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在小學數學中如何應用合作探究法

2022-06-03 14:01王玉鳳
考試周刊 2022年13期
關鍵詞:合作探究小學數學

摘 要: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不僅要求小學數學教學要為學生傳授數學知識,同時也要培養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基于這一教育理念下,傳統的灌輸式教學已經不再適應新一輪的教育改革要求,要求數學教師創新教學理念與教學手段。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合作探究式教學已經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合作探究教學不僅有著較強的科學性與實踐性,同時也有著較強的創新性,能夠實現學生之間的互補,推動班級的整體發展。文章探討了合作探究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關鍵詞:小學;數學;合作探究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8918(2022)13-0059-04

想要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發揮出合作探究教學的最大價值,就要建立明確的教學目標,并且始終遵循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加強對學生在學習中的引導,為學生設置科學合理的探究問題,設置的問題要帶有循序漸進的特點,針對同一問題讓學生提出自己的獨特見解,讓學生養成全面看待問題的習慣。除此之外,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不會的問題時,要勇于提問,教師歸納總結學生提出的問題,選擇具有代表性的問題為學生解答,培養學生的團結協作能力,使全班學生能夠共同進步。

一、 合作探究教學的概述

(一)合作探究教學的意義

小學生在剛剛踏入校園時,內心純真懵懂,他們此時還不知道成績對他們的重要性,也不知道學好數學對未來發展的重要意義,這就導致部分學生在小學階段的數學成績不理想,還十分苦惱,不理解教師與家長緊迫的心理。一些教師與家長對數學成績不好的學生會過度批判,這會導致學生對數學形成心理陰影,產生自己缺少數學天賦的主觀臆斷,久而久之演化成自卑心理。

數學學科由于有著較強的抽象性與工具性,部分學生在吸收理解數學知識時較為困難,進而無法提升自己的數學學習成績,而應用合作探究式教學能夠改善這種現象。當前普遍采取的教育方式是教師對學生進行指導,剛踏入學校的學生對教師有著較大的好奇心,在上學之前,家長也會囑咐學生到學校之后要聽老師的話,這些心理狀態都讓學生形成了尊重敬畏教師的潛意識,但同時也使得教師與學生之間形成了一種距離感。在數學教學中,態度嚴厲的教師很難讓學生徹底敞開心扉,學生在課堂中會感受到一定的壓力,難以發散自己的思維,更多的學生是被動地接受教師灌輸的知識,一步一步地跟著教師走,這種教學方式無法激發學生的思維活躍性,久而久之會使學生對數學知識感到枯燥厭倦。

對于剛進入學校的學生來說,除了教師,最令其感到興奮與好奇的就是同學,與自己年齡相仿,坐在同一個教室一起學習,對每一個學生來說都是興奮的,比起學生與教師之間的距離感,不如讓學生發揮自己的天性,讓學生與學生之間打成一片,組建學習小組,共同探討在學習中遇到的問題,讓學生學會享受學習過程。學生在小組學習中也能夠縮短與教師之間的距離感,會圍繞在教師的旁邊,感受教師領導者的角色,帶領著自己在數學世界中探索。小學生的想象力是天馬行空的,與同伴交流能夠產生更多新奇的想法,能夠極大地提升學生的鉆研能力與創新能力。合作是活躍學生思維,發揮學生天性的最佳途徑之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助于構建高效課堂,提升教師的教學質量,進而提升學生的學習成績,這對數學教學來說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二)合作學習的具體方式

想要有效地組織小組互助合作,就要激發學生負責、認真的學習態度。教師根據成績進行合理的搭配分組,每個學習小組中有能力強的學生,也有需要幫助的中段后進生。具體如下:在數學課堂中,將前后及同桌四至六名學生組成數學學習合作小組,內部投選出一名組長,組長的選擇通常由成績較好的學生進行擔當,且組長要有相應的責任心,起到良好的帶頭作用,能夠帶領其他小組成員更好地開展學習合作。組長要幫助教師檢驗學習成果、組織小組討論、收集課堂作業等。同時,教師可以定期開展評選優秀小組活動,以組內平均水平為標準進行選擇。這樣一來,中段后進生會成為小組內重點的幫扶對象,學生為了集體榮譽,都會樂于幫助中段后進生提升數學學習能力。

(三)合作探究學習的學習內容

完成小組分配后,教師應當提供一種能讓學生之間的交流互相幫助、共同收獲數學知識、提高數學學習能力的學習方法。比如,教師提出一個課題內容,引導學生自主安排設計,以此課題展開討論與學習。在小組合作學習過程當中,學生會積極探討、踴躍參與,大大豐富了課堂學習的內容。教師在提問環節,尤為注重中段后進生這一群體,對這類學生展開提問?;卮饍炐愕膶W生可以為其所在小組獲得分數,學生有了集體榮譽感,就會更樂于主動學習、自問自探。

二、 小學合作探究教學的目的

(一)讓學生在合作中相互進步

學生在進入小學后會接觸眾多科目,由于不同的學生天賦與接受能力不同,因此對不同科目的接受效果存在著一定的差異。例如,有一些學生數學成績好,有一些學生英語成績好,而將一個數學成績好、英語成績差和一個英語成績好、數學成績差的學生分在同一個小組,能夠實現取長補短,共同進步。

在數學教學中也可以應用這一方式,首先教師要鼓勵學生遇到不會的問題要勇敢提問,或是提問教師或是詢問同學,每一個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不一樣,對問題的理解也有著獨特的角度,而數學知識點較為繁雜,很多學生會在教師講解完知識點后覺得一知半解,但又不敢直接詢問教師,那么學生在這一方面將會很難取得進步,在考試中遇到類似題目無法解決,進而限制自己成績的提升。當學生遇到不會的題目時,若是能夠主動地詢問其他同學,而其他同學能夠幫助他解決這些問題,那么學生就能通過合作取得進步。除此之外,為了能夠解決其他同學的疑問,學生會在課堂中認真聽講,這樣當其他學生產生疑問時,就可以為其解答,形成良性循環,學生在相互合作中取得進步。

(二)產生小組凝聚力

雖然在日常學習中同學是相互幫助的伙伴,但是在考試時也是競爭對手,成績好的學生想繼續保持,成績差的學生想實現進步,學生即使處于同一個小組內也存在著分數的競爭心理。但教師將每次的分數加上小組的平均分進行對比,為平均分高的小組給予獎勵,那么學生之間的競爭性將會被獎勵放大,形成強大的小組凝聚力,通過互相幫助彼此促進,實現小組內成員的共同進步。

三、 如何在數學課堂中應用合作探究教學法

(一)合理優化小組成員配置

想要最大化發揮出合理探究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價值,教師要對學生進行科學的分組,在分組時要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以確保小組內存在不同層次的學生,彼此互相促進有效發展。在合作探究學習中,小組成員的構成要最大限度地保證合理,為學生整體質量提升奠定基礎,實現小組成員共同發展。在構建學習小組時,要遵循以下幾項原則:首先對小組成員性別上的配置要保證比例合適,其次教師要考慮學生各方面因素,包括但不限于學習能力、知識掌握情況、學習態度與性格特征等,盡量讓小組成員的學習能力、性格特點與興趣愛好呈現多元化的特征。

教師要為小組成員進行明確的分工,保證組內職責安排的合理,根據學生的特長安排職務。例如,學習能力較弱,具有一定繪圖能力的學生,可以讓其總結數據,繪制圖表;具有較強運算能力的學生可以安排他進行數據核算;擁有較強語言表達能力的學生,可以讓其負責學習成果總結與學習成果匯報;擁有較強管理能力的學生,可以讓其協調安排組內成員的協作。在小組探究時,教師要耐心地指導學生,讓小組中的每一位學生都能意識到自己在小組中的重要性,并為學生設置一定的壓力,使其將更多的精力投入合作探究活動中,發揮自己的能力與價值,為小組的整體成功而努力。

(二)在合作教學過程中加強師生之間的互動

教師在引導學生探究的過程中,要始終重視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同時也要發揮自己對學生的組織引領作用。對班級中數學成績較差、性格內向的學生來說,他們與其他同學的合作缺乏主動性,很多學生長期被動接受,這會限制學生個人價值的發揮。在合作探究的過程中,由于多種因素的影響,學生可能缺少自主思考的意愿,只是單純地接受其他同學提出的建議。對這種情況,在合作探究過程中需要教師的參與,教師參與進學生的討論中,鼓勵性格內向的學生讓其主動地發表自己的觀點。除此之外,教師也要靈活地調節學生的合作探究活動,讓每一位學生都有機會參與合作探究中,讓每一位學生都能意識到自己在小組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加強學生之間的有效交流。通過師生之間與生生之間的啟發,提升學生的整體學習效果。

(三)創設合作探究學習情境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開展合作探究式教學要根據實際情況選用教學策略,教師可以創設教學情境,將學生帶入指定情境中,激發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積極性與主動性,消除學生對數學學習的抵觸心理與畏懼心理。有效的合作探究式學習情境能夠讓學生放下思想的重擔,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為合作探究式教學奠定基礎。教師在創設合作探究式學習情境時,要將教學內容與學生的學習能力作為前提,創設貼近學生實際生活,并聯系學生已有知識的情境,使學生在情境中通過知識推理獲得新知識新技能。例如,教師可以為學生創設運動情境,小明每天都堅持晨練,他計劃自己4周跑完22.8千米,那么平均每周要跑多少千米。首先讓學生獨立思考被除數是小數該怎么除,之后引導學生進行小組合作探究,通過思考與探究得到答案,22.8千米等于22,800米,22,800÷4=5700,5700米=5.7千米,因此小明每周要跑5.7千米。

在《認識人民幣》這一章節的教學中,教師可以為學生分發教學用的人民幣學具,讓學生使用學具進行模擬交易,完成加減法的運算,讓學生直接認識人民幣的相關知識。在此之后,教師在課堂中帶領學生思考,為什么大人購物時使用的人民幣是不同的,之后帶領學生共同認識人民幣。學生對購物有著較強的興趣,數學教師可以使用多媒體設備為學生創設超市情境,并為學生展示貨架上的商品與標價,模擬購物情境,問學生想買什么物品,想購買的物品價格是多少?如何使用手上的人民幣學具購買?需要使用多少人民幣才能買到自己喜歡的東西?讓學生從人民幣學具中選出正確的面值與數額。同時讓學生思考,若是自己手中人民幣的數量不夠怎么辦,是否可以與其他同學共同購買某件商品,各自需要使用多少人民幣?通過這種教學,讓學生更加全面地認識人民幣并記住人民幣的面值。

(四)凸顯數學問題的探究特性,強化合作探究案例的實踐指導

合作探究教學的重點在于探究合作,這就決定了在開展探究活動之前,要選擇合作探究的對象與案例。作為數學知識體系的形象代言,數學問題在合作探究教學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學生通過合作探究總結案例條件,通過教師的指導,能夠提升學生的合作意識與探究技能,因此教師要將問題案例作為開展合作探究教學的一項重要方式,帶領學生開展合作探究問題案例活動,組織學生以小組的形式進行分析歸納,培養學生的合作探究技能。

例如,教師可以為學生提出如下合作探究案例:小明在文具店買練習本,價格比鉛筆貴0.5元,已知他買了三支鉛筆每支鉛筆1.5元,若是小明買了5本練習本,那么每本練習本多少錢。

學生通過小組合作感知問題條件,得出該問題是一道列方程解決問題的案例。教師帶領學生分析題目,圍繞解題思路進行合作探究,學生在合作探究后能夠總結出案例條件:題目中給出了練習本的數量與鉛筆的單價;求練習本的單價,同時根據練習本的單價比鉛筆貴0.5元,共買了3支鉛筆,每支鉛筆為1.5元,可知練習本的總價為10元,這樣就能夠求出練習本的單價。教師要求學生總結思路過程,通過合作探究得出問題的答案。學生小組通過總結歸納后認為解答此題的關鍵是設出未知數,找出等量關系,即買練習本的錢=買鉛筆的錢+0.5即可列方程求解。

解答上述習題時,學生根據問題要求,在教師的指導下深入開展合作探究活動,除了能夠結合自己的學習經驗進行合作探究,也能夠感受到合作探究對解題所帶來的幫助,除此之外,還能鍛煉學生合作探究的解題技能。

(五)培養學生的合作探究精神

小組合作能夠發揮組內每一位學生的力量,并將其凝聚成集體力量,使學生在合作過程中養成集體意識,領會團結合作的重要性,能夠為了提升小組成績而主動投入學習與探究中。學生有著較強的伙伴意識,合作學習能夠通過學生與其他同學的交往,樹立信心、建立友誼,在尊重他人實現自我的同時,發揮自身的價值,以積極的態度投入合作探究中。

例如,在學習三角形的內角和時,教師可以給出一個三角形,讓學生小組合作,通過測量拼剪探究三角形三個內角相加的度數,并對比哪個小組完成得速度快。在教師布置好任務之后,各個小組通過不同的方式都能夠得出三角形內角和為180度這一結論,并由小組代表闡述各個小組使用的方式展示過程。教師為完成速度最快的小組提供物質獎勵,如小紅旗、小紅花等,這樣獲勝的小組能夠收獲成功的喜悅,同時能夠激發未獲勝小組的斗志,讓每一個小組做好充分的準備,迎接下一次挑戰。在此之后,教師可以為每個小組分發27張卡片并寫上角的度數,看哪一個小組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將其分別組成三角形。在匯報展示環節,讓速度最快與最慢的小組分別闡述自己小組使用的方法,速度最快的小組表示通過組內合作,明確分工,有的同學負責挑揀,有的同學負責計算,很快就完成了任務。而速度最慢的小組表示小組內各忙各的,有的學生拿了兩個角后,第三個卻在別的同學手中,通過這種活動,能夠讓學生意識到合作的重要性。

四、 結語

作為一種新型學習模式,合作探究式教學能夠直接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激發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使學生從被動學習轉為主動探究式學習,通過合作探究教學,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與實踐能力。

參考文獻:

[1]劉素.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滲透數學思想方法[J].科學咨詢,2020(42):286.

[2]馬江英.如何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方法[J].科學咨詢,2020(42):246.

[3]孫彥瑾.小學數學教學中對話教學的價值及實踐探索[J].科學咨詢,2020(42):284.

[4]范丹丹.合作探究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小學生(教學實踐),2016(5):28.

[5]張成弟.合作探究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才智,2016(4):148.

作者簡介:王玉鳳(1972~),女,漢族,寧夏銀川人,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興慶區第十五小學,研究方向:小學數學專業。

猜你喜歡
合作探究小學數學
有效提高農村初中化學課堂教學效率的探索
體育教學中準備活動的作用與類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術教學研究
注重簡約化給數學課堂減負的探討
基于新課標的語文閱讀教學策略研究
“等待”讓學生擁有更多的出彩機會
我為什么怕數學
數學到底有什么用?
錯在哪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