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穆斯林的葬禮》梁君璧為中心的愛情悲劇成因

2022-06-06 06:12聶子宜
科學與財富 2022年2期
關鍵詞:穆斯林的葬禮愛情悲劇時代

聶子宜

摘?要:《穆斯林的葬禮》一書描貫穿了1919年到1979年的歷史,通過塑造韓子奇、梁君璧、韓新月等角色形象,把人物沖突放置于廣大的歷史背景當中,展示的不僅僅是人物愛情的悲劇,在這背后更深層次的原因是其信仰與時代思潮產生的碰撞。本文將主要探討梁君璧愛情悲劇的成因。

關鍵詞:愛情悲劇;梁君璧;長女身份;時代

梁君璧的人物形象復雜豐富,具有典型代表性,她恪守信仰、性格強勢、咄咄逼人,最終成為自己愛情悲劇的主要負責人。本文將從兩代人的愛情悲劇,以梁君璧的人物形象為主,分析其成因。

一、愛情悲劇的主導者—梁君璧的動機分析

梁君璧本身是一個悲劇人物,其性格是豐富復雜的,所作所為均基于自身成長經歷和性格身份。本文將從她長女的身份、無愛的婚姻、以及信仰的沖突淺析主導多組愛情悲劇的原因。

(一)長女身份

梁君璧是梁亦清的長女,在家庭男性繼承人缺失的情況下,必然要承擔起長子和長女雙重身份帶來的重擔,也就必須以犧牲部分自我為代價。

長女的身份使得君璧出生起就帶著偽繼承人的身份,被迫接受父權的轉移,成為繼父親之后,家里的中心和支柱,這也是她性格獨立堅強的原因。在父親去世,還面臨著巨大債務的時候,君璧連一滴眼淚都沒有掉,當機立斷做起了小本生意,勉強可以維持一家三口人的開支。這種長女身份,當家庭出現重大變故時,家庭成員會自然地依靠于她,而長女也不得不肩負更多,犧牲更多,為了照顧全家,性格也就自然相對強勢精明。長女犧牲最多,話語權也是最多的,作為擁有話語權的長女,性格里就必然有令人反感的獨斷與專橫。

長女身份還帶來其小市民的性格特征,斤斤計較、自私自利。這個家庭中,不能有人挑戰她第一夫人的身份地位,當她的話語掌握權受到威脅時,她自幼產生的強勢機制就會開啟保護模式,而這種模式往往以傷害他人為代價。當冰玉帶與韓子奇的孩子出現在博雅齋里時,即使她第一反應是激動開心的, “韓太太奔下石階,抱住了向她走過來的梁冰玉”,還沒有來得及享受闊別十余年的手足之情時,韓太太看見了新月,想起了對他們倆給自己造成的恥辱,這對她在家庭里的地位造成了嚴重的威脅,也違反了她一直以來恪守的信仰,犯了通奸罪的人是不可饒恕的,她不惜把妹妹趕出家門,讓她們母女兩無法相見,對待新月也充滿冷漠和無情,因為這場三角戀,影響了家庭關系,君璧咄咄逼人的性格也變本加厲。

(二)無愛的婚姻

韓子奇與梁君璧結婚更多是為了報恩,在當時社會環境下,愛情不是君璧的第一順位,為了把身上那份作為長女的重擔轉移給家中新的男性成員,基于此兩個人走在了一起,也確實度過了一段和睦的互相扶持的美好日子。

在奇珍齋逐步興起的時候,兩個人的婚姻問題開始露出端倪。韓子奇視玉如命,他更在意玉器的雕琢、保護、流傳。君璧在與韓子奇結婚之后,自然而然地以家庭為中心,把韓子奇這個家中唯一的男人視作生命的全部,她所有的生活重心都圍繞著這個家在轉,與丈夫的志趣大不相同,也就使得兩個人互相不理解,君璧不理解韓子奇對玉的癡迷,韓子奇也把君璧對家庭的付出當作理所當然,雙方都沒有為了將來而共同進步,留下君璧一個人固步自封,這就直接導致夫妻關系出現間隙。

當韓子奇為玉遠走英國,和冰玉相依為命時,他才明白什么是愛情,原來和妻子君璧更多的是對師傅家業的繼承,而不是真正的愛情。多年后韓子奇帶著冰玉回家,這對君璧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打擊,本就對丈夫在戰亂年代拋妻棄子的行為充滿怨恨,當丈夫歸來時那激動的心情還未平靜下來,就得知自己的丈夫居然和親妹妹在一起,還生了一個女兒,這個事情給這段婚姻判上了死刑,自此韓子奇漠視她、遠離她,多年甚至不同床。

在遭受丈夫和妹妹的雙重背叛,她失去了來自家庭的安全感后,性格當中的專斷、霸道也就加倍體現,利用丈夫的愧疚,把自己的控制欲施展到方方面面。夫妻和睦是家庭關系的核心,她既然沒有獲得丈夫的信任和關愛,那她對私生女新月也就無法給予自己的母愛,君璧把對妹妹與丈夫的怨恨轉移到了新月身上,把她看作是自己人生恥辱的象征,甚至把新月的前途和一塊玉做交換。

當遭遇了背叛,君璧的性格缺點也就更加擴大化、延申化,這是無愛的婚姻造成的,愛情的悲劇一開始就在這個破裂的家庭關系中初見端倪了。

(三)信仰與時代文化的沖突

人始終離不開時代的影響,《穆斯利的葬禮》作為講述回民的故事,聚焦信仰與時代的沖突,以及由此產生的人物悲劇命運的必然性。

君璧受家庭生長環境的影響,在齋月期間也能克制對食物欲望;在兒子而婚禮結束后,在繁忙勞累之余也要抽出時間做禮拜;甚至新月死亡那一刻,當她看見楚雁潮親吻她時,她沒有為此感動或流淚,而是備受打擊,“一個穆斯林怎么可以和‘卡裴爾親吻?罪過啊”。她的信仰已經到了一種癡迷、癲狂的境界,任何觸犯違反教規的人,即使是至親,也要遭受懲罰。

而君璧那個時代是五四時期,新文化運動興起,妹妹冰玉從小就讀知名學府,思想境界必然不會止于信仰這一層,面對愛情,她敢于質疑沖破戒律清規,在這樣思想的碰撞下,姐妹之情就漸行漸遠,妹妹從心里就瞧不起姐姐這種狹隘自私的小市民思想,在姐姐打了一巴掌之后,徹底與這個陳舊、古老的家庭揮手告別,追求自己的人生價值去了。第二代是新中國成立的新時代,比五四時期更加進步穩定,而君璧對信仰的頑固恪守已經和新月的思想產生了嚴重的對立,而新月代表的就是當時的新思想。

在君璧的愛情悲劇里,始終都離不開受時代文化的沖突的影響,其信仰只是表面的恪守、信仰,卻并沒有進行自我審視與思考,導致家人跟著時代在進步的同時,自己卻一直停留在原地踏步,這就與時代發展走了反方向,必然會走入歧途,孤芳自賞。

二、結語

從《穆斯林的葬禮》一書中可以看出霍達對人物性格精準的描繪,事出必有因,人物的言行都應該基于性格經歷,梁君璧作為新思潮中封建思想的恪守者,與時代背道而馳,則必然是悲劇的。她的悲劇也給現代女性帶來思考,女性如果圍繞著家庭丈夫和孩子,沒有自己的生活、愛好,那么思想必然是淺顯、片面的,不能和伴侶一塊進步的婚姻是悲劇的。

參考文獻

[1]劉棉. 論現代文學中丑惡型長女形象的悲劇性[D].華中科技大學,2018.

[2]姚亞妮.淺析《穆斯林的葬禮》中梁君璧形象的悲劇意蘊[J].赤峰學院學報(漢文哲學社會科學版),2015,36(08):206-209.

[3]霍達:《穆斯林的葬禮》[M].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1988年.36C0D7FC-10F1-4537-8034-D849D1875119

猜你喜歡
穆斯林的葬禮愛情悲劇時代
《穆斯林的葬禮》之“綠色意象”解讀
淺析《平凡的世界》里孫少安和潤葉的愛情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