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翻譯美學角度看《醉翁亭記》英譯審美再現

2022-06-10 14:09陳亮
公關世界 2022年9期
關鍵詞:醉翁亭記歐陽修

陳亮

摘要:《醉翁亭記》是由唐宋散文的杰出代表歐陽修所寫。此文在酒力的作用下借助山水和與民接觸的場景,抒發了一種閑適的心境,達到藝術深化的境界。這篇散文的英譯者是英國著名漢學家和漢語典籍翻譯家翟理斯。他的譯筆古雅流暢且講究散文的音韻效果和內在的節奏感,在行文和措辭上比較能照顧到中國文化詞語的趣味,也深得古典散文的音韻效果和內在的節奏感。他的翻譯策略和方法決定了典籍翻譯可以從翻譯美學的角度去闡釋研究,這篇文章將用劉宓慶教授所提出的翻譯美學理論去對《醉翁亭記》的英譯版本進行美學賞析,愿此次賞析研究對中國典籍英譯的實踐和理論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關鍵詞:《醉翁亭記》 典籍翻譯 歐陽修 翻譯美學

前言

宋代散文在繼承唐文遺韻的同時,注重意趣的表達,既筆墨瀟灑又委婉含蓄,同時文脈貫通,形象生動。所以在中國歷史的長河中,唐宋八大家的美名源遠流長。宋代著名政治家歐陽修所寫的《醉翁亭記》是中國古代歷史上的一篇文學佳作。[ 1 ]在宋仁宗慶歷五年,歐陽修因種種原因被降職到現在的安徽省滁州市時所作,但作者有了了解民間的機會,反而克服了可能產生的消極情緒,在酒力的作用下借助大自然和與民接觸的機會,抒發了一種現實的心境,達到藝術上升華的境界。翟理斯把握了原文的音韻效果和內在節奏感,入乎其中,出乎其外。

一、《醉翁亭記》

宋仁宗慶歷年間,當時的滁州太守歐陽修創作了名垂千古的《醉翁亭記》。在被貶之前,他曾任河北都轉運按察使,太常丞知諫院等官職。因支持新政變法運動,觸犯了貴族官僚的利益,而被貶官。

在滁州任職期間,歐陽修實行利國利民的政策,大力發展民生民計,興修水利,當地百姓安居樂業,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并且滁州的山水又使歐陽修流連忘返。但當時整個大宋王朝卻和滁州大相徑庭。仁宗皇帝雖然廣施仁政,但流于形式,有鴻鵠之志,改革圖強者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打擊,久而久之,國家積貧積弱,歐陽修又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之中。[ 2 ]這是他創作《醉翁亭記》的內心寫照,一方面寄情與山水,一方面憂國憂民,二者結合在一起展現在他的作品里。

《醉翁亭記》是一篇具有代表性的古文。在文中,詩中有畫面,畫面中有詩,清新雅致,在我國古代文學史上留下了濃墨的一筆。本文創作于作者來滁州第二年,推行新政的失敗,皇帝的貶黜,讓作者郁郁不得志。雖外放到滁州,但也離開了是非之地。作者矛盾的心情在文章中體現得淋漓盡致。一個“樂”字貫穿《醉翁亭記》整篇,文章的名句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笔送静豁?,內心的報負無法實現和憂郁的心情混雜在一起,通過飲酒與山水之間,與民同樂排遣。在描繪瑯琊山多姿多彩的畫面時,傳達了一個儒家信仰者的內心獨白。[ 3 ]《尚書》中所曰:“德惟善政,政在養民?!蔽恼碌闹行乃枷氡磉_了他寄情與山水,與民同樂的豁達情懷。[4]

《醉翁亭記》結構精巧,有時露山水與畫面,有時水流潺潺于卷面,有時人情躍然于紙上,形散,神不散。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作者手中緊緊握住一根“線”,這條線就是作者的內心活動。一個“樂”字貫穿于全文。正是這個“樂”字,整篇文章的起勢,轉換,結尾都歸于作者的波瀾不驚的感受。寄情于山水,是表達“內于心”的樂,寫游人絡繹不絕,是傳達世間之樂,寫觥籌交錯,是彰顯“飲酒之樂”,寫鳥聲悅耳,是“觀鳥之樂”。[5]寄情于萬物之中,享樂之其中,整篇文章因山水而樂,因樂而起情,雖是碎片的描述,但也是元神具在。

二、翻譯美學

《翻譯美學導論》是劉宓慶先生關于翻譯理論的集大成之作。在書里,劉宓慶先生完美地建立了翻譯美學大廈。按照其書名理解,在《翻譯美學導論》這本書中,美學和翻譯有一種天然的聯系。費道羅夫,曾在其著作中這樣說:翻譯,顧名思義,就是用目的語言通順,忠實地表達母語語言想要所想要表達的中心思想。在我國唐代,賈公彥所著的《義疏》上就有過類似的表達:譯即易,謂換易言語使相解也。所以說,從某種意義上,在美學和翻譯中間是存在割不斷的聯系的。但這種關系需要橋梁嫁接,語言學就充當了這個媒介,翻譯召喚美學,美學解釋翻譯,相看兩不厭,翻譯美學是時代的呼喚,將成為一種趨勢。

在《翻譯美學》中,劉宓慶就提出了對現今翻譯理論界三個至關重要的翻譯詞匯:開始——審美主體,結束——審美客體,過程——審美再現。審美主體:(aesthetic subject)在翻譯審美再現中,它是重要的組成部分,審美客體與“審美主體”相互作用。[6]眾所周知,處于現實中的人是認知、賞析、評價審美客體和創造美的主要載體。在其中,大體這四種人組成了創作團隊:翻譯者、評價者、演出者和賞析者。由于年齡、心理、文化、教育背景和賞析能力的不同,各個翻譯審美主者有他們自己的審美觀,從哲學上說,這是矛盾的特殊性,不同的人面對相同的審美對象時,會做出自己不同于其他人的理解,正如一千個人,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藝術家創作的藝術品應適合不同年齡段和不同心理特征的審美主體的水平和審美需要。藝術家作為審美主體,其審美能力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約影響著其他創作的發展傾向及其藝術品的主體價值。[6]審美客體(aesthetic Object):它也是審美關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審美關系中,它與審美主體相對照。在翻譯審美實踐活動中,審美主體和審美客體相互促進、融合、作用,產生美的既視感。在審美主體和審美客體相互融合,促進的過程中,從審美主體內在所產生的感官感受,間接感受其中包括具有美的屬性的大自然、人類、藝術、哲學、科學等等,這些因素都將成為審美關系中的客體。單就意識形態而言,它包括戲劇,悲劇,喜劇等等。就哲學意義來說,這是審美活動絕對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審美主體和審美客體構成主要矛盾,同時也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審美實踐的過程就是使主要矛盾雙方達到相互和諧的過程,世間萬象一旦成為審美客體,審美客體就成為了審美主體情感、思想、思緒的宿主,審美主體便會通過這些內在形式來表達審美客體。 [7]0880D64A-C198-45C2-8E33-7F10A71B8D9C

所以說就整個審美系統而言,形式系統和非形式系統兩個方面相得益彰,形成了整個審美客體。形式系統是指目的語的本來特點,是可以通過人的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直接認識到的美,就是通常所說的形式美。如語法、句式、讀音等。和形式系統相反的是非形式系統,這是看不見,摸不著的,它主要有以下幾個特點:象、情、意、志。[8]就翻譯本身而言:在翻譯主體和客體互動過程當中,是客觀存在的,且蘊含一定美的價值東西在里面的,這就是我們所說的目的語,也就是翻譯原文。審美再現:就翻譯這個角度來說,審美再現的過程是用母語解釋目的語的過程,它是翻譯實踐的最后一步,同時也是整個翻譯實踐中最為重要的一步,其中的媒介——也就是我們譯者,是否能無限接近于100%的還原母語,把母語的本來面目和本來的美體現出來,這就非常重要了。

三、翟理斯英譯《醉翁亭記》的審美再現

翟理斯的研究范圍包括中國文化、語言以及中西方文化比較。在十九世紀中葉,翟理斯出生于英國牛津一個書香門第的家庭里,翟理斯的父親是當地一個非常有名望的牧師。翟理斯父親從小就言傳身教,督促翟理斯摘抄拉丁文、古英語、希臘文等,而且還督促他大量的閱讀古希臘著作。在這種古典教育背景下,形成了翟理斯認真的寫作風格,同時也為他將來研究中國文化和語言打下了良好的基礎。[9]本文將從審美關系中的形式系統和非形式系統對《醉翁亭記》的英譯文進行解析,力圖展現譯文的形式美和非形式美。

1.從形式系統美入手

(1)句式

1)醉翁亭記

一個句子必須按照一定的模式來組織,這個模式稱為句式。醉翁是歐陽修的自稱,譯為old drunkard,亭應該是涼亭(arbour),所以醉翁亭譯為The Old Drunkards Arbour要好些。記可譯為the story of ,標題《醉翁亭記》可譯為The story of the old Drunkards Arbour。也可不譯,直接省略,因為其中并沒有多少故事可以描述。從形式系統的客觀句式意義上來看,此種譯法,言簡意賅,按照母語組織模式來輸出。

2)若夫

“若夫”雖是連詞,有連接上下段落的作用,但用在句首或也有發音的功效,按照句式的表達手法,英文翻譯中不必翻譯出若夫。

3)射者中,奕者勝

古文中的對仗句,譯文亦對仗工整:Every archer hits his mark,and every player wins his partie。Partie為法語單詞,指比賽,又有角色,對手之義。

(2)詞匯

修辭手法。日出而林霏開,用現代漢語翻譯就是太陽出來了,樹林中的霧氣就逐漸消散。翻譯成英文為The suns rays peeping at dawn through the trees,此處把太陽照射出來翻譯成peeping(窺視),此處使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使整句話意境活了起來,從抽象到具體,實現了審美再現的過程。

2.非形式系統審美再現

(1)意象

通常所說的意象,就是客觀存在的事物和主體相互作用,通過主體的情感,思想和情緒等而表達出來。說的再形象點兒,意象就是寓意之思想表達象之感受,總的來說,就是用來寄托主觀人物思想,情緒的客觀存在。比較文學中對意象的定義為:主觀上的思想和客觀存在的物體相互作用,這也就是經常說的物象,它是有某種特別含義和思緒在里面的,把情寄托在物上。在“游人去,而禽鳥樂也”此句中,作者翻譯為the beasts of the fields and the birds of the air are rejoicing at the departure of man。此句中鳥翻譯成bird,禽增譯為the beasts of the fields,作者通過鳥,禽等實物的描繪,試圖產生人物與景色相互交融的效果,讓人流連忘返。譯文中,作者使用了相同的意象即“bird”,再現了鳥的美學價值。

(2)情感

山行六七里,漸聞水聲潺潺一句,先以一名詞短語A walk of two or three miles on those hills引出句子,再以brings one the sound of falling water成句,但是譯者并沒有忘記心理感受原理,因而加了within earshot of(在聽覺所及的范圍內),實在很有必要。此謂在文學中不忘科學,人文之情不背科學之理。

(3)風格

文章簡潔明了,形式工整,倒裝強調也頗得原文之妙。唯述以文指著文以記之,翻譯為discourse with them,乃成與之交談。雖然discourse也有著文之義,但是和with 連在一起使用,那么這種意思就會弱化。如果西方人能理解為與之共賞奇文,則幸甚。

四、結語

這篇文章從翻譯美學的形式系統審美再現和非形式系統審美再現的角度出發,分析了《醉翁亭記》英譯版本的審美再現。中國古文英譯是文學翻譯當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所以古文英譯應該和散文翻譯,戲劇翻譯,小說翻譯擁有一樣的地位,把古文翻譯做好對我們講好中國故事,傳播中國獨有的文化非常具有幫助,同時也能更好地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服務“一帶一路”建設,共同為不同國家,不同種族,不同文化之間的交流作出貢獻,這正是美美與共,天下大同。自秦漢以后,道家,儒家,墨家思想的成型為以后的文明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兜赖陆洝费院喍赓W,《逍遙游》縹緲而意深,《論語》言正而微言。文言文本身最大的特點就是語言表述簡單。在我國古代,很多著作都是用文言文寫成的,可以說文言文本身就是簡練的代名詞:一是文言文中單音節詞占絕大多數,雙音節詞和多音節詞較為少見;二是文言文多有省略,多省去主語、賓語、謂語、介詞。三,歷代作家講究語言錘煉,力求微言大義,所以就形成了文言文現有的風格。既微言——此乃形美,又大義——此乃神美。文言文的兩大特點正好和翻譯美學理論中的審美客體的形式系統與非形式系統相呼應,所以說翻譯美學可以對古文進行美的賞析。

【參?考?文?獻】

[1]翟理思.《醉翁亭記》賞析[J].中外文學翻譯教程,2008(07):229.

[2]曾文雄.中國翻譯美學研究新發展[J].US-China Foreign Language,2006(1):44-48.

[3]劉宓慶.翻譯美學導論[M].北京: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2005:141,168.

[4]翟理思.張培基.英譯中國現代散文選(第一輯)[Z].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7:55-60.

[5]袁勁柳.英語翻譯中跨文化視角轉換與翻譯技巧探析[J].開封教育學院學報,2014,1.

[6]何亞紅.英語翻譯中跨文化視角轉換及翻譯技巧分析[J].現代交際,2014,12.

[7]汪榕培.盧曉娟.英語詞匯學教程[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7.

[8]曹明倫.英漢翻譯二十講[M].北京: 商務印書館,2013.

[9]莊繹傳.英漢翻譯簡明教程[M].北京: 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2.

(責任編輯:姜秀靚)0880D64A-C198-45C2-8E33-7F10A71B8D9C

猜你喜歡
醉翁亭記歐陽修
快樂的“長工”
來自歐陽修的嘲諷
班門弄斧 唇亡齒寒
淺談文學翻譯中的誤譯
“歷代文話”的接受史意義
勤奮的歐陽修
《岳陽樓記》與《醉翁亭記》之異同淺析
歐陽修《試筆·學書為樂》
歐陽修拜師
《醉翁亭記》課后片段作文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