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傳統文化傳承的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研究

2022-06-10 22:13陳亞林
教育·讀寫生活 2022年5期
關鍵詞:詩詞古詩詞傳統

陳亞林

中華傳統文化能夠在數千年延綿不絕,是因為不同時代的華夏兒女賦予其豐富的內涵。為了推動中華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發展,廣大教師將中華傳統文化融入小學古詩詞教學。然而,筆者通過調查發現,不少教師在教學實踐中沒有積極探索有效的教學模式,仍然采用比較陳舊的教學模式開展古詩詞教學,這限制了中華傳統文化和古詩詞教學的融合發展。古詩詞作為中華傳統文化的瑰寶,在小學階段尤為重要。本文通過分析古詩詞教學的重要意義,指出當下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對如何在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中滲透中華傳統文化進行了分析。希望本文能夠引起教育同行對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的重視,為小學語文教師提供一定的方法借鑒,也為我國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發展盡一份綿薄之力。

一、古詩詞教學的重要意義

我國作為擁有數千年歷史文化的文明古國,發展歷程燦爛輝煌。華夏文明在不斷發展演變的過程中,積累了豐厚的文化底蘊,擁有十分鮮明的民族特色。因此,中華傳統文化被我國人民世代相傳,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傳統文化是幾千年來人民思想的結晶。眾所周知,古詩詞是我國古代文人抒發情感的重要手段之一,語言簡潔的古詩詞中蘊含著古人豐富的思想感情。優秀的古詩詞可以在困境中鼓勵人們堅強,在順境中警示人們謙虛,其蘊含的人生哲理對于學生未來的發展具有重要價值。在教學中,教師應將古詩詞蘊含的豐富知識傳授給學生,教會學生挖掘古詩詞中傳統文化的方法。

二、古詩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教學難度大

相對于現代白話文,從閱讀方面來講,古詩詞較晦澀,讀起來不通暢;從理解方面來講,古詩詞中一字多義、古今異義以及通假字等都成為學生的理解障礙。這也就導致教師在古詩詞的教學過程中將大量時間和精力放在了字、詞、句的翻譯和講解上,課下也往往多是布置背誦和默寫的任務。這種教學方式雖然滿足了最終的考試要求,卻沒有將古詩詞所呈現的意境、所表達的情感完整而富有美感地傳遞給學生。如此一來,表面上看起來似乎教學進展順利,學生掌握情況良好,但實際上學生只是機械化地背誦記憶,并不能感受到古詩詞的魅力,違背了學生學習古詩詞的初衷。

(二)小學生對傳統文化的認知缺失

隨著時代發展,經濟文化一體化成為現代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趨勢。中國傳統文化受到廣泛關注,獲得越來越多人的喜愛,也得到了廣泛傳播。與此同時,中國也受到了越來越多外國文化的沖擊。隨著科技日新月異,國人接觸西方文化的年齡越來越小,接觸的機會也越來越多。如今西方節日和文化普遍受到人們的歡迎,對小學生的吸引力和影響力更為強烈。加之現在家長對孩子寄予厚望,自幼就對孩子開展雙語教學等,鼓勵孩子自小接觸西方文化,導致學生對中國傳統文化比較陌生。

(三)教師缺乏教學技巧

如上文所述,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過于重視字、詞、句的翻譯和講解,忽略講解古詩詞的創作背景、作者的創作心境以及想要表達的情感。學生在古詩詞的學習中被動接受知識,沒有投入到詩詞的深入學習,只了解詩詞的表層意思,而沒有感受到其中的深意。而小學生思維活躍,具有豐富的想象力、真摯的共情能力和表達能力,這種被動的課堂教學壓抑了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導致他們對古詩詞的學習缺乏興趣。此外,古詩詞具有獨特的韻律,正確的朗讀方式也能夠幫助學生體會詩詞中蘊藏的情感和文化。但一些教師考慮到學生年齡較小,理解困難,不注重朗讀技巧,只是簡單地讓學生朗讀背誦,導致學生學習古詩詞的效果大打折扣。

三、在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滲透中華傳統文化的策略分析

(一)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習興趣

古詩詞語言簡潔凝練,短短數十字蘊含著作者豐富的思想情感?;诠旁娫~這一特點,教師可以通過創設教學情境,引發學生的情感共鳴,激起他們對于古詩詞的新鮮感和好奇心,使其以飽滿的熱情投入到古詩詞的學習中。

以《江雪》的教學為例,教師在課前可以制作多媒體課件,展示古詩的內容。比如設計一幅白茫茫的雪景圖,寂靜寒冷的江面上有一只小船,一位披戴著蓑笠的老翁獨坐在船上釣魚。學生通過觀看這一圖片,置身其中,輕松地理解了詩中描繪的畫面。又如在教學《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時,可以加入角色扮演的環節。教師找兩名學生分別扮演李白和孟浩然,讓他們表演這對好友分別時的景象,想象他們當時說的話。同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展示黃鶴樓矗立江畔、長江滾滾奔流的場景,播放江邊呼呼的風聲和江水流動的聲音,從而使學生身臨其境地感受詩人對好友的依依惜別之情。

實踐證明創設教學情境的方式,既有利于調動學生參與古詩詞學習的熱情,又對推動傳統文化和古詩詞教學的融合有重要意義。

(二)加強朗讀指導,注重情感體驗

在古詩詞教學中加強朗讀指導,一方面可以深化學生對古詩詞的情感體驗,另一方面能幫助學生更好地體會古詩詞蘊含的傳統文化,這對推動古詩詞教學無疑具有重要意義。此外,古詩詞區別于其他文學作品的顯著特征,就是其語言審美主要體現在音韻和文法兩個方面。古詩詞的音韻具有節奏美,古詩詞一開始是演唱出來的,雖然后來詩詞和音樂漸漸分離,但古詩詞仍然保留著獨特的節奏感,也正因如此,古詩詞才有鏗鏘有力、朗朗上口,讀后意猶未盡而又易于記憶和背誦的特點。在教學中,教師應從古詩的節奏切入,開展差異化的朗讀教學。雖然小學生不具備較高水平的朗讀能力,但多數孩子都有較強的模仿能力。針對這一特點,教師可以通過示范朗讀進行教學導入,引導學生自覺學習朗讀的技巧,讓學生在模仿古詩詞的朗讀過程中感受到其深遠的意境和飽滿的情感。

以《小兒垂釣》的教學為例,從古詩特點的角度上講,這首詩屬于七言絕句。在朗讀前,教師應當告訴學生七言絕句的停頓方式一般是“二二三”。教師先進行示范朗讀,指導學生標出停頓符號,反復練讀。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讀出該詩的韻味,增強朗讀的興趣,教師還可以將詩句中有趣傳神的詞語進行輕重、快慢的處理,比如重讀“蓬頭”“側坐”,輕讀“不應人”,快讀“遙招手”,慢讀“學垂綸”“草映身”。古詩詞朗讀離不開想象,在學生讀通、讀順、讀出節奏感后,教師還應引導學生想象本詩所描繪的畫面。此時,學生仿佛看到一個孩童在水邊聚精會神釣魚的情景。多次朗讀后,學生便能熟練地背誦此詩了。這時教師可以為這首詩配上合適的樂曲,鼓勵學生和著音樂唱一唱。一節課下來,學生們深刻地感受到兒童垂釣時的童真、童趣,更好地體會到古詩詞的意境和作者表達的感情。

又如,辛棄疾的《清平樂·村居》描繪了農村一個五口之家的環境和生活畫面。詩人把這家人的不同面貌和情態描寫得惟妙惟肖、活靈活現,具有濃厚的生活氣息。在指導朗讀時,教師除了讓學生畫出停頓節奏反復練讀外,還讓學生理解詞的大意后進行情景表演,進一步體會詞人眼中農村生活的恬靜與閑適。學生們興味盎然,在此過程中體會到了詞人對田園安寧、平靜生活的向往之情,也感受到了宋詞的魅力,增強了學習古詩詞的積極性與主動性。

(三)講述背景故事,增強學習趣味

“詩言志,歌詠言?!睂W習古詩詞時,了解詩人的創作背景對于把握詩詞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尤為重要。教師在教學前可以多搜集作者在創作該詩詞時的經歷或情感變化,經過加工創作,以小學生易于接受理解的故事形式呈現給學生。學生通過教師的故事解讀,去感知、學習古詩詞所蘊含的知識和道理,高效且有趣。

例如,教師在教授《江雪》時,可以把柳宗元的生平和詩作編成一個故事進行教學:唐朝有一位著名的詩人叫柳宗元。他從小聰明伶俐、機智過人,在12歲時隨父親宦游,增長見識。在父母的教育和自己的努力下,柳宗元養成了積極樂觀、剛正不阿的品質。他在21歲通過考試求得官職,本想做一些對社會有利的事情,但他的做法觸犯了一些人的利益,受到排擠。后來新任皇帝把他趕出了京城,讓他到永州做了一個小官。雖然他離開了自己熱愛的工作和親愛的家人朋友,但他毫不氣餒。他在永州任職十年,做了許多對永州老百姓有利的事情,如興辦學堂、開鑿水井、開荒建設等。而《江雪》就是柳宗元在永州時寫的一首詩。柳宗元當時的生活環境很艱苦,沒有好朋友聊天。但他并不覺得孤獨,因為他是一個積極樂觀的人。即使像下雪這種寒冷的天氣,有他熱愛的釣魚活動,并不覺得寒冷和孤獨。所以同學們,我們在柳宗元身上看到的是他對生活的熱愛和樂觀的精神。通過這樣一個背景故事的講述,孩子們深刻地體會到《江雪》這首詩的深刻內涵,學得興致勃勃。

(四)重視群文閱讀,拓展教學資源

為了提高學生鑒賞古詩詞的水平,激發其積累古詩詞的興趣,我們應當開展古詩詞群文閱讀活動。有比較才會有借鑒,群文閱讀教學中最常見的手段就是比較,教師在組文的過程中,需要根據教學內容選取不同的形式,對古詩詞群文文本進行比較,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深刻感悟詩人的思想感情。例如在教學《望廬山瀑布》時,想讓學生進一步了解李白這位大詩人,豐富學生的詩詞積累,我們就可以開展以“走近李白”為主題的群文閱讀活動。課前安排學生搜集李白的其他詩詞,交流時引導學生對不同的詩篇進行比較,從不同的詩詞中體會李白豐富的情感世界。例如,在《贈汪倫》這首詩中,學生看到的是喜好結交朋友的李白;在《獨坐敬亭山》這首詩中,學生認識到的是孤獨的李白;在《望天門山》這首詩中,學生感受到的是愛國的李白……

此外,教師還應關注群文閱讀的遷移性。例如,王維的《送元二使安西》是一首送別詩,教師可以組織學生交流有關送別的其他古詩詞,比一比誰知道得多。這首詩中含有柳樹這一意象,蘊含離愁別緒之意。教師再出示幾首有柳的古詩詞,如《詩經·采薇》《詠柳》《春夜洛城聞笛》《柳枝詞》,引導學生進一步感受楊柳這一意象的豐富內涵。課下,教師還可以鼓勵學生搜集含有月亮、梅花、竹子、紅豆等意象的古詩詞,讓學生充分感受古詩詞豐富的意蘊及無窮的魅力。運用這種方式能夠激發學生學習古詩詞的興趣,提升他們賞析古詩詞的能力,培養他們對傳統文化的熱愛之情。

(五)開展詩詞活動,助力文化傳承

詩詞是孩子內心世界的容器,在詩詞的世界里,孩子的內心獲得極大的自由,體驗到文化之美,也陶冶了情操。教師應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讓學生積累更多的詩詞,培養他們對詩詞的興趣。

例如,低年級的學生喜歡畫畫,教師便可以組織給古詩詞配畫或古詩詞手抄報比賽等活動,讓濃濃的詩情變成一幅幅生動鮮活的畫面;也可以舉辦“古詩吟唱大會”,讓學生給古詩配上自己喜歡的音樂,孩子們樂在其中。中高年級的學生古詩詞儲備量相對豐富,教師可以通過“飛花令”“詩詞聽寫大賽”“古詩詞知識競賽”等活動,讓他們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華,激發他們對詩詞的熱愛。

綜上所述,在小學古詩詞教學中融入中華傳統文化意義重大。小學語文教師應當主動尋找當前古詩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積極探索將中華傳統文化融入古詩詞教學中的方法,幫助學生更深刻地理解古詩詞內容,進而有效推動古詩詞的傳承和發展。

猜你喜歡
詩詞古詩詞傳統
小學生必背古詩詞
古詩詞里的清明時節
踏青古詩詞
詩詞書法作品
我愛古詩詞
【詩詞篇】
背詩詞的煩惱(下)
背詩詞的煩惱(上)
少年力斗傳統
清明節的傳統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