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鐵經濟對區域經濟發展的影響

2022-06-09 03:59張志清
海風 2022年6期
關鍵詞:高鐵經濟建設

張志清

近些年來,高速鐵路的發展不僅帶動了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而且已經成為我國對外貿易的顯耀名片。交通是一個地區經濟發展的基礎保障,尤其是在區域經濟發展過程中,交通更是發揮著無法替代的作用。在高鐵經濟發展的背景下,很多地區可以凸現自己的地理優勢,充分利用地理優勢把握高鐵經濟帶來的機遇,促進當地經濟發展。因此,本文以內黃縣為例,能夠明顯地體現出高鐵經濟對區域經濟發展的影響,以此為研究我國高鐵經濟后期發展提供合理的參考,積極探索推動我國高鐵經濟進一步高質量發展的途徑。

近些年來,在促進國民經濟快速發展的過程中,高鐵作為一種新興的交通方式都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并且已經成為連接城市與城市之間的重要鐵路運輸工具。根據央視網消息調查顯示:2021年,全國鐵路完成固定資產投資7489億元,一批國家重點工程如期開通運營,中國高鐵運營里程突破4萬公里[1]。

一、高鐵經濟的概念

高鐵經濟是指在高速鐵路建設與發展過程中的全部經濟要素。其中包括高鐵自身運營過程中的經濟要素,也包括高鐵建設過程中對沿線區域要素配置的作用機制等。換言之,高鐵自身運行包括對高鐵路線的設計、研發、生產、維修與保養等,在這個過程中產生經濟行為;高鐵在外部運行時,即對沿線區域經濟要素的配置,在基礎設施建設、開發、運行等方面會涉及人力、物力與資金等要素的配置。這種由于高鐵自身和對沿線區域經濟要素配置產生的一系列經濟行為,被稱為高鐵經濟。在高鐵經濟發展過程中還會形成高鐵經濟帶,高鐵經濟帶和“產業集聚效應”“同城共振效應”等一樣,對沿線區域的經濟發展起著重要的帶動作用。

二、高鐵經濟給內黃縣經濟發展帶來的影響

(一)改善交通條件,促進當地經濟發展

鄭濟高鐵呈“米”字形狀分布,是連接河南和山東的主要交通線,其途徑內黃縣,在此設立內黃站。在經過內黃縣的途中,也將白莊、南王莊、位莊等七個行政村連接起來,極大地改善了內黃縣的交通狀況。物流是生產和消費的重要紐帶,內黃縣的交通狀況使得整個縣的生產和消費能夠“走出去”與“引進來”,成為當地經濟發展的催化劑,推動內黃縣經濟快速發展。至今,內黃縣內交通四通八達,內黃縣有六條穿越省道以上的公路,形成四通八達的交通格局,明顯提高了內黃縣與其他地區的可到達性,為內黃縣的經濟發展提供了交通保障。因此可以說,高鐵經濟顯著改善了內黃縣所具有的交通條件,縮短了與全國其他地方主要經濟發展區域之間的距離,從而使得不同區域間更密切的經濟合作成為可能。內黃縣近年來招商引資了許多大型的企業,拉動了內黃縣的經濟發展。而且,鄭濟高鐵途徑內黃縣,這也是對內黃縣的經濟投資。該項目由多個建筑企業共同規劃、建設,其在內黃縣境內工程總投資達到8.2億元。這在改變內黃縣交通條件的同時,也極大地帶動了內黃縣經濟發展。由此可見,鄭濟高鐵的建設改善了內黃縣的交通條件,促進了內黃縣經濟的快速發展[2]。

(二)拓展旅游市場,發展旅游經濟

內黃縣有著十分悠久的文化歷史,其境內的梁莊鎮三楊莊漢代遺址,是目前我國發現的唯一一處保存完整、性質明確的農業聚落遺址,有著豐厚的文化底蘊與研究價值。內黃縣境內的二帝陵是顓頊帝嚳之陵寢,民間稱為“高王廟”,是上古時期“三皇五帝”中第二帝高陽氏顓頊、第三帝高辛氏帝嚳的陵墓。在每年的農歷三月十八日舉辦的顓頊、帝嚳陵祭祖節,已經被納入河南省“拜祭月”文化活動序列,成為河南省拜祖文化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內黃做為顓頊、帝嚳立都、興業、建陵之地,被譽為中華祭祀文化和姓氏文化的發源地、華夏尋根祭祖圣地,有著十分豐厚的旅游資源。

內黃縣除具有豐厚的文化底蘊以外,在農業方便也具有很大的優勢。內黃縣的林木覆蓋率達37%,有面積巨大的棗林、尖椒、花生、果園以及槐林,形成了內黃縣特有的自然景觀和田園風光。特別是內黃大棗種植,距今有1500多年的種植歷史,現存有“千年古棗園”,是歷代帝王之貢品,被譽為“東方寶果”,在2009年被列入國家地理標志產品名錄。從2002年起,內黃縣憑借其獨特的紅棗文化,已先后舉辦12屆紅棗文化旅游節,打造內黃縣獨特的文化旅游品牌。紅棗節期間已經成功舉辦了“金豐杯”全國汽車場地越野邀請賽、“碩果棗鄉,騎行內黃”公路自行車賽、“從古棗園到古帝陵”千人騎行、徙步活動[3]。這都是內黃縣獨特的旅游業資源,有利于推動內黃縣拓寬旅游業市場,帶動當地經濟發展。

但由于區位的限制與交通條件不足,內黃縣的旅游市場一直未得到最大程度的開發,缺乏一定的市場。鄭濟高鐵的建成使得內黃縣梁莊鎮的基礎設施得以保障,為旅客的到來提供了交通基礎,節約了時間成本。讓外地人了解內黃縣豐厚的文化歷史、參觀特色觀光農業的同時,也有利于內黃人了解世界、走出去。由此可見,高鐵經濟極大地推動了內黃縣旅游市場的開發與旅游經濟建設[4]。

(三)合理優化產業布局,形成經濟帶

內黃縣屬于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具有明顯的大陸性氣候特點,四季分明,光照充足。獨特的地理條件和氣候條件,使得內黃縣盛產尖椒、花生、蘋果、西瓜、大棗、小雜果等,而且品種優良、產量極高。在鄭濟鐵路沒有建成之前,當地的水果與蔬菜只能內部消化,很少被其他地區了解。而且即使了解以后,依靠公路運輸會增加時間成本,等到達目的地時水果蔬菜可能會開始腐爛。鄭濟高鐵建成以后改善了內黃縣的交通現狀,而且高鐵的速度極快,能夠節約時間成本。因此也有利于當地的尖椒、蘋果、小雜果等對外運輸。近年來,內黃縣每年向外運輸大量的特色農產品,拓寬了銷售市場,促進了當地經濟發展。另外,內黃縣當地有著豐厚的文化底蘊。在改善交通設施以后,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大力發展旅游業。因此,在高鐵經濟迅速發展的背景下,內黃縣可以依托后河、中召、梁莊棗林、槐林、楊樹林,打造建設宜居小城鎮;依托梁莊、中召小雜果基地,大力發展觀光農業和旅游業;依托二帝陵、三楊莊漢代遺址,致力于發展歷史文化古跡旅游,努力打造內黃南中心城市。除此之外,在內黃縣出口特色農產品,可以延長產業鏈,增加經濟效益。因此,高鐵經濟的發展有利于內黃縣合理優化產業布局,形成經濟帶,拉動內黃縣經濟可持續發展。

(四)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增加就業機會

鄭濟高鐵途徑內黃縣,雖然只在安陽設立內黃站一站。但其實際的客流量不只按照內黃一個縣來計算,內黃站既是安陽站,又是濮陽西站以及滑縣東站,同時還是長垣北站。內黃站在整個建設過程中,房面積由中鐵總公司批復的原來3000平方增加到后來的8000平方米。在鄭濟高鐵內黃站的建設過程中,基礎設施配套建設也隨之而來,包括站前廣場、社會化停車場、廣場道路等項目。內黃站及配套基礎設施建設為當地居民甚至是外地居民帶來了很多就業機會,也會帶動其他基礎設施的建設。例如,車站邊的酒店住宿、餐飲服務以及導向旅游等。而且這些基礎設施完善以后,極大地提高了內黃縣人民的生活質量,這就會吸引大量的外地企業來投資生產或者創業,就能提供更多的就業崗位。這樣就有利于給當地人民提供更多的、可選擇的就業機會,從而帶動當地經濟發展。近些年來,內黃縣招商引資了很多大型企業,如醫療機構、教育機構、汽車裝備等,拉動了內黃縣的經濟發展。因此,高鐵經濟的發展有利于內黃縣完善基礎設施,增加就業機會,帶動內黃縣經濟發展[5]。

(五)加速內黃縣新型城鎮化

鄭濟高鐵有效縮短了城市之間的距離,其對內黃縣的影響可以分為三個層次。一是點,鄭濟高鐵的建成成為內黃縣城鎮化發展新的增長點,會形成以內黃站為中心的房地產、經濟圈的形成。這促進了內黃站中心的經濟發展,為內黃縣城鎮化建設打下堅實的基礎。二是線,鄭濟高鐵的建成使得沿線城市逐步形成一個“高鐵經濟帶”和“城鎮帶”,進一步加快沿線城市的同城化的形成,帶動沿線城市所在地區經濟發展。最后是面,鄭濟高鐵的建成促使內黃縣等高鐵樞紐城市進行大都市區建設,全面加速當地經濟發展的步伐。

三、推動內黃縣高鐵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建議

高鐵經濟的發展給地區經濟發展帶來了機遇與影響,但是任何事情都有兩面性。因此有機遇就會有挑戰,有益處就會有弊端。高鐵經濟帶動內黃縣經濟發展的同時,給內黃縣的生態環境也帶來了一定的損害。所以,內黃縣要立足于高鐵經濟進行科學的、合理的途徑來抓住機遇,迎接挑戰,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致力于讓高鐵經濟帶來的利大于弊,讓高鐵經濟真正成為內黃縣經濟發展的催化劑與利器[6]。

(一)內黃縣要抓住高鐵經濟為其經濟發展帶來的機遇。

首先,內黃縣要抓住高鐵經濟給交通建設帶來的機遇。鄭濟高鐵途徑內黃縣并設立內黃站,這就給改善內黃縣交通條件,加快內黃縣開放合作提供了機遇。高鐵是一種高效率節約時間成本的交通工具,增加了內黃縣與其他地區的可到達性。鄭濟高鐵途徑內黃縣涉及七個行政村,極大地改善了當地的交通現狀?,F在縣鄉路在全縣范圍內四通八達,532個行政村通村公路全部硬化并全部通客車,極大地方便了當地群眾。其次,內黃縣政府出臺推動內黃縣高鐵經濟發展的政策。政府要立足于區域整體,高瞻遠矚地制定科學合理的政策推動區域內高鐵經濟方展。例如,內黃縣政府可以從政策和資金兩個方面,傾向于當地特色農業以及旅游業的發展,出臺一系列“扶幫”政策,推動內黃縣高鐵旅游資源開發、商貿物流、房地產等服務行業的發展,為促進內黃縣區域經濟發展提供政策性保障[7]。

最后,內黃縣在政策的幫扶與傾斜下,要充分利用高鐵經濟加強與其他周邊地區的聯系,以鄭濟高鐵沿線為基礎,全面加速內黃縣城鎮群一體化建設的步伐。通過加強內黃縣與沿線城市的合作來實現內黃縣高鐵經濟的建設,真正將內黃縣打造成經濟實力雄厚、輻射能力深遠的經濟發展中心,進而進一步帶動周邊區域經濟發展[8]。

(二)內黃縣高鐵經濟發展的同時要注重對生態環境的保護

在提到經濟發展的同時難免會想到環境保護,發展經濟與保護環境必須同步進行,在犧牲生態環境的前提下發展經濟是一種錯誤的發展理念。而且治理、修復已經遭到破壞的生態環境可能需要投入更多的成本。習總書記曾經說過的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正是強調環境保護的重要性。鄭濟高鐵的建成完善了內黃縣的基礎設施,站前廣場、社會化停車場、廣場道路等項目隨之而來,顯著拉動了經濟增長。內黃縣經濟快速增長的同時,就會吸引很多外地人前來辦廠投資生產、創業就業。人口增多對資源的需求就會增多,在這樣的情況下,內黃縣政府就應該出臺與環保相關的政策,增強企業與個人的環保意識。例如,對有利于減少或是治理環境污染的企業降低稅收、對有良好的環保行為的個人予以表彰等,通過這樣的途徑倡導人們重視環保。而且,內黃縣在發展旅游業和特色觀光農業的時候,要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則,追求人與自然和諧相處,讓經濟利益和環境效益達到統一,徹底實現可持續發展。

總而言之,高鐵經濟對地區經濟發展的作用不容小覷。內黃縣在推動高鐵經濟發展的過程中,要牢牢抓住機遇獲取更多的利益,將挑戰與機遇變為克服困難的動力。

高鐵經濟不僅對內黃縣的發展起到了帶動作用,對其他地區的發展同樣發揮著重要作用。內黃縣要繼續借助高鐵經濟不斷集合區域內經濟發展的各種要素,通過改善內黃縣交通、發展旅游業以及特色農業、合理優化產業結構,形成經濟帶等途徑,讓內黃縣在高鐵經濟的帶動下可持續發展。

四、結束語

高鐵是我國重要的交通工具,但是它的作用已經遠遠突破交通領域,逐步走向經濟領域,成為帶動區域經濟發展的關鍵性力量。目前,我國的高鐵還在不斷建設與完善過程中,很多像內黃縣一樣的地區,應當抓住高鐵建設帶來的機遇,利用高鐵建設來改善地區交通狀況,積極發展地區特色產業與旅游產業、推動地區開展多邊合作,保障高鐵建設與區域經濟協同發展。

參考文獻:

[1]馬子墨.高鐵經濟對區域經濟發展的影響研究[J].中國高新區,2019(7):6.

[2]徐士欣.高鐵經濟對區域經濟發展的影響——以淮安市為例[J].經濟研究導刊,2020(13):44-45.

[3]姚毅.高鐵經濟對區域經濟發展的影響[J].開放導報,2018(1):94-98.

[4]來逢波,劉春梅,榮朝和.高速鐵路對區域經濟發展的影響效應及實證檢驗[J].東岳論叢,2016,37(6):120-127.

[5]李世寧.經濟新常態下高鐵經濟對區域經濟發展的影響[J].智庫時代,2018(32):59,61.

[6]張榮博.高速鐵路建設與經濟發展綜述[J].廣東交通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9,18(02):6-10.

[7]董艷梅,朱英明.高鐵建設的就業效應研究—基于中國285個城市傾向匹配倍差法的證據[J].經濟管理,2016(11):26-44.

[8]許曉俊.高鐵經濟下的皖北地區旅游營銷策略分析[J].企業改革與管理,2022(01):115-117.

猜你喜歡
高鐵經濟建設
“林下經濟”助農增收
中國高鐵再創世界紀錄
寒露
增加就業, 這些“經濟”要關注
保障房建設更快了
第一次坐高鐵
經濟
城市雕塑是一項文化建設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