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流本科”建設下高校體育教學滲透德育時的影響因素分析及途徑研究

2022-06-06 03:30金偉
科學與財富 2022年2期
關鍵詞:影響因素分析高校體育途徑

金偉

摘?要:在世界一流高校教學中,以運動學為第一必修課更利于人員的培養,在運動學科中不單純是提高學生體魄,可以改善學生的身心水平,同時也要對大學生自身進行品德素質教育,不但可以培養大學生自身的集體主義人格價值觀,還可以負責意志和公道正義奉獻精神等核心價值觀的培養。針對此,本文將針對"一流大學專業"的建設條件下大學通過體育鍛煉課堂教學滲入道德開展研究,并從以立德樹人精神鑄就道德之魂、針對大學在運動課堂教學中滲入道德開展研究,并提供了一些滲入道德的最佳優化途徑.,以此指導高校運動課堂教學,從而實現我校大學生身心健康的全面發展。

關鍵詞:高校體育;教學滲透德育;影響因素分析;途徑

在"一流大學"建設歷史背景下,體育運動課程除有針對性的提升我們大學生自身的體魄之外,還需要能夠主動地培養大學生堅毅不拔的心志與品格,這樣更加有助于大學生進一步培養健康的習慣,從而有效的增強自己應對社會的能力,這就要求在體育運動課程中不斷的進行德育教學內容的滲透,從而有效的提升大學生自身的思維能力。通過在一流本科之中進一步完善體育的教學,從而有效的培養出更多國家具有強健體魄的、能充分適應當今社會發展的復合型人才。

一、以立德樹人鑄就教育之魂

當前堅持以"樹人"作為學校教育實踐活動的核心內容,以"立德"為學校教育實踐活動的基石。體育運動學科也是實施品德課堂教學的重要載體,在國家"一流本科生"工程建設歷史背景下進行體育運動學科革新,首先要做的便是在課堂教學當中,貫徹"立德樹人"的基本要求,力爭達到以德為先,教課育德為本。正是所謂"做事先有人",促進他們自身意志力的培養,形成敢于拼搏堅韌的思想意志品德等。除了促進培訓學生樹立崇高的社會主義國家政治理想,同時本科生思維活潑,且可塑性較高,而大學運動選修課則具有較豐富的文化教育思想,具有社會化,活動參與度強等特點,在大學運動講授階段中強化了思維與教育理想的互相傳遞[1]。

二、高校體育教學中滲透德育的影響因素

(一)來自社會大環境的影響

當代經濟社會大環境下,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的逆向效果嚴重沖擊著我國當代大學生自身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理念。根據統計資料表明,"個性努力、自身滿足"成為不少學生的價值導向,有些學生逐漸陷入人生迷茫、道德困惑。道德理念模糊缺失的困境。許多學生從--進校就開始關心就業提問,壓力比較大,出現了消沉狀態[2]。導致部分學生在體育課堂上表現消沉,不愿意參與團體教學活動,團體觀念淡漠,甚至于個體學生產生厭學的情況,極大地影響了體育教學的德育。近年來,國家十分重視進行教育學生的品德,"立德樹人"及"職業道德師風"的建設。不過,由于體育運動選修課歷來都被一個社團看做是副專業,往往有著偏向,而不予重視,更別說在體育運動選修課中品德的課堂教學上,這就也無益于在體育運動選修課中品德的開展。

(二)、來自體育教學和體育教師因素的影響

1、教學時對德育的執行力度不足

由于體育運動課程的新變革,大學體育運動在課程教材、內容、方式以及評價等方面有了很大變化體育課逐步由學校的技術掌握變為學校的興趣訓練。但是,在體育課堂教學實際中經常出現老師過分關注于學生的技術掌握等情況而忽略教育的實際屬性,因此體育課程中也就很難把握"體育"的實質,甚至無法進行德育[3]。

2、體育教師對德育的重要性缺乏認識

教育觀念和思想也直接決定了教學改革的成功與失敗,按照傳統,中國高校體育教學都是單純的跑、跳、投等,在中國傳統的學校教學中體育教育一直處在相當尷尬的地位,不少老師對學校內"德"的培育也缺少了相應的關注,把所有精力都聚焦在培養學生的體育技術等方面上,卻忽略了對學生的德育教育。

(三)、來自家庭和大學生自身因素的影響

目前很多大學同學出現上課遲、缺課等現象。這就更不利體育課程的進行,也不利品德素質教育的培養。而現代的青年大學生多是獨生子女,是家里的大龍鳳,在家父母寵愛有加,百般溺愛,生活百依千順,甚至沒有完全自主生存的能力。當學生們一旦步入大學,便遠離家人,逐漸脫離家人,當所生活的環境變了,便會手足無措,以自己為中心的集體意識強烈,但價值觀念卻趨于功利化,在體育課上便表現為團結合作意識能力很差、沒有集體榮譽感等,這給學校德育工作造成了許多影響[4]。

三、加強體育德育教育的途徑

(一)加強高校體育教學德育建設

1、注意不同課程對大學生品行素質培養產生的不同影響

中國高校運動課程主要是以不同的運動公共服務工程項目為載體展開課程的,而不同的運動公共服務工程項目對大學生的人格品質訓練產生了不同方面影響。如籃球.操舞類,能夠有助于培養學生在與團隊協作過程中會凝聚協同,加深學生之間的感情,從而有利于培育學生的團體主義奉獻精神與協調能力。拳術類則能夠有助于大學生在體會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知識,進而養成優秀的心靈道德品格,進而養成正確的世界觀和價值觀。中長跑類則需要培養學生在面對人體不適應狀況時,養成堅毅不拔的堅強意志。所以,為了要更好地在體育運動教學中滲透德育教學課程,在選擇體育運動教學時,就必須按照中國大學生的心智健康發展水平程度來選擇合適的體育運動教學,以便于達到德育教學學科和體育運動的有效融入[5]。

2、結合傳統體育課程組織和教學方法,積極進行對德育教育的滲透

第一,要注意對運動器具的領取,利用以及歸還與愛惜,這也是學校運動課程的一個主要內容,以提高同學們的勞動意識;第二,建立了嚴格的課堂規則,這既是為了完成課堂任務的需要,該階段也是為了對大學生們進行文明禮貌和組織紀律的教學過程,以教育大學生們遵紀守法;第三,在分析與研討問題時,作為體育教師必須及時對學生們提出建議,善始善終,培育他們的敬學精神并進行課堂總結,查漏補缺,以優化課堂。

(二)樹立良好的師德,更好的規范體育教師的言行舉止

1、樹立良好的師德

運動師資崗位除要教授運動技術以外,還要做好對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學管理工作,有針對性的提高學生光榮感.職業責任心,有效的幫助學生們進一步形成更加良好的世界觀和價值理念,并且能夠有效的激發學生自身的高遠意志,為恢復中華事業奉獻自己力量,所以,在校園之中的運動師資崗位中不但要提高學生的專門技術,更要以身作則,為社會造就"德智體兼備"的人才,這就需要樹立良好的職業素養。"職業道德"是高校教師的職業素養,高校體育專業課不但需要教師能夠具有過硬的學科專業索養,與此同時,需要其是一個職業素養高尚的人,以優秀的職業素養、品格、人格魅力去影響和教育學生。在課程應用過程中,體育老師的思想品質與言行舉止都會對學生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通過良好的行為規范與體育老師的工作態度,從而塑造一個良好的人物形象,并通過生動活潑的教育意義語言,把良好的思想與高雅的文化情操傳授給學生[6]。

2、規范體育教師的言行舉止

老師自身的言傳身教才是整個教育之中最有效的一種方式,為了能夠更好的對學生做好德育方面的教育,老師需要起到榜樣的作用,學生接受了老師良好形象,才會更認真地吸收教師所傳授的東西,并能夠有效的落實對老師的要求。從而建立一個良好形象首先要在生活中嚴格限制自己,注重在工作過程中的積極態度,在平時也要不斷的充實自己,并進一步提升自己的職業道德素養。因此需要營造一種公平的學習氣氛,保持教育公平公正公開,師生之間彼此尊敬,相互配合,從而營造一個團結友愛的氣氛,在這個氣氛的影響下,學生們就會不自覺的去學習、效仿教師之間的交往模式,也是對學校的另一個教育。

3、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

團結優秀的教師作為在本校體育運動教學中進行德育教學的最主要渠道,在本校體育運動教學進行中,作為體育教師必須很有意識地搞好與培訓學生相互之間的溝通和互動性,同時行為得體。話語情感真摯,并借此來直接影響學生,積極營建愉快、和睦的課堂氛圍。

結束語:

綜上所述,我校體育選修課活動作為進行思想道德教育傳播的途徑,在初中階段對學生進行的思想道德文化教育中,可以充分發揮關鍵的意義。在進行高效率的運動授課進行德育滲入時,首先要掌握好自主性、內化性等院校運動授課德育滲入的基本原則,通過利用授課常規方式進行思想品德教育滲入和開展多姿多彩的業余文化活動進行思想品德教育滲入。而通過對上述院校運動授課德育滲入方式的合理利用,就必然可以增強院校運動授課思想品德滲入的教育實效性,從而提升我國高校生的思想道德素養水平。

參考文獻:

[1] 肖和偉,楊潔,李樺春. "三個維度"教學目標視域下高校公共體育德育滲透研究[J]. 文體用品與科技,2020,2(2):99-100.

[2]孫晉媛. 高校體育教學中德育教育的滲透與實施途徑[J]. 才智,2015(21):87-87.

[3]馮一恒. 德育教育在我國高校體育教學中的滲透[J]. 人文之友,2019(20):124-125.

[4]段坤. 高校體育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方法的思考[J]. 當代體育科技,2019,9(23):135-136.

[5]師耀武. 論高校體育教學的德育滲透原則及實現[J]. 洛陽理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4):94-96.

[6]陳金祥. 普通高校體育教學中的德育滲透途徑與方法[J]. 新西部:下旬·理論,2012(2):157-157,151

猜你喜歡
影響因素分析高校體育途徑
構造等腰三角形的途徑
多種途徑理解集合語言
減少運算量的途徑
風電場工程建設全過程造價影響因素分析
基于回歸分析法的高??萍籍a出能力影響因素分析與預測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