,課堂環境就形成了濃厚的學術研究氛圍或是過重的娛樂氣氛。

(二)音樂教師在教育中并沒有視學生為活動中心

不少中學音樂教師在開展音樂教學活動時只是一味地想要完成教學任務,一板一眼地機械式進行教育活動,心理上沒有將學生的中心角色調整到合適的位置,或是音樂教師表面上改進為引導式的教學模式,但實質上依舊維持著教與學的傳統音樂教學方式,這說明其并沒有深度探究新課改的教學目標和方式要求,不去維系教師和學生之間的友好互動關系,自然就無法構建和諧的音樂教學氛圍,嚴重拉低了教學活動培養學生音樂節奏感的效率。部分中學音樂教師都忽視了音樂教學的學科教育意義,只會跟隨教科書對學生開展視聽唱的基礎音樂教學,甚至還有少部分教師會產生音樂教學對非藝術學生毫無用處的嚴重偏差思想,導致學生無法很好的培養出對音樂作品的欣賞與審美能力,想培養出音樂節奏感更像是天方夜譚。

三、中學音樂教學里培養學生節奏感的有效路徑

(一)增強學生對音樂教學的興趣

在學習方面,興趣就是最佳的學習動機,能夠促使學生將基礎學習行為內化為提升自我價值的動力,特別是音樂節奏感的培養不能照搬書本理論知識學習方式,節奏作為一個抽象的概念只能讓學生在音樂作品中親身感受,單純的言語和文字都無法提升學生的節奏感知能力。教師自身應該及時轉變音樂課堂的教學理念與模式,從思想上重視、行動上落實音樂教育課堂上的節奏感訓練,逐漸影響改變學生對于音樂教學課堂的固有思維模式,利用創新式的課堂教學方式來提高學生對于音樂學習的興趣,教師應該明確音樂課堂不僅是緩解學生學業壓力的一種途徑,更是幫助學生提升音樂藝術審美水平的關鍵所在。在實際開展課堂教學時可以利用“擊鼓傳花”的游戲方式讓學生按照歌曲節奏來傳遞物品,而游戲中沒有按照節拍傳遞物品的學生就需要上臺表演一個小節目,以這種方式去引導學生在活躍的課堂氛圍中熟悉不同音樂中的節拍。除此之外,很多學生對于新時代音樂教學活動往往比平時傳統音樂教學活動興趣更高,教師也可以利用流行音樂來集中學生的課堂注意力。需要注意的是部分歌曲并不適宜搬上音樂教學舞臺,教師在備課選擇時要多調查分析流行音樂的背景故事和歌詞內容,避免存在錯誤導向的歌曲影響到學生心理發展,只要教師合理運用流行音樂來進行音樂節奏教學活動,學生既可以通過熟知的流行歌曲培養節奏感,又可以構建一個輕松愉悅的課堂環境來拉近師生距離。

(二)利用教學器材讓學生在實踐練習中提高節奏感知能力

樂器種類數不勝數,教師可以選擇自己擅長的樂器來帶領學生把握音樂節奏,或者鼓勵會樂器的學生上臺表演,學生表演結束后教師應該以贊揚的態度進行評價,并針對其表演中的節奏感來展開教學活動,既提高了學生的自信心,又使節奏感教學活動順利進行,同時也能促進師生之間友好的溝通交流。此外,教師也可以帶領學生進入音樂活動教室,在不干擾其他班級學生學習的情況下讓每位學生都嘗試樂器演奏,尤其是打擊類樂器鮮明的節奏感能促使學生更好的融入教學活動里。因為學生整體的音樂基礎并不高,教師自己在進行樂器演示時要盡量選擇一些較為常見的、偏簡單的樂器,譬如說非洲鼓;也可以鼓勵學生在網絡上尋找教程來自制樂器,充分刺激學生的音樂課堂活動參與積極性。例如在進行“班級演唱組合”單元教學時,教師需要帶領學生學習《青春舞曲》這首歌曲并嘗試尋找歌曲的節拍感,先借助拍手、跺腳等方式來幫助學生感知其四四拍的強弱規律,感受歌曲“魚咬尾”式的創作特征。當學生掌握基礎音樂知識后引導他們用周圍的素材去制作沙錘等簡易的打擊樂器,再以小組合作的形式來演奏出課本中“體驗與表現”活動里的四四拍固定節奏音型,讓學生通過反復練習來體會“強拍,弱拍,次強拍,弱拍”這樣的音樂節奏,借助這樣的片段演練再去帶領學生回顧感知《青春舞曲》中的節奏風格。

(三)加強學生的音樂聽力訓練

音樂教學活動重在感受,學生最主要還是用聆聽的方式來逐漸把握音樂旋律,教師加強學生的音樂聽力訓練能夠幫助學生感知不同音樂類型的差異,從而進一步提升對音樂作品的鑒賞能力,教師可以貼合生活實際讓學生體會不同聲音的節奏,例如學校上下課的鈴聲、時鐘精準的轉動聲音等等,教師也能利用常見的聲音編一段音樂節奏,進而培養學生在平凡的生活中發現音樂節奏美感的能力。比如在學習湘教版教材中的《舉杯祝?!窌r,教師可以讓學生通過反復聆聽去感受歌曲中的節拍,然后循環播放歌曲并帶領學生跟隨音樂用手打節拍,借由聽覺去感知音樂中富有節奏感的旋律,再輔以手部動作或舞蹈動作加深對音樂節奏的把握。

四、結語

總的來說目前新課程改革形勢下,中學音樂教師應該主動優化自身的教學理念和方式,通過培養學生的音樂節奏感來提升其音樂學習的效率,以此來輔助提高學生對音樂藝術的審美能力,促使素質教育對學生各方面綜合素質的培養要求落到實處。中學音樂教師自身也應該順應時代發展的潮流來積極轉變教學模式,強化自身的音樂教學理論知識并結合教學經驗實踐出來,為學生帶來更優質的中學音樂教學課堂。

參考文獻

[1]劉彥佳.奧爾夫教學法在中學音樂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戲劇之家,2020(35):106-107.

[2]凌智梅.巧借節奏激發學習興趣? 潤色中學音樂課堂[J].北方音樂,2019,39(01):212+236.

[3]張進.針對初中音樂教學中節奏訓練的實踐研究[J].北方音樂,2018,38(05):185.

[4]李心怡.中學音樂教學中的聲勢律動法[J].北方音樂,2018,38(03):231.

[5]邵瑞.節奏訓練在中學音樂教學法中的應用[J].黃河之聲,2017(15):43.

猜你喜歡
音樂教學中學生
中學生原創作文精選
中學生原創作文精選
中學生原創作文精選
歡迎來到《中學生博覽》大型團購會
中學生原創作文精選
中學生原創作文精選
淺談新課程背景下多媒體在高中音樂教學中的應用
音樂教學中信息技術的應用淺析
中等專業學校音樂欣賞教學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