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業內部控制改進思考

2022-06-14 06:03強媛媛
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 2022年6期
關鍵詞:崗位優化管理

強媛媛

(珠海一多監測科技有限公司,廣東 珠海 519085)

1 引言

近年來,企業在發展過程中面臨一系列困難和問題,內部控制在企業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性尤為凸顯。若企業的內部控制存在缺陷,則企業的競爭優勢將無法得到充分體現。部分企業發展受阻的重要原因是企業沒有建立符合實際需求的內部控制體系,因此,針對企業內部控制體系進行深入研究,能夠為解決企業內部控制中的問題提供有效的建議,以達到提高企業價值的目標。

2 企業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

2.1 內部控制環境不健全

內控環境包括治理結構、機構設置及權責分配等方面,但部分企業的內控環境存在不健全的問題。例如,針對企業員工的崗位分工制度是內部控制工作順利開展的基礎,但是很多企業沒有明確員工的職業道德要求以及崗位職責要求,企業員工在工作過程中仍存在相互推諉的問題。同時,部分企業針對財務部門的關鍵崗位也沒有明確具體的管理職責,這不利于內控工作的有序開展。

2.2 風險管理不到位

當前,部分企業的風險管理工作僅由管理層憑借經驗完成,未利用科學的方法對各類風險進行全面的識別與評估,甚至部分企業在風險產生之后才匆忙應對,這不利于對風險的有效防范和化解。

2.3 業務流程控制不合理

部分企業的業務流程控制不夠合理,沒有針對企業內部的固定資產管理、資金管理、業務流程進行細化管控,一些工作的關鍵風險點沒有得到有效控制,無法實現對風險的有效防范,不利于提高內部控制的效果。

2.4 信息溝通不暢

部分企業的信息溝通機制不健全,沒有針對內部控制工作的要求進行及時、有效的信息溝通與傳遞,企業內部也沒有通過信息系統將各類信息集成在統一的管理平臺,不利于實現對各類信息的動態監督與管理,無法發揮內部控制應有的效果。

2.5 內部控制監督不力

當前,部分企業的內部監督機制不完善,沒有明確提出內部審計的要求,甚至沒有成立內部審計部門,僅由財務部門開展內部監督工作,導致財務部門既當“運動員”又當“裁判員”,無法實現對各類風險的全面防范。

3 企業內部控制的改進對策

3.1 健全內部控制環境

首先,企業需要明確關鍵崗位的構成。企業內部控制的關鍵崗位包括預算管理、績效管理、資金管理、資產管理、采購管理等崗位,企業需要結合權責對等的原則,對關鍵崗位的內部控制要求進行明確,并對關鍵崗位制定崗位說明書,描述關鍵崗位的任職要求以及職業道德要求,落實崗位權責,讓相關人員了解工作過程中的具體要求。

其次,建立關鍵崗位責任制。企業需要落實財務關鍵崗位責任制,針對財務部門明確出納、會計、財務負責人等崗位的責任要求,避免財務人員在工作過程中出現未落實權責對等要求的情況。企業需要針對內部的財務人員明確職責要求,確保相關人員開展貨幣資金管理等財務工作時實現相互制約、相互監督。

例如,基于會計和出納不能由一人兼任的要求,企業內部的印章管理必須明確分人保管的要求,避免出現企業公章、財務章由一人保管的問題。

3.2 改進風險管理體系

構建與落實風險管理體系要求企業全面、系統地識別工作過程中的各類風險,并對風險進行全面評估,制定合理的風險應對策略。當前,部分企業沒有針對經營過程中可能存在的各類風險制定完善的風險識別機制,無法針對風險制定有效的預防措施,不利于風險的識別和化解。因此,企業需要健全自身的風險管理體系,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建立風險管理流程,確保風險管理制度科學、有效。

第一,設立風險管理目標。企業在設立風險管理目標時,不僅需要制定戰略層面的目標,還需要分析業務層面的規劃,在企業各層級人員充分溝通的基礎上,采取現代化的管理措施與管理機制,提出針對風險的管理意見,以確保企業的全體成員了解風險管理的目標。

第二,健全風險評估機制。企業在發展過程中面臨各類不確定性因素,而這些因素極易為企業帶來風險。因此,企業需要針對各類風險進行全面識別與分析,將風險分為法律風險、市場風險、戰略風險等方面,并定期或不定期地對風險進行分析與檢查,判斷各類因素可能為企業帶來的不利影響。企業在對風險進行評估時,可以通過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結合的方式進行風險分析,定量分析要求相關數據齊全,符合函數關系或概率分布,通過敏感性分析測算自變量對因變量的影響等方式對風險進行判斷。對于定量數據難以取得時,可以通過定性分析的方式進行分析。定性分析通過企業內部專業人員開展分析,分析風險可能發生的可能性以及風險帶來的影響,并通過繪制風險地圖、風險矩陣等方式實現對風險的管理。例如,A 企業通過定量分析與定性分析的方式對企業內部的各類風險進行分析,其中定量分析評分為1~3 分,分數越高代表發生可能性越高或影響越大(見表1)。

表1 A 企業風險評價表

第三,完善風險應對機制。企業在對各類風險發生的可能性及影響程度進行分析的基礎上,要求企業結合自身發展戰略及風險承受能力,制定恰當的風險管理機制,并在企業內部合理配置各類資源,實現對風險的管控。對于不從事某種活動就能夠規避的風險,可以采用風險規避的方式應對,例如,企業的風險承受能力不足以支持企業開展風險較高的投資項目,企業可通過不投資相關項目實現對風險的規避。對于采取合理方式能夠降低風險發生的可能性或風險影響的,可以通過風險控制的方式予以應對,例如,企業通過定期盤點固定資產,分析是否存在賬實不符的問題。對于固定資產管理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優化,避免固定資產遺失等風險。對于難以控制或控制成本較高的風險,可以通過簽訂合同的方式對風險進行轉移,例如,企業可采取購買財產保險的方式,當財產發生損失時,由保險公司對企業進行賠償。

第四,健全風險管理長效機制。企業在經營過程中需要建立風險管理的長效機制,明確企業董事會對風險管理的職責以及風險管理的決策程序、議事規則,提高風險決策的科學性,充分發揮企業董事會在風險管理工作中的作用,結合企業的風險特點對企業的風險進行全面分析,并對風險進行分類整理,形成企業的風險清單,根據風險清單對企業的風險管理工作進行指導,充分發揮管理層在風險管理工作中的作用。同時,企業需要將風險管理的效果和企業管理層的績效掛鉤,提高管理層對風險管理工作的重視程度。

3.3 強化業務流程控制

企業的業務流程是內部控制工作的重點內容,也是實施內部控制工作的重要環節。業務流程控制涵蓋資產管理、資金管理等各項管理業務,企業的各項管理業務都需要融入企業的業務循環,在業務循環中明確管理的關鍵點,結合企業管理的需求制定恰當的管控機制,實現對企業內部各項管理工作的全面優化。企業在開展業務流程再造時,需要從業務流程出發,找出業務流程中的風險點,并針對關鍵工作活動進行全面、細致分析,以達到提高企業經營效率的目標。

第一,優化固定資產控制流程。企業需要通過合理的方法與程序,優化固定資產管理機制,確保固定資產信息真實、準確,保障固定資產安全、完整,幫助企業實現既定的固定資產使用目標。首先,完善固定資產的采購流程。企業在固定資產采購過程中,需要建立固定資產采購管理辦法,明確固定資產采購流程與審批權限,分析固定資產的采購是否確有必要,若可以通過內部調撥等方式配置固定資產,應優先使用內部調撥的方式。對于確實需要采購的固定資產,應該按照審批流程進行采購。對于重大固定資產的采購,應該通過招標的方式開展采購工作。同時,在固定資產到達企業后,需要加強對固定資產的驗收,根據采購發票、采購合同、產品說明書、產品規格型號等進行逐一比對,只有對比無誤才能辦理入庫手續,并由財務部門進行賬務處理。其次,優化固定資產的日常使用環節。企業在使用固定資產時,需要通過編制固定資產卡片的方式記錄固定資產的相關情況,并明確固定資產的維修保養辦法,定期檢查固定資產,明確是否需要進行維修保養。對于需要大修的固定資產,必須由專業人員完成維修養護工作,及時處理固定資產的安全隱患,避免企業的固定資產提前報廢。同時,在固定資產的日常使用中,需要加強對固定資產的盤點,明確企業的盤點規劃與盤點要求,分析是否存在賬實不符的問題,若存在賬實不符的情況,要及時出具盤點差異報告,并經過嚴格的審批之后進行相應的賬務處理。最后,優化固定資產的處置流程。在固定資產處置時,需要分析其是否屬于正常期滿報廢,屬于正常期滿報廢的需要填寫審批材料,對于提前報廢的固定資產要詳細說明理由,并明確提前報廢的原因。處置金額較大的固定資產時,需要聘請中介機構開展資產評估,避免出現固定資產流失問題。

第二,優化資金管理機制。企業的資金管理包括投融資以及資金的日常管理,通過優化資金管理體系,能夠幫助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防范資金流失問題,促使企業實現價值最大化的目標。首先,加強對投資活動的管理。企業在投資活動開展之前,需要對企業的戰略進行評估,分析企業的投資工作是否符合企業的戰略需求,并在制度層面建立投資管理的審批流程,明確各層級人員在投資工作中的審批責任,對于重大投資事項需要通過集體決策和聯簽制度進行審核,確保投資計劃科學、合理,防范投資過程中出現一權“獨大”的問題。其次,優化籌資活動。企業在開展籌資活動時,需要分析企業未來的現金流量及資金需求水平,判斷企業的資金缺口,并結合企業的資金缺口制定最佳的籌資計劃。在籌資方案確定之前,需要對企業的經濟形勢、資本結構等方面的情況進行全面分析,評價企業的籌資成本是否得到有效控制,判斷籌資的金額是否與企業的需求相匹配。財務部門需要針對籌資的環節做好記錄與管理,監督利息的計提、支付等流程,確保企業籌資工作科學、合理。最后,優化企業的資金日常管理。企業在資金日常管理活動中,需要規范銀行賬戶的開立、變更、撤銷流程,明確資金管理的審批權限,避免開立私人賬戶進行交易等不規范問題。企業的出納人員需要每日做好盤點工作,避免空白支票遺失等問題,保障貨幣資金的安全、完整。

3.4 暢通信息溝通渠道

新形勢下,企業要全面、及時地收集各類信息,并對各類信息在企業內部進行高效傳遞。首先,企業需要加強內部信息溝通。企業針對各項政策、方針、管理規劃等內容需要做好及時傳遞工作,確保企業內部的信息及時傳遞到員工及管理層手中。通過構建信息傳遞渠道,讓企業的內部控制要求得到及時傳遞,有利于確保各層級人員主動配合彼此的工作。其次,企業要加強外部信息的溝通與交流,在外部信息溝通時企業需要積極收集外部的各類信息,包括客戶、供應商、監管機構等方面的信息。例如,企業通過收集客戶的相關信息,能夠判斷客戶的經營情況,并以此優化企業的賒銷政策,避免應收賬款無法收回的風險。最后,企業需要加強信息系統建設。企業需要通過SAP 等信息系統集成企業內部的各項信息,通過信息系統對企業內部的各類信息進行統一管理,并通過標準化的信息管理機制實現對企業管理流程的優化,降低人為因素對內部控制有效性的影響。

3.5 強化內部控制監督

企業需要優化內部控制機制,認識到內部控制體系是持續、動態優化的過程。隨著經營環境的變化,內部控制體系可能面臨失效的風險,因此,企業需要加強對內部控制的監督。企業需要通過內部審計機構發揮內部監督的作用,提高內部審計的獨立性和權威性,由董事會直接領導和管理企業的內部審計部門。當內部審計部門發現問題時可以直接向企業的董事會匯報,以確保內部審計具有威懾力。同時,企業需要明確內部審計的流程、方法、反饋程序,確保內部審計的各環節有據可依。

4 結語

隨著我國市場經濟體制的不斷完善,企業的經營模式也在不斷轉變,內部控制在企業管理中的作用日益凸顯,成為企業抵御風險的重要方式,能夠為企業的長遠發展提供保障。但是當前我國企業的內部控制工作仍處于起步階段,部分企業沒有認識到內部控制的重要性,內部控制體系不夠完整和健全。在未來,企業需要結合自身的發展需求及時代的發展趨勢,不斷探究企業發展過程中存在的風險,通過優化各環節的管理機制幫助企業提高內部控制水平。

猜你喜歡
崗位優化管理
棗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盡棄
青春,在為國奮斗的崗位上閃光
超限高層建筑結構設計與優化思考
中隊崗位該如何設置
民用建筑防煙排煙設計優化探討
關于優化消防安全告知承諾的一些思考
一道優化題的幾何解法
走進“90后”崗位能手
“這下管理創新了!等7則
人本管理在我國國企中的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