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京城第一玩家”王世襄和袁荃猷生死永相匹

2022-06-09 22:54李舒
文萃報·周五版 2022年22期
關鍵詞:撫琴王世襄家具

在燕大“相看儼然”

很長一段時間,大家對于王世襄先生的評價,是“京城第一玩家”。對于玩,王先生確實做到了天賦異稟,據說,他八歲便能“飛檐走壁,爬墻放鴿子”。玩雖玩,其實學問沒耽誤。王世襄進燕京大學,開始讀的是醫學,結果主課門門不及格,幸好選修課分數高,于是轉到文學院國文系。1941年,王世襄拿到了碩士學位。

袁荃猷就是在這時進入王世襄的生活的。袁荃猷入燕大,學的是教育學,畢業論文是編寫一本中小學國畫教材。她去找教育系系主任周學章,周先生就推薦她去找王世襄,請他來做小學妹的“論文導師”。

初次見面,袁荃猷印象最深的是王世襄吃柿子,吃完留下完完整整的柿子殼。王世襄對袁荃猷的論文很上心,到了后來,為了讓她通過論文,居然幫著寫。這兩個人就這么“相看儼然”了。

最美的情書

后來燕大停辦,王世襄去了重慶,臨行,他送了袁一盆太平花。在四川,王世襄寫了很多信給袁,只收到兩封回信,其中一封是“你留下的太平花我天天澆水,活得很好,但愿生活也能像這太平花?!?/p>

這真是最美的情書。

回到北平的王世襄,給袁荃猷帶了一個火繪葫蘆片小盒,這是他之前在信里許諾的——要是做好了就送給她。她打開小盒子,里面靜靜躺著的,是兩顆紅豆。袁荃猷說,這是我們的愛情信物。

1945年,他們結婚了?;楹?,王世襄很快發現,這位太太真是妙不可言,除了琴棋書畫外,其他全不會。據說家務活僅限剝蒜,到了剝蔥就不行,一根蔥可以層層剝光,剝完發現什么都沒有,于是埋怨老王:“你是不是不會買蔥,為什么蔥里什么東西都沒有?”

為太太的愛好掏錢

袁荃猷喜歡撫琴,王世襄看到好琴,愿意賣各種細軟,為太太的愛好掏錢。1948年,為了買“大圣遺音”古琴,王世襄以飾物三件及日本版《唐宋元明名畫大觀》換得黃金約五兩,再加翠戒三枚(其中一枚為王世襄母親的遺物),才購得此琴。

王世襄最開心的事情,就是太太撫琴,自己陪在一邊,他給自己起了個名字,叫“琴奴”。據說,他還曾經收藏過一個蚰耳圈足爐,為的是款式二字——“琴友”。

在他們住的小院子里,他養鴿子,她在一邊描畫;她撫琴,他在一邊欣賞;他們是夫婦,更是知音。

心疼他,懂得他

王世襄出了許多書,如果沒有袁荃猷,這些書大概都要流產?!睹魇郊揖哐芯俊防?,700余幅線條圖都由袁荃猷繪制,她將明式家具的結合方式和榫卯做了精確測量,繪成圖紙。寫書時,王世襄右眼忽然失明,也是袁荃猷幫他整理、編輯和校對。

她心疼他,懂得他,他做的所有事情,她只有兩個字:支持。

作家董橋曾經這樣評價袁荃猷:娶得一個美麗賢惠的妻子不難,娶得一個又美麗又賢惠又喜愛文玩文物的妻子那簡直是“天方夜譚”!

2003年,王世襄獲得荷蘭克勞斯親王基金會授予的最高榮譽獎,基金會會長安克·尼荷夫女士說:“王世襄對于中國家具設計技術和歷史研究久負盛名,他的收藏使世界各地的博物館、手工藝者和學者都得到鼓舞。這些收藏成為國家級文化遺產珍寶?!边@些收藏,指的是1993年王世襄夫婦將幾十年收集到的79件明式家具入藏上海博物館。這一舉動,亦來自袁荃猷,她對王世襄說:“物之去留,不計其值,重要在有圓滿合理的歸宿?!?/p>

2003年,袁荃猷去世,王世襄悲痛欲絕,在他的《錦灰堆》里,句句都是對袁荃猷的愧悔。他把她的東西都拍賣了,只有一件東西保留著,那是他與袁荃猷一起買菜的提筐,他說,等到自己百年之后,要請人把這個提筐放在墓里,就像他們兩個人,一起拎著這個提筐去買菜。王世襄說,這叫生死永相匹。

(摘自《各界文史》 李舒/文)

猜你喜歡
撫琴王世襄家具
家具上的“神來之筆”
一個字也不提
“玩家”王世襄
家具設計·互動
王世襄:會玩的人才能過好一生
相如琴臺何處尋
清明
竹里館
戛然而止
治學與生活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