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寒山區林下烏天麻種植技術

2022-06-06 03:30丁培超胡得分田孟華劉金美周遵曼何海艷
科學與財富 2022年2期
關鍵詞:種植技術新時期

丁培超 胡得分 田孟華 劉金美 周遵曼 何海艷

摘?要:在我國的經濟作物中,天麻是重要的組成部分,以天麻為原材料創造出的產品經濟價值不斷增加,對優化我國地方種植結構都發揮著重要影響。根據天麻花的顏色、花莖的顏色、塊莖的性狀、塊莖的含水量不同周鉉將天麻分為4個變型,即原變型---紅天麻(Gastrodia?elata?B1. f. elata?B1)、綠天麻(G. elata B1. f. viridis?Mak)、烏天麻(G?elata?B1. f. glauca S.Chow)、黃天麻(G.?elata?B1 .f. flavida?S. Chow)。其中烏天麻品質最好,經濟價值最高,是優質栽培品種[1]。對高寒山區林下進行烏天麻種植探索,有助于拓寬天麻的種植空間,增強對烏天麻種植技術的把握水平,從而顯著提高了種植群體的經濟收益。本篇文章主要是立足高寒山區,對林下烏天麻種植技術從不同層面進行了探索,這對于高寒山區烏天麻種植都有著非常好的參考作用。

關鍵詞:新時期;高寒山區;林下;烏天麻;種植技術

在我國中藥材組成中,烏天麻是重要組成,是典型的蘭科多年生植物。成熟的植物體有塊莖及花莖,沒有根和葉。塊莖呈寬卵形,卵形、卵狀長橢圓形、節較密;長可達15cm左右,直徑達5~6cm;單個重達800g,最大者可達1000余g。植株高1.5m左右,有時達2m以上?;ㄝ慊覟跎?,帶有明顯的白色縱條紋,花綠色。果實有棱、間隔有明顯的肩,淡黃棕色。烏天麻主要是生長在林邊、竹林里和灌木、茅草叢生的山坡上[2]。在高寒山區的林區進行烏天麻種植不僅優化了種植結構,而且還能夠讓農民群眾的實際收入顯著增多,對推動鄉村振興等戰略的深化落實都有重要作用。

1種植烏天麻的基本條件

1.1溫度要求

對于烏天麻而言,在生長環境上更加傾向于涼爽的氣候條件,溫度在20~25℃時生長最旺盛,冬季要有一段時間的適宜低溫期,以便通過休眠和低溫鍛煉,又不至于凍傷。如果氣溫超過了30℃,天麻正常的生長就會受到直接的限制[3]。

1.2濕度要求

烏天麻生長中喜歡濕潤,所需要的土壤最好具有足夠的透氣性,土壤最好是疏松的沙壤土。在烏天麻的栽培上,需要對土壤中的含水量進行合理控制,一般為45%左右,空氣相對濕度常年保持在70~90%之間,如果生長菌床排水不良、土壤水分偏大,這樣就會導致塊莖出現腐爛[4]。

1.3光照要求

從最初的播種到后來的采收,光照對烏天麻的實際影響不大,箭麻在出土后,如果受到太陽光的直接照射,會導致莖稈被灼傷,這就需要建立起專門的遮陽棚或者在室內育種。

1.4土質要求

對于烏天麻來說,土壤的質地有著非常高的要求,天麻非常喜歡疏松的土壤類型,而且是微酸的沙質土,實際的PH值要控制在4.5到6.5之間最為合適[2]。

2烏天麻在種植上的要求

2.1合理選擇種植地

選擇海拔在1500米以上、空氣濕度較大、土壤類型為砂壤土的生荒地作為種植地。

2.2合理選擇種植時間

有性繁殖選擇5~7月完成,無性繁殖選擇12月~翌年2月完成。

2.3科學調節不良氣候影響

影響天麻栽培及增產的因素非常多,氣候是重要的影響因素之一,需要人為對天麻生長區域的氣候進行調節,例如通過人工的方式對天麻生長區域的溫度、濕度等進行管控,最大限度營造合適的氣候環境。例如,在夏季氣溫過高要進行遮陰操作,要將溫度控制在30℃以內,長期干旱要要進行澆水,澆水時間宜早晨和晚上進行,切勿在中午太陽暴曬時澆水。確保生長區域土壤的含水量控制在45%左右。在有性繁殖完成后,需要確保40日內不被雨淋(可以覆蓋薄膜防治),這樣可以讓烏天麻種子更好的萌發和生長。

3在高山山區林下進行烏天麻種植的技術要點

3.1備料

種麻、菌種、菌材及樹葉(蕨草)等的準備。

3.1.1種麻準備

選擇頂芽飽滿、無病蟲害、無機械損傷150克以上的烏天麻作種麻。

3.1.2菌種購買

購買優良蜜環菌及萌發菌,購買蜜環菌時選擇菌索生長速度快、粗壯、濃密且分支多、菌索內菌絲色白等的蜜環菌。

3.1.3菌材準備

菌材選擇青岡等雜木,不要用含油脂類的(松、杉、柏)作為菌材。

3.1.4干樹葉或蕨草的準備

干樹葉最好選擇青岡葉子,用之前用水浸泡過(避免雜菌感染)并晾干或曬干;沒有樹葉用蕨草也可以,將其浸泡過、扎碎并晾干或曬干。

3.2對材料做好處理

菌材加工,統一鋸成長度為10厘米左右短棒,直徑過大的(大于8厘米)的需要劈為兩半或者四半。

3.3做好育種工作

3.3.1種麻定植、日常管理

每年1-2月選擇頂芽飽滿、無蟲蛀、無病斑的箭麻作種麻,定植在盆或者框里讓其抽薹開花,平時保證土壤有一定的濕度,手捏成團,松開即散為宜。

3.3.2授粉、蒴果采收及拌種

用授粉針夾取已開花朵的成熟花粉塊授予柱頭上。天麻蒴果成熟后,果皮將裂時采摘及時用萌發菌拌種。

3.4菌床培養

采用沿等高線水平方向進行穴狀整地,菌塘規格建議按100cm*60cm*20cm規格,也可以做適當調整,根據里面植被進行調整,在林下種植錯開林木。樹種比較大的地方盡量離樹干遠一點(避免菌塘天干水分不夠和下雨時過于潮濕),打塘時塘底土弄成松土,然后順坡擺放菌材4-5排,基本成有一定坡度的平面,蜜環菌菌種放在菌材接口處,保證兩邊菌材都接觸蜜環菌,填實土不留空隙后,蓋土至棒平,撒上一層干樹葉或者蕨草,覆土10厘米封頂(下層用生土為宜),覆土要超越塘兩端2-3公分即可。

3.5有性繁殖栽培技術

一般同菌床培養同時進行,菌床培養同上,在放置蜜環菌的地方放置拌好天麻種子的萌發菌菌塊,蓋土至棒平,撒上一層樹枝葉或者蕨草,覆土10厘米封頂(下層土用生土為宜),覆土要超越塘兩端2-3公分,呈龜背形,有條件的坑面上加蓋樹葉或雜草,以防日曬和雨水沖刷。

3.6無性繁殖栽培技術

于當年11月到翌年2月,在將培植好菌床的四周沿邊緣線刨開(看見有木葉或者蕨草時即可),不傷及中間菌,露出菌床面,菌棒不動,用小刀尖或者尖木棍挖個小孔檢查菌棒蜜環菌生長情況,生長情況良好的地方將挑選過的白頭麻種放置在插孔地方,生長頂端朝外,在白頭麻底部與菌棒接觸處蓋土1-2厘米,用八字材將種麻成八字形圍住,覆土即可,覆土要超越塘兩端2-3公分,塘頂成龜背形,用樹葉或雜草覆蓋即可。

3.7要落實田間管理的要求

在烏天麻種植土壤上,要確保處于濕潤狀態,必須要讓土壤的含量水處于45%左右,這樣才能滿足天麻種植的需求。在實際栽植的過程中,如果所在區域自然環境比較干旱,就需要及時進行適當澆水抗旱,但是如果所在區域降水量比較大,這就需要對積水進行外排。在平常狀態下,需要避免周圍行人或者牲畜的踐踏,而且還要對老鼠及螞蟻等進行防范[4]。

3.8要落實好病蟲害防治要求

3.8.1天麻病蟲害的原因

主要是真菌中除蜜環菌以外的其它擔子菌,侵染天麻共生的蜜環菌菌材,與蜜環菌爭奪養分,嚴重時不但會抑制蜜環菌的生長,降低天麻產量,還會直接侵染天麻塊莖,造成天麻腐軟或腐爛死亡。該病大多在環境不良,如高溫高濕,透氣不良等不利于天麻生長時進行侵襲為害,導致天麻塊莖皮部萎黃,中心組織腐爛,內部成稀漿狀,最終因腐爛發臭空殼死亡。

3.8.2病蟲害防治方法

3.8.2.1嚴格天麻種的選擇。

生產中應選用無性繁殖未超過3代且生長點明顯無菌無病的優良種。

3.8.2.2選擇好的蜜環菌,加大接種量,抑制雜菌生長,同時培土時要充實,切不可有空隙以免滋生雜菌。

3.8.2.3嚴格栽培環境和栽培地塊挑選,選擇透氣不易積水的地塊。

3.9要落實好采收的要求

有性繁殖一般一年半后冬初開塘采收麻種。收獲時,先將塘中蓋土清除干凈,在接近菌材時應注意輕輕剝泥土,以免挖傷麻種。無性繁殖種植一年即可在11月開始采收到第二年2月為最佳采收期。過早采收天麻干物質積累較少,往往加工商品時折干率降低,過遲采收容易使種麻受凍,影響產量。收獲時,先將塘蓋上雜草清除干凈,并輕輕剝泥土,以免挖傷天麻。

4結束語

綜上所述,本篇文章主要是對高寒山區林下種植烏天麻的基本條件、烏天麻的實際種植要求進行了分析,深刻認識了烏天麻栽培技術的復雜性、特殊性,進而對高寒山區林下進行天麻種植的技術要點進行了探索,這對于提高新時期高寒山區林下烏天麻種植技術水平都非常有幫助。

參考文獻:

[1] 周鉉,陳心啟.國產天麻屬植物整理.云南植物研究,1983,5(4):361-368.

[2] 昭通天麻的研究與開發?張光明?楊廉璽

[3] 任改珍.林業造林方法及營林生產管理措施[J].鄉村科技,2019(26):80-8.

[4] 天麻人工栽培技術?王秋穎?郭順星

猜你喜歡
種植技術新時期
玉米高產種植技術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