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工智能背景下高職院?,F代學徒工匠精神影響機理及對策

2022-06-11 04:06陸正球王海穎
大學·研究與管理 2022年5期
關鍵詞:工匠精神人工智能高職院校

陸正球 王海穎

摘? 要:人工智能時代的到來對高職院校提出了現代學徒工匠精神的新要求,本文運用問卷和量化分析等方法分析高職院?,F代學徒工匠精神培育效果的影響機理,并從豐富工匠精神文化宣傳、注重教學全過程工匠精神培育、加強校內教師和企業師傅培養三個方面,提出在人工智能背景下培育現代學徒工匠精神的具體對策。

關鍵詞:人工智能;現代學徒;工匠精神;高職院校

中圖分類號:G712?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673-7164(2022)13-0072-04

2019年10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屆四中全會報告中提出要弘揚科學精神和工匠精神;2020年,習近平總書記在同全國勞動模范代表座談時又一次強調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需要每個人主動踐行、弘揚工匠精神。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作為研究、開發用于模擬、延伸和擴展人的智能的理論、方法、技術及應用系統的技術科學[1],已經在各個行業上對傳統的工作崗位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導致產業模式和產業結構不斷變化更新。在人工智能時代,工匠精神與國家產業升級、經濟社會發展密切相關,是國家“十四五”加快實現制造強國戰略、增強自主創新能力的重要保證。為積極應對人工智能時代對工匠人才的新要求,作為工匠人才培養高地的高職院校開展工匠精神培育顯得尤為重要。

一、工匠精神內涵

工匠精神是指工匠對產品一絲不茍的態度和對完美的追求,體現的是一種職業精神。隨著中國經濟結構的轉型升級,工匠精神的內涵也發生改變,王靖認為工匠精神是一種職業精神價值取向和職業道德文化,也是職業能力與職業品質的體現[2];肖群忠、查國碩等人認為當代工匠精神是一種對工作精益求精、追求完美與極致的職業態度與精神理念[3-4];高遠認為工匠精神的內在核心表現本質上是良好職業理想與職業道德的體現,愛崗敬業、精益求精[5]。在智能化的時代背景下,推動供給側改革、實現制造業轉型升級,需要工匠精神的能動作用和精神支持。當前,高職院校工匠精神的培育更多扎根于現代學徒制和思政教育方面。

二、現代學徒工匠精神培育理論特質

(一)默會知識理論

“默會知識”概念是由英國學者邁克爾·波蘭尼在《個人知識—邁向后批判哲學》中首次提出的,他認為默會知識是一種蘊含在實踐活動中,且與行動相關的知識。相對于明確知識,默會知識具有難以言傳、需要溝通的知識。默會知識是一種個體知識,不能忽略知識產生過程中那些個人因素和默會因素。

現代學徒制就是默會知識的傳遞過程,技能培養依靠師傅與學徒之間互動完成。根據技能知識的默會性和實踐性,要在技能知識學習過程中重在實踐操作,強調“做中學、學中做”。需要將技能和知識中的默會成分通過師傅言傳身教給學徒,在教授過程中自然而然地將愛崗敬業、精益求精的工作態度融入進去,學徒需要不斷觀察、練習來掌握相關技能。

(二)協同學理論

協同學理論由德國物理學家肯尼提出,他將多個子系統構成的整體系統作為研究對象,發現通過各子系統交互作用,整個系統將會形成整體效應。

現代學徒工匠精神的培育過程,也要體現出協同育人的思想,需要高職院校、企業、政府、社會等子系統相互作用,才能更好地發揮各自的作用,如政府部門出臺工匠精神培育相關政策,企業提供現代學徒的實操環境和師傅,高職院校提供知識的傳授場地,社會營造崇尚工匠的良好文化氛圍。

三、現代學徒工匠精神培育現狀調查與分析

(一)問卷調查對象及問卷設計

本次問卷選擇了省內實施現代學徒制試點的5所高職院校,并將開展現代學徒制試點的學徒作為調查對象。此次“現代學徒制下的高職學生工匠精神培育”問卷包括“個人基本情況”“工匠精神培育現狀”“意見和建議”三部分。其中“個人基本情況”包括學徒的年級、專業類型、師傅所帶學徒數、企業規模?!肮そ尘衽嘤F狀”涉及學校培育、實習企業培育等方面共20個題目,問卷采用李克特五分制量表,其中對題目表述情況“很不符合”,計1分;“不符合”計2分;“一般”計3分;“符合”計4分;“很符合”計5分?!耙庖姾徒ㄗh”為主觀題,了解學生對于培育工匠精神的看法與建議。

此次問卷采用網上填報的方式,共收到436份有效問卷,涉及理工、經管、藝術等大類,其中,理工類占比最大,為39.54%,藝術類占比38.85%。在年級分布中,高職一、二、三、其他分別占比為37.34%、32.34%、28.03%和2.29%。學徒所在企業規模中,500人以上大型企業、100 —500人的中型企業、100人以下的小微型企業分別占比23.62%、43.81%和32.57%。本文運用SPSS統計軟件對問卷進行數據處理和分析。

(二)量表信度和效度分析

1. 問卷信度分析

信度是指測量問卷結果的可靠性或穩定性,可以用來檢查現代學徒工匠精神培育影響因素的調查問卷取值的可信度。一般信度系數在0.9以上,表明量表的信度非常好。信度系數在0.8以上或者在0.7—0.8之間也可接受。此次研究選擇Cronbach α模型對436份問卷進行可靠性分析,結果如下表:

由上表可知,本次問卷的α值為0.986,本次問卷具有很高的可靠性和穩定性。

2. 問卷效度分析

包括KMO和Bartlett檢驗。通過KMO值檢驗可以說明題項變量之間是否存在相關性,是否符合因子分析要求。其中0.9上說明非常合適做因子分析,0.8—0.9之間比較適合,0.7—0.8之間適合。對于Bartlett的檢驗,若顯著性小于0.05或0.01,則拒絕原假設,說明可以做因子分析。此次問卷的KMO和Bartlett檢驗結果如下表:1CDA8246-0F9A-4DA0-A6E6-3B4CBE5B6341

從表中可知,首先此次問卷的KMO值為0.972,其次,Bartlett球形度檢驗的呈顯著性p值是0.000,都說明此次問卷的結果適合做因子分析。

(三)模型檢驗與修正

對問卷進行探索性因子分析,設定因子主成分個數為3,采用最大方差作為因子旋轉方式,得到累積解釋變量為87.057%,方差解釋率較好。

在探索性因子分析后確定了因子主成分個數后,進一步檢驗現有模型的擬合情況發現,有幾項初始的擬合指標沒有達到理想值,隨后根據AMOS結構方程模型提供的修正信息,對模型進行修正。修正后的近似誤差均方根RMSEA=0.084,小于0.1,擬合優度指數GFI=0.948,均方根殘差RMR=0.023,規范擬合系數NFI=0.948,比較擬合指數CFI=0.960,表明模型適配度良好。

四、高職院?,F代學徒工匠精神培育效果影響因素分析

(一)校園文化對培育效果的影響

校園文化宣傳對工匠精神培育產生的影響路徑系數是0.774,其中“學校在校園文化藝術節、迎新晚會、社團活動中展示工匠精神(0.939)”和“學校通過各類講座或者其他活動宣傳工匠精神(0.932)”的因子載荷系數最高,說明高職院校通過各類活動講座的宣傳效果比較好?!霸谛@建筑、教室、實訓場所、課外活動場地設置工匠精神的宣傳標語(0.888)”“學校通過各類技能競賽弘揚工匠精神,表彰優秀獲獎學生(0.881)”和“學校會有各類活動和各類場地展示學生技能作品(0.882)”因子載荷系數也比較高。而“組織觀看《大國工匠》《大國重器》等節目(0.628)”的因子載荷系數最低,說明這類方法宣傳效果較差,沒有達到預期效果。

(二)課程教學對培育效果的影響

課堂教學對工匠精神培育效果產生的影響路徑系數為0.706,其中“課程在考核的過程中老師加入工匠精神、職業操守、操作規范方面的要求(0.945)”“實訓課老師要求嚴格按照企業操作規范和質量標準(0.942)”“老師在教學過程中的敬業精神影響你對于工匠精神的認識(0.942)”以及“老師會通過專業課滲透工匠精神(0.937)”的因子載荷系數都比較高,說明在教學過程中這些因素對工匠精神的培育影響較大,而“通過文化課、思想政治課講授工匠精神(0.682)”的因子載荷系數最低,說明單純的思政文化類課程對培育工匠精神作用不大。

(三)企業實習實訓對培育效果的影響

企業實習實訓對工匠精神培育效果產生的影響路徑系數是0.683,其中“企業將技藝做到精益求精作為企業考核的一項標準(0.943)”“企業師傅具有精湛的技藝和技能(0.94)”“企業師傅對產品質量有嚴格要求(0.932)”“企業會宣傳相關勞模事跡(0.928)”因子載荷系數較高,說明這些因素對于培育學生的工匠精神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而“企業進行工匠精神方面的宣傳引導(0.608)”因子載荷系數相對較低,說明在企業進行單純地進行思想教育達不到很好的效果。

而在主觀問題回答中也談到了工匠精神培育的影響因素,包括高職院校工匠精神相關制度不夠完善,內涵不夠具體;教師培育能力有待提升,有些教師本身也不具備工匠精神;實習企業師傅的理論知識不足也影響工匠精神的傳授等。

五、人工智能背景下的現代學徒工匠精神培育對策

(一)豐富工匠精神文化宣傳

一方面,校園文化是一個有機整體,包含了精神文化、物質文化、行為文化和制度文化。在校園文化中增加工匠精神內涵建設可有效提高學生工匠精神,能潛移默化地影響學徒,也與高職院校美育教育和勞動教育一脈相承。高校需要不斷地完善和改進工匠精神校園文化活動,比如,學校在校園文化藝術節、迎新晚會、社團活動中展示工匠精神,通過各類講座或者其他活動宣傳工匠精神,在校園建筑、教室、實訓場所、課外活動場地設置工匠精神的宣傳標語等措施效果較好,需要今后繼續保持下去,對于組織觀看《大國工匠》《大國重器》等節目、開展班級主題班會等活動,應該增加活動的趣味性、互動性,從而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進而提升宣傳效果。

另一方面,企業文化中融入工匠精神宣傳也同樣重要,在人工智能時代,企業產品的質量更依賴于員工的個人素質和創新能力,企業文化作為企業的精神支柱,為培育學徒工匠精神指明方向以及創造了良好的環境,需要在企業內部培育和弘揚工匠精神并將其作為企業文化納入企業考核評價機制,比如將技藝做到精益求精作為企業考核的一項標準、企業宣傳相關勞模事跡等措施效果較好,需要傳承下去。工匠精神方面的宣傳引導方面由于過于抽象,需要與具體的案例相結合,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還需要加大工匠精神宣傳廣度和深度,在全社會營造崇尚工匠的社會文化氛圍,讓工匠精神成為一種文化,具有廣泛的培育土壤。

(二)注重教學全過程工匠精神培育

高職院校的工匠精神培育需要與教學過程緊密結合在一起,要將工匠精神融入人才培養方案、課程標準、教學內容設計、課程案例開發、課程考核等各個環節,需要對原有的課程設計進行創新,不僅需要將崗位所需要的職業素養、職業技能和職業精神內化到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中,體現現代學徒制的人才培養特色。利用人工智能技術帶來交互式學習環境,開展個性化服務、智能反饋。當然,每個專業也可以結合自身特點,增加信息技術等內容的融入,挖掘本專業學徒需要具備的工匠特質。比如實訓課要求嚴格按照企業操作規范和質量標準等措施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說明學生們比較認同,要繼續保持。而通過文化課、思想政治課講授工匠精神,對于提升學徒工匠精神的培育效果則欠佳,因此,需改變原有的教學方式,充分運用人工智能技術中3D打印技術、VR/AR等相關技術,激發學徒的學習興趣。

改變原有高職學徒評價體系與考核機制,要突破以往以基本就業能力為主的評價方式,充分利用人工智能技術開展對學生核心技能、專業素養、創新能力、合作精神等方面的多元評價。比如在考核的過程中加入職業操守、操作規范方面的要求、學校通過各類技能競賽弘揚工匠精神、表彰優秀獲獎學生,就能較好地激勵學徒提高職業素養與專業能力。1CDA8246-0F9A-4DA0-A6E6-3B4CBE5B6341

在新冠肺炎疫情還沒有完全結束的背景下,高校還可以利用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開展虛擬實習,設計虛擬現實業務情境,實現校內教師和企業師傅共同帶學徒,解決部分學徒不能去企業實習等問題。

(三)加強校內教師和企業師傅的培養

校內教師是現代學徒工匠精神培育的關鍵,對培育學生的工匠精神大有裨益。在人工智能背景下,更需要加強師資培訓,掌握人工智能相關技術,加大派遣教師去企業實踐的力度,確保校內教師成長為企業技術骨干或能工巧匠,成為一名真正的雙師型教師。這樣,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敬業精神影響、教師通過專業課滲透工匠精神等方式就能夠起到較好的示范作用?,F代學徒工匠精神的培育也離不開企業師傅,企業師傅的個人素養、責任心與專業能力是影響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的關鍵因素。因此,需要制定師傅培育制度,要對企業師傅進行理論知識的培訓,解決他們實戰技術過硬但理論程度不高,不能適應人工智能技術帶來的技術變革等問題,還要培育他們的教學能力和奉獻精神,使其能夠在指導學徒的過程中自然融入工匠精神,能夠將工匠精神融入實際工作中,提高培育學徒工匠精神的效果。

六、結論

本研究以省內多所實施現代學徒制的高職院校學徒為研究對象,采用問卷和量化分析的方式分析現代學徒工匠精神的現狀,構建現代學徒工匠精神影響因素模型和影響機理實證分析,最后在人工智能背景下,從如何豐富工匠精神文化宣傳、注重教學全過程工匠精神培育、加強校內教師和企業師傅培養三個方面提出培育對策。

參考文獻:

[1] 王亞萍,孫麗萍,楊景超,等. 人工智能技術在電氣自動化控制中的應用[J]. 計算機產品與流通,2020(07):75.

[2] 王靖. 德技并修:新時代工匠精神與高職學生職業素養融通路徑[J]. 職教論壇,2019(11):149-152.

[3] 肖群忠,劉永春. 工匠精神及其當代價值[J]. 湖南社會科學,2015(06):6-10.

[4] 查國碩. 工匠精神的現代價值意蘊[J]. 職教論壇,2016(07):72-75.

[5] 高遠. 工匠精神培育研究現狀及展望[J]. 揚州大學學報(高教研究版),2020,24(06):26-31.

(責任編輯:莫唯然)1CDA8246-0F9A-4DA0-A6E6-3B4CBE5B6341

猜你喜歡
工匠精神人工智能高職院校
2019: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與就業
數讀人工智能
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職院校韓語專業畢業生就業現狀分析
多元智能理論視角下高職院校體育課程評價體系的研究
淺談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完善措施
下一幕,人工智能!
德日“工匠精神”,中國怎么學
政府官員也需要“工匠精神”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