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產品農藥殘留檢測存在的問題及優化措施

2022-06-04 06:32劉洋曲婧喆王冰聰包懿周欣蕊
食品安全導刊 2022年5期
關鍵詞:農藥殘留農產品檢測

劉洋 曲婧喆 王冰聰 包懿 周欣蕊

摘 要:隨著人們對自身健康重視程度的提高,食品安全也受到了廣泛關注,綠色、無公害的農產品已成為人們餐桌上的首選,農產品農藥殘留檢測工作也因此愈發重要。本文闡述了農產品農藥殘留產生的原因及主要的檢測技術,分析了農產品農藥殘留檢測工作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優化措施,以期能有效應對農產品安全質量方面的新挑戰。

關鍵詞:農產品;農藥殘留;檢測

Problems and Optimization Measures of Pesticide Residue Detection in Agricultural Products

LIU Yang, QU Jingzhe, WANG Bingcong, BAO Yi, ZHOU Xinrui*

(Jilin Province Product Quality Supervision and Inspection Institute, Changchun 130000, China)

Abstract: With the improvement of people’s attention to their own health, food safety has also received extensive attention. Green and pollution-free agricultural products have become the first choice on people’s table, and the detection of pesticide residues in agricultural products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causes and main detection technologies of pesticide residues in agricultural products, analyze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detection of pesticide residues in agricultural products, and puts forward optimization measures in order to effectively deal with the new challenges in the safety and quality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Keywords: agricultural products; pesticide residues; detection

農產品安全既關系著人們的身體健康,也是社會和諧發展的必要保障。因農藥殘留而引發的各類食品安全事件在成為熱議話題的同時,也加重了人們對農產品的擔心與顧慮。農藥殘留是殘存在農產品中的農藥,農產品被噴灑農藥后,農藥中一些成分物質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自然降解,但也有一部分物質非但未能降解,還會通過轉化、代謝等形式生成其他有毒物質。由于監管機制的不完善,農藥濫用、過度使用已成為普遍現象。隨著監督管理制度的完善、檢查處罰力度的加強,我國農藥殘留問題已得到有效改善,加上各監管部門定期或不定期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農藥殘留問題及農產品安全問題已得到極大的改善。

1 農產品農藥殘留產生的原因

①農藥配比缺少規范性的標準依據。農藥的配制比例應具備規范性和嚴謹性,但這些要素是大部分農戶所不具備的,相較于規范標準,農戶們更愿意相信自身經驗,這些憑“經驗”“慣例”配制的農藥,很可能因配制比例不正確而引發農藥殘留問題。此外,缺乏專業培訓的農戶對農藥知識的了解不足也是農藥不合理使用的主要原因之一[1]。②未建立系統性的農藥殘留標準。目前,農藥殘留制度及管理雖然在不斷完善,但仍缺乏系統性、統一性的農藥殘留標準,使農藥殘留問題時有發生。此外,農藥行業、市場缺乏嚴謹的法規及制度的制約,導致農藥生產及使用較為混亂,也使農產品產生較為嚴重的農藥殘留。

2 現階段農產品農藥殘留主要檢測技術

目前普遍采用的檢測方法有光譜法、色譜法、免疫法、酶試劑法和生物法等。①原子吸收光譜法。原子吸收光譜法是基于被檢測物質的基態原子蒸汽對其特征的吸收,由特征譜線的特性和譜線被減弱的程度對待測元素進行分析的一種方法,主要用于農藥中重金屬及微量元素的檢測。②色譜法。色譜法是通過色譜儀與質譜儀相結合的方法檢測農藥殘留。色譜法因精準度高、速度快等特點,是目前較為廣泛應用的檢測方法,能為農藥殘留提供準確的定性、定量檢測[2]。③免疫法。免疫法主要通過分析抗體反應的變化檢測農藥殘留。此方法具有操作簡便、快速、高效的特點,此方法也因其優勢特點成為目前常用的檢測方法之一。④酶試劑法。酶試劑檢測法是利用農藥主要物質構成實施檢測。即試劑中的酶在接觸到農藥中的酯類物質、磷類物質后發生反應,通過反應程度確定農藥殘留量。這種方法簡單、精確且成本低,但對酶的保存條件要求較高[3]。⑤生物法。生物法是一種新型先進檢測技術,是利用生物傳感器對農藥殘留物質進行生物感應識別,檢測結果更精確、全面。

3 當前農產品農藥殘留檢測工作存在的問題

3.1 檢測管理體制不完善

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農產品農藥殘留檢測工作一直受到管理混亂的負面影響,部分檢測機構在不完善的管理體制下,檢測操作不規范、檢測數據不準確、賬目不透明、儀器損壞和數據缺失等問題層出不窮。造成檢測機構運營成本增大、效率降低。而對于檢測結果不準確等問題則直接影響農產品的質量安全,進而影響人們的身體健康。近年來,隨著監管力度的增大,檢測機制的優化,已大大提高了農產品農藥殘留檢測結果的準確性,但不完善的管理體制仍是制約檢測工作發展的主要因素[4]。

3.2 檢測人員技術水平不高

隨著人們對農產品質量安全重視程度的不斷提高,農產品農藥檢測已成為快速發展的熱門行業,但對各檢測機構技術人員配置情況分析后發現,專業型技術人才需求缺口依然較大。形成這一現象的原因主要是相關專業未能引起各大高校的廣泛重視,專業開設比例不足。此外,檢測機構技術人員工資水平相對較低,就業前景不被看好。這些問題間接導致了現有技術人員檢測水平參差不齊,人才流失現象嚴重。而由于人員技術能力不足引發的農產品農藥殘留檢測問題,也增加了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隱患。

3.3 檢測程序標準化不足

農產品農藥殘留檢測涉及從農產品生產到銷售的各個環節,想要得到精準度高、高質高效的檢測數據,就要在農產品源頭嚴格規范操作。因為采樣是否全面、樣品采集是否真實都將直接影響檢測數據的準確性與真實性。如果因檢測流程標準化不足而產生操作漏洞,將嚴重影響檢測結果。

4 優化農產品農藥殘留檢測工作的有效方法

4.1 構建農產品檢測體系,完善農產品檢測程序

現階段,農產品農藥殘留檢測合格率總體水平較高,但仍不能排除一些突發風險。農產品的生產受自然環境因素的影響較大,如在病蟲害高發季節,或因氣候突變而引發的偶發性病蟲害等,農藥使用量的增加是無法避免的。因此,農產品農藥殘留檢測工作也要保持高效性和高度警惕性,這不僅對檢測體系的完備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還要通過總結和分析各類問題,不斷提高檢測方法的有效性[5]。

擁有完備的農產品檢測體系是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的關鍵。面對當前食品安全的新問題、新挑戰,構建農產品檢測體系,制定及時有效的應對策略和突發狀況應急措施可以有效解決農產品農藥殘留風險問題,也使農產品農藥殘留檢測技術得到高效推廣。在農產品源頭上,要嚴格樣品的采集與保存,監管部門要切實履行職責,約束檢測人員的操作。為應對農藥中的新型殘留物質,保障農藥檢測的持續高效性,要及時引進先進技術、更新設備、定期升級軟件。同時,制定規范的檢測標準,對檢測流程和具體操作提供明確細致的操作規程或操作手冊,能最大限度地降低或避免因檢測人員操作不當引發的檢測數據偏差。

4.2 嚴格規范檢測設備及材料的管理

農藥殘留檢測過程中,檢測設備和檢測試劑發揮著重要作用,直接影響著檢測數據的準確性。用于檢測的儀器設備要定期檢查和維護,對發現的故障問題要及時維修解決。在檢測試劑、材料的管理上,要將重點放在儲存和保存期限上,存放試劑的環境要適宜試劑的長期保存,并定期巡視檢查試劑,一旦發現試劑出現性狀變化或已經過期的,應及時移出、銷毀[6]。

4.3 組織專業化培訓,培養高素質技術人才

檢測機構要加強相關專業人才的吸收和培養。檢測機構要面向社會廣泛招聘專業人才,并嘗試與各大高校建立專業人才培養合作關系,以填補巨大的人員需求。同時,相應提高檢測技術人員的薪資與福利,改善技術人員的工作環境,可以有效降低人才的流失。要想提高檢測技術人員的能力水平,專業化的培訓是必不可少的。①對于新進人員,要設置崗前培訓,由機構內技術能力強、經驗豐富的人員擔任講師,對農藥殘留檢測方面的基本知識及操作要點進行講解,并在培訓結束后進行考核,考核通過后方可上崗。②要定期或不定期開展技能提升培訓,可聘請權威專家或業內技術骨干傳授相關知識,不斷提升檢測人員的專業能力與技術水平。③檢測機構之間可通過技術交流研討的形式互相溝通,彼此之間取長補短,推動農產品農藥殘留檢測技術不斷進步。

4.4 強化關鍵檢測節點的管控

從農產品農藥殘留檢測的全過程可發現,檢測操作中存在幾個關鍵節點:采樣、樣品保存和運輸、檢測環境和檢測方法。把握好這幾個關鍵節點的操作嚴謹性,能夠提升檢測數據的可信度。

4.4.1 采樣

在前往采樣地點前,采樣人員要先檢查攜帶的采樣工具資料是否齊備,保證存放樣品的器皿潔凈未受污染。采樣人員要充分了解各種農產品農藥易附著、農藥殘留較為集中的區域,并在這些區域進行樣品采集。

4.4.2 樣品保存和運輸

采取樣品后應保存在密封性好的容器內,存放樣品要選擇結構穩定、潔凈無污染、不易與樣品發生反應,且具有一定抗壓強度的容器,并對樣品容器進行編號。在樣品運輸過程中,要避免過度顛簸,在運輸期間要保證專人看管,并定時檢查樣品容器是否完整、密封。此外,樣品所處環境的溫度要控制在規定范圍內,避免因溫度過低或過高,使樣品發生性狀變化,進而影響檢測結果[7]。

4.4.3 檢測環境

在樣品送至檢測機構后,檢測機構要保證檢測環境干凈衛生,避免影響檢測結果的準確性。此外,操作人員在對樣品進行提取、凈化等前處理時,要注意規范操作步驟。在將樣品放入檢測儀器前要檢查儀器的潔凈程度,要徹底清除前次檢測留下的痕跡。

4.4.4 檢測方法

農產品農藥殘留的物質多種多樣,因此選擇正確的檢測方法對檢測數據的準確性有著決定性作用。檢測人員要充分掌握各種檢測方法的優勢和不足,針對不同物質構成的農藥殘留選擇合適的檢測方法。也可采用多種檢測方法相結合的形式,使檢測數據更全面、檢測結果更準確。此外,檢測數據的保存與備案也同樣重要。檢測機構要確保相關數據保存的完整性,要選擇較長時間作為數據保存的有效期。還要加強數據保存的有序性,方便數據的查詢與備份。

4.5 不斷推動農產品可追溯體系建設

農產品的質量和安全是一條經種植、加工、銷售再到人們餐桌的生態之路,農產品信息必須從農業種植最初階段進行翔實記錄,對農產品從種到收的全過程實施跟蹤監測。對每一環節可能出現的問題都能做到有據可查,并能及時準確地找到解決辦法,加快推進信息發布的高度透明化,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

5 結語

綜上所述,保證農產品安全品質的前提是要有完善的農產品質量檢測體系。農產品農藥殘留檢測工作效率的提高對人們的飲食健康具有積極意義。通過完善檢測管理制度、引進先進檢測設備、培養優秀技術人才等方式,能夠有效優化農產品農藥殘留檢測技術。

參考文獻

[1]何玉玲.食品安全檢測技術在農產品農藥殘留檢測中的應用[J].農業工程技術,2020,40(20):81.

[2]王繼磊.農產品農藥殘留檢測中化學檢測技術的應用[J].農業與技術,2020,40(7):36-37.

[3]賈浩.農藥殘留快速檢測技術在基層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農業文摘-農業工程,2012,33(4):23-25.

[4]海力怕木·吾麥爾.農產品中農藥殘留檢測技術與監管措施分析[J].南方農業,2020,14(35):178-179.

[5]劉芳,王恒,楊菊.農產品中農藥殘留檢測前處理方法的研究進展[J].食品安全質量檢測學報,2019,10(18):6184-6189.

[6]王守英,孔聰,陳清平,等.農產品和水體中農藥殘留檢測技術研究進展[J].食品安全質量檢測學報,2019,10(1):173-180.

[7]韋海斌.農產品中農藥殘留檢測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檢驗檢疫學刊,2020,30(1):108-109.

猜你喜歡
農藥殘留農產品檢測
農產品網店遭“打假”敲詐 價值19.9元農產品竟被敲詐千元
“不等式”檢測題
“一元一次不等式”檢測題
“一元一次不等式組”檢測題
打通農產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各地農產品滯銷賣難信息(二)
蔬菜中農藥殘留檢測前處理方法對比研究
我國農產品農藥殘留的困境
殺菌劑嘧菌酯的研究進展
農產品爭奇斗艷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