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校思政教育與校園文化建設的融合策略芻議

2022-06-10 13:37雍楚婷
公關世界 2022年9期
關鍵詞:高校思政校園文化融合

雍楚婷

摘要:校園文化是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建設校園文化,既是對社會文化的完善,也是促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發展的重要途徑。優良的校園文化建設,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發揮著意想不到的作用。本文就高校思政教育與校園文化建設的融合進行了一些討論,并提出了一些策略,以供參考。

關鍵詞:高校思政 校園文化 融合 策略芻議

引言

當今社會,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日新月異,受教育者的價值觀影響,教育方式以及教育理念發生了許多變化,如何適應當前的社會環境,如何促進高校人才的全面發展,如何提高高校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文化建設中需要思考的問題。高校思政教育是社會或者社會團體運用一定的思想政治觀念和道德規范,有針對性、有計劃、有組織地改變成員的實踐活動,建立符合社會和公眾需要的行為準則。[ 1 ]校園文化建設是對學校目標、價值觀、傳統習慣、行為規范和規章制度的精神鞏固。在現代教育的大背景下,鼓勵現代教育的研究、實踐和發展要求創新,充分挖掘校園文化建設的潛在功能,對學生進行“責任與決心”的思想政治教育滲透,意義重大。

一、校園文化建設的宗旨與意義

校園文化是學校特有的精神環境和文化氛圍。校園文化建設還包括校園建筑、景觀環境可持續性發展、人文點綴等物理形態,同時還包括傳統的學校學習氛圍、師生關系、輿論氛圍以及不同的規章制度和學校行為準則。健康的校園文化可以培養學生的情感,啟迪學生的心靈,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高校文化建設的重要性在于:

1.提高學生綜合素質

校園文化建設是高校建設的獨特環節之一,有利于激勵師生科學文化素質和思想道德素質的提升,在課堂之外通過必要的社會調查和課外公益活動也是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工具。

2.塑造高尚的道德情操

校園文化建設,有助于引導學生培養良好的道德情感,非群體文化活動實習是培養學生團隊精神、合作精神和堅強意志的不可缺少的工具和途徑。通過校園文化建設可以促進學生道德情操的進一步提高。

3.營造積極向上的文化氛圍

通過各種各樣的文藝作品、體育活動、培訓活動、理論討論或學術報告,可以有效鼓勵學生的文化素養以及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質,創造一種屬于學生自己的文化需求,營造充滿活力、積極向上的文化氛圍。

二、校園文化對于思政教育的傳播作用

為確認制度文化的作用,根據我國現行教育政策和社會對人才素質的要求,制定了高校校園文化建設的制度政策,其內容包括學校學術研究的概念和人才培養的最終途徑,通過更好的學生治理和學術研究,以及外部環境的影響和自主學習心態的發展,來提高學生的思政教育?;谶@兩個重要因素,學校采取了兩項措施,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培訓,一方面充分調動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激發了學生思想道德教育的興趣;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外部環境的影響來提高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2 ]

三、校園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意義

1.引導意義

從文化的角度看,校園文化建設的內容應該是讓學生更好地理解現有的文化價值,從而從更深層次對于校園文化進行自身的理解與認知。高校校園文化建設的主要內容在于營造獨特的校園文化氛圍以及深層次的精神文化。從政治取向的價值取向來看,校園文化建設可以使學生獲得文化的影響,而思想政治與文化是相互聯系的,同時社會政策通常與這種文化密切相關。高校文化建設要有一定的社會主義內涵,要有政治導向,這樣才能促使高校文化不斷發展。

2.凝聚意義

高校的新穎理念對大學生產生了強烈的心理沖擊,什么是校園文化的終極凝聚力。首先,它實際上突出了大學生對學校的熱愛,同時校園文化建設與學校里的其他人建立了強大的群體凝聚力關系。這種強烈的共識摒棄了一切不符合校風的離心思想,成為校園文化建設的大師,具有極大的責任感和集體意識。

3.傳承意義

校園文化在長期發展中積累的許多優秀思想,如獨特的教育理念、創新的教育方法等,一直流傳至今,影響著后人。高樓大廈拔地而起,任何創新都離不開它的根基,否則它將經受不住這場風暴。因此,校園文化遺產的價值就像人體內的重要氨基酸一樣,是校園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可以使學校的優秀文化發揚光大。

4.調節意義

高校教育教學更多是以專業性極強的專業知識教育為主。在實踐中,任何專業的學習經歷都是枯燥乏味的,這讓學生感到緊張和枯燥。因此,有趣的校園文化活動可以使單調的校園生活豐富多彩,通過思想政治教育營造相對寬松的氛圍,促使學生在輕松的氛圍中接受思政教育。因此,大學文化具有一定的調節意義。

四、高校思政教育與校園文化建設的融合策略探索

1.利用地方特色建設校園文化與思政教育

高校文化是學生思想的具體體現,是對校園里所有人思想的無聲理解。這種默契,通過學術交流、文化傳承和精神世界的凈化,同時經歷了各種教育工作,使高校的風采和氣質展現了許多地方特色。[ 3 ]因此,高校文化建設與思政教育應該與地方特色相結合,學生們在學校文化的熏陶下,不知不覺地接受了思想政治教育,同時校園文化還需要運用新的教學方法和新時代的教育方法和學習形式來影響思想政治教育的發展。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務是構建全社會的思想政治結構,以先進科學技術為支撐的政治環境,為學生提供更多有用的信息。

2.用積極的精神消除消極的思想

全球化發展是世界發展的必然趨勢。隨著全球化進程的不斷推進,中國經濟社會發生了新的變化。許多外國文化洗禮了大學生的內心世界。消極的一面影響了學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持續發展,進一步影響了校園文化的弘揚。由此可見,只有大力支持社會主義理念,才能用中國特色理論強心劑,形成一個大的思想陣營,因此校園文化建設中,要大力弘揚“民族自強、科學興國、文化興國”的基本精神文化,應用學習,追求卓越。

3.發揮教師團隊的主導作用

教師應該要樹立“德育第一”“全員育人”的先進理念,努力營造崇尚科學、嚴謹求實、善于創造、教書育人、與時俱進、團結互助、細心勤奮的良好校風。校園文化是廣大師生的共同努力,教師的責任不僅在于說教,更在于加強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任務。根據高校青年教師的特點,高校青年教師在政治思想、道德素質、行為舉止等方面對青年學生的思想、學業、娛樂等方面有著重要的影響。良好的人際關系,便捷的溝通,年輕教師具有較強的創新能力,可以從多方面、多角度指導學生的創新實踐,幫助他們在校園文化建設中發揮特殊作用。

4.建設積極有意義的校園文化活動

要把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滲透到每一項生活化、多樣化的城市文化活動中,高校管理者要控制和管理學生自發地進行校園文化活動。同時要以加強思想政治教育為主線,以社會為陣地,以關注大學生為熱點、重頭戲為突破口,積極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學術文化和職業文化活動。高校管理者根據政策和輿論導向,積極開展廣泛的高水平學術文化活動,鼓勵和支持學生參加非課程學術活動;同時應該為學生組織社會服務活動,在實踐中教育青年學生,讓學生在教育中體驗幸福和生活。

5.重視校園文化的生態建設

重視校園文化生態建設,是加強校園文化建設的重中之重。注重校園文化建設,以人文、健康、和諧為主題進行生態建設,使校園環境呈現積極的自然美。校史、校訓、校歌是校園文化生態建設的重要標志,促進了學生對學校優良傳統的繼承和發展。在校園文化建設中,校園文化生態建設對促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校園文化健康有序發展具有積極作用。努力營造健康、陽光的校園文化,讓廣大師生充分感受到身心的滿足和自豪的雙重享受。

6.正確處理校園文化建設與思想政治教育辯證關系

在校園文化活動的設計中,組織者必須充分考慮如何充分發揮其教育功能,既要保證校園文化活動的娛樂性和普及性,同時也要實現德育思想政治教育對大學生價值觀、道德素質和人格的培養具有指導作用,這可以通過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來實現。同時,思想政治教育在校園文化改革創新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引導校園文化活動的發展方向,使真正健康向上的活動和文明為引領,不偏離正確的軌道和方向,促進學生在活動中培養良好的道德素質和人格。因此,必須把思想政治工作融入校園文化活動中,擔負起德育的使命,從而實現校園文化與學校文化思想政治教育的相互聯系和互補。

五、結語

校園文化建設是當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靈魂。它在當代大學生的生活中具有充分的體驗,也對當代大學生的行為觀念和思想有重要影響。當前,面對國內外思想政治教育的環境挑戰,必須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努力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人才,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堅持思想政治教育與高校校園文化建設相結合,促進相互發展,而堅持對當代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建設良好的校園文化,形成一批優秀的大學生,是新時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標。

【參?考?文?獻】

[1]劉欣.高校思政課實踐與大學生人才培養社會實踐的一體化探索[J].就業與保障,2021(06):98-99.

[2]孫鵬翔,周冰冰.探究高校思政教育與校園文化建設[J].就業與保障,2021(03):132-133.

[3]江守武.依托思想政治教育 引領校園文化建設[J].教學管理與教育研究,2021,6(02):64-65.

(責任編輯:姜秀靚)

猜你喜歡
高校思政校園文化融合
“五學”融合:實現學習遷移
智慧校園在中職學校校園文化中的建設與應用
持續深化校園文化建設 助力基礎教育階段人才培養
剛柔并濟
破次元
融椅
新生態學校的校園文化
多媒體技術環境下高校思政教學系統的設計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探究
試論高校思政隱性教育資源的效能擴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