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幼兒園親子活動對幼兒合作素養的培養研究

2022-06-07 10:03陳學莎
知識窗·教師版 2022年3期
關鍵詞:親子活動幼兒園

陳學莎

摘要:幼兒是國家未來的希望,而素質教育對幼兒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家校共育的提出,為培養幼兒的合作素養提供了全新途徑。因此,教師可以把親子活動作為載體,培養幼兒的合作意識,使幼兒在活動中形成良好的習慣和積極情感。

關鍵詞:幼兒園 ?親子活動 ?合作素養

在3至6歲階段,幼兒能力快速發展。為了提高幼兒適應社會的能力,教師可通過各類親子活動,讓幼兒形成合作意識,并以豐富的活動作為家校共育的紐帶,由家長和幼兒共同完成合作目標,循序漸進地讓幼兒形成合作素養。探究親子活動開展時幼兒合作素養的培養路徑,不但能夠建立融洽的親子關系,而且對幼兒的身心發展具有良性影響。

一、相關概念介紹

(一)親子活動

親子活動主要是由幼兒園組織的,在幼兒園或者其他場所,家長和幼兒共同參與的活動。在親子活動中,由教師提供指導,家長和幼兒園共同完成任務,有助于親子關系的發展,還能讓家長接受教育指導。親子活動大多以團體的方式展開,根據幼兒的興趣愛好設計活動內容,旨在培養幼兒的能力和合作意識。

(二)合作素養

幼兒合作素養的形成需要和教師、家長或者同伴之間建立合作,在合作環境下,教師、家長向幼兒展示榜樣示范,幼兒和同伴之間相互分享、協商與合作,形成合作意識,產生合作行為。學前教育關系著幼兒未來成長,所以在教育過程中,教師應該將合作素養作為重點,設置活動任務,借助親子活動,樹立合作教學目標,讓幼兒在良好的合作氛圍中受到熏陶,最終形成積極的態度與合作素養。

二、親子活動對幼兒合作素養培養的意義

(一)親子活動體現了合作的意義

親子活動是家長和幼兒合作完成的活動,是集體活動的一種形式。在親子活動過程中,幼兒能夠感受并認識到合作的意義,能夠從家長那里得到幫助,家長也能夠發現平時相處時難以發現的問題,為開展針對性教育指導奠定基礎。親子活動具有一定的趣味性,能夠有效鍛煉幼兒獲取信息、與人合作、解決問題的能力,促使幼兒更好地成長。

(二)親子活動有利于幼兒成長

組織親子活動時,幼兒園應兼顧親子活動的教育性和趣味性,根據幼兒的興趣愛好設計活動內容,必要時可向幼兒詢問,或組織幼兒做一些準備工作。比如,幼兒園可組織幼兒和家長一起完成棒子夾球的活動,由家長和幼兒一起合作用棒子夾住乒乓球,并齊心協力將乒乓球投入目標罐子,活動過程中不能讓乒乓球掉下來,一旦掉下來,就要重新開始。在完成親子活動的過程中,幼兒和家長都能夠感受到樂趣,產生再次參加親子活動的期待。不僅如此,在親子活動中,家長能夠發現幼兒性格中的優點和缺點,如有的幼兒沒有耐心、缺乏運動協調能力等,有的幼兒的性格很樂觀,即使乒乓球掉了要再來一次,也不會因為失望而哭泣。針對幼兒在親子活動中的表現,家長和幼兒教師可以為幼兒今后的教育制訂更有針對性的策略。

(三)親子活動可促進幼兒心智發育

大多數幼兒的心智還處于發育初期,親子活動可促進幼兒心智的發育。小班幼兒參與親子活動時,并不能理解教師口頭表達出來的規則和要求,但通過親子活動中家長的示范,幼兒能夠理解親子活動的規則和要求,再搭配教師口頭表達的內容,可以促進幼兒的心智發育。比如,在兩人三足的親子活動中,年紀較小的幼兒并不能很好地理解為什么是兩人三足,也不明白兩人三足要怎么走到跑道終點,家長與孩子將相鄰腿綁在一起后,可一邊讓幼兒嘗試走動,一邊向幼兒講解:“我們兩個人原本有四條腿,現在中間兩條腿綁在了一起,就變成三條腿了,你要跟著我往前邁步子,才能往前走哦?!蓖ㄟ^這樣的親子活動,幼兒的聽說能力、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都能夠得到發展。

三、幼兒園親子活動開展現狀

很多時候,家長將幼兒的教育工作全部托付給幼兒園,認為孩子入園后家長就成為一個輔助者,不需要承擔更多的責任。其實,這種看法是錯誤的,家長始終是幼兒成長中的重要角色,家庭教育應與學前教育相結合,家長需要配合教師的工作。由于部分家長的心態,幼兒園在開展親子活動時遇到了不小的阻礙,有的家長不配合,還有的家長覺得親子活動沒有什么教育價值。當然,也有家長想要參與親子活動,但幼兒園很少組織親子活動,導致家長無法了解孩子在幼兒園內的情況,不利于家校共育工作的開展。一方面,幼兒園應將親子活動納入園內活動組織規劃;另一方面,幼兒園應盡量和家長溝通,讓家長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親子活動,增強家校共育的效果。

四、幼兒園親子活動培養幼兒合作素養的策略

(一)以活動強化幼兒合作意識

幼兒園親子活動形式多樣,為了展現活動對幼兒能力發展的促進作用,教師需要按照培養幼兒合作素養的要求,設計活動內容,并選擇幼兒喜愛的活動主題,邀請家長共同參與,逐漸提升幼兒的合作意識。

親子活動前期的準備工作十分重要,因為準備是否充分決定著活動能否順利開展。在活動開展之前,教師可向家長和幼兒說明活動規則,要求他們按照活動主題,明確自身扮演的角色,并且準備相關材料。與此同時,幼兒要清晰認知自身角色,不但要明確自己扮演的角色,而且要知曉自己扮演的角色和他人角色之間的差異,能夠按照對應規則完成任務。在活動過程中,幼兒會和家長相互配合,朝著一致的目標共同合作。親子活動結束以后,教師、家長、幼兒要共同參與點評,分析活動過程中幼兒與家長的表現,讓幼兒明確自身行為是否符合活動要求,是否能夠與他人配合完成任務,從而形成合作意識。

比如,為了培養幼兒的合作意識,鍛煉幼兒肢體的協調能力,再考慮到幼兒喜愛游戲的特點,幼兒園可以設計“用紙運球”主題親子活動?;顒又?,幼兒園準備活動道具,包括小球、硬紙板等,之后教師向家長、幼兒講明游戲規則。在游戲過程中,家長和幼兒雙手分別抓住報紙的四角,將小球放在報紙上,然后共同走過特定距離,且要保證小球始終在報紙上,不能掉落。每次只能運送一個球,在規定時間內,成功運送小球數量最多的小組獲勝。由于該游戲需要家長和孩子共同配合,才能保持小球始終平穩地在報紙上,所以孩子和家長的步調要保持協調,才能平穩完成運球過程,整個活動過程都強調合作的重要性。在活動結束以后,教師可針對活動階段幼兒合作意識、表現等進行評價,家長和幼兒也可參與評價。這樣一來,幼兒對合作有了全新的認識和理解,在后續的親子活動中也能夠自覺運用合作意識和他人配合,形成良好的合作精神。

(二)用活動引導幼兒的合作行為

父母是幼兒的啟蒙教師,他們的行為會對孩子產生終身影響,因為大部分孩子都會不自覺地模仿家長的行為。教師可利用幼兒這一特點,通過親子活動,讓家長以行動的方式向幼兒展現合作理念。另外,在參與活動時,幼兒和家長之間的默契程度會對合作結果產生較大的影響,所以家長需要明確自身的角色定位,發揮榜樣示范作用,培養幼兒的合作意識,讓幼兒掌握和他人合作的方法。因為幼兒的合作習慣尚未養成,在活動過程中可能按照自己的想法出現不遵守規則的行為。此時,家長要及時引導,提醒幼兒規范自身行為,保證活動有序進行。

例如,在親子游戲“踩圈圈”組織階段,教師應要求家長和孩子共同參加,幼兒園提供呼啦圈,要求10組幼兒和家長同時參與,準備9個呼啦圈。在活動之前,教師要向幼兒、家長等說明規則,家長和幼兒手拉手,然后跟隨音樂在呼啦圈外走動,當音樂聲停止,家長和幼兒要快速找到1個呼啦圈,并在圈內站好。由于準備的呼啦圈數量比參加活動人數的數量少,所以哪組在規定時間內沒有找到呼啦圈,那么在本輪游戲結束以后就會被淘汰,之后去掉1個呼啦圈,繼續展開比賽,哪組最終留在賽場上,就是獲勝家庭。特別注意的是,在音樂聲響起時,無論是家長還是幼兒都不能站在呼啦圈之內。該活動不但需要幼兒和家長相互配合,而且需要幼兒和家長根據音樂指令,快速做出相應動作。當幼兒出現違反規則的行為,如音樂沒有結束就站在呼啦圈內,家長應該及時提醒,讓幼兒形成規則意識,使幼兒能夠和家長共同配合參與活動。

(三)借活動提升幼兒合作情感

在親子活動中,當幼兒產生積極情感時,教師和家長要及時鼓勵,肯定幼兒的行為,并為幼兒愉快合作提供良好條件。當幼兒出現消極情感時,教師要及時引導,有目的地培養幼兒的合作素養,并充分利用親子活動,讓幼兒的活潑情感逐漸向有利的方向發展。當活動失敗時,幼兒可能產生消極情感,此時,教師和家長要給予幼兒引導,讓幼兒反思活動過程,明確自身表現,改進自身行為?;顒映晒σ院?,幼兒可能會產生與他人合作的興趣,形成合作素養。因此,在活動階段,教師和家長要密切關注幼兒,根據幼兒參與活動的狀態和活動結果,培養幼兒的合作情感。

例如,在“毛毛蟲”活動組織階段,教師可展示卡通圖片,然后介紹活動主題,利用道具“比比誰爬得快”。幼兒園可以準備地墊,每6個家庭分成一組,參與家庭24個,共分為4組,由家長彎腰,手腳著地,彼此連接,為幼兒搭建山洞,每組幼兒聽教師的指令,依次爬過山洞,每組最后一個幼兒完成任務以后,隊尾家長像滾雪球一般依次向前,為幼兒繼續搭山洞,直到幼兒爬完規定路線才算完成任務。這個游戲需要多組家庭配合,無論是幼兒和家長之間,還是幼兒和其他同伴之間都需要運用合作的方式,才能完成任務。部分幼兒可能在游戲階段出現注意力不集中的現象,影響速度,其他幼兒可能產生不滿情緒,教師或者家長需要及時引導,讓幼兒形成集體觀念,意識到自己和同伴屬于一個整體,只有合作,才能獲得勝利。游戲結束后,教師要及時評價,找到各小組幼兒表現優異之處,表揚幼兒的合作行為,讓幼兒產生積極的態度,不斷形成合作素養。

五、做好親子活動收尾階段的總結和反思

在親子活動的收尾階段,教師應組織好總結和反思的工作,讓參與活動的家長發表參與親子活動的感受,保持家長繼續參與親子活動的積極性;教師應反思本次親子活動的過程和效果,調整和優化親子活動中的不足。在總結過程中,教師應引導家長發現幼兒在活動中的特殊表現,引導家長了解幼兒的優點和不足。在家長反思過程中,教師應分析親子活動中出現與活動設計預期不符的原因,向家長說明親子活動開展的目的是培養幼兒的合作能力,輸贏不是目的,幼兒有所成長才是目的,讓幼兒與家長之間形成更信任、更親近的關系。

參考文獻:

[1]李榮清.幼兒園親子活動對幼兒合作素養的培養研究[J].當代家庭教育,2020(8).

[2]朱芹.在親子活動中培養幼兒合作素養的實踐研究[J].科普童話,2019(17).

[3]秦園園.如何在親子活動中培養幼兒的合作素養[J].青海教育,2017(4).

(作者單位:山東省東營市河口區六合街道中心幼兒園)

猜你喜歡
親子活動幼兒園
愛“上”幼兒園
親子活動課程在小學低段教育中的作用
禮儀教育的重要性
幼兒園親子活動的開展與相關問題闡述
中班主題課程《走進動物王國》的實踐與反思
淺談開展親子活動在校外教育中的作用和意義
關于幼兒園親子活動有效性的研究
想念幼兒園
幼兒園私家菜
幼兒園私家菜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