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漢平原農業經營模式創新及實施路徑研究

2022-06-16 03:34翁明東
安徽農業科學 2022年11期
關鍵詞:家庭農場龍頭企業

翁明東

摘要 創新農業經營模式可以提升農業生產效益,制度創新為農業經營模式發展提供源動力。但分散的農業經營模式、種糧低收益、多重風險沖擊、政府行為、農業缺乏科技人才支撐以及家庭農場定位不清與政府缺位等因素對江漢平原農業經營模式創新產生較大影響。江漢平原農業經營模式創新要以制度規劃為基礎,以健全社會化服務體系為著力點,以完善財政信貸投入政策為保障,構建新型農業經營體系。

關鍵詞 農業經營模式;土地托管;家庭農場;龍頭企業

中圖分類號 S-9;F32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0517-6611(2022)11-0222-04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2.11.056

開放科學(資源服務)標識碼(OSID):

Research on Agricultural Management Mode Innov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Path in Jianghan Plain

WENG Ming-dong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School of Yangtze University,Jingzhou,Hubei 424023)

Abstract Innovative agricultural business models can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and institutional innovation provides the source of power for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business models.However,factors such as scattered agricultural business models,low returns from growing grains,multiple risk impacts,government behavior,lack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talent support in agriculture,unclear positioning of family farms and lack of government have had a greater impact on the innovation of agricultural business models in the Jianghan Plain.The innovation of the agricultural management model in the Jianghan Plain should be based on institutional planning,focus on improving the socialized service system,and ensure a new type of agricultural management system by improving the financial credit investment policy.

Key words Agricultural business model;Land trusteeship;Family farms;Leading enterprises

江漢平原主要包括荊州市轄區、仙桃、潛江、天門,武漢市蔡甸區,孝感的漢川市與應城市,荊門的沙洋縣、京山市、鐘祥市,宜昌的枝江市,襄陽的宜城市,面積約4.6萬km2,是我國重要的糧食生產基地?!叭r”問題是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以“創新”為總抓手,持續推動農業經營方式的改革,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才能實現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對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

農業經營模式創新提升農業生產效益和農民收益。江漢平原地區不斷創新農業經營模式,積極引導農民參與家庭農場、農業合作社與龍頭企業農業生產經營活動,提高農業經濟效益與農民收入水平。

1 江漢平原農業經營模式創新的成功經驗

1.1 制度創新為農業經營模式發展提供源動力 20世紀80年代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導致承包土地分散化與零碎化,阻礙了江漢平原農業大規?;洜I。創新組織發展,把分散經營的農戶組織起來,實現農業生產的規?;?、集約化、機械化,必須加快農民土地流轉。因此,2013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鼓勵和支持承包土地向專業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流轉,發展多種形式的適度規模經營”[1]。2017年中央一號文件指出要大力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服務主體[2]。2020年中央一號文件指出:“重點培育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培育農業產業化聯合體”[3]。

2019年湖北省政府要求“大力培育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和聯合體”,“健全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利益聯結機制,讓農民更多分享產業發展增值收益”。江漢平原地區依托上級文件精神,發展多種形式的農業規模經營和社會化服務,提高了農民收入水平,保證了江漢平原糧食生產安全,促進了江漢平原現代化農業高質量發展。

1.2 家庭農場、農業合作社、龍頭帶動等新型農業經營模式,構成江漢平原農業規模經營的主力軍

為了改變土地分散化、農業副業化、生產非糧化等問題,江漢平原地區不斷探索新型農業發展經營模式,逐漸形成了以農業專業大戶與家庭農場為主的家庭經營模式、以農業合作社為主的合作經營經營模式、以農業產業規?;癁橹鞯钠髽I經營模式。3種農業經營模式確保群眾穩定脫貧、持續增收,為江漢平原地區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鄉村振興奠定堅實基礎。

1.2.1 新型家庭經營模式。農業家庭生產經營模式治理結構簡單,家庭成員利益一致,能夠實現一定范圍內的規?;a,提高了勞動生產率,農民收益顯著增加。新型家庭經營模式以種養專業大戶與家庭農場為主。

(1)種養專業大戶。隨著經濟發展與人口流動,20世紀90年代,農村出現土地閑置與撂荒現象,一些熟悉農業且有經營頭腦的農民以承租、轉包、出租、互換、轉讓等土地流轉方式獲得耕地,專門從事種植、養殖以及農機等生產性服務活動。專業大戶是江漢平原重要的農業經營主體之一。專業大戶種植或養殖規模高于傳統農業卻又低于家庭農場。這種依靠大戶承租流轉土地的方式,面臨土地租賃關系不穩定,流轉土地比較分散,土地承租期較短,影響了大戶經營的積極性。

(2)家庭農場。家庭農場通過土地租賃或土地流轉的方式把農戶分散經營的土地集中在一起,通過土地規?;瘜崿F農作物的增產增收。家庭農場比較注重農產品質量安全,能為社會提供更多、更豐富的農產品,家庭農場主知識文化水平、生產規模、機械化水平、信息化水平較高,應對市場風險的能力相對較強,有利于提高農業現代化水平。

1.2.2 新型合作社經營模式。合作社經營模式是由農戶成立的互助性經濟組織。新型合作社經營模式延長了農業產業鏈,降低了農業生產成本,保障農民利益。天門市華豐農業專業合作社采用“種植業與畜牧業”相結合的循環農業經營模式、蔡甸區的裕偉合作社、天門市翔翔水產品養殖專業合作社等合作社采用“蝦稻共作”純生態小龍蝦養殖模式,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果和經濟效果。

(1)“合作社+”農業經營模式。江漢平原農業專業合作社利用自身種植優勢與掌握的技術,與小農戶進行合作,通過統一品種培育、技術支持、水肥管理農業生產服務活動,幫助農戶發展壯大種植業,調動農民增收積極性,形成合作社與農戶雙贏局面。在“合作社+農戶”經營模式的基礎上,江漢平原的合作社經營模式逐漸演變成土地托管、代耕代種等農業生產社會化服務為主的新型經營模式。

(2)農業合營制?!稗r業共營制”提高土地資源利用效率,促進多種形式適度規模經營的健康發展。江漢平原地區創新發展了具有湖北省特色的“農業共營制”模式。例如,荊州區雙垱村由村支部牽頭,利用扶貧專項資金,成立合作社,實施土地流轉,利用現代農業專項資金200萬元,建設標準化蔬菜大棚50個,引進果之韻生態農業有限責任公司,為農戶提供生產托管服務。

1.2.3 企業運營模式。企業運營模式是農業公司通過土地流轉的方式獲得土地經營使用權,根據市場需求有針對性地發展市場所需的種植、養殖業,向市場提供商品或服務,將農產品產加銷有機結合,實行一體化經營,促使農業走向規?;?、集約化、現代化。

(1)“公司+農戶”經營模式?!肮?農戶”經營模式通過土地流轉,連片實行產業化經營,將農產品的生產、加工與銷售等環節進行融合,延伸了農產品價值鏈,提升農產品附加值,促進了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例如,荊州區馬山鎮蔡橋村在市食藥監局的幫助下,積極引進龍頭企業與當地貧困戶合作生產辣椒、淺層藕等多個農產品項目,極大改善了貧困戶生活水平。

(2)田園綜合體經營模式。田園綜合體模式以特色農業產業為基礎,開發農業資源潛力,實現農業生產與其他產業的深度融合,增加農民收入[4]。例如,荊州市公安縣科潤現代農業技術服務專業合作社根據顧客采摘體驗需求需要,精心打造精品葡萄園建設,以葡造景,以景帶旅,讓葡萄園區變成生態休閑農業為主的綜合農場。

(3)互聯網農業模式?!盎ヂ摼W+農業”經營模式是農業龍頭企業借助物聯網實時監測平臺,通過大數據實現精準農業,降低農業生產風險,為消費者提供高品質放心的農產品,滿足市場消費者的需求?!盎ヂ摼W+”農業產業化經營模式打破了傳統農業產業化經營模式,實現了農產品產加銷的一體化[5]。例如天門市華豐農業專業合作社基本農田遠程視頻監控系統,通過GPS定位和百度導航實現對華豐所有農田的全程監控與管理,從源頭上確保農產品質量安全。

2 阻礙江漢平原農業經營模式創新的因素分析

以發放調查問卷的方式向荊州、荊門、潛江市、天門市、漢川市的66位家庭農場主展開調查,調查問卷涉及家庭農場的經營范圍、土地流轉、政策扶持等。從區域來看,荊門市沙洋縣3人,鐘祥市1人,京山縣1人,潛江市5人,天門市5人,孝感市漢川市4人,荊州市45人。

2.1 傳統農業模式未能滿足現代化農業發展的需要 江漢平原傳統農業經營模式以農業散戶經營模式為主。農業散戶經營模式提高了農民種田積極性,但農民耕種土地面積狹小,土地比較分散,農民分散種植農作物,導致農作物產量較低,難以發揮土地整體效益,制約了土地經營的規?;找?。農民追求個體經濟效益從而違規過量使用農藥化肥,加重了環境污染。

2.2 種糧低收益降低了家庭農場規?;Z食生產意愿

耕地是國家糧食安全的根本保證。隨著農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的加速,受經濟效益和增收意愿等因素驅動,一些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片面追求經濟效益大規模減少流轉土地的糧食播種面積,改種經濟作物、綠化苗木、水果、蔬菜等經濟價值較高的農作物,有些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用耕地挖塘搞養殖,建起別墅、亭臺樓閣等發展鄉村旅游,出現了農田非糧化現象。

調查江漢平原66位家庭農場主,從他們的農業經營范圍來看,純種植的有1人,占比為1%,純養殖的13人,占比為20%,種養結合的43人,占比65%,養殖業兼休閑的2人,占比2%,種養結合兼休閑的3人,占比5%(圖1)。表明江漢平原家庭農場主從事種養結合的經營模式較多,單純從事純種植的家庭農場較少。56戶家庭農場表示進行了“蝦稻養殖”模式,2戶家庭農場表示沒有進行“蝦稻養殖”模式,8戶家庭農場沒有表示是否進行“蝦稻養殖”。

2.3 農業經營模式創新面臨多重風險壓力 農業是高度依賴自然資源的產業,自然災害、市場價格波動對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生產活動產生較大影響。家庭處于弱勢地位,無法抗衡自然災害風險與市場競爭風險。

自然風險給生產供給帶來較大的不確定性。農產品多為鮮活農產品,保質期短,農業經營主體由于缺乏行情預測的大數據平臺信息,銷售渠道單一,很容易引起滯銷,效益下降。例如2020年春季受到疫情的影響,蔬菜、水果向外運輸困難,導致很多蔬菜水果爛在地里。

無協議土地流轉或短期土地流轉加劇了農戶的機會主義傾向。在調查中發現,有8戶家庭農場采用與農戶口頭協商的方式進行土地流轉,有29戶家庭農場采用與農戶簽合同的方式進行土地流轉。當龍頭企業與農戶簽訂農產品代銷契約時,龍頭企業無法準確預測各種風險,當農產品的市場價格高于企業的契約價格時,農戶有強烈的違約動機,從而損害企業利益;但當農產品的市場價格低于公司提供的契約價格時,企業不愿意履約,從而損害農民利益[6]。

2.4 政府行為對家庭農場土地流轉需求影響較大

土地流轉過程中,多數家庭農場主表示政府需要在充分尊重農戶土地流轉意愿的基礎上,由村集體組織出面或者幫助協調進行統一土地流轉,同時需要出臺相關制定政策法規,保障農戶土地流轉權益,拓寬非農就業渠道。在調查中發現,有11戶家庭農場主認為政府在土地流轉過程中,需要做到充分尊重農戶土地流轉意愿;有3戶家庭農場主認為政府在土地流轉過程中,需要做到統一組織進行土地流轉;有4戶家庭農場主認為政府在土地流轉過程中,需要做到幫助協調進行土地流轉;有2戶家庭農場主認為政府在土地流轉過程中,需要做到制定政策法規,保障農戶土地流轉權益[7]。

2.5 農業經營模式創新缺乏科技人才支撐

江漢平原地區農業經營主體年齡偏大,高學歷文化程度人員偏少。在調查過程中發現,江漢平原家庭農場主的年齡介于25~58歲,其中,年齡25~27歲的4人,30~39歲的15人,40~49歲的31人,50~58歲的16人,可以看出40~49歲的家庭農場主占47%,是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主要參與人。年齡25~27歲的家庭農場主占6%,表明當前江漢平原的年輕人對農業經營的意愿不強,不愿意從事農業生產活動(圖2)。

農村地區生活條件艱苦、發展空間狹小,對優秀人才的吸引力不足。從66位家庭農場主的文化程度來看,初中及以下的人數為26人,占比為39%,高中文憑的29人,占比為44%,大專文憑的8人,占比12%,本科以上文憑的1人,占比2%,沒有填寫文憑的2人,占比3%(圖3)。表明江漢平原家庭農場主具有大專以上學歷的人數偏少,不利于農業長期可持續發展。鼓勵有知識、有能力的年輕一代回鄉就業,加快專業人才的培育是農業經營模式創新的保證。

2.6 家庭農場定位不清與政府缺位對農業經營模式創新影響較大

家庭農場自身定位不清晰,導致家庭農場品牌意識缺乏,多數家庭農場農產品沒有進行商標注冊,影響了優質農產品銷售,對家庭農場主增收產生較大影響。在調查中發現,只有1戶家庭農場擁有自己的農產品品牌,54戶沒有注冊自己的農產品品牌。

農業生產基礎設施建設是擴大農業規?;a的前提,支持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是政府職能,但政府的缺位,政府對農業水利設施、道路、高標準農業改造投入不足,對家庭農場主土地流轉意愿影響較大。在調查中發現,21戶家庭農場進行了土地平整,其中9戶自己出錢進行土地平整;12戶由政府出面進行土地平整。23戶家庭農場表示田間道路、溝渠和電網等基礎設施是由自己獨力修建;13戶家庭農場表示田間道路、溝渠和電網等基礎設施是由自己和集體聯合修建。

3 江漢平原農業經營模式創新路徑研究

江漢平原地區在發展新型農業經營模式過程中,面臨著土地流轉渠道不暢通、涉農企業與家庭農場、專業合作社融資困難、既懂農業又懂經營管理的高級專業人才不足、政府對農業基礎設施投入不能滿足現代化農業發展的需要等問題,嚴重制約了江漢平原地區新型農業經營模式的發展。新型農業經營模式創新有利于發展壯大農村集體經濟,有效降低了農業規?;l展的成本和風險。新型農業經營模式創新要以制度規劃為基礎,以健全社會化服務體系為著力點,以完善財政信貸投入政策為保障,構建新型農業經營體系。

3.1 出臺《江漢平原農業振興發展示范區規劃》

2019年湖北省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一芯兩帶三區”戰略,為江漢平原地區高質量發展指明了方向。江漢平原作為湖北省的糧倉,力保農業耕地面積不減少,保證糧食生產安全,增加農民收入水平,需要及時從省級層面出臺《江漢平原農業振興發展示范區規劃》,引導江漢平原新型農業經營模式創新。

3.2 加大政府財政扶持力度

充分發揮財政杠桿作用,給予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更多的稅收、土地流轉等優惠政策,采用貸款貼息、信貸擔保、以獎代補、定向委托、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支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與社會資本興建農業綜合開發、土地整治、高標準農田建設及小型水利設施建設等生產服務設施,促進農地的集中連片經營。支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統籌規劃建設農村物流設施,支持電商平臺建立健全農產品營銷網絡。

對參與土地托管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給予一定財政補貼,降低土地托管費用,鼓勵農民積極參與到土地托管服務,提高土地經營規?;c生產利用效率。加強農業防災減災救災體系建設,建立健全各級風險評估體系,提高農業保險的補貼標準和規模,增強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抗御災害的能力[8]。

3.3 積極引導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創新農業經營模式

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不僅是現代農業發展主體、主要農產品供給主體,同時還是社會化服務主體[9]。開展農民專業合作社示范社、示范家庭農場創建活動,加快推進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農家樂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發展步伐。通過土地流轉“獲租金”、資金入股“變股金”、就地打工“掙薪金”、入股分紅“分紅金”農業經營模式引導小農戶利用實物、土地經營權、林權等作價出資組建股份合作社,增加農戶收益。

3.4 加大金融扶持力度

加快金融創新,鼓勵金融機構對信譽良好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給予信貸支持[10],探索完善無抵押、無擔保的小農戶小額信用貸款政策,允許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擁有的溫室大棚、養殖圈舍、大型農機、土地經營權依法抵押融資,允許農民合作社內部通過互助解決小額資金需求。拓展農業保險范圍,建立健全農業保險體系,提升新型經營主體和服務主體的風險保障水平[11]。

3.5 鼓勵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擴大土地流轉規模

以鄉鎮土地流轉服務中心為依托,以涉農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等新型經營主體為重點,構建江漢平原土地流轉中心與信息交流平臺,實現土地流轉市場化運作,提高農村土地流轉的規范化水平。充分尊重農民土地流轉意愿,在土地確權頒證基礎上依法做好土地流轉工作,切實保障農民權益。鎮、街及農業部門及時發布土地流轉信息,加強流轉土地使用情況監督,嚴格準入制度,不得改變土地的農業用途,避免流轉土地的非農化利用。

3.6 強化職業農民培訓

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成為掌握農業生產技術、勞動技能、經營素質和管理經驗的新型“職業農民”,才能更好地發揮新型職業農民的主體作用,提高農業生產效率,提升農業產值。創新人才引進機制與人才培養模式,采取多樣化方式培訓農民新技能,提高農業經營主體經營能力。鼓勵基層農技人員聯系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開展技術指導服務,全力推廣新型農業技術,頒發農業職業經理人資格證書,幫助農戶發展成為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職業農民。

3.7 大力發展農業生產社會化服務組織

加快江漢平原農業農村社會化服務體系、新型莊稼醫院、在線科技服務平臺、農資物聯網建設,運用現代信息技術為農戶提供農業科技服務,鼓勵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借助科技力量發展智慧農業、設施農業、循環農業等現代農業。

大力培育經營性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支持農民合作社、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開展社會化服務。引導農戶以土地入股成立土地股份合作社,鼓勵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開展土地托管服務,龍頭企業或家庭農場提供農業生產全程或環節服務,提升農業生產托管服務的覆蓋面。健全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建設,增強村集體經濟組織的服務能力,為農戶提供生產性服務。積極開展“互聯網+”電商服務專項行動,引導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生產適合網絡銷售的特色優質農產品。

參考文獻

[1]

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農業進一步增強農村發展活力的若干意見[J].江西省人民政府公報,2013(3):4-11.

[2] 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加快培育農業農村發展新動能的若干意見[J].中國農民合作社,2017(3):7-13.

[3] 新華社.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抓好“三農”領域重點工作確保如期實現全面小康的意見[EB/OL].(2020-01-02)[2021-09-27].http://www.gov.cn/zhengce/2020-02/05/content_5474884.htm.

[4] 蔡寧,王瑩,尚丹,等.鄉村振興背景下田園綜合體發展路徑選擇[J].安徽農業科學,2020,48(20):253-254.

[5] 李瑾,馬晨,趙春江,等.“互聯網+”現代農業的戰略路徑與對策建議[J].中國工程科學,2020,22(4):50-57.

[6] 賈月梅,張翠翠.間接廣泛利用期貨市場:農民增收的有效途徑[J].現代財經(天津財經大學學報),2008,28(6):18-21.

[7] 牛星,李玲.農村承包經營土地流轉的農戶意愿及影響因素分析:基于山東省西龍灣村的調查研究[J].資源開發與市場,2016,32(1):64-67,81.

[8] 新華社.中共中央辦公廳 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促進小農戶和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的意見》[J].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報,2019(7):33-39.

[9] 喬金亮.@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最新支持措施來了[EB/OL].(2020-03-26)[2021-09-27].http://www.xinhuanet.com/2020-03/26/c_1125771270.htm.

[10] 金國華.邱村鎮土地流轉規模經營現狀與思考[J].安徽農學通報,2020,26(20):12-13,43.

[11] 魏國強.河南省推進農村雙創助力鄉村振興的實踐與思考[J].種業導刊,2020(4):3-6.

猜你喜歡
家庭農場龍頭企業
呂梁兩企業入圍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百強
山西省級扶貧龍頭企業和扶貧農民專業合作社名單出爐
2018年全球農化產品銷售前20名的龍頭企業
農業龍頭企業融資擔保模式創新及政策支持研究
2016年湖南省新認定農業產業化省級龍頭企業名單
家庭農場規模經濟效率
沂源縣家庭農場發展現狀及對策
家庭農場法律屬性探析
淺析家庭農場發展現狀及面臨困境—以麗江市為例
再生資源行業持續整合 龍頭企業強者恒強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