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慧城市下現代城市規劃設計分析

2022-06-14 23:20黃嘉
中國房地產業·下旬 2022年4期
關鍵詞:城市規劃設計通信網絡智慧城市

黃嘉

【摘要】為提高現代城市規劃設計水平,促進高質量城鎮化發展,構建生態化、技術化、人性化、信息化新型城市,在現代城市規劃設計中融合智慧城市理念具有必要性。本文闡述了智慧城市的概念,分析以此為基準進行城市規劃設計的主要要求,并且重點探討了規劃設計智慧城市的有效措施。

【關鍵詞】城市規劃設計;智慧城市;人性化;通信網絡;城市系統

【DOI】10.12334/j.issn.1002-8536.2022.12.009

引言:

在社會經濟穩定發展、基礎設施建設逐漸完善的現代國家建設中,傳統城市服務水平逐漸低于民眾預期。在此情況下,構建更具人性化和科學性的智慧型城市成為客觀發展趨勢。智慧城市與傳統城市相比具有諸多優勢,符合生活質量優化要求和生態化城市建設要求等。智慧城市是全新城市構建理念,是現代城市的發展方向,有利于緩解城市運營壓力,提高城市服務水平。

1、智慧城市的基本概念

智慧城市是在現代發展理念不斷進步過程中形成的新型建設理念,傳媒領域率先提出該理念。根據智慧城市理念建設要求,在城市建設規劃中應在多元信息技術應用基礎上,突破技術壁壘和行業隔閡,促進全行業融合與綜合建設創新,通過全方位建設顯著改善城市使用價值,改善居民居住環境,促進城市科學運作,最終目標是促使城市具有更先進、更完善的綜合性能。智慧城市具有顯著的應用優勢,在該類城市中,服務理念和科學技術深度融合,在規劃設計和運營中具有顯著的人性化特點與智能化特點。相關研究認為,智慧化城市是未來城市發展的主要發展方向。為提高智慧城市運營穩定性,促進其進行系統化運轉,必須進行科學規劃設計,加強全方位先進性建設(見圖1)[1]。

2、基于智慧城市理念的城市規劃設計要求

基于智慧城市理念進行城市規格建設,基本要求是積極優化城市系統,通過技術手段應用和科學布局管理等改善城市服務體系,提高服務功能。在此過程中,要求通過科學設計融合創新理念、先進技術與優質服務,形成科學、優越的集合體,與傳統城市規劃理念存在顯著差異。在智慧城市建設中,科學規劃城市系統,促進資源高質量利用,同時提高城市管理水平,進行城市整體服務升級。智慧城市的建設預期是為城市居民提供更理想的生活環境,改善居民生活質量。此類城市設計中充分利用先進信息技術,在城市中,全行業都受到技術發展的積極影響。智慧城市的建設目標是構建科技城市與知識型社會。在規劃設計中需要積極升級城市信息化形態,構建更高級的信息化形態,在城鎮化建設中融合工業科學、信息化技術等,通過多元化技術融合,提高交通運輸能力,緩解城市交通壓力,減輕交通運營負荷,進而提高城鎮化質量等。此外,還應構建與智慧城市運營需求相匹配的精細化管理模式,對城市進行動態管理,開展高效率管理,最終改善市民生活質量[2]。

3、現代智慧城市規劃設計可行性策略

3.1明確城市發展方向

在城市建設過程中,應明確智慧城市的應用價值,將智慧城市構建置于城市發展規劃中心地位,圍繞此發展理念開展全方位規劃設計工作,踐行科學的城市發展理論。分析城市發展進程可知,現代城市體系是在長期社會發展與歷史積淀基礎上形成,當前發展水平下,體系化城市建設具有可行性。社會環境與歷史基礎是進行智慧城市建設的基礎,也是未來智慧城市管理運營的基礎。智慧城市理念是在現代社會生存發展模式影響下形成?,F代城市雖然已經達到較高的發展水平,但是仍然與智慧城市存在一定差距。智慧城市建設中更強調可持續發展理念,充分顯示生態化發展追求。與之相比,現代城市以適應城市居民需求為建設要求,屬于狹義城市概念。智慧城市不僅需要滿足居民生存需求,而且更符合城市經濟利益。在常規城市建設中,以適應居民住房需求為主,然而在智慧城市建設中需要協調生態環境效益、城市經濟效益等多方面因素,促進多方平衡。智慧城市是現代城市建設的最終目標?;诖朔N背景,在現代城市發展規劃中,應以智慧城市為建設要求,綜合住房規劃、城市交通規劃、城市環境規劃、社會基礎設施規劃等進行全盤統籌,此外應充分考慮人均經濟保障因素、交通運輸和城市運營生態環保因素等。上述因素均為現代城市運營中重要影響因素,各因素之間存在相關性,互相產生影響,因此現代城市規劃設計必須提高科學性,明確設計要求,堅持科學的發展理念,促進全方位科學規劃。

3.2創新城市規劃設計理念

智慧城市設計中強調對城市智能性、體系化運營系統設計,以智慧城市為發展目標規劃設計現代城市時,要求積極進行智能化城市設計,促進生活環境與生活質量提升,突破傳統設計理念,踐行優質創新。為此,在規劃設計過程中應加強全方位、全行業戰略布局。在設計規劃中,應以智慧城市建設為目標,促進全球招商,積極開展文化創意設計,促進全球資源整合與智慧型產業助力于城市發展,構建國際化投資平臺,進行全球化招商。不僅如此,還應積極推動智慧產業發展和智慧城市發展。應以人性化理念為發展要求,踐行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以戰略性眼光進行城市規劃?,F代城市發展預期是完善人民居住環境,促進城市和諧發展,改善生活質量。在新型城市規劃落實過程中,應全面分析居民需求,深入剖析城市長遠發展需求,優化建設公共基礎設施,協調城市居民個人利益和城市宏觀發展、公共利益,有效緩解發展過程中存在的沖突。

在設計過程中,應積極推動傳統城市交通設計理念創新,具有創新突破意識,基于宏觀、戰略性發展視角進行設計規劃。當前城市交通規劃主要追求經濟效益最大化,從此要求出發進行交通系統規劃設計。以經濟效益為核心追求適用于傳統城市設計,基本可滿足常規城市發展需要。但是此種交通系統設計過于強調經濟效益,交通系統實際運營中需要耗費大量自然資源,造成較高的環境負荷,在經濟增長同時,城市發展中相關資源分配受此影響難以均衡分配。在此情況下,應改變設計理念,在城市交通系統設計中應用智慧城市規劃理念,通過科學性設計積極促進居民選擇綠色出行方式,優先進行城市公交系統發展,合理構建空間交通結構,完善立體化道路設計等。通過上述設計,有效提高城市包容性,優化交通系統設計科學性,提高環境效益與社會效益。

應充分理解智慧城市設計基本理念,在設計規劃中全面協調各方影響因素。因此,智慧城市規劃對設計人員專業素質要求更高,設計人員應對智慧城市理念進行全面、深入了解,明確此類城市設計的長遠預期和最終建設目標,明確城市科學發展模式,增強戰略性眼光。應加強城市設計先進經驗借鑒與學習,杜絕照搬照抄,應深入理解先進設計理念后進行本土化設計。應加強先進案例研究,充分汲取案例優質經驗,從實際設計目標所在區域實際發展環境出發,明確城市長期發展規劃,結合城市當前發展實際,在設計中堅持因地制宜,靈活變通,有效融合先進元素,促進整體性規劃,提高城市規劃系統化建設,在科學整合要素后,進行立項書編制,分析實際工作需求,以實際需求為前提進行人事組織架構設計。應保證智慧城市設計團隊中各成員具有豐富實踐經驗,具有可靠的專業素質,此外應進行設計人員職業素養把關,提高設計團結合作質量,促進各方協同,全面開展優質規劃設計工作。通過科學協同和優質合作,促進“1+1>2”的工作局面[3]。

3.3積極推動技術創新

在城市規劃設計實踐中,技術創新對設計質量和設計實踐具有直接影響。應推動技術創新,增強智慧城市規劃內在驅動力。應加強先進科技利用,積極開展技術革新,促進智慧城市對接,全面完善規劃設計。同時應考慮智慧城市對發展源動力的需求,加強發展動力保障,改善技術創新環境,一體化建設公共服務平臺,優化服務流程,促進創新創業。以照明設施、電力配套設施建設和管理為例,應進行橋梁、道路、信息網絡、管線以及供配電等多方位建設,促進多樣化設計,開展綜合規劃,進行系統化統籌,同時充分考慮城市電力配套設施、照明系統養護問題,促進管理協調,提高運行效率,積極提高管理效能,推動可持續發展。在此類設計工作中,應有效監管電力配套設施,促進照明系統維護。創建智慧城市過程中,應促進科學決策,同時落實智能養護,加強電子化檔案管理,提高智能檢測水平。

3.4優化城市功能設計

應從城市客觀實際出發,設立科學的戰略發展目標,在此基礎上采取可行性策略,進行設計規劃實踐,同時保證城市運行質量。城市建設中,應積極構建全新生態社會,充分發揮城市自身發展優勢,在此基礎上促進外資引進和利用,使促進城市多樣化商業活動開展,積極開展招商工作,加強信息系統管理,提高城市系統安全指數,優化城市商業運營環境。當前智慧城市設計重點是進行通信設施設計、公共服務設計、交通設施設計以及產業發展設計、電子政府規劃建設等。其中通信設計主要為移動通信基站、通信線路設計等內容規劃。交通管理系統以道路交通管理、安全監控系統設計為主。公共服務系統方面,主要建設預期是適應城市居民公共設施使用需求,其中常見服務系統包括醫療服務信息系統等。產業發展功能性設施和電子政務也是重要功能系統,其中城市管理系統比較典型(見圖2)。

3.5管理體系設計

城市規劃中,管理體系規劃是重要規劃內容,應加強公共政策完善和治理體系科學構建。建設智慧城市進程中,應促進公共政策完善制定,形成符合現代城市運轉要求的治理體系,加強生態環境建設與管理。以政策完善為有效手段,從制度角度提高工業管理質量,促進生態環境保護,加強生態環境破壞行為的監管與懲戒力度,促進全行業企業規范經營。違法經營企業一經發現,立即予以關停,嚴格進行停業整頓,生產方案改進后進行審核,符合相關要求的企業方可繼續營業,促進企業自覺轉型和規范經營。設計科學的治理體系,提高政府對生態環境建設的重視度,積極開展生態環境保護宣傳,發動公眾監督,促進廣大市民積極投身環保事業,全民助力營造生態型城市。

3.6明確未來發展方向

現代城市規劃應基于智慧城市設計要求,轉變設計理念,進行前瞻性城市規劃。傳統設計理念雖然具有成熟的理論體系和豐富的實踐經驗,也曾經在歷史發展時期中發揮重要而積極的作用,但是隨著技術發展與人文理念等發展,城市運營中不再滿足于基礎生活設施和基本生活功能保障,城市居民對人性化城市建設的需求逐漸迫切,在城市發展中具有人文和人性化特點的城市成為城市居民的生活需求。從城市宏觀發展角度而言,短期繁榮和高效率運行僅符合當前發展利益,長期發展規劃是城市持續性長效發展的客觀要求。在未來發展中,城市作為重要的服務系統,必須具備生態化特點,充分協調經濟效益與環境效益、社會效益之間的平衡,保證各維度均衡發展,其中任何一個要素都不可或缺。受此影響,在現代城市設計中,應積極進行設計元素更新,切合地方發展實際和宏觀環境進行個性化智慧城市設計,使用新理念,融合新鮮元素開展城市設計。應促進城市形態和功能變化、完善,探索特色發展道路,科學推進新型城市化建設。以智慧城市為發展目標設計規劃現代城市時,應樹立科學的宏觀發展方向,堅持正確的發展理念,促進科學本土化設計,明確本土建設與現有典型城市建設的差異和差距,具有明確的發展思路和發展目標,避免盲從。在設計規劃中,應合理利用現有城市空間,構建立體化城市體系,充分利用空間資源,完善城市空間體系發展。在此過程中應明確可持續發展戰略要求,以宏觀視野評價長期發展可行性。應對城市進行定量,結合系統化設計要求,體現城市智能性特點,科學規劃城市功能空間,科學定位城市發展定位,促進數據化城市管理,提高量化管理質量。與此同時,應將智慧城市理念與現代城市設計要求科學結合,提高規劃編制水平與設計管理水平,促進公眾積極參與,獲得多方位支持,高效、平穩促進城市建設發展和高水平運營[4]。

結語:

綜上所述,現代城市規劃是社會發展中的重要工作,為促進社會生態化、智能性發展,應將智慧城市作為規劃設計目標,在設計實踐中融合智慧城市理念,開展科學設計。智慧城市具有顯著的優越性,對社會戰略性發展具有積極意義。應明確未來發展目標,創新發展理念,加強交通系統、管理系統、城市功能體系設計,充分進行先進技術應用,構建智慧型城市系統。

參考文獻:

[1]黨安榮,王飛飛,曲葳,等.城市信息模型(CIM)賦能新型智慧城市發展綜述[J].中國名城,2022,36(01):40-45.

[2]時海城,程越,張墨.智慧城市的生態規劃設計思考[J].城市住宅,2021,28(12):134-135.

[3]伯婷.智慧城市下現代城市規劃設計發展方向[J].智能城市,2021,7(19):105-106.

[4]王艷陽,李建平,謝貽新.基于場所精神的智慧化韌性城市建設思路探索[J].城市住宅,2021,28(09):63-66.

猜你喜歡
城市規劃設計通信網絡智慧城市
空間激光通信研究及發展趨勢
物聯網關鍵技術的發展對通信網絡的影響
城市規劃設計與建筑設計的關系研究
城市規劃設計中的生態城市規劃設計分析
景觀生態學在城市規劃設計中的應用探析
城市規劃如何適應城市發展的思考
智慧城市視野下城市規劃創新探究
基于無線組網的智慧公交站點信息系統研究與實踐
基于大數據背景下的智慧城市建設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