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與BIM技術深度融合的工程估價教學改革研究與實踐

2022-06-08 07:18李靜
新視線·建筑與電力 2022年4期
關鍵詞:BIM技術工程造價教學改革

李靜

摘要:地方應用型高校是高等教育服務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重要力量。應用型高校是培養BIM應用實施人才的主力軍。近年來隨著BIM技術在建筑領域的迅速發展與逐步應用,BIM技術成為繼CAD之后建筑行業的第二次技術革命。BIM技術將成為推動建筑行業向更高科技層面進步的技術變革,而BIM技術也必將在建筑全過程管理中因其信息集成、共享、重復利用等優勢發揮巨大的作用。工程造價的控制在建設項目實施的全過程咨詢管理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將BIM技術應用到工程估價的編制與管理中,將會大大提高工程估價的效率和精度。因此,建筑企業需要大量既懂BIM又會造價,并將BIM與造價結合的實踐性技能型人才。而目前的工程估價教學涉及到的BIM相關內容及能力的知識較少,這與企業的需求還存在較大的差距。為了培養滿足企業需求的工程造價專業技術人才,將BIM技術與工程估價課程教學深度融合是目前必須要解決的問題。

關鍵詞:BIM技術;工程造價;教學改革

1 教學理念的轉變

將傳統教學模式中注重單個知識點的累加,逐步轉變到由知識向能力轉變的教學理念。在夯實理論基礎之上,著眼于學生應用能力的提高。在傳統教學中,教師按照教學計劃將教學任務中的每一個知識點或知識單元在課堂中依次講授給學生,然后進行考試。這種分散獨立的、缺少關聯的培養方式,很難將學生從一個個孤立的知識點中形成明確的學習目標,多個知識點的疊加也不能實現知識向能力的有效轉變。

將傳統教學中,以教師的教為中心的教學模式向以學生的學為中心的教學模式轉變。教師應從傳統的知識傳授者轉變成學生學習的引導者、促進者。

2 教學方式與內容的改變

2.1 自主學習階段

在目前課時量大量縮減的情勢下,既要保證核心知識單元不能改變,又要增加BIM技術相關能力培養的知識單元。這就要求老師把核心的東西教給學生,而其他時間讓學生自己去拓展、去利用。因此,在學習完工程估價的第一章、第二章進入計量與計價階段理論學習時必須利用第二課堂進行自主學習BIM相關內容如利用建筑云課堂、建筑課堂、騰訊課堂、MOOC等。將BIM內容與計量計價理論對照學習。以往的教學方式是在學期末安排16學時的課程實驗(即BIM計價軟件上機操作),此時理論課時24學時在第六周已經結束,這之間有10周的時間間隔,學生對前面的相關知識單元有所遺忘,不利于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因此,我們應在學習理論課程的同時穿插BIM相關內容的實踐,使二者能夠緊密融合,同時也便于學生進行理論與BIM實踐的對比學習,體現BIM應用的優勢,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增強學習效果。另外,以往課程實驗安排在周末,雖然時間集中,但在僅有的兩天時間內學生既要掌握BIM軟件的操作與應用,又要完成相應的案例成果結課作業,時間非常匆忙,理解也不深刻,往往一知半解,達不到應具備的應用能力與素養。而按照與理論穿插排課,既利于內容的融合,又便于學生理解消化。學生可以進行有思考、消化、吸收的全過程學習。

如何把控和評價自主學習的成效是我們要關注的問題。學習效果的好壞是檢驗教學改革成敗的關鍵。在教學中引入廣聯達建筑云課,在其平臺中建立班級并邀請學生加入班級以便于學習管理。使用該平臺,教師可以提前發布學習任務,學生可以利用課外時間提前在線學習。教師可以查看學生的學習情況如學習的內容、學習時長、學習進度等完成情況。為了檢驗學生是否真正認真地進行學習,可以通過發布測試來進行檢驗。為了激發學生學習動力,將自主學習的考評設置為該課程考核評價的30%,并將自主學習階段按照百分設置,其中學習時長及進度占40分,測試占60分。

2.2 教授與討論主課堂

根據學生自主學習情況,結合理論教學內容,進行核心知識單元講授與探討,并與BIM技術相關內容融合對接,從以教師為中心向以學生為中心轉變,讓學生以被動學習變為主動學習,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討論主課堂對教師的業務能力要求更高,教師應苦練“內功”,提高自身的專業技術水平,因此,首先教師要多途徑、多渠道深入企業、工程現場,不斷地通過實踐鍛煉提高工程實踐經驗,更好地將理論與實踐應用結合。其次要增強學生在課堂中的學習興趣。同時教師還要通過信息技術手段、參加培訓等掌握學科前沿技術以便傳授給學生符合行業發展及滿足工程實際需求的專業知識與技術。

課內上機實驗可以通過實驗教學反哺教學來驗證理論教學的相關知識單元以加強與BIM相關技術的融合。

2.3 能力提升階段

2.3.1 BIM技術與課程設計深度融合

傳統課程設計主要以手算為主,時間為1周,要求完成一棟接近5 000 m2的框架剪力墻辦公建筑的土建算量(包括鋼筋)是非常困難的,特別是鋼筋工程量的計算,由于時間比較短,計算量較大,加上學生對鋼筋圖集不甚熟悉,計算結果往往偏差很大,造成成果質量不高。將BIM技術與課程設計深度融合將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和計算精度。在熟悉圖紙的基礎上利用廣聯達GTJ2018建立土建鋼筋模型,在建模的過程中學生可以發現自己存在的問題,通過查找原因來解決問題,這一過程可以使學生對問題的解決理解得更加深刻。同時一些在手算過程中難以想象的構造節點可以通過廣聯達GTJ2018的三維可視化查看功能形象清晰地展現在學生的面前,使學生一眼就能明白建筑構件的構造節點是如何組成的,既方便快捷又易懂。

2.3.2 BIM技術與畢業設計深度融合

工程估價是工程管理專業畢業設計(招投標方向)的核心內容。傳統的畢業設計一人一題,形式內容比較單一。工程量采用手算,需要大量的時間和人力,而且對于復雜圖紙手算結果很不理想,偏差較大,給工程實際帶來較大損失,對學生實踐能力提高作用不夠明顯。新的做法是采用團隊形式進行BIM畢業設計(3~5人一組),進行招投標設計模擬,將BIM技術應用到工程造價的全過程管理中,完成BIM招標控制價、投標報價、進度款支付、竣工結算等全面的設計工作。團隊成員各有分工又相互協作,既鍛煉了獨立工作能力,又鍛煉了團隊溝通協作能力。BIM技術在畢業設計中的運用使學生通過BIM建模提供完整的工程量數據,減輕了工作強度,提高了工作精度。

3 考核評價方式的轉變

考核方式對學生的學習發揮著風向標的指引作用。傳統的考核方式往往只關注結果的評價,而忽視或弱化了過程評價。我們以靜態評價為主向動態評價為主轉變,采用過程考核并將過程考核分階段進行,分為自主學習、課堂學習、課外訓練、期末考核等階段評價,激發學生學習的參與度和努力度,全面評價學生的學習狀態。同時加大BIM技能在考核中的比例。比如利用大學MOOC(慕課)、建筑云課等平臺進行相關階段的數據考核評價管理,既準確又公平。自主學習15%,課堂學習25%,課外訓練10%,期末考核50%。

4 結束語

傳統的工程估價教學已經不能滿足目前建筑行業的崗位需求。隨著BIM技術在建設領域的發展應用,BIM技術在工程造價崗位中的作用越發重要,必須將行業對BIM技術的最新需求融入到工程估價課程教學中以培養符合行業崗位需求的造價專業人才。

參考文獻

[1] 李鳳.地方應用型大學,何為高水平[N].中國教育報,2019-7-1(6).中

[2] 孫康寧,于化東,梁延德.基于新工科的知識、能力、實踐、創新一體化培養教學模式探討[J].中國大學教學,2019,41(3):93.

[3] 趙菊姍,廖旭梅.卓越小班化教學的典型特征與教學策略研究[J].中國大學教學,2019,41(3):13.

[4] 宋云,趙建義,王瑤.應用型人才培養“學—賽—創”育人模式研究[J].教育理論與實踐,2020,40(6):9-11.

[5] 祝連波,黃一雷.工程估價課程設計教學改革研究[J].教育現代化,2018,5(31):42-43.

猜你喜歡
BIM技術工程造價教學改革
探析跟蹤審計在工程造價審計中的應用
淺析公路工程造價編制存在的問題及應對措施
淺談建筑工程造價預算控制要點及其把握
BIM技術在配套服務用房項目的深化設計及應用研究
BIM技術在鋼結構工程設計制造中的應用研究
基于BIM技術的工程項目信息管理模式
基于人才培養的技工學校德育實效性研究
現代信息技術在高職數學教學改革中的應用研究
以職業技能競賽為導向的高職單片機實踐教學改革研究
微課時代高等數學教學改革的實踐與探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