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試論企業資產重組業務過程中的會計處理和納稅籌劃

2022-06-06 06:31董美微
科學與財富 2022年2期
關鍵詞:資產重組會計處理

董美微

摘?要:進入21世紀后,經濟全球化的發展愈發迅速,眾多企業為求長遠生存與發展,以期能夠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取得優勢,采取了企業之間的各種形式兼并與重組。但是在企業進行資產重組的過程中,需要考慮的因素諸多,其中,納稅籌劃和會計處理等也是其中需要考慮的重要因素之一。本篇文章主要從企業在進行資產重組的業務過程中,從會計處理和納稅籌劃方面分析討論不同資產的業務處理方式,著重分析納稅籌劃要點,以期對企業進行重組時提供思路。

關鍵詞:資產重組;會計處理;納稅統籌

自從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市場經濟飛速發展,許多企業開始激烈爭奪市場地位,而隨著2020年末的實體經濟下滑,諸多企業開始調整發展方向,挑選效益和前景好的項目,為了企業的穩定發展,采取了資產重組等方式。企業在進行處理資產重組的業務過程中,需要對各種因素綜合考慮,其中,關于會計與稅務相關的業務便是需要重點考慮的內容,若此業務無法全面處理好,那么面臨的問題也會越來越多,所以,只有將會計和納稅的相關業務籌劃好,企業才有可能完成資產的重組和企業升級轉型。

1 企業進行資產重組業務中不同的會計處理方式

企業在進行資產重組業務時,一般有三種會計業務處理方式,分別為資產剝離、股份轉讓、收購兼并;

資產剝離的會計業務處理方式是目前使用最為廣泛的,也是企業間比較常見的資產重組方式,有一些企業會把資產分離出去,然后將這部分資產拋售,再將售出得到的資金收益進行記錄。

股份轉讓的會計業務處理方式需要結合股份份額實際到賬情況,主要有兩種方式,分別是分期付款和一次性付款。通過一次性付款來進行會計業務中的股份轉讓時,需要根據收支憑證來實現業務處理,憑證包括借記記錄和貸記記錄,前者是以轉讓股份方和實際收到的股份份額為主,后者是受讓股份方和實際收到的股份份額為主。在分期付款中,需要注意的是,受讓股份方將錢轉給轉讓股份方進行股份交接時,若轉交賬款少于實際轉讓的價格,即沒有達到50%,就無需進行上述的收支憑證記錄,如果超過50%,就根據一次性付款中的兩種記錄方式進行記錄。

收購兼并的會計業務處理方式是需要先確定被收購企業的實際資產,包括負債與資產價值評估等方面的計算,然后再綜合考評被收購企業的資產價值,確定商譽后,結合收購兼并后的成本計算,計入收購方的企業損益表內。

2 企業進行資產重組業務中的稅務處理

2.1 企業法律

進行資產重組業務過程中,稅務處理要根據相關法律形式進行調整。一般分為兩種情況,第一種是將企業的法人調整,通常有三種調整方式:個人獨資、合作等非法人形式、注冊登記轉移至國外;然后在進行稅務業務處理時,需要把企業重組前的資產進行計算和分配,再根據新組合的企業規?;蛐问?,結合法律形式進行調整資產股份配額。另一種則是按照法律形式調整之后,處理該業務時進行稅務登記轉變,將資產重組前的稅務,轉移到新企業合并處理。

2.2債務重組

債務重組分為兩種情況,根據一般情況和特殊情況區別處理稅務業務。一般的稅務處理中,需要結合相應的稅務,在處理時,方式不變,需要分別計算債務的數額,以及重組后的稅務情況統計,計算兩者的差額,同時還需要核實債務人的清償額,然后共同籌劃、確認債務重組的業務流程;而債權人需要統籌計算自身的債務、稅務基本情況以及經濟損失程度。特殊情況的業務處理,主要是在確認了債務重組之后進行的其他特殊情況的業務,并進行計算企業重組后需要繳納的稅額。

3 企業進行資產重組業務中的會計處理和納稅籌劃方案

3.1 會計處理

資產剝離的會計業務處理是目前重組最常見的方式之一,一般有兩種形式:一般性質資產處理和分部處理。目前比較常見的資產剝離方式就是把企業內不符合未來發展方向、起不到良好收益的項目資產剝離出去,轉讓給收購方,從而獲得相應的收益,而這種收益是計入在營業外的收支情況中。

在進行收購兼并時,可以按照國家相關政策和公司內部有關會計準則的規定,做出業務處置。收購方在實施并購時,必須按照協議中的有關規定,確認并核實被購方的實際資產、負債公允價值等,核算收購或兼并后的企業負債總額,并同時將損益狀況納入公司當期的損益情況表內。

在進行股份轉讓時,若受讓方是一次性支付股份款項,并通過企業內間接支付給轉讓方,受讓方先將股份款項轉入企業賬款的同時,會計審查進行借記記錄和貸記記錄的處理;而企業把轉讓飯的股份轉接給受讓方的時候,會計審查進行股份轉讓的會計分錄。若受讓方是分期支付股份款項,并通過企業內間接支付給轉讓方,在支付款項比協議規定價格低于50%,借記記錄科目為“銀行存款”,貸記記錄科目為“其他應付款——出讓方”;在支付款項比協議規定價格超過50%,借記記錄科目為“銀行存款”,貸記記錄科目為“其他應付款——出讓方”,同時借記記錄“實收股本——出讓方”,貸記記錄“實收股本——受讓方”。

3.2 納稅籌劃

目前的稅法政策中,企業的收益在新政策落實后有了明顯的改變,而轉讓收益和持有收益中,前者需要并入企業應繳稅額,而后者則是股息與紅利。若轉讓收益和持有收益這兩者的關系與差異未得到妥善的處理,就會給企業內增加不必要的稅務成本。

4結束語

在進行企業資產重組過程中,需要處理的業務繁瑣而復雜,程序諸多,需要注意的事項也比較多,特別是會計處理和納稅籌劃方面,且與企業的效益密切相關。企業在關注重組時的成本與效益的同時,需要將稅務的相關影響與重組目標擺在同等地位,因為在重組時,不僅僅需要分析重組后的稅負,還需要確定后續的納稅主體,若不重視這一點,就會導致企業的稅收成本,影響效益;同時,還需要關注國家與當地的優惠政策,讓企業在合理范圍內,減少稅務成本之處,創造企業合理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付凱.關于企業資產重組中的納稅籌劃研究[J].納稅,2019(18)

[2]車水美.試論企業資產重組業務過程中的會計處理和納稅籌劃[J].納稅,2021(4):2.

[3]馬圈文.企業資產重組中的會計處理與納稅籌劃[J].現代經濟信息, 2020(9):2.

猜你喜歡
資產重組會計處理
國有企業資產重組上市風險管控
資產重組中的盈利預測分析
我國上市公司政府補助會計處理及信息披露問題研究
“營改增”會計處理及其對企業財務影響解析
資產重組,農藥企業為何如熱此“熱衷”
百視通東方明珠合并上海文廣重大資產重組
證監會:2011年央企重大資產重組金額達1598億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