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運江古鎮的“龍王節”

2022-06-13 10:59黃向軍
三月三 2022年2期
關鍵詞:船民三縣柳江

黃向軍

運江古鎮“龍王節”是明末清初運江周邊農村農歷二月初二舉行的“龍抬頭”(春耕節)農耕文化活動逐步演繹而成的。當地流傳“二月二,龍抬頭”“大倉滿,小倉流”的民諺,祈求風調雨順,五谷豐登。

運江古鎮依山傍水,航道通暢,水產豐富。當地漁民和船民俗稱“疍民”,疍民即水上居民,因像浮于飽和鹽溶液上的雞蛋,長年累月飄浮在江河上而得名。疍民祖祖輩輩以船為家,以河為生,為表達對龍王爺的敬畏之心,他們以各種方式祭拜龍王。例如:疍家人結婚前一天,男方精心裝點的彩船在女方船只附近轉圈游弋,第二天吉時良辰便靠近女方的彩船,合拍相拖,兩船并進。隨后祭拜天地,祭拜龍王,祭拜父母,祈盼幸福美滿,早生貴子。

每年的祭拜龍王活動都要焚化九龍聚寶寶袋和拜龍王寶盒,祈求海事平安,魚蝦滿倉。

古鎮龍王節是象州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吳華杰說,從事水上運輸的船民還傳承一個風俗習慣:船不論上行還是下行,到了運江古鎮麻子灘灘尾的麻子村都要泊船靠岸,到麻子村的龍王廟、甘王廟進行祭拜后方可繼續航行。因為此風俗,運江的頭崖山下河邊成了泊船的港灣。明代地理學家、旅行家徐霞客和清代雒容縣知縣楊企曾曾到此一游,在他們的日記和詩詞中稱“頭崖”為“象臺”,并且隨船家上岸祭拜“龍王”和“甘王”。

有關史料介紹,公元692年,朝廷為強化對嶺南地區的控制,女皇武則天敕令開鑿桂柳運河,打通桂林與柳州兩大重鎮之間的水運航道,西北向由榕江連接貴州,東北向經靈渠接通湘江水系,運江正好處于桂柳運河匯入柳江不遠處,于是,西南和中南物資(如江西的景德鎮瓷器)便可由運江到廣州出海。上抵湘黔,下通兩廣,造就了運江航運的千年繁盛,使運江成為桂中商埠重鎮和“海上絲綢之路”內河航道上的重要物資中轉站。商賈云集,檐檣林立,舟船如織,物流貿易全靠水路運輸,祭拜“龍王”早已是各船家商家的風俗習慣。每到“龍王節”,商家們把“龍王寶瓶”投入柳江大河,祈禱平安順利、財富增長、福壽康寧。商家們積極主動資助祭拜慶典活動,農民、船民、漁民和居民于每年的農歷二月二,自發到龍王廟焚香燒紙、祈禱許愿。年復一年,代際更迭,自發組織,自成體系,約定俗成。

吳華杰分析說,運江古鎮是一個“移民古鎮”,從漢代瓦廠陶窯的能工巧匠,到明代建鎮立埠的富商大賈、小商小販,他們多來自廣東、湖南、江西、福建等地,多家姓氏,多元文化?!褒埻豕潯泵袼谆顒影汛蠹揖蹟n在一起,共飲一江水,同慶一廟會,中華民族一家親。同時,運江古鎮與鹿寨、柳江交界,是雞鳴三縣之地,運江古鎮舉辦的民俗活動吸引三縣城鄉老百姓前來參加,增進了三縣人民的兄弟情誼。

農歷二月二這天,祭祀之前,要擺供“三牲”,即豬、雞、魚,連同水果、糕點、糖果等。上午十點,人們抬著去掉內臟的整豬,帶上其他供品沿河邊巡游,面對一江碧水,秉燭燃香,鑼鼓喧天,鞭炮齊鳴,煙霧繚繞,人山人海,蔚為壯觀。祭拜龍王的儀程包括龍獅隊巡游、請神、上供、三上香、三祭酒、誦祭文、拜龍王、拜柳江、送神、畫龍點睛等十項。

隨著時代的變遷,祭拜龍王的活動也增加了新的內容,如舉行長桌宴、傳統猜謎、文藝演出、民間工藝表演等活動?!肮沛傹埻豕潯贝硇詡鞒腥藚侨A杰挖掘和保護鄉土文化資源,并做好傳承創新,十多年來言傳身教,培養了龍獅隊、鑼鼓隊、禮儀隊和保障服務隊等。運江古鎮除了聞名桂中地區的“甘王廟會”外,“龍王節”廟會亦是桂中地區民族融合、民族團結的慶典盛會,值得鼓勵支持,值得游玩觀賞。

猜你喜歡
船民三縣柳江
西南地區農村留守兒童監護協作問題研究——以S省三縣“童伴計劃”為切人點
河北柳江盆地柳江村上石盒子組露頭研究
連家船民的幸福生活
回響在烏蒙大地的深情
——成都軍區昆明總醫院為昭通市“三縣”地震災區軍民巡診紀實
三縣聯誼 攜手推進老干工作
唱響“三縣”建設強音,開拓科學發展之路
——關于杜爾伯特蒙古族自治縣縣域經濟發展情況調查與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