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鄉村振興中鄉村治理模式與發展體系探析

2022-06-06 03:26黃本興姚霖
科學與財富 2022年2期
關鍵詞:鄉村治理人才

黃本興 姚霖

摘?要:鄉村治理是國家治理的重要組成部分,鄉村治理成效是關系能否實現鄉村振興的基礎和關鍵所在。隨著國家城鄉一體化的不斷推進和發展,城鎮化發展得到快速推進,傳統的鄉村結構也正在發生急劇的變化,鄉村結構和治理結構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如何在鄉村振興中,有效發揮鄉村治理作用,維護好鄉村良性有序發展,是鄉村振興發展中不得不加以研究的重要課題。鄉村治理是一個綜合復雜的體系,如何吸引人才是關鍵,強化鄉村自治,社群化自治,社區化管理,充分發揮新鄉賢的帶動作用。鄉村治理是實現鄉村振興的基石,科學而有效的鄉村治理是實現鄉村振興的根本保障。

關鍵詞:鄉村治理?;人才 ;鄉村自治

2021年2月25日,領導人在全國脫貧攻堅表彰大會上向全世界莊嚴宣告:“經過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在迎來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時刻,我國脫貧攻堅戰取得了全面勝利,實現了現行標準下的貧困人口脫貧,貧困縣全部脫貧出列,貧困村全部退出,區域性的貧困得到根本上的解決,完成了消除絕對貧困的艱巨任務”。脫貧攻堅的結束不是終點,而是新的奮斗起點,我們發展的最終目的是為了人民,為了人民過上更加幸福、更加美好的生活,民族如果要實現復興,那么鄉村就必須興旺發達,實現人的全面發展和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仍然任重道遠。2020年是脫貧攻堅的收尾之年,2021年是鄉村振興的開局之年,如何實現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無縫對接是發展的關鍵。

實施鄉村振興是黨在十九大中提出的重大決策部署,“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笔青l村振興的總體要求,鄉村振興是全面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重大歷史任務,同時也是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其中治理有效是鄉村振興的關鍵和基礎。 [1]鄉村治理是國家治理體系的重要一環,是實現國家偉大富強的基石。

[2]鄉村治理是治理理論與鄉村發展實際相結合,是解決鄉村問題的新模式。鄉村治理是運用治理理論來解決鄉村發展實際問題的一種新模式,鄉村治理是國家管理的最后一公里,解決的是最基礎的問題,鄉村治理是國家對鄉村發展進行的宏觀調控,國家運用政策與鄉村實際情況相結合的鄉村管理模式。鄉村治理的成效直接關系到鄉村的發展、和諧和穩定,直接關乎到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實現進程。鄉村治理是國家多遠治理機構的有機組成部分。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和城鎮化進程的推進,鄉村發展發展出現了諸多新問題,隨著城鎮化率提高,青壯年大量外出務工,使得鄉村只留下了老人和小孩,人口分布失去平衡,鄉村治理主體缺失,加之基層村委會待遇低,工作任務繁重,無法吸引青年人才,村委會領導普遍存在知識文化低、年齡偏大等問題,很難適應新形勢下鄉村發展與治理的需求。加之,隨著城鄉發展的進一步融合,交通便利,人口流動頻繁,在人們物質財富增加和文化生活變得豐富的同時,也在鄉村中滋生了許多不必要的不良風氣,如賭博、奢侈浪費、盲目攀比、不孝之風等,村民道德缺失、價值觀扭曲,導致治理亂想頻發,嚴重影響農村社會經濟的正常發展。鄉村在得到不斷發展的同時,也伴隨發展危機,值得引起我們的警惕。

一、鄉村治理模式的可行性

(一)我國作為一個典型的傳統農業大國,[3]傳統社會的鄉村治理一直延續和遵循了“國權不下縣,縣下惟宗族,宗族皆自治”的模式。[4]臺灣費孝通先生在《鄉土中國》中的觀點認為“中國社會是鄉土性的”。

(二)村民自治。在我國行政管理體制當中,村民委員會作為做為最基層的群眾性自治組織群體,設立建制行政村,在基層政府和村民委員會的領導下,又自然或人為的分為若干不同的村民小組。一般來說,村民委員會是相對固定的,但是村民小組是可以隨著人口變遷進行調整的?;鶎咏M織在發展變遷中存在一定的復雜性和不穩定性,但是總體是在上級黨委政府的領導下,實行村民自治,這為鄉村治理發展提供了一定的條件。

(三)權利結構。鄉村治理作為國家管理中最后一公里,實行村民自治,但是其在權力設置和運行上是參照國家治理中的結構。在鄉村基層黨組織和村小組自治組織中,按照中國共產黨的章程,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支持村民委員會積極發揮作用,實現鄉村發展目標。形成了領導組織、決策組織、執行組織和監督組織的權利分割模式和權力格局,這在某種程度上保證了鄉村治理的有序、有效運行。

(四)新興的社會組織和力量。隨著時代和社會的不斷向前發展,一些新的社會力量和組織也在悄然興起。自然村或村民小組的變遷與重組,在新的自然村或村民小組,人們有了更多的共同利益或訴求,人們之間的聯系更加的緊密,在發展中,更容易達成集體行動。另外,各種事務性組織興起,因為發展的需要而組建起來的組織也成為鄉村發展中的重要力量。

二、鄉村治理模式與發展探析

在信息化和大數據背景下,隨著鄉村不斷向前發展的進程,繼續探索新的鄉村治理模式,鄉村治理繼續創新和發展。結合國內外鄉村治理模式的治理經驗,今后鄉村振興與發展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一)吸引人才回流,振興鄉村產業。鄉村振興首先要實現的就是人才興,人才才是實現鄉村振興與否的關鍵。如何在新時達鄉村治理體系背景下,通過有序引導、政府政策支持等把青年人才、各方面的專業人才吸引到鄉村是鄉村振興得以實施的關鍵所在。讓年輕優秀人在愿意回、留得住,在鄉村振興中積極發揮主體作用,全身心投入鄉村振興中,為鄉村振興積極貢獻自己的力量,創新產業發展,振興產業,實現產業興旺。通過組織當地農民進行技能培訓和技能提升,采用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的模式,全面提升農民專業素質和能力,造就新時代的新型農民;另外,充分發揮龍頭企業的帶頭作用,融合一二三產業,通過政策傾斜鼓勵有實力的社會組織下鄉創業,給鄉村發展和鄉村治理注入新的活力,推動鄉村經濟發展,實現群眾增收。

(二)強化自治,實行“三治融合+村委監督”。鄉村自治是我國一直以來的主要治理模式,但是隨著社會和經濟的不斷向前發展,鄉村治理模式也隨之呈現出一些新的情況。近些年來,中央政府也通過出臺政策或措施來改善和提升鄉村治理結構,2006年,中央政府在鄉村治理結構中提出,我們要逐步建立和完善鄉村民眾利益訴求表達的制度建設,尤其是著重需要調整中央和地方政府之間的關系。[5]肖唐鏢等人的研究顯示,鄉村依然保持著集權化和行政化的特點,民眾通常參與不多,因此,需進一步健全和完善民主和法治的管理結構。對于鄉村治理機制存在的缺陷,如果不加以完善和調整,鄉村振興中出現的鄉村治理問題矛盾會更加的突出。2018年,中央1號文件指出,要堅持法治、自治、德治相結合,讓鄉村發展充滿活力,充滿和諧?!吧厦媲l線,下面一根針”是當前鄉村工作的真實寫照,鄉村干部少、文化水平低、年齡偏大,事務多,壓力重,在工作中,更多是疲于應付上面的各種檢查,沒有更多精力投入到當地的建設和發展中。因此,在鄉村振興過程中,充分發揮“三治”融合十分必要,但是需要監督機制有效配合,對村務工作、財務管理等情況進行好監督,如授權、決策和監督方面的缺陷,對基層政府和基層干部的權力進行監督,聽取和收集村民反饋的意見,及時化解鄉村地區出現的利益矛盾、強化村民自治,充分保障農村公民的基本權利,諸如土地與房產的私有權、經濟和社會方面的平等權,進一步增加村民在政府管理和鄉村治理中的話語權,有效遏制對農民的侵權行為,讓鄉村回歸和諧安寧。B43F9E47-26B5-44BC-8274-6197D0BDF388

(三)社群化自治。由于受到我國復雜地理環境因素和歷史原因的影響,我國鄉村人口分布較為分散,管理難度比較大,傳統的治理模式存在極大的局限性。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和智能手機的普及,網絡信息已經深入千家萬戶,因此,互聯網的發展為鄉村“社群化”管理提供了良好契機。一是可以利用互聯網建立村務管理、村務公開、村務監督與村務反饋機制,通過QQ群、微信群、公眾號等新媒體渠道及時宣傳村務開展最新情況,讓群眾能夠第一時間了解村務,第一時間進行討論、反饋、質疑、監督,形成積極的雙向互動的村務管理機制,最大程度調動村民參與的積極性,提高鄉村治理的透明度。二是通過互聯網建立村民自治機制,引導形成參政議政的自組織群體,引導群眾進行理性思考,積極參與鄉村治理,為鄉村發展建言獻策,讓群眾自治組織成為鄉村治理的重要支撐力量。

(四)社區化治理。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傳統的治理模式模式已經難以滿足人們對更高要求生活的需求,要求我們必須轉變傳統的治理模式。鄉村治理與城鎮社區治理存在很大的不同,城鎮社區擁有居委會,居委會并不掌握經濟權,但是可以提供良好的治安、生活服務。新型鄉村治理模式著重構建居委會和村委會雙重治理結構,轉變村委會的職能,把村委會的領導職能轉變為服務職能,為產業經濟發展服務,調解村務矛盾糾紛,進一步弱化村委會的行政職能,強化服務職能。

(五)充分發揮新鄉賢的帶動作用。隨著國家城鄉一體化的不斷向前發展,城鎮化的不斷向前推進,鄉土人才向大城市流動,大量青壯年勞動力涌向大城市,鄉村經歷衰變,逐漸失去活力,鄉村出現“空心化”現象。如何讓學了新技能、視野開闊、有經驗的鄉村人才愿意回來、留得下來是鄉村振興中鄉村治理取得成效的關鍵所在。首先,應當弘揚鄉賢文化,調動在鄉村發展中出現的能力和賢人,讓這部分人積極參與到鄉村振興發展,參與鄉村治理,建言獻策,群策群力。其次,在鄉村振興中,大力鼓勵鄉賢回歸,凝聚鄉賢力量,充分借助鄉賢的智慧、財力及影響力,加快鄉村振興步伐。最后,成立能夠滿足鄉賢的新型社會組織,充分組織和培育有威望、有影響力、有實力的經濟能人、退休干部、退役軍人等,讓他們廣泛參與鄉村治理,最大限度的調動鄉賢能人的積極性,讓他們充分參與到鄉村治理中,讓他們成為鄉村振興和鄉村治理的一股重要力量。針對部分懷揣著反哺家鄉的初衷回到家鄉的青年人,政府應當給予他們政策、金融等方面的大力支持,充分發揮他們的創造力,積極為家鄉發展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給鄉村發展重新注入新的活力。

參考文獻

[1]袁勃.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N],2018-02-05(1).

[2]李松玉.鄉村治理中的制度權威建設[J].中國行政管理,2015(3):80-84.

[3]秦暉。傳統十論:本土社會的制度文化與其變革[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3:3.

[4]費孝通.鄉土中國[M].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85-6.

[5]肖唐鏢. 肖唐鏢.近十年我國鄉村治理的觀察與反思[J].華中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4:1-11.

作者簡介:黃本興(1988-),男,漢,云南羅平人,助教,碩士,研究方向:心理健康教育;

基金項目:云南文化藝術職業學院重點課題“藝術類高職院校精準扶貧工作創新模式的研究——以云南文化藝術職業學院為例”(2019A02).B43F9E47-26B5-44BC-8274-6197D0BDF388

猜你喜歡
鄉村治理人才
人才云
人才的開發和使用是一門科學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爭奪戰”
多元與協同:構建新型鄉村治理主體關系的路徑選擇
基于包容性增長視角下的民族地區鄉村治理研究
國內關于鄉村治理理論研究綜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