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新時代背景下中學生競爭意識的培養

2022-06-15 21:20賴立新
廣東教學報·教育綜合 2022年62期
關鍵詞:競爭意識中學教育中學生

賴立新

【摘要】世界正處于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華民族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向著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邁進,國際競爭、社會競爭均異常激烈。為適應將來步入社會后所面臨的各類競爭與挑戰,中學教師在教育教學資源中把握契機、利用各種途徑對學生進行適當的競爭意識培養及正確引導,對促進學生身心綜合發展意義重大。

【關鍵詞】中學教育;中學生;競爭意識;培育途徑與作用

英國科學家達爾文創立的生物進化論,被后人歸納為大千世界演變發展的規律:“物競天擇,適者生存,自然選擇”,人類歷史的進程是在競爭中前行的。當今世界正處于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華民族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下,正朝著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邁進,國際科技、國家企業間的競爭均異常激烈,社會需求具備競爭能力的高素質綜合型人才呼聲更高。提高中學生的競爭意識,培養高素質的競爭型人才,是中學教師在新時代所肩負的歷史重任。

“所謂素質是指作為一個社會的人應該具備的基本品質,在結構上看,素質包括了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其中心理素質是人類一切活動的精神基礎,它又包括智力因素與非智力因素?!泵绹敶e極心理學家馬丁·塞利格曼博士主張“致力于培養個體包括智慧、勇氣、仁愛、公正、節制、卓越在內的六種美德”,研究人類積極的品質,充分挖掘人固有的潛在的具有建設性的力量,促進個人與社會的和諧發展??梢?,非智力因素的構成是多方面的,對人類個體的智力發展、社會交往、品德行為等實踐活動有著重要影響。中學生正處于青年初期,開始思考個人職業生涯規劃及關注國際和社會時政,加強競爭意識培養,開發非智力因素,在促進學生積極人格養成、綜合素質提升的作用尤為突出。下面談談筆者的實踐與認識。

一、在競爭教育中促進團隊合作,增強學生的集體榮譽感

“競爭指個體或群體充分實現自身的潛能,力爭按優勝標準使自己的成績超過對手的過程?!备偁幨且环N普遍存在的社會心理現象。在學校里,適量和適度的競爭在激發個人潛能、增加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工作效率等方面都體現了重要的作用。英國哲學家休謨曾指出:“高尚的競爭是一切卓越才能的源泉?!彼?,對中學生加強競爭教育是必要的。

中學生對于“競爭”二字并不陌生,學校環境本身就是一個競爭場。然而,在引導中學生加強競爭意識的同時,以合作為前提的團隊精神建設不可或缺?!案偁幣c合作是人際關系的一種基本形態,是個體在社會交往過程中一種必不可少的活動形式?!敝袑W生身心各方面發展正逐步走向相對穩定與成熟,自我意識和獨立意識顯著發展,良好個性品質迅速形成。合作精神有助于他們正確認識人的本質和人生價值,形成正確的人生觀,為將來涉足社會、適應人才競爭作好充分的心理素質準備。

在競爭教育中體現合作精神的方法很多,為集體的共同目標而奮斗,最為激動人心!可使集體中每位成員的個人目標與集體目標逐步趨同,并通過每位個體努力促進集體目標的實現,讓學生養成以開朗、理解、寬容的心態做到心中有他人、心中有集體的良好品質,并學會調整大我與小我的關系。這類引導在新生入學初期、新的班集體尚未形成狀態下尤為適用,對促成新的班集體觀念形成,加強集體凝聚力方面作用明顯。例如,擔任班主任的筆者,接手每屆新生時,在開學前的軍訓活動展演中,會對所負責的班級明確提出為爭取進入級組前三名的奮斗目標,使剛剛組成的師生間、生生間尚不熟悉的新集體有了第一次為實現共同目標而合作奮斗的具體行動。烈日下的軍訓艱苦而緊張,教官的要求又十分嚴格,然而,為了能達成集體的目標,絕大部分學生都咬緊牙關在堅持著、努力著。當目標達成時,筆者會以無比激動的心情與學生共同分享新集體獲得的第一項榮譽,以及表揚在這個過程中涌現出來的好人好事,師生間、生生間的距離可一下子拉近,對集體的信心有了,凝聚力加強了,這是班集體建設的良好開端。在接下來全學年學校、級組的各項競賽活動(如,校運會、藝術節、合唱節、主題班會競賽等),各項評比活動(如,文明班、優秀宿舍、黑板報設計等)、各學科測考(如,中段考、期末考、詩文默寫、單詞競賽……),筆者均緊緊把握著集體目標制定的指引、激勵作用,讓學生們在力所能及的前提下依靠集體的智慧和力量,通過適當的競爭,你追我趕、不甘落后,為班增光,形成了群策群力、團結合作、奮發向上的良好風氣。

在競爭意識培養中,教師還需要引導學生認識“競爭與合作是一對矛盾的整體”,競爭并不排斥合作,只有增強合作,才能更好地參與競爭。在同學間形成的高尚競爭,是立足自己的特長和優點面展開的;在競爭中能互相幫助、共同進步;按照平等、公平、誠實、守信的原則來實現自己的目標。學生在參與競爭中培養合作互助的團隊精神,學會處理個人與集體的關系,這不僅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群體心理氛圍,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并對促進學生素質的全面發展、適應未來的社會生活大有裨益。

二、在競爭教育中發展創造性思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作為一名歷史教師,筆者會時常結合人文學科的專業優勢,通過揭示古今中外人類歷史長河中的著名政治經濟改革、生產工具的改進、三次產業革命等對人類歷史的推進作用,引領學生理解人類社會的不斷發展進步,不僅是基于對前人創造的文明成果繼承和積累的基礎上,還要勇于從思想與技術領域進行大膽的突破與創新,所以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創造性的知識活動是人類活動的重要形式和社會發展的強大杠桿,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

此外,筆者還同時注意利用歷史綜合活動課程,開設歷史劇創編演的比賽活動,并讓學生的創造成果在歷史課堂上或班會課進行匯報表演,甚至爭取參加學校每年度藝術節舞臺表演、區市組織的各類型中學生歷史劇大賽。筆者指導學生從選材、編寫劇本、自薦出演角色、服裝及道具制作等各個環節投入創作。具有各類特長的學生都在合適的位置上發揮了作用。學生們各司其職中挖掘出來的創造力,往往令教師十分驚嘆。隨著一批歷史課堂劇如《紙上談兵》《臥薪嘗膽》《唐太宗與魏征的故事》《倫文敘與及弟粥》《有使來朝》等的出爐,學生以創造劇形式再現歷史情境,以歷史人物的身份穿越歷史時空,對歷史事件的進程有了更深刻的認知和理解。這種角色模擬、換位思考式的學習體驗,在發展學生歷史思維、積極情感、創新能力、團隊精神上有著其獨特的魅力,在培養歷史核心素養的同時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積極心理學家認為,具有“智慧和知識優勢”積極人格的人群,總呈現出顯著的“創造力”認知特征?!皠撛炝χ傅氖切缕娴乃季S方式和行為方式,思維新穎,做事方式具有建設性。且不限于藝術領域?!薄皠撛煨运季S能力是創造力的核心,是一種極其重要的心理素質。創造力即產生新思想、新發現和新事物的能力,是人的本質力量的表現?!敝袑W生對于各種事實、現象、相互聯系的解釋和說明表現出濃厚的興趣,抽象思維即概念思維能力日益提高,正值創造力迅速發展的重要時期,中學教師把握校級、班級及學科各項學習與活動契機,讓學生在競爭中開發創造力,挖掘自我潛能,培養創新能力,將對其終生乃至國家、民族的發展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

三、在競爭教育中學會正視挫折,提高學生的心理承受能力

心理學認為,所謂挫折,“專指有目的的活動受到阻礙時而產生的消極情緒反應?!贝煺劢逃菍W生進行挫折心理調整教育和挫折預防教育,學會以積極情緒應對各種的壓力和失敗。

21世紀是科技日新月異、競爭激烈的知識經濟時代,為青年人提供了許多脫穎而出、施展才干的機遇和舞臺,同時也帶來了壓力與挑戰,出現挫敗感、抑郁癥、自暴自棄、“躺平”甚至自殺等負面、消極現象。在這樣的大環境下,在競爭教育中有必要同時讓學生接受適當的挫折教育,以提高心理承受能力,磨煉百折不撓的堅強意志,使競爭教育體現出另一層意義。

還有,已形成了較強集體榮譽感的班集體,為實現不同時期、不同競賽內容的目標,班干部往往能帶領全班學生為之拼搏,但事實上總會有事與愿違不能達成預設目標的時刻。

類似的情況,中學教師尤其是班主任會時常碰到,因此,引導學生接受現實、正視逆境的挫折教育應滲透于整個中學階段的德育工作中。學生個人學業成績的退步、班級干部競選中的落選、班集體在競賽活動中達不到預期目標等,均是教師施以挫折教育的最好機會。而中外歷史名人的生平,如被宮刑的司馬遷、命運多舛的蘇軾、失聰的貝多芬、身殘志堅的羅斯福等;科技成果研發的艱辛歷程如愛迪生發明鎢絲燈的試驗、諾貝爾研究炸藥的過程、屠呦呦發現青蒿素等;著名改革的曲折進程如商鞅變法、王安石變法、戊戌維新變法等則是筆者歷史課堂上的教育素材。引導學生悟出道理:新生事物是在曲折中發展,個人是在磨難中逐漸成熟。順境使人平庸,逆境造就人才。

“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在對未來充滿希望的中學生眼里,世界總是五彩繽紛呈、絢麗多姿的,挫折教育就是引導學生在享受燦爛陽光的同時也要接受陰霾的出現,好比人生的小船在航行中既有風平浪靜的時候,也有波濤洶涌的機會,從而端正對待挫折的態度,增強應付挫折的勇氣,正確分析失敗的原因,以此方可形成遇事不亂、豁達大度、意志堅強的積極健康心理。

四、競爭教育中的注意事項

從心理壓力的角度分析,競爭會使人處于高亢奮、精神緊張的狀態之中,但過度的競爭卻有損學生的身心健康。筆者認為,中學教育工作者在實行競爭教育中,要處理好以下幾點關系:

1.全方位樹立競爭意識,推進學生個性與特長的發展。每階段、每學期的競賽內容不應僅局限于各學科的學習上,還可以與校園生活各個方面有機結合,鼓勵學生自覺參加各類適合個人的競賽活動,使不同特長的學生都有成功的機會,增強自信心。

2.掌握競爭目標的適度性,讓學生的能力與目標相協調。在學生制訂個人、集體的競爭目標時,教師應引導學生充分了解自我實力、阻力與目標之間的現狀,盡力縮短能力與愿望之間的差距。當目標是力所能及切實可行時,鼓勵學生為實現目標而拼搏;對于那些無法達到的目標,應調度調整目標,或作好本次以“盡力而為”“貴在參與”的良好心態,后面取長補短繼續努力。學生能認知自我、認清現實,將來就能把個人理想與社會現實辯證統一起來。

3.正確看待和參與競爭,淡化競爭結果。教師應引導學生把注意力放在享受競爭的過程中,對于競爭的結果,不要看得太重。因為只注意結果,只能在目標實現以后才會真正感到快樂,而在整個奮斗過程往往因害怕失敗而患得患失,導致心態不良。但如果注意的是奮斗的過程,把追求、創造過程中的每一件事、每一步驟都作為一種精神的寄托與享受,那么就能經常保持積極情緒,使快樂時時伴隨。

立德樹人是新時代教育的根本任務。中華民族邁向全面振興的今天,競爭無處不在,是使人向上的不竭動力,也是選拔人才的最佳方式,更是完善自我、實現民族自強的重要途徑。加強競爭教育,推進對青年一代綜合素質、個性、特長、完整人格的充分培養,是新時代背景下各級學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內容,也是當今世界各國教育現代化的重要目標和共同趨向,應該引起教育工作者的長足重視與關注。

參考文獻:

[1]沈立德.非智力因素的理論與實踐[M].教育科學出版社,1997.

[2]任俊.寫給教育工作者的積極心理學[M].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14.

[3]皮連生.學與教的心理學[M].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97:311.

[4]班華,王正勇.高中班主任[M].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130.

[5]鄭雪.積極心理學[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4:217.

[6]鄭和均,鄧京華.高中生心理學[M].浙江教育出版社,1993:102.

[7]李海洲,邊和平.挫折教育論[M].江蘇教育出版社,1900:17.

責任編輯? 羅良英

猜你喜歡
競爭意識中學教育中學生
中學生原創作文精選
中學生原創作文精選
中學生原創作文精選
歡迎來到《中學生博覽》大型團購會
試論美德教育在中學教育中的應有之義
如何培養中學生良好學習習慣
對語文課堂形成學生競爭局面的相關思考
體育教學中的競爭意識培養探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