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偉大征程》中舞蹈藝術的“紅色”表達

2022-06-08 03:47閆思宇相寧
藝術科技 2022年3期
關鍵詞:舞蹈藝術表達紅色

閆思宇 相寧

摘要:為了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史詩巨著《偉大征程》于2021年6月在國家體育場上演,以磅礴的氣勢和絕美的舞蹈藝術,成功再現了中國共產黨百年來波瀾壯闊的奮斗史。文章通過分析《偉大征程》中舞蹈藝術的“紅色”表達,從內容和形式的完美結合與高度統一、運用綜合性的藝術表現手段、發揮舞蹈創作主題的獨創性三個方面對這一大型情景史詩進行詳細分析,分析其中景、人、情的高度交融?!秱ゴ笳鞒獭肥侵袊伯a黨“紅色”精神的再現與傳承,特別是對青年學子來說,可以稱得上是一場極具現實意義、歷史價值的黨史學習與精神洗禮。

關鍵詞:《偉大征程》;舞蹈藝術;“紅色”表達

中圖分類號:J70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9436(2022)03-00-03

0 前言

在2021年喜迎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之際,國家體育場中獻上了一場名為《偉大征程》的舞蹈藝術盛宴。作為一部長達125分鐘的大型情景史詩,《偉大征程》用氣貫長虹的昂揚氣勢展現了中國共產黨浴血奮戰100年的壯麗歷史,將中國共產黨的百年奮斗清晰地展現在人們眼前[1]。大型情景史詩《偉大征程》將時間軸作為敘事的依據,通過史詩這一藝術形式對代表歷史進程的重大事件進行提取和精煉,將充滿“紅色”精神的歷史進程藝術化、美學化。在整個《偉大征程》作品中,融合了舞蹈、歌舞、戲劇與舞蹈、戲曲與舞蹈、情景舞蹈、合唱與舞蹈、情景合唱與舞蹈、鼓樂歌舞以及器樂、童聲合唱與舞蹈等多種藝術門類,從中便能看出舞蹈在其中所占比重之大,甚至一些非舞蹈類的作品也包含大量的群舞調度,或參與敘事,或渲染抒情。這些高頻的舞蹈元素幾乎貫穿了整部史詩,奠定了整個作品的基調。

好的舞蹈作品是舞蹈的思想性和藝術性相統一,體現出舞蹈內容和形式的關系。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提出了“什么是優秀作品”[2],這一問題也是當代文藝工作面臨的主要問題。一部優秀的作品必須做到思想性、藝術性、觀賞性有機融合[3]?!秱ゴ笳鞒獭肪褪沁@樣一部作品,它不僅是思想性和藝術性的統一,也是審美的愉悅,是國家意志和國家形象的情感表達。除深邃的思想性外,《偉大征程》給觀眾帶來的震撼、感動還源自其濃厚的藝術性,同時也是全國文藝界踐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文藝工作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的成功實踐。

1 《偉大征程》中舞蹈主題的“紅色”表達

《偉大征程》對主題的選取可謂用心良苦,四個篇章的主題分別講述了中國共產黨的革命歷程、奮斗歷程、創業歷程、發展歷程,將歷史標志性事件和昂揚的精神意志相結合,并通過藝術形式進行了融合和表達,“紅色”精神貫穿始終,具有較高的代表性以及鼓舞人心的力量。四大篇章對百年黨史進行了藝術化的提煉,對“紅色”精神進行了具象化展現。該作品完美呈現了中國共產黨偉大的百年征程,使得其成為交口稱贊的史詩大劇。

1.1 “大”格局中的“紅色”表達

大型情景史詩《偉大征程》講述的是偉大的中國共產黨團結人民使華夏民族改頭換面、將一個國家從備受欺凌變為國富民強的百年奮斗史,這中間誕生了無數可歌可泣的重要事件與英雄人物。因此,通過怎樣的主題和內容才能盡可能展現出其中的偉大與豪情,是制作團隊需要面對的一個核心問題。對此,制作團隊采用了從大到小、大小相融的創作手法,據此對主題和內容進行選擇和布局,并對抽象化的歷史通過藝術方式展開了具體化表達。中國共產黨百年歷程的大格局,需要恢宏的場面、磅礴的氣勢來彰顯,需要莊嚴而宏大的慶典來襯托儀式的隆重。所謂“大”,并非指舞蹈規模和場景在立體空間上的大,而是指在選擇主題和內容時,要注重所選歷史事件與英雄人物的重要性和代表性[4]。重大歷史時刻和英雄偉人豪杰是百年慶典得以成功的核心與靈魂。因此,要特別慎重地選擇“大事件”和“大人物”。

《偉大征程》在對重大事件與英雄人物的選擇方面確實沒有讓廣大觀眾失望。作品主題和內容的選擇不但抓住了中國革命歷程和中華民族重要的命運轉折點,還見證了中國共產黨的成長和壯大。并且,那些在不同歷史階段為新中國的成立和建設作出巨大犧牲和貢獻的偉大英雄人物,在作品中再次綻放出生命的光輝,而這些正是百年慶典中需要彰顯的大格局和大氣魄。

1.2 “小”細節中的“紅色”表達

若上文所說的“大”是作為百年慶典必須具備的大格局和大氣魄,那所謂的“小”指的就是這百年慶典中最感人至深、最富有感染力和影響力的細節設計。這些細節能夠使恢宏的龐大敘事變得更加生動、感人,能夠拉近遙遠歷史與觀眾的距離,讓那些曾經真實存在過的人和事具有打動人心的力量,讓觀眾得以通過平凡而偉大的生命用心觸摸歷史的奇跡,讓“紅色”精神在有血有肉的共產黨員身上綻放光芒。這里所說的“小”,其一指的是大格局下對偉大而平凡人物的細節化和具體化;其二是指在制作團隊中秉持以觀眾為中心的原則,用細節來刻畫平凡英雄人物的偉大,使整個歷史更加真實和富有觸感[5]。

《偉大征程》的制作團隊無論是從“大”格局下對重大事件的遴選,還是從“小”細節上對英雄人物的選擇,都將“紅色”精神作為核心和標桿,都是“紅色”精神最為直接的傳承和彰顯。這樣的選題方式不但確保了百年歷史的真實性和嚴肅性,也兼顧了觀眾的認同性和廣泛性?;诖?,《偉大征程》才能具備成功的基礎,“紅色”精神才能更加直抵人心。

2 《偉大征程》中舞蹈動作的“紅色”表達

2.1 強調敘事的舞蹈動作

在第一篇章的節目《起義起義》中,夏明翰和諸多烈士被困于獄中,飽受折磨。舞臺上以夏明翰為中心的一橫排烈士身帶鎖鏈踉蹌前行,滿身傷痕卻又無比堅定,這是面臨死亡時的舞蹈,看似形式簡單,卻散發出不可估量的精神力量,這仿佛意味著再黑暗的監獄囚籠都無法困住來自革命者內心深處的光芒,正義必將打倒黑暗。節目《向前,向前,向前》中講述了遼沈戰役、淮海戰役、平津戰役三大解放戰役和渡江戰役的偉大勝利。演員們以整體搭肩起伏、舉槍吶喊的動作,以群體調度的傳導隊形,構建出“波濤洶涌”的效果和“V”字形前沖的調度,通過宏大的舞臺空間呈現出紅軍戰士強渡長江的戰斗場面。群舞以群像凝結“進攻”“吹號”“沖鋒”造型,進退緊湊的步伐和陣勢穿插呈現,舞臺群舞群像動靜相宜、默契配合,短短2分鐘的節目高度濃縮,以群體的力量準確刻畫了中國人民解放軍的英姿豪情。

像《起義起義》《長征》《向前,向前,向前》這樣的節目,展現的都是對中國人民而言極具歷史意義的重大時刻。舞蹈演員通過精湛的舞蹈動作表演,較好地再現了這些重大事件發生時的情形,使觀眾在欣賞舞蹈中能回憶起百年奮斗中的崢嶸歲月,因此這些舞蹈動作是具有敘事作用的。

2.2 強調抒情的舞蹈動作

《偉大征程》不但將歷史記憶與藝術審美結合在一起,還在其中傳遞了中國共產黨的“紅色”意志,使更多的人能夠從中懂得思考、獲得啟示。

第四篇章中,合唱舞蹈《行進的火炬》對2008年的北京奧運會進行了簡單而又飽含深情的呈現。情景交響歌舞《人民至上》中用紅白相間的舞服排列成一顆愛心,舞隊在靜止和奔跑的鮮明對比中,突出了時間的緊迫感——為搶救生命而帶來緊迫感、為跑贏死神而帶來的緊迫感、秉持人民至上這一信念而帶來的緊迫感。而芭蕾舞者組成的心形舞隊,舞動著愛的信念,以滿滿的儀式感迎接英雄歸來,象征著逆行英雄的精神。

《偉大征程》無論是哪一個篇章、哪一個節目,都對舞蹈演員的動作和表情進行了深思熟慮和精雕細琢,舞蹈演員通過嫻熟的動作技巧,向觀眾傳遞了飽含深情的“紅色”精神,觀眾可以感受到中國共產黨的無私與無畏、付出與奉獻,正是這些舞蹈演員的精彩表現,才使《偉大征程》得以在舞臺上大放異彩。

3 《偉大征程》中舞蹈音樂的“紅色”表達

雖然《偉大征程》的形式非舞蹈史詩,而是大型情景史詩,但是其中音樂與舞蹈仍居主導地位。就舞蹈而言,民族舞、芭蕾舞、現代舞、國標舞、街舞等色彩斑斕、流光溢彩的舞蹈語言,共同匯成演出畫面感的第一“有型源泉”。此外,音樂、舞臺美術等則進一步為舞蹈這門藝術起到了豐富、助力、完善的積極作用。

音樂與舞蹈密不可分,也是舞蹈作品形式的另一種重要因素。一個重在形體動作,一個重在聲音體現,音樂給予舞蹈旋律,幫助烘托氣氛、表達情緒、豐富舞蹈主題內容。舞蹈體現了音樂的實質,把音樂要表現的內容形象地展現出來,使其視覺化,兩者融合使作品更加生動有魅力[6]。

3.1 音樂體裁方面的“紅色”表達

《偉大征程》對音樂舞蹈史詩體裁的創新集中于音樂創作思維和音樂表達體裁兩點。21世紀,音樂舞蹈史詩開始呈現多元化發展態勢,創作風格開始滲透到器樂、交響、抒情等領域?!秱ゴ笳鞒獭分芯陀邢蛟摲较虬l展的表現:全場音樂沒有將晚會音樂作為主體音樂,歌曲體裁也不再獨當一面,而是采用了形式多樣的音樂編創手法,其中涉及交響樂、交響合唱、傳統歌舞、民族管弦樂合奏、配樂誦賦、音樂劇等多樣化的舞蹈形式。整場劇目將《唱支山歌給黨聽》作為主要背景音樂,直接奠定了“紅色”精神的整體基調,同時用“交響化”作為音樂的主體思路,不但鞏固了“史詩”這一體裁的藝術風格,滿足了觀眾對經典音樂的欣賞要求,而且在創新式音樂編創的手法下,將歷史和現實融合在一起,展現出音樂創作的時代活力。

3.2 音樂敘事方面的“紅色”表達

《偉大征程》在音樂的敘事表達方面也有創新?!笆吩姟斌w裁本身是一種兼具綜合性和藝術性的舞蹈形式,《偉大征程》在音樂編創時將交響樂、聲樂和民族管弦樂等音樂種類進行了整理和相互融合,重點關注民族舞、現代舞、戲劇等多種藝術的綜合展現,探求更加契合當下語境的年輕化表達。例如,序章中的節目《破曉》、第一篇章的節目《長征》和第四篇章的節目《東方奇跡》,為了突出戲劇所要表達的思想情感和舞臺效果,輔助音樂以一種電影式的表現手法對戲劇環節進行了氣氛的烘托和環境的渲染,使節目的敘事內涵和思想情感更好地展現出來。同時,《偉大征程》為了彰顯中國共產黨在百年奮斗中所蘊含的“紅色”精神,在音樂編創中更加偏向于抒情、感性的筆觸,突出了人民至上、祖國至上的革命理念,使宏大敘事中散發出更多的溫情與詩意。

4 《偉大征程》中舞蹈構圖的“紅色”表達

構成舞蹈作品形式的要素還有構圖、道具、燈光、布景等,這些要素在作品中被巧妙運用,烘托了舞臺的氛圍,增強了作品的視覺沖擊效果,豐富了作品的內涵和精神,更好地展現了作品的生命力,使作品更具表現力和感染力,從而給觀眾更加清晰深刻的印象[7]。

4.1 美術構圖面的“紅色”表達

作品運用了經典圖像,連接了時間線索,呈現出歷史情境中的壯闊與深沉。在《開國大典》中,借多部紀錄片1∶1畫面制作還原了開國時期天安門廣場熱鬧非凡的歷史場景,運用紅橙色作為主色調體現年代感,并加入飄揚的紅綢元素渲染當時隆重熱鬧的氣氛。此外,采用金色調的背景、紅旗及莊嚴的國徽,象征新中國成立之初凝聚匯集了無窮的力量。

4.2 視覺構圖面的“紅色”表達

《偉大征程》情景史詩的演出中利用了圖形光影的變化,展現出不同的情感故事,調動不同藝術的視覺形象,與演繹場景的變化有機融合。以光色及其變化顯示環境,渲染氣氛,創造舞臺的空間感、時間感,使人物形象更加突出鮮明,強化了無數“紅色”情感的記憶瞬間?!秱ゴ笳鞒獭费莩鑫枧_利用LED背景主屏幕及多個側屏、地屏共同組成一個多媒體立體空間,打造了一個多層次、立體交叉的表演空間,為觀眾帶來強大的視覺沖擊力和無與倫比的視覺觀感。

5 結語

《偉大征程》通過精彩的藝術呈現,昭示了“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這一真理。通過舞蹈藝術彰顯的“紅色”精神,使人們進一步了解歷史、銘記歷史,堅信黨和人民會不斷走向勝利與輝煌。

參考文獻:

[1] 董華峰,王麗霞.大型情景史詩《偉大征程》對藝術辯證法的運用[J].當代電視,2021(8):29.

[2] 習近平.學黨史悟思想辦實事開新局 以優異成績迎接建黨一百周年[N].人民日報,2021-02-21(001).

[3] 習近平.在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8-12-19(002).

[4] 張萍.百年來黨的文藝思想與當代中國舞蹈藝術[J].人民論壇,2021(19):109.

[5] 田川流.當代中國藝術科技學的建構[J].藝術百家,2017(2):109-116.

[6] 李吉品,肇雅琦.從藝術表現出發探析阿恩海姆視知覺理論[J].文藝爭鳴,2020(3):186-189.

[7] 何武,周越.混合現實舞臺布景:虛實空間拓展與媒介融合[J].裝飾,2019(8):118.

作者簡介:閆思宇(1999—),女,江蘇徐州人,碩士在讀,研究方向:舞蹈教育。

相寧(1971—),女,江蘇連云港人,碩士,副教授,系本文通訊作者,研究方向:舞蹈編創與教學。

基金項目:本論文為2019年度江蘇省社科基金項目“江蘇民間舞蹈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數字化保護研究”階段性成果,項目編號:19YSB015;2022年江蘇師范大學研究生科研創新計劃項目“新文科背景下高校舞蹈專業課程思政的實施路徑研究”階段性成果

猜你喜歡
舞蹈藝術表達紅色
紅色是什么
紅色在哪里?
追憶紅色浪漫
探析舞蹈評論的意義與審美價值
論明朝時代舞蹈藝術特點
提高高中學生的英語書面表達能力之我見
舞蹈表演的表現形式多樣性研究
試論小學生作文能力的培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