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職會計職業教育教學困境及對策

2022-06-11 17:35張楠楠
科技風 2022年14期
關鍵詞:會計教育教學困境

摘?要: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社會對于會計專業人才的需求量不斷上升,中職院校會計專業教育迎來了快速發展的時期,但在教育教學中也遇到了一些困境。在生源、師資、課程內容與方法等方面均存在需要解決的問題,影響了會計職業教育的質量,如何突破當下的困境,提升會計人才培養效果,是一個亟待解決的難題。本文對中職會計職業教育教學面臨的困境進行分析,并在此基礎上提出幾點發展對策,以供相關教育者參考。

關鍵詞:中職;會計;教育教學;困境;對策

當前,我國社會對于會計專業人才的需求量較大,所以許多中職院校紛紛開設會計專業,擴大招生規模,但社會對會計人才的質量也在不斷提升,這就要求中職院校不能局限于現有的教育模式,而是要從行業的實際需求出發,不斷反思當前會計教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探索進一步發展的對策,培養出符合行業與崗位要求的人才,提升學生的職業能力,使他們在未來能夠順利地實現就業,這不僅是中職學校本身發展的需要,也是對學生、對社會負責任的重要表現。因此,中職院校應明確當前會計職業教育教學的困境,并在理論研究與實踐探索的過程中,不斷提升會計專業人才培養的質量。

一、中職會計職業教育教學面臨的困境

中職學校教育改革工作是勢在必行的。在中職院校當中,會計職業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一門學科。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以及素質教育的改革,中職階段的教學應該以素質教育改革為根本方向,對于教學工作中出現的一些困境和問題進行針對性的解決和處理。我國未來的發展過程中需要更多專業性的、高水平的會計人員,需要高素質技能型的工作者。中職階段的職業教育工作就是為了能夠滿足市場需求提供更多高素質的人群。但是在當前的會計教學工作中還存在著一些困難和問題如何能夠針對性的解決是應該思考的問題。

(一)學生的學習基礎較弱

中職院校的學生學習基礎普遍比較薄弱,很多學生由于成績原因無法升入高中,才選擇進入中職院校,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對于專業課程的學習態度也有待矯正。同時,中職階段的學生年齡較小,自我控制能力不足,對于學習可能會存在排斥與抵觸的心理,這些都是會計專業教學中的絆腳石。一名優秀的會計,應當具備嚴謹、認真的態度和端正負責的精神,學生基礎素質會對他們當下的學習和未來的職業發展產生重要影響。

(二)會計教育資源有所不足

在會計專業當中,教育資源的配置對最終的人才培養的效果有著重要的影響。但由于資金、環境等各方面的原因,導致中職院校會計職業教育的資源有所不足。一是師資力量比較薄弱,中職院校對人才的吸引力有所不足,難以招攬和留住高素質、高學歷的人才,而會計專業的招生人數卻在逐年增加,這就導致師資力量嚴重不足,教師需要負責的任務比較繁重,老教師的知識結構容易與時代脫節,而新教師的實踐經驗和教學經驗都比較少。二是實踐訓練資源缺乏,會計專業具有較強的實踐性,學生需要大量的練習,才能掌握專業知識與技能,但中職院校在實踐訓練資源上比較匱乏,難以為師生的實踐訓練提供保障,這就導致以能力為本位的會計課程受到了較大限制。

(三)會計課程設置有待優化

中職教育是為了培養專業技術型的人才,所以課程內容應當以行業實際為準繩。但當前中職院校會計課程內容較為落后,所用的教材陳舊,無法體現最新的會計制度與行業標準??紤]到會計工作需要持證上崗,所以許多中職院校都將會計專業的重心放在了會計基礎與財經法規課程上,在這兩門課上分配了較多課程,從而提升學生應對考試的能力。然而,會計證對這兩門課程的考試內容側重于理論,實踐內容較少,所以課程中的實踐課時也比較少,導致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不足,在就業時遇到了困難。同時,一些會計教材在內容上比較刻板抽象,側重于對各種制度、法規的解讀,采用拼湊式的編寫結構,各部分內容難以有效地銜接起來,對學生的知識理解與技能掌握帶來了一定的阻礙。會計學習本來就是很枯燥的,而且會計學習的內容也是相對復雜和抽象的。由于沒有對教學內容進行適當的更新和調整,使得會計教學還主要是沿用之前的教學標準和教學手段以及內容來進行。中職院校也沒有依據自身的辦學特色和學生的實際情況去更新和改正教學內容。

(四)會計教學方法需要革新

在會計職業教育過程中,教師采用的方法對學生的專業學習具有重要影響。近年來,隨著教育改革的推進,各種新穎的教學方法層出不窮,為會計教學帶來了新的思路。但從教學實踐情況來看,傳統的講解模式依然比較普遍,盡管多媒體課件走進了課堂,但其教育功能并未被充分開發出來,僅是作為黑板的替代品,教師講、學生聽的傳統教學模式并未發生本質上的轉變。在這種教學模式下,學生本身的思維能力與實踐能力得不到有效的鍛煉,對知識難以形成深層次的理解與記憶,難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專業教學質量得不到保障。

(五)缺少專業的師資隊伍

在中職時期的會計教學過程中,教學質量的高低是和教師自身的能力密切掛鉤的,但是在當前的許多中職院校師資隊伍不是很強大,而且有一些老師也沒有經過專業的培訓或者專業的課程訓練就承擔教學的工作,缺少了最基本的實踐教學經驗。而且未經過專業訓練的教師可能無法深入地領悟會計教學的目標,使得學生無法對會計知識進行深入掌握和了解。而且有一些中職院校為了能夠擴大教師的隊伍,會選擇招聘一些沒有經驗的且專業知識不足的教師,這些教師教學經驗匱乏而且實踐水平不高,對于國家相關的素質教育工作轉型也不夠了解,這樣師資隊伍的問題使得教學工作很難順利地開展。

二、中職會計職業教育教學的發展對策

(一)加強技能訓練,培養良好職業素養

在會計職業教育中,教師要堅持“以能力為本位”的理念,加強對學生的技能訓練,為學生提供更多實踐練習的機會。中職階段的學生大多活潑好動,對于理論學習的興趣較低,所以教師要采用理實結合的方法,將技能訓練融入日常教學中去。一方面,相比于一味地理論講解,理實結合的教學方式對于學生來說更具吸引力和趣味性,能夠激發他們的學習動力,營造活躍的專業學習氣氛;另一方面,可以為學生提供自主參與的空間,使他們將所學的知識、技能適時地運用到具體工作任務中去,強化學習效果。在會計技能訓練中,一項工作任務的完成既需要學生熟練掌握相關知識與技能,又必須要具有認真、耐心、合作精神等品質,有助于磨煉學生的心性,使他們逐漸形成良好的學習態度與職業素養,積極學好專業知識,就業后認真對待每一項工作。比如,在編制財務會計報告的時候,教師可以提供相關數據資料,讓學生分組進行編制,提出計算企業資產負債與利潤的方法,并依次展示學習成果,小組之間相互評價和討論,既有助于鍛煉學生的專業技能,又能夠讓學生在合作交流的過程中,感受真實的工作任務情境,培養他們的職業綜合素養。

(二)拓展教學資源,提升會計教學質量

充足的教學資源是人才培養的重要保障,中職院校要依據人才培養需求,積極拓展教學資源。從教師資源方面來看,要加強會計專業師資力量建設,提升福利待遇,增強對高素質、高學歷專業人才的吸引力;積極組織培訓活動,增強會計專業教師的教學能力,提升其專業水平,提供更多專業發展的機會;積極組織教師走進企業進行參觀和實踐,讓專業教師走進相關單位的財務部門進行頂崗實習,積累豐富的行業經驗;聘請具有豐富經驗的財會人員負責實習指導的工作,讓教育者能夠將教材理論與行業實踐充分結合起來,在教學中避免紙上談兵,讓學生對行業情況與工作內容有更加清晰、深入的了解。從實踐教育資源來看,學校要加強實訓基地的建設,可通過對企業的廣泛調查,了解會計專業對口崗位的具體工作內容和環境,據此在校內建設會計實訓室,為學生提供操作臺和各種憑證賬簿表;可以采取校企合作的方式,加強與企業之間的交流,推動校企資源之前的互動,優化會計課程資源結構,確保會計教學資源符合行業實際情況。

(三)優化課程設置,與行業實際相結合

要想真正地促進學生專業能力的提高,中職院校和行業進行結合是必須的,要重視對于學生實際操作能力的培育。中職院??梢约訌姾陀萌藛挝恢g的密切合作,注重對于學生專業技能的培育,適當地引入實際操作環節,讓學生通過做賬以及電腦操作的方式來提前熟悉會計的工作,并且在訓練的過程中進一步掌握會計知識。會計工作很多都是實際操作性比較強的,如果不在實踐中進行落實和訓練的話很難能夠提升學生的能力。為了能夠讓學生的專業能力運用到實際的工作當中應該和用人單位加強合作,給予學生充足的訓練機會,平衡好學校和用人單位之間的利益關系,從而達到雙贏。

在中職院校會計專業課程設置中,應當以技能為核心,將學生專業實踐能力的培養作為重要目標,確保培養出來的人才符合企業需求。因此,中職院校要全面分析會計專業學生的就業前景,梳理相關的崗位及其對于工作人員的具體要求,以勝任崗位作為課程設置的出發點,明確相關工作需要的知識與技能,將這些內容作為課程開設的依據,不必過于追求課程體系的完整性,可讓學生在學好基礎會計與財務會計課程后,將重點放在出納、模擬實訓、實習等方面,對于經濟法、統計等方面的理論知識,讓學生了解基本內容即可。課程內容的設置并不是絕對的、統一的,中職院校應根據本地區的實際發展情況,對會計課程內容不斷地進行完善與更新,可以邀請企業內的專家走進學校進行考察,對會計課程模式進行評價,從行業的角度出發提出專業性的建議,進一步推動學校會計課程與行業實際的結合。比如,在實訓課程的建設中,可以根據企業中材料采購的工作流程,設置“采購—驗收—審核—匯款—編制與審核記賬憑證—登記稅費明細賬—登記原材料明細賬—登記銀行存款日記賬—登記總賬”的教學程序,讓學生扮演不同的工作人員,完成對應的任務,如會計主管負責審核收料單和增值稅專用發票,成本會計編制記賬憑證等,讓學生在任務情境當中,形成真實化的工作學習體驗。

(四)改革教學方法,增強學生主體作用

在會計職業教育教學中,教師要改變過去“一言堂”的情況,采用多樣化、高效化的教學方法,在選用教學方法的時候,應當以學生為本,從學生的專業成長需求出發,通過合適的教學方法,解決學生學什么、怎么學的問題。從會計專業人才的培養目標來看,教師應當采取具有實踐性、應用性的教學方法,從而更好地鍛煉學生的操作能力,使他們在日常學習中積累更多的經驗,增強自身的就業競爭力,能夠更好更快地適應工作環境。例如,在教學《記賬憑證》的時候,教師可先為學生講解記賬憑證的概念、種類等基本知識,然后采用任務驅動的教學方法為學生分發相關數據資料和記賬憑證樣表,讓學生從數據資料中搜集、整理信息,嘗試填制表中的內容,并要求學生進行交換檢查,找出其中的錯誤與缺失,提出改正的建議。通過任務驅動的方法,可以創設出具體的工作情境,為學生提供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與技能的機會,在相互審核的過程中,學生會對所學的理論知識形成更加深刻、全面的理解,既能通過他人的建議,了解自己的不足,也能夠鍛煉自己的檢驗能力,找出他人的不足之處并引以為戒,學會避免記賬憑證填制中的一些基本錯誤。在會計課程中,教師要盡量選擇一些實踐性的教學方法,如任務驅動法、項目教學法、情境教學法等,可以把企業中的真實數據、工作要求等,引入活動設計中去,并為學生留出自主參與和探究的空間,以此來革新傳統的教學模式,促進學生會計專業實踐能力的發展。

(五)增強師資力量,提升教學水平

在中職院校的會計教學工作中,學校應該適當地加強對于師資的培養力度,增加教師隊伍的力量,確保教學的水平和教學的質量。要想能夠從根本上解決師資隊伍的問題就應該針對性地找到當前存在的困境,針對實際的教學要求和發展人才的培養對教師進行培訓和訓練,并且還對教師進行定期的考查與考核,讓教師能夠發現自身的不足,也能夠學習一些先進的教學方法和教學內容,還要鼓勵教師自行進行密切的交談并進行互相學習。除此之外,中職院校還需要提升教師的招聘門檻,要挑選那些有工作經驗、較高水平和素養、知識儲備充足的教師。以此來有效地提高會計教學的能力,提升教學的精準度和效率。

結語

綜上所述,中職院校必須要以社會發展、行業發展為導向,不斷提升會計專業教育質量,才能適應人才市場的需求。當前素質教學背景下,對于會計教學工作進行變革和發展是大勢所趨,只有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才是確保良性健康發展的關鍵。中職院校要正面應對會計專業教育在生源、師資、課程內容、教學方法等方面的問題,并通過加強技能訓練、拓展教學資源、優化課程設置以及改革教學方法等多種舉措,突破當前發展的困境,使會計職業教育教學緊跟時代發展的步伐,培養出符合社會需求的專業人才,提高學生的就業率和企業的用人滿意度,實現三方共贏的局面。

參考文獻:

[1]邢潔.在中職會計教學中運用體驗性教學模式的實踐探究[J].知識窗(教師版),2021(08):8889.

[2]徐媛.信息技術環境下中職財會專業教學改革實踐研究[J].中國新通信,2021,23(15):183184.

[3]于君.中職會計教育適應社會需求的探索——以銀川職業技術學院為例[J].經濟師,2019(12):199200+202.

[4]劉霞.中職學校會計專業實訓基地建設問題與對策研究[J].今日財富,2019(23):178.

作者簡介:張楠楠(1989—?),女,江蘇連云港人,本科,研究方向:中職會計教育教學。

猜你喜歡
會計教育教學困境
易孺詞律觀探微兼論四聲詞之困境
跟蹤導練(一)
論將中醫學納入大學教育教學領域中的重要性
醫學院校臨床藥學教育教學改革的思考
市場經濟背景下的會計統計發展探究
關于開展計算機信息技術教育教學的研究與實踐
會計與統計的比較研究
安吉拉·默克爾能否解救歐洲的困境
中學生英語·閱讀與寫作(2008年4期)2008-12-22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