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堅持小練筆收獲大文章

2022-06-03 13:50王海燕
安徽教育科研 2022年11期
關鍵詞:習作課文小學語文

王海燕

摘要:筆者進行調查分析發現,學生們害怕習作的原因主要有:缺少寫作素材、不知道怎么寫、字數要求太高。統編教材找準練筆點,解決了學生缺少寫作素材的困難,為學生打開了一個豐富的作文素材庫;同時統編教材為學生提供了練筆的方法,解決了學生不知道怎么寫的問題。巧妙進行讀寫結合的小練筆,讓學生們敢于練筆,樂于寫作,以期收獲“大文章”。

關鍵詞:課文“空白” 習作 精彩表達 小學語文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強調寫作是學生進行交流表達的重要方式,是語文素養的真實體現?,F行的統編教材采用“雙線組元”的結構,提出閱讀與表達并重的編寫理念。習作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內容。那么,該如何指導學生的習作呢?

一、激發情感,結合獨特感受寫一寫

統編教材體現著濃濃的人文性,課文中往往蘊含著強烈的思想感情。學生讀了課文之后,往往有許多感受想要表達和傾訴。為此,教師可利用教材和學情的特點,找準練筆點,深化文本內容,讓學生由表及里地體驗情感。如六年級上冊小說單元安排的首篇課文是《橋》,課文通過小說的三要素讓學生認識了一位老共產黨員的光輝形象,他在危急時刻,先人后己,他的形象永遠定格在人們心中。課文結尾交代人物之間的關系之后戛然而止。這種設置懸念的寫法,激發了學生的情感,他們讀到結尾已經被深深感動,心中有千言萬語要表達。筆者隨機安排了小組討論:如果這位老共產黨員在天堂和兒子相遇了,這對父子會有怎么樣的反應?聯系課文情節發揮想象,寫一寫。學生小組討論,換位思考,展開想象,寫得很精彩,句句深情滿懷,表達了自己內心最獨特的感受。又如《草原》一文,最后以“蒙漢情深何忍別,天涯碧草話斜陽”的詩句結尾。筆者讓學生抓住關鍵詞句,找找哪些地方體現了“蒙漢情深”。然后布置練筆任務:他們不忍分別,在斜陽之下會說哪些話呢?發揮想象,寫一寫他們“何忍別”的畫面吧!學生用詩歌、短文等進行各種形式的表達,字里行間流露出濃濃的民族情誼。

二、課文“空白”,抓住中心補一補

有些課文中的內容,作者只用簡練的語言一筆帶過,但意蘊深刻、耐人尋味。我們要善于尋求課文“空白”點,拓展文本內涵。比如六年級上冊小說單元中《窮人》這一課,當丈夫得知桑娜抱回鄰居西蒙的兩個孩子以后,兩個人都沒有說話。讀小說,要學著讀人物的內心。此時的桑娜內心活動是怎樣的呢?于是筆者抓住課文“空白”設計了這樣的一個小練筆:聯系小說情節,寫出主人翁桑娜的心理活動。學生寫出來的小片段都感人至深,既激發了情感,刻畫了人物形象,又運用了描寫心理活動的方法。又如,學習了寓言故事《陶罐和鐵罐》,筆者設計了這樣一個小練筆:陶罐被挖上來之后,還會發生什么事呢?發揮你的想象,寫寫這個故事吧。同學們都興趣盎然,樂于表達。這樣不但讓學生理解了文本,又能培養他們的想象能力,還落實了本單元的語文要素。

三、精彩表達,以讀悟寫仿一仿

統編教材的一些課文中的片段,蘊含著一些典型語言文字的要素訓練點。教材安排按照學段特點螺旋上升,精彩句段、總分的構段方式、謀篇布局……都可以作為小練筆“點”進行語言文字的訓練。

如《花鐘》第一自然段,課文按時間順序用不同的表達方法,寫出了一天之中不同花開放的時間不同,花兒開放的姿態也各不相同。學生通過對課文的反復品讀,勾畫出表示時間的詞語,學習把表示時間的詞語放在句子不同位置的表達方式,選擇其他幾種花,按照花兒開放時間的順序,仿照第一自然段寫一寫。

四、欣賞古詩文,發揮想象改一改

統編教材中編排的古詩文圖文并茂、內容淺顯易懂。在學生理解詩句的基礎上,借助插圖,發揮想象,讓他們將古詩文改成小故事,不僅可以提高他們的寫作能力,還有助于加深他們對古詩文的理解。他們在閱讀古詩文時借助畫面,緊扣生動畫面和關鍵詞句展開想象,用自己的語言編成小故事寫下來,既能加深對古詩文的理解,又培養了語感。

例如,教學完《村晚》《四時田園雜興》《稚子弄冰》后,可以讓學生根據詩歌內容和教材插圖,展開想象,選擇其中一首改寫成小故事。這三首古詩描繪是學生比較熟悉的場景,都能喚醒他們的生活記憶,使其感受到童年的快樂。學生把古詩改寫成了一篇篇生動的故事,語言活潑,趣味性強。又如,對于五年級下冊的《自相矛盾》這篇古文,學生在讀懂內容的基礎上,借助插圖,聯系生活實際想象“其人弗能應也”的場面,想象“眾人一哄而散”的情景,加上人物的動作、語言,用自己的話講一講這個故事。他們在講故事的過程中,自然而然地明白了這個寓言故事蘊含的道理。

五、借教材亮點,抓重點練一練

統編教材提出閱讀與表達并重的理念,特別注重對學生表達能力的訓練,除了安排“口語交際”這個欄目外,還非常重視書面表達,安排了“詞句段運用”“初試身手”“課后小練筆”等直接指向書面表達的一些欄目,并安排了獨立的習作單元,對學生進行系統的習作指導。我們要利用好統編教材的亮點,抓住重要的語言文字訓練點進行小練筆。

如五年級下冊第四單元《語文園地》中的“詞句段運用”,學生通過讀“從見到這封電報起,毛澤東整整一天沒說一句話,只是一支接著一支地吸著煙?!边@個句子,體會毛澤東的心理活動,學習抓住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來刻畫人物的方法。然后選擇“焦急地等人”“期待落空”“久別重逢”中的一種情景,照樣子寫一寫。這樣的小練筆不但能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而且對本單元寫一個人的樣子的習作任務起到了寫法引領和鋪墊作用。

又如,四年級下冊第五單元是習作單元,以“妙手寫美景 巧手著奇觀”為主題,讓學生學習按一定的順序寫景物。我們在教學習作單元中的課文時,要適時進行習作指導,利用好“初試身手”這個欄目。在教學《記金華的雙龍洞》這篇游記時,首先從題目入手進行指導:游記的題目可以用“記某個地方的具體景點”這種形式,也可以用“游某個地方的具體景點”的形式。初讀時讓學生從課文中找到地點轉換的過渡句,梳理作者游覽雙龍洞的順序,把游覽線路圖補充完整,學習移步換景的寫作方法。然后學以致用,“初試身手”中讓學生根據示意圖,畫出參觀游覽路線,再按順序說一說。課文中把孔隙的狹小及自己的感受寫得非常詳細具體,其他的內容寫得比較簡單,這種詳略得當的寫景方法也值得借鑒。

這些訓練點正是教材為學生提供的練筆點。因此,教師要抓住教材中的練筆點,要多動腦筋讓學生有內容可寫,并且用多樣的形式調動學生的練筆積極性。我們只有找準練筆點,才能期待學生收獲“大文章”,才能實現從量變到質變的巨大跨越!

參考文獻: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責任編輯:趙瀟晗

猜你喜歡
習作課文小學語文
端午節的來歷
背課文
優化朗讀技巧,提升語文實效
淺談如何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
讓多媒體課件為閱讀教學助力
撥動情感之弦,讓語文課堂綻放精彩
習作展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