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紹興市安華村數字賦能鄉村治理的實踐范式探究

2022-06-16 09:51張琴鳳
南方農業·上旬 2022年5期
關鍵詞:村民數字

摘 要 數字賦能鄉村治理是數字鄉村發展的重要內容,也是加快鄉村資源整合、實現鄉村振興的必然趨勢和重要引擎。以浙江省紹興市柯橋區安華村為對象,對安華村數字賦能治理模式深入調研,從“‘數字駕駛艙’實現村莊家底一攬子涵蓋、‘數聯安華’實現多項業務一站式服務、智能物聯感知系統實現鄉村環境智能化管理、‘蔬香安華’共富直播平臺推動產業發展多元化升級、‘一鍵緊急呼叫’實現數字適老化服務”幾個方面歸納總結了該村的實踐范式。剖析實踐中遇到的瓶頸,提出加大資金和人才要素投入力度、擺脫“表面數字”陷阱、提升數字賦能治理內生動力和數字駕馭能力及完善數字法律規范等優化路徑。

關鍵詞 數字賦能;鄉村治理;數字駕馭;實踐范式;優化路徑;浙江省紹興市柯橋區安華村

中圖分類號:D422.6 文獻標志碼:C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2.09.048

收稿日期:2022-02-11

基金項目:2021年紹興市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十四五”規劃立項指南課題“數字賦能鄉村治理新范式研究——以紹興為例”(145027)。

作者簡介:張琴鳳(1987—),女,浙江紹興人,碩士,講師,研究方向為法學、農村區域發展。E-mail:747374797@qq.com。

數字賦能鄉村治理,讓鄉村實現“智治”,是貫徹落實中央關于加強和改進鄉村治理、建設數字鄉村部署的重要內容,對于提升公共服務效能、縮小城鄉數字差距具有重大意義,是今后鄉村治理現代化的發展方向和必然趨勢。隨著各地不斷加大對數字賦能鄉村治理的實踐探索力度,越來越多的實踐經驗和模式給廣大鄉村未來數字治村之路提供了有益參考和借鑒。開展數字賦能鄉村治理的實踐范式探究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

1? 問題的提出

2019年5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數字鄉村發展戰略綱要》中提出了對我國未來數字鄉村建設的戰略部署,構建鄉村數字治理體系。2020年1月發布的《數字農業農村發展規劃(2019—2025年)》提出,將“建設鄉村數字治理體系”列為“推進管理服務數字化轉型”的五大任務之一。數字鄉村是“十四五”時期的“布局”重點和“破局”關鍵,數字鄉村是推動鄉村治理現代化和鄉村振興的重要驅動力。2021年,在全球經濟增長嚴重放緩的背景下,我國依然取得了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長8.1%的成績,這一成績離不開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數字技術的廣泛應用,數字技術給我國經濟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同時,數字技術不斷向我國廣大鄉村深入,經過多年的實踐探索和運用,出現了一批數字賦能鄉村治理的新范式,為有效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實施提供了新思路、新動能。例如,浙江省德清縣的“數字鄉村一張圖”平臺,實現了鄉村規劃、經營、環境、服務、治理板塊可視化呈現[1];河北省沽源縣的數字鄉村軟件系統,為鄉村振興注入“智慧”基因[2];廣東省陽西縣的“互聯網+黨(政)務”平臺,將市、縣、鄉三級政務服務整合在一起,實現了“一網通辦”服務[3]。數字賦能鄉村治理給鄉村帶來了發展紅利,但在實踐過程中也顯現出了一些發展瓶頸,如何突破現實瓶頸,發揮數字賦能鄉村治理的最優效益,還需要進行深入剖析,進一步優化方案,使數字賦能鄉村治理模式得到更深入的推廣和運用。

2? 安華村數字賦能鄉村治理實踐

安華村地處紹興市柯橋區安昌街道南部,以蔬菜種植聞名。從2020年開始,安華村開始籌備數字賦能鄉村治理工作,經過一年的設計規劃和實踐探索,創新打造了以“數字駕駛艙”+“數聯安華”為平臺的數字賦能治理模式,實現重點場景可視化、民生實事便捷化、基層治理精準化、業務流轉無紙化、集體資產數字化五大新圖景,打造了集黨建、環境、服務、產業、文旅、健康6個板塊N個場景于一體的“數字治村”新模式,走出了一條數字賦能鄉村治理的新路子[4]。

2.1? “數字駕駛艙”實現村莊家底一攬子涵蓋

安華村充分利用數字技術,以遙感影像、三維地圖、實時監控等數字技術手段,將村莊的黨建、旅游、產業、健康等信息進行整合處理和實時跟蹤,把村集體家底一攬子匯集到“數字駕駛艙”。坐在“艙內”,村民可全方位、全時段掌握村人口數量和結構、村莊用地、企業數量、人才儲備、黨員信息和農場灌溉系統,以及入村游客數量等各項情況,實現村莊家底數字化管理。

2.2? “數聯安華”實現多項業務一站式服務

通過打造“數聯安華”微信小程序,將村莊的治理、產業、環境、文旅等要素融合在一起,實現一站式服務。村民只需打開小程序進行信息認證,就可以在小程序上報社情民意,后臺“派單”處理;還可隨時查詢家宴大廳空余時段,并且在線完成預定;線上租賃農地、在線管理,體驗數字“開心農場”;線上發布招聘或求職信息;在線預約民宿、景點等,實現村民生活智慧化和便捷化。

2.3? 智能物聯感知系統實現鄉村環境智能化管理

安華村通過視頻監控、智慧氣象站、智能井蓋、智能垃圾桶、智慧公廁及環衛抓拍等物聯感知設備,形成觸達鄉村各角落的物聯感知網。利用物聯感知網可實時監測空氣質量、垃圾分類、公廁臭氣濃度等環境數據,分析公共基礎設施運行狀態,當其達到臨界值時自動啟用功能裝置,當監測系統出現運行故障時自動發出警報。村里還給每位環衛工人配備了智能手環,方便傳達指令消息,以達到精準服務。此外,村民可通過村“數聯安華”小程序監督上報村里衛生保潔到位情況,實現鄉村環境智能化管理服務。

2.4 “蔬香安華”共富直播平臺推動產業發展多元化升級

作為遠近聞名的蔬菜種植專業村,安華村有23.33 hm2蔬菜田,50多戶蔬菜種植戶。借力“數字村莊”,安華村搭建產業數字平臺,發展“蔬香安華”共富直播電商,蔬菜種植戶將果蔬直接拉到村里的共富直播間,由鄉村直播帶貨主播在直播間賣貨,再由配送人員進行打包配送,擴大蔬菜銷路,積極推動產業多元化升級。

2.5? “一鍵緊急呼叫”實現數字適老化服務

針對村中空巢老人、低保戶等數字駕馭能力弱、需要特殊照顧的群體,村里給他們配備了智能手環,實時監測心率、血壓等指標。一旦他們遇到危險情況,可使用一鍵呼叫功能,數字后臺會立即收到警告信息,并進行實時定位,出動救援人員,體現數字賦能的速度和溫度。

3? 數字賦能鄉村治理面臨的瓶頸

3.1? 資金和人才資源不足

從中央提出對我國未來數字鄉村建設的戰略部署,要將數字鄉村作為數字中國建設的重要方面,構建鄉村數字治理體系以來,各地紛紛出臺政策,啟動鄉村治理數字化的探索和實踐。但數字賦能鄉村治理是一項系統的全員參與工程,涉及鄉村黨建、治理、環境、產業、服務及文旅等多項內容,需要大量的資金資源進行可持續建構與完善。例如,安華村“數字駕駛艙”、鄉村振興體驗館、“數聯安華”小程序的資金投入近400萬元,且不包括后期維護、運營、升級等支出。實踐中,許多鄉村要構建數字治理模式還面臨較大資金缺口。

此外,鄉村數字治理體系構建也面臨一定的人才資源短缺。雖然開發、維護、升級數字平臺、程序、系統等可以打包給專業的數字技術開發公司,但具體到各項數據的前期收集、制訂村務運作流程方案和平臺操作,以及后期推廣運用等,都需要具有一定數字技術或專業知識背景的人才。

3.2? 謹防“表面數字”陷阱

在數字賦能鄉村治理的實踐中,基層政府和組織對于數字賦能鄉村建設的期望較高、投入較大。但在實際使用的過程中,卻發現村民對于數字平臺的使用率不高,活躍度也不夠,許多功能無法滿足村民的實際需求,出現了村民體驗感差、參與度不足的局面。此外,數字平臺的后期運營、維護、升級等都需要可持續的人力和資金投入,若僅完成平臺的搭建或使用率較低,難以實現數字賦能鄉村治理的實質性治理效果。例如,安華村的共富直播間從開始每天直播到后來一周2次直播,到現在有需要才直播,使用率、參與度都在不斷下降。因此,在缺乏前期村民民意和需求調查及后期可持續發展規劃的情況下,數字賦能鄉村建設難免會陷入“表面數字”的陷阱里,長此以往,前期耗費大量人力物力投入的建設可能會流于形式,既造成巨大的公共資源浪費,又背離了數字賦能鄉村治理的發展初衷。

3.3? 鄉村參與數字治理內生動力和數字駕馭能力尚有欠缺

鄉村治理的主體歸根到底是村民,但實踐中村民主動參與治理的意識較為欠缺。由于大量鄉村優質青壯勞動力流向城市,留守在鄉村的大部分村民受教育程度較低、思想觀念相對保守,長期自上而下的管理方式使他們形成了“被動接受”的思維慣式。此外,數字賦能鄉村治理需要村民對數字技術有一定的駕馭能力,受到自身能力的限制,許多村民無法適應“互聯網+信息技術”,一些重要的村務信息仍通過口頭、電話、短信等傳統方式通知。在一些鄉村,常年居住生活在村里的主要是老人和留守兒童,許多老人甚至不會使用智能手機,而使用智能手機的村民對于數字技術的應用很大程度上僅停留在通信和娛樂上。

3.4? 鄉村數字信息安全存在盲點和風險

法治是鄉村治理的有效保障和重要基石,數字賦能鄉村治理必然會涉及大量數據的收集、整合、應用,這些信息數據關系到每個參與村民的個人隱私、信息安全等,也關系到各項數據權利的范圍、邊界,侵犯數字信息安全的責任等。目前,數字技術發展的速度遠快于數字技術相關的立法速度,法律法規建設有明顯的滯后性,給數字賦能鄉村治理的安全保障留下了隱患。

4? 數字賦能鄉村治理實踐的優化路徑

4.1? 加大資金和人才要素投入力度

數字賦能鄉村治理不僅是鄉村自身的發展需求,也是數字中國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且是一項系統的全員參與工程,其覆蓋面廣、涉及要素多,在前期設計和建設過程中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集體經濟發展水平不高的村莊,可以聯合政府力量、社會力量、科研機構及院校力量等,通過申請政府財政投入、引入當地企業贊助、與科研機構及專業院校開展數字技術合作等手段,全面調動可整合的資源要素,加大數字賦能鄉村治理的資金投入。

解決數字賦能鄉村治理建設的物質保障同時,要多舉措地引進和培養鄉村數字人才:主動到相關院校招聘專業人才,實現崗位、政策、服務與人才的精準對接;對鄉村工作人員進行信息化、數字化專業知識技能培訓及認證;壯大高素質、專業化的數字人才隊伍,提升鄉村數字化治理能力。

4.2? 擺脫“表面數字”陷阱

在構建數字賦能鄉村治理體系中,要解決“表面數字”陷阱的問題,關鍵在于充分考慮村民的實際需求和使用體驗,充分借鑒商業數字化領域以“用戶為中心”的建設理念,提升參與主體的積極性[5]。1)確保數字賦能平臺操作的便利性。部分村民受教育程度不高,數字駕馭能力有限,如果下載、操作數字平臺較復雜,會打擊村民參與的熱情。2)確保數字賦能平臺的“黏性”。村民會操作是前提,但更關鍵的是確保村民經常使用數字平臺并形成行為習慣??梢砸爰?、回饋等引流模式,如用戶連續使用數字平臺一定時間后可獲得相應的物質獎勵,有效提升用戶“黏性”。

4.3? 提升數字賦能治理內生動力和數字駕馭能力

1)通過提高數字賦能平臺的互動性提升內生動力。村民在數字平臺上能夠相互交換信息,形成線上線下便利交流的氛圍,有助于提升數字賦能鄉村治理的內生動力。2)通過培訓提升數字駕馭能力??梢耘c科研機構、大中專院校、培訓機構等合作,通過定期開展培訓班、提供上門培訓服務等多種方式,提高村民的數字駕馭能力,讓村民有效參與數字賦能鄉村治理。3)對于老人等存在數字駕馭困難的群體,可以推出數字賦能“長輩模式”“關懷模式”等,使其也能參與數字治理,享受到數字技術帶來的便捷服務。例如,安華村給老人配備了智能手環,遇到緊急情況可以一鍵按下報警,工作人員可以第一時間趕赴現場處理,一定程度上消除了特殊人群使用數字技術的操作壁壘,最大限度地體現了數字技術的“人情味”。

4.4? 完善數字法律規范

數字賦能鄉村治理模式涉及數據采集、儲存、整合、使用及收益等各環節,每個環節都會涉及不同的主體。因此,面對這些新的情況和模式,要逐步完善數字法律規范,厘清數字賦能治理過程中各參與主體之間的權利和義務,明確相關部門的監管責任,防止過度采集公民信息;對未經公民同意使用其隱私信息開展營利活動的違法行為采取有力的處罰措施,對竊取、泄露、濫用公民個人隱私的行為主體予以堅決打擊,使參與數字賦能鄉村治理的過程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

參考文獻:

[1] 鄭軍南,徐旭初.數字技術驅動鄉村振興的推進路徑探析:以浙江省德清縣五四村為例[J].農業農村部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20(2):15-18.

[2] 方素菊.為鄉村振興注入“智慧”基因:張家口市沽源縣石頭坑村數字鄉村建設探訪[N].河北日報,2021-11-19(005).

[3] 王薇,戴姣,李祥.數據賦能與系統構建:推進數字鄉村治理研究[J].世界農業,2021(6):14-22.

[4] 陳松.柯橋數字鄉村“完整版”上線[N].紹興日報,2021-11-16(001).

[5] 鐘偉軍.公民即用戶:政府數字化轉型的邏輯、路徑與反思[J].中國行政管理,2019(10):51-55.

(責任編輯:張春雨? 丁志祥)

猜你喜歡
村民數字
西瓜種植讓村民過上“甜蜜”日子
科學種植提升村民幸福指數
走進蘇村,共賞蘇村民歌
盞盞路燈照亮村民“幸福路”
非暴力
地球村民們的笑容
數字
答數字
數字看G20
成雙成對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