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浸潤漢字文化 創新識字教學

2022-06-03 14:01秦蕊
名師在線·中旬刊 2022年5期
關鍵詞:學生主體識字生活

摘 要:識字教學是小學語文低學段教學的重點。只有在學生起步階段的識字教學中,尊重漢字,讓識字教學滲透漢字文化,堅持學生的主體地位,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創新識字教學方法,把握漢字與實際生活的聯系,才能讓學生喜愛漢字,并在識字過程中接受中國傳統文化的洗禮,提升學生的素養。

關鍵詞:識字;漢字特點;學生主體;生活

中圖分類號:G427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9192(2022)14-0064-03

引 ?言

中華文化傳統之源,首推漢字文化。漢字學習從識字開始。識字是學生語文學習的起點,是學生閱讀與寫作的基礎,是小學語文低學段教學的重點。但是在當前低學段的識字教學中,教師往往會忽視漢字的特點,割裂漢字的形義關系,忽視學生的主體地位、認知規律,不注重識字與生活的聯系,與《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所提倡的讓學生“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寫字的愿望[1]”背道而馳。因此,如何進行識字教學,讓學生喜愛漢字、熱愛中國傳統文化應該是當下教師不斷探索的課題。

一、尊重漢字特點,營造識字氛圍

漢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具有集形象、聲音和辭義于一體的特性。這一獨特的構成特點決定了漢字本身可以承載豐富的文化信息。正如陳寅恪曾說:“凡解釋一字,即是做一部文化史?!盵2]教師只有在學生起步階段的識字教學中,慢慢滲透漢字特點,讓學生逐漸親近漢字,才能使其慢慢熱愛中國文化。教育部在《關于當前九年義務教育語文教學改革的指導意見》中指出:“應充分考慮漢字的特點,以提高識字教學效率;同時,讓學生在識字過程中初步領悟漢字的文化內涵?!盵3]

但是在低學段的識字教學中,我們常常會看到這樣的情景:部分教師在教授“碧”字時,仍然采用老套的方法幫助學生識字——“王姑娘,穿白衣,坐在大石頭”。這樣的識記方法簡單粗暴,毫無美感和文化意蘊,導致學生記“形”而不明“義”。雖然幫助識記,但是其實與“碧”字沒有任何關系。因為學生記住了口訣也不會想到“碧”字中的“王姑娘”其實是一塊美玉,體會不到桂林的山水美得像翠綠的磐石、瑪瑙一般,體會不了中國文字的美。

無獨有偶,在教學《沉香救母》一課時,一位教師為了防止學生將“武”寫錯,這樣幫助學生識記——“武士戰場不帶刀,記住不要加一撇哦”。學生聽了一頭霧水:“武士上戰場怎么都不帶刀呢?他們用什么打仗呢?好奇怪啊?!苯處熞粫r語塞,含混過關。其實一個“武”字包含著中國文字的變遷歷程,學生又錯過一次文化的洗禮。

(一)了解“六書義理”,讓學生親近中國漢字

雖然漢字的“六書”對學生來說有難度,但是細心翻閱小學一二年級的語文課本可以發現,里面已經在滲透“六書”的義理。例如,語文一年級(上冊)開始接觸簡單象形文字“人”“口”“手”“足”;一年級(下冊)開始學習象形文字;二年級(上冊)開始學習、了解會意字“筆”“灶”“尖”……后又學習形聲字?!傲鶗钡睦碚摬粌H是構字規律、漢字的歷史文化,還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部分。所以在低學段的識字教學中,教師要慢慢地滲透一些“六書”的概念。對低學段的學生而言,教師不能過多地講述造字規律,而是深入淺出地介紹造字義理,讓學生有些許印象,為以后學習漢字、了解中國文化打下基礎。

例如,筆者在教學識字課時,導入了自己制作的微視頻,從學生熟知的“男”“明”“鮮”等字入手,簡單介紹了會意字的含義,讓學生知曉會意字的兩個部分都表示字的意思,通過觀察字形就可以推測出一些漢字的意思。由于學生對會意字表現出極大的興趣,筆者因勢利導,帶領他們學習識字中的幾個會意字,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使他們將這些規律運用到漢字的學習中。

(二)了解漢字演變史,讓學生熱愛漢字文化

陶行知有言:“在教師手里操著幼年人的命運,便操著民族和人類的命運?!盵4]讓學生通過漢字感受中華文化,也是教師的重要使命。只有尊重漢字,了解漢字形義的演變史,才能從漢字中感受中國歷史文化的源遠流長。語文一年級(下冊)出現了“父”這個漢字,“父”的字形演變就是中國勞動工具發展的縮影?!案浮弊值募坠俏臑椤啊薄啊?,在“又”字上加一豎指示符號,代表一人手上持握簡單的石鑿之類的原始工具;金文中的字形變化為“”“”,明顯帶有尖銳的石斧形狀,表明工具相比之前先進了很多;篆文承續金文字形。教師通過教學“父”字,帶領學生回歸古代農耕社會,認識到當時的人們利用工具進行體力勞動,對開創生活具有重大意義,從中感受勞動人民的智慧。這樣,學生就能夠在一次次的文化尋根中熱愛漢字,熱愛漢字文化。

(三)了解漢字內涵,讓學生接受文化熏陶

中國人講求孝道,講求仁義禮智信。中華美德也是通過漢字來傳承的。在教學“孝”時,教師要帶領學生一起識“孝”,它的造字本義為“善于奉侍父母,即尊敬和順從父母,盡心奉養”[5]。雖然一個漢字看上去很簡單,但是里面大有乾坤。同樣學習“禮”的時候,教師要讓學生了解中國禮儀的知識,了解中國禮儀之邦的由來,讓學生在識字中接受美德知識的洗禮,接受品德教育。

總而言之,漢字文化博大精深,承載了中華民族悠久的文化。低學段的識字教學不能簡單地停留在識記的階段,識字教學應該成為學生認識周圍世界、感悟中國文化、提高文化素養的過程。在識字教學中滲透漢字文化,是引導學生親近漢字、走近優秀傳統文化的一種非常好的形式。

二、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創新識字方法

當前的語文教學改革倡導“將課堂還給學生,讓課堂變成學堂”,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識字教學不能是教師“填鴨式”的“一言堂”,要認識到學生才是識字的主體。正如江蘇省特級教師陳樹民所指出的:“當前學生的學前識字已經成為新常態,小學低學段的識字學習不再是零起點?!盵6]識字教學如何展開,關鍵還是要尊重學生。

(一)借助觀察與聯想,激發識字興趣

正如前面所說,低學段的識字教學應該慢慢滲透漢字文化。由于低學段學生的認知水平相對較低,多以直觀形象思維為主,教師在教學中要善于利用具體的材料幫助學生理解識記漢字。

在低學段教學中,教師可以借助圖片展示等多媒體手段幫助學生學習漢字。正如文學研究專家姚淦銘所說:“識讀漢字其實就是看畫展?!睗h字就是形意相輔相成的表意文字,所以看圖識字應是教師多采用的手法。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帶領學生欣賞漢字的演變過程,栩栩如生的畫面配合淺易的字理識字可以讓學生把漢字的形體與它所記錄的事物聯系起來。這樣有助于營造識字氛圍,幫助學生認識漢字。

由于低學段學生的想象力很豐富,教師要引導學生對漢字進行大膽的聯想。例如,在教學“柳”字時,筆者提醒學生注意容易寫丟的一撇:“你看這一撇像不像柳樹長長的柳枝??!”讓學生對撇印象深刻。又如,在筆者帶領學生識記“界”時,有學生根據“界”的字形聯想到一個學跳舞的小女孩,她這樣解釋:“‘界’字像一個跳芭蕾的小女孩,雙手舒展,左腳尖翹起,右腳尖著地?!边@樣的解釋讓全班的學生都對這個字的印象更加深刻。教師在識字教學中讓學生大膽合理地進行聯想識記,無疑激發了學生的識字興趣。

從低學段學生學習的品質方面看,學生的注意力不夠持久和穩定。因此,教師可以在識字教學過程中,通過詞語接龍、開火車等游戲,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此外,教師也可以通過讓學生編順口溜、猜字謎等形式,提高學生的參與意識。

(二)小組合作探究,提高識字效率

教師要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教會學生學習的方法。在識字教學中,教師不僅要起到正確的引領作用,更要發揮學生自主探究漢字的能力。在筆者所在的班級,學生被分成六個研究小組。筆者在教授《木蘭從軍》這一課時,需要讓學生掌握的字共九個,筆者讓每組學生選擇一兩個字進行研究,分析字形,研究字意,然后進行組詞造句。每次課前,學生先在組內有目的、有步驟地分工、合作、交流,上課的時候再向全班進行展示,以達到資源共享的作用。這樣在課堂上,教師只需要講解幾個重點的漢字,把其余漢字探究的工作交給學生,讓學生成為識字的重要參與者。這激發了學生識字的熱情,啟發學生了解漢字所承載的文化知識,接受漢字文化的熏陶。小組之間的合作探究以及組與組之間的良性比拼,能夠更好地營造漢字探究的氛圍,激發學生的識字興趣,提高識字效率。

(三)綜合評價方式,點燃識字熱情

好的、有效的評價是幫助學生樹立最初的學習自信、激發學習語文熱情的重要手段。評價的主體不應拘泥于教師,也可以是學生自己、小組學生或家長。對漢字探究這樣綜合性的實踐來說,教師應實施發展性評價,如通過學生自評、生生互評、教師點評等評價方式,促進學生語言文字素養的全面提高。教師在生字識寫綜合性學習過程中,踐行發展性評價理念,與新課程改革評價建議及綜合性學習評價建議可謂異曲同工、相得益彰。

因此,教師在識字教學中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充分考慮學生的思維發展規律、言語等發展水平因素,明確學生的接受能力,對教學內容的難易程度、繁簡程度進行合理取舍。因為學生才是學習的主體,只有尊重學生,才能將識字教學落到實處。

三、尊重漢字與實際生活的聯系,提升學生的素養

漢字是勞動人民在長期生活中的智慧結晶,識字教學不應該脫離生活實際。同時,現在的社會已經進入信息大爆炸的時期,識字途徑也不應該只是單純拘泥于語文課文的學習,應該提倡生活即識字。蘇霍姆林斯基曾說:“只有當識字對兒童來說變成一種鮮明的激動人心的生活情景,里面充滿了活生生的形象、聲音、旋律的時候,讀寫結合教程才能變得比較輕松?!?/p>

從生活中來的識字還應回歸生活,識字的目的還是為了應用。除了教會學生應用漢字進行遣詞造句,教師還應充分調動學生運用漢字的其他能力,培養學生的語文學科核心素養。在學生掌握一定的識字方法后,教師可以培養學生的獨立識字能力,由課堂中所識的漢字為基點,擴大識字量。此外,教師應該將語文課與其他課程相結合,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

例如,筆者每周都會讓學生按照小組的分工情況,以本周學過的一個字為基點,進行漢字的拓展與延伸,幫助學生鞏固并提高對所學漢字的認識。筆者對學生的作業內容不做具體的規定,只要是自己對字的“尋根問底”,只要是探究自己喜歡的方面都可以。所以,筆者在學生的拓展作業中可以看到一個漢字的“演變”史、易錯字之間的比較、豐富的詞串、一幅幅精美的小畫等。學生由一個漢字開始進行識字的延展,提高了運用漢字的能力,真正將漢字與實際生活聯系起來。

結 ?語

綜上所述,教師只有在學生識字教學的起步階段,尊重漢字,滲透漢字文化,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尊重漢字與實際生活的聯系,才能讓學生喜愛漢字,提升識字效率,并在識字中接受中國傳統文化的洗禮。

[參考文獻]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22.

羅志田.二十世紀的中國思想與學術掠影[M].廣州:廣東教育出版社,2001.

中國高教學會語文教師繼續教育研究會組.九年義務教育新修訂語文教學大綱輔導講座[M].北京:語文出版社,2001.

虞偉庚.陶行知教育思想概論[M].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12.

張章.說文解字(上)[M].北京:中國華僑出版社,2012.

陳樹民.論兒童識字新常態下的識字教學改革[J]. 江蘇教育,2015(45):20-22.

作者簡介:秦蕊(1987.1-),女,江蘇徐州人,任教于南師附中燕子磯新城學校小學部,副校長,小學一級教師,研究生,棲霞區優秀教育工作者。

猜你喜歡
學生主體識字生活
識字兒歌
識字兒歌
識字故事
識字謎語
淺談學生主體在高職《經濟數學》中教學改革
高校中長跑運動現狀分析及對策研究
生活感悟
立足高考下優化高三英語閱讀理解教學有效講評淺析
無厘頭生活
瘋狂讓你的生活更出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